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更新时间:2022-07-19 06:23:02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日本浮世绘上的欧洲人

本文作者兰台,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为什么凡是去过日本或者和日本人用英语交流过的朋友大多数都反应日本人说的“日式英语”简直让人抓狂?

这并不是日本人发音有什么困难,更不是日语的原因,这么说,一个出生在欧美的日本人同样可以说一口非常流利的英文。

之所以我们觉得一般日本人的“日式英文”很难交流,是因为日本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而且已经沿用了一百五十多年。

众所周知,日语由“片假名”与“平假名”组成,“平假名”是由中国的草书衍生出来的,而“片假名”则是由中国的楷书偏旁部首演化而来,比如“片假名”里的片“ア”其实就是汉字的“阿”的一部分,所以片假名“ア”就是发“阿”的音。

片假名最初是日本僧侣用来给汉字佛经标音的,到了16世纪为了方便和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沟通,日本人开始用“片假名”来给葡萄牙语注音,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明治维新后日本与世界的交流愈加广泛,所以日本逐渐养成了用“片假名”给外国语注音的习惯。

这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学英语,用汉字给单词标注读音一样,最后读出来的英语发音自然很奇怪。所以用片假名读出来的外来语,自然也是一股奇怪的日语味道。

而且日文的外来语实在太多了,甚至形成了一种音译体系,任何英语都可以用片假名去发音。久而久之,他们都读这种日式英语,英语原本的发音当然是不记得了。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华裔歌手黄明志吐槽日式英文

比如说电脑,英文是“Computer”,日本用片假名注音后发音类似于“康piu达”,你说一个日本人对着你说“康piu达”,一般人脑子不转几个弯谁知道是“Computer”?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就是由于大量使用片假名,使得普通日本人即使完全不会英文也可以和外国人用英文进行非常简单的交流。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日本对片假名的这种很灵活的使用方式,使得相比清朝,日本更快融入了世界。比如日本铁路站台、邮政系统的邮箱等等,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全部使用了英文原名,只是用片假名注音的方式。

到了20世纪2、30年代越来越多的英文单词被日本人用片假名标注,变成了“新日语词汇”或者说“外来词汇”,这些“新日语”已经彻底融入了日本生活方方面面。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化”

比如日本著名的钟表集团西铁城就是彻头彻尾的英文名称。

可是到了二战时,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日本开始认为“英美”是敌人,日本不应该在放任英美文化以及单词在日本横行了,所以发起了可笑又可怒的“取代敌性用语”的活动。

首先就是西方生活方式有关的词汇统统改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日本把“烫发”(英文:Permanent wave,日语发音: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改成了“电发”。

事实上“烫发”才传入日本时,很多保守的日本人特别看不惯女性烫发这种行为,有点类似于今天不少人对纹身的看法一样,甚至很多偏远地区甚至打出了“烫发者请勿入内”的标志。

所以太平洋战争爆发,“取代敌性用语”活动一开始,日本人就迫不及待的把“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改为了“电发”(日语:パーマ,发音类似盆儿麻)。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二战时日本报纸讨论是否应保留英文店招

烫发改电发后,当时日本社会迅速开始后刮起了“取代敌性用语”风潮,比如把日本人很喜欢吃的咖喱饭“カレーライス(Curry rice)改为“辛味入汁掛饭“(辛辣味盖浇饭),把果汁汽水“サイダー(Cider)”被改为“喷出水”。

把足球“サッカー(Soccer)”改为“蹴球”、篮球“バスケットボール(Basketball)”改为“笼球”、网球“テニス(Tennis)”改为“庭球……等等。

这里面最好玩的要数棒球。

现在大家都知道棒球是日本第一运动,但事实上棒球最早是由美国传入的,虽然日本人把棒球改了一个日本称呼”野球“,但是大量技术用语还是沿用英文原词,比如好球“ストライク(Strike)”、安全上垒则是“セーフ(Safe)”、坏球“ボール(Ball)……这“取代敌性用语”活动一来,这些美国来的“敌性用语”自然要改。

于是把判定好球、安全上垒的专业用词改为“哟西”,把判断坏球的专业用词改为“だめ”也就是郭德纲老师和于谦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达美”……这真是让人莫名想笑,有一种开车的感觉。

为什么足球比赛前要喷水(二战时日本为什么把汽水改成“喷出水”,把足球改为“蹴球”?)

1943年完全日本本土化的棒球队员服装

前面提到的西铁城也被迫改为“大日本时计株式会社”、“立顿”红茶改为“大东亚红茶”等等……

这个活动的最高潮是当时有人直接向东条英机提议干脆在高等教育中取消英语的课程好了,虽然东条英机拒绝了这个提议,但是当时日本中学里还是把英文课从必修课变成了选修课,而且课时也严重压缩了。

而这股风潮一直刮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才落下帷幕。

应该说这场闹剧并没有给日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和坏处,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只能说是给了许多老一辈日本人可以给自己英语不好找借口,比如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就曾经表示自己的英文不好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日本投降时他已经上小学了,那时没办法好好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