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葛爱平专栏 | 川渊三郎的遗憾)

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葛爱平专栏 | 川渊三郎的遗憾)

更新时间:2022-11-14 16:47:38

日本职业足球之父川渊三郎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对中国足球有三点“遗憾”。

川渊三郎当年作为日本足协主席,一手创立的日本足球职业化改革只比中国早一年。29年过去,当时水平不如中国的日本足球,已经把中国足球远远甩在了后面。

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葛爱平专栏 | 川渊三郎的遗憾)

对于现今中日足球的差距,川渊三郎说:一、中国球员缺少进取心;二、中国足球内部不团结;三、中国足球在“从娃娃抓起”上做得不够。

坦率地说,我对川渊三郎的这三点意见一点也不奇怪,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媒体早就对此做过广泛的剖析、批评和呼吁,但是几乎没有改变。

要说不团结,这是中国足球的老话题了。不虚心、不团结,各派林立,在伍绍祖(1988年至2000年任国家体委主任和第一任体育总局局长)任职期间,就不止一次地批评过;

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葛爱平专栏 | 川渊三郎的遗憾)

缺少进取心,尤其表现在国家队的比赛上,未战先怯,在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反而病状越来越严重;

至于“从娃娃抓起”,在取消了体校培育机制,全部回归社会后,反而不知道从何抓起,缺少一个制度性的培养链。

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与日本的差别在哪里?依我之见,最最根本的,就是中国足球表面上是职业化,其根子仍然是行政化的,并没有真正到市场的大江大河里去游水,这是川渊先生不太可能知道的。

中超曾经红火过,当时大举进入足球的投资人,并非都是出于对足球的热爱,或者想在职业足球的市场中展示身手,而是带着足球之外的利益需求不计成本地投入,使中超球员的薪资跃上世界一线,许多在中国踢过的外国球员欲转会欧美却找不到买家,因为对方根本付不起这么高的转会费和球员的天价薪水,这都是非市场行为造成的尴尬后果。

专访日本足协前主席川渊三郎(葛爱平专栏 | 川渊三郎的遗憾)

对于这些,川渊先生应该能看到,这些在日本职业足球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日本足球就是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职业足球也不可能例外。

日本职业足球改革一开始,就要求俱乐部名称改中性化,这是俱乐部能够长治久安,不依附于某个大财团,避免俱乐部命运与企业和财团过于紧密的原因。中超直到职业化改革二十多年后才推行这一措施,但已经晚了。

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如今举步维艰,再一次跌入深谷。如果虚心向成功的协会学习,从根子上而不是表面上进行所谓的改革,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