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更新时间:2022-11-14 08:29:48

10月下旬,云南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100多亩新建的农田中,收割机爬上梯田,正在收割成熟的水稻,这是帮东村第一次实现全机械化的水稻种植。

与此同时,一套数字农场的系统正在稻田中建设,田里的摄像头、手机上的软件、村委会的显示屏等,将会把稻田变成一个数字化管理的现代农场。

从传统的农耕生产,忽然进入了数字时代,帮东村用了很短的时间,这个在脱贫攻坚中刚刚摆脱贫困的边陲山村,从去年开始,又被纳入中国农业大学的帮扶计划,踏入了振兴的快车道。对如今的帮东村人来说,每一天,生活都是不一样的。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航拍云南临沧市镇康县勐堆乡帮东村梯田。受访者供图

边陲山村,种甘蔗的村民们

帮东村是一个边境上的傣族村落,相传建村已有600多年,村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最早的祖先,是明初躲避战乱而进山,走到这里时,因芭蕉茂密,砍了又长,遂停留在此,一代代生活至今。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航拍犹如仙境般的云南帮东村。受访者供图

在脱贫攻坚之前,帮东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金国友回忆,2005年左右,他回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当时村里环境极差,村民们养的猪在村里乱跑,到处都是粪便。

帮东村外出务工的人很少,这个1600多人的村庄,常住的就有1400多人,即便是外出打工的,也很少有出远门的,都在附近找活儿干。

留在村里的村民,主要以种甘蔗为生,甘蔗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缺乏机械化的情况下,人力种植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情。

脱贫攻坚中,帮东村摆脱了贫困,但进一步如何发展,成为村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021年底,中国农业大学与云南省镇康县联合启动“帮东村边境小康村实验”。几乎在同一时间,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和他的团队,到帮东村调研并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李小云教授(格子上衣者)和他的团队考察古树花园。受访者供图

李小云告诉记者,帮东村所在的镇康县,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定点帮扶县,在此前,中国农大在当地就有多项帮扶措施。中国农大工学院副教授马少春,在此前就开始为当地研发适合山地的甘蔗收割机。

金国友介绍,甘蔗种植中,收获是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占所有工作量的一半以上,而且时间十分紧张,要严格按照收购厂家规定的收获时间收割。而受地理条件影响,这里的甘蔗大多种植在山坡梯田上,普通的收割机无法作业。为此,当地和中国农大合作,在镇康县建立了教授工作站,以帮东村为试点开展适合当地种植模式的甘蔗收获机研发,创立帮东糖料蔗示范模式。据了解,当前坡改梯甘蔗收获机二代,已经成功研发,并在现场开展了一系列小型试验。

学生见闻,总是“过生日”的村庄

调研之后,帮东村的边境小康村实验的思路很快确定,中国农大的师生们,开始在这里驻村,做更具体的工作。他们不仅细化了实验方案,还参与到一系列设计、改造、文字总结等工作中,帮村里建起了公众号,带着村民一次次外出考察学习。

驻村的团队中,有很多硕士生、士生,他们在帮东村,和村民们一起生活、劳动,了解这个村庄的一切细节。帮东村是一个傣族村落,菜品口味以酸辣为主且较为油腻。按照村民的习惯,每天只吃午饭和晚饭两餐,大多学生也都难以适应。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中国农大师生在帮东村古树下合影。受访者供图

士二年级的在读研究生杨乐第一次到镇康县,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南方村庄长期生活和工作。为克服饮食差异,他们有时候会自己下厨,做些北方面食,这让他们和帮东村的人们,产生了更多的交集,村里人会学习他们的面食做法,他们也在逐渐适应着帮东村的饮食。

也有学生发现,村里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每天都会有人“过生日”,一个人也可能连续几天都在“过生日”,但实际上,这只是驻村工作的人们,调剂生活的一个小玩笑,也是大家共同参加的“娱乐项目”。

村里虽然交通闭塞,但基层服务水平很高,学生们发现,村委会有很多年轻人,他们熟练地操作电脑,完成村里许多复杂的工作,服务水平也足以媲美城市社区。

但村里也有许多亟待改变的地方,最典型就是农业劳动。帮东村有6000亩甘蔗园,2021年收获甘蔗1.8万多吨,收入818万多元,人均蔗款5100多元。帮东村地处山区,过去这些年,大部分山地都改成了梯田,甚至建设了高标准农田,但由于缺乏机械化,从开行、摆种到覆土、施肥、覆膜,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劳动十分艰苦,而且,农忙季节,需要雇人帮忙,这进一步降低了甘蔗种植的收益。

联合家庭农场,一个破局的入口

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庄,振兴的路径,终究绕不开农业本身,并且,如果农业能够产生突破,将为边境地区农业现代化这一难题的破题提供经验。李小云告诉记者,“在为帮东村寻找农业现代化突破口时,想到了水稻,当地气候、水源等条件都很好,种水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村里本身也小范围种植水稻。”

新的水稻产业,和村里种植的水稻并不相同,中国农大的师生们,为帮东村设计了一套现代化联合家庭农场的方案。李小云团队的徐进副教授告诉记者,“当地原来种甘蔗、种水稻,都是劳动密集型,也就是主要依靠人力种植。我们要在村里发展新产业,不能继续走劳动密集型的路径,这和以前没有区别,还会给原本就紧张的劳动力带来更大的压力。我们要做的,是突破原来家户为单位的联合型的无人农场,一是形成劳动替代,二是扩大家庭农场规模,来提升效益。但一开始就做到无人显然不太可能,所以从机械化、数字化开始。”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帮东村大片稻田。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的何雄奎教授团队,为提升当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给村里捐助了农机,包括喷药的农业植保无人机等,同时他们还为农场项目提供一系列技术支持。再加上当地边境小康村的项目费用等,最初的项目开始启动了。

2022年初,一块100多亩的连片梯田被整理出来,农民以土地入股,建立合作社,统一种植和管理。

金国友告诉记者,村里先后开了多次大会,包括村两委的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大会等,说服和号召村民参与。合作社成立后,100多亩水稻由合作社统一整地、选择品种、种植、管理、收获。

一年时间,第一季水稻已经成熟,稻田里的数字化设施也已经开始建设,金国友介绍,建成后的数字农场,地里有摄像头实时拍摄,图像和信息会接入相应的软件,在手机上就能查看,村委会的显示屏上也可以查看,稻田中如果出现变化,需要追肥、浇水、除虫、防病等,软件都会有提醒,未来的稻田管理,将会非常精细和精准。

技术支援,不仅只有机器

在中国农大师生的眼里,帮东村是一个文化丰富、村民众多、同时以农业产业为主的村庄。这里具有许多边境村庄共同的特征,农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以人力劳作为主,村民外出较少,“我们以前在勐腊河边村,也有类似的现象,村民们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普通话基础很弱,很难去远的地方打工,难以融入现代社会中。同时,在本地的帮扶中,也因为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一点点做工作,说服村民参与新产业,同时为他们提供培训,帮助他们适应现代经营方式,学会操作现代化的机械”。徐进说。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机械化收割水稻。受访者供图

其实,今年种植的100多亩水稻,大部分土地都是以前并未种植的荒地,金国友告诉记者,这也是项目顺利启动的原因之一。村里还种植了300多亩旱稻,相比水稻,旱稻简单一点儿,不用育秧插秧,直接把种子撒在地里即可。

不过,部分实现机械化的水稻,同样节省了大量劳动力,金国友介绍,100多亩的水稻,只有少数几个人在管理,他们经过了农机操作、数字化管理的培训,可以用很少的人,干完100多亩地的活儿。

中国农业大学不仅为帮东的乡村振兴方案设计提供了诸多帮助,还提供技术支持。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不仅捐助了无人机,并且给村民提供培训,让他们可以自己操作,完成无人机飞防的工作。

第一次收获,亩产800多斤

10月20日左右,帮东村的水稻成熟了,收割机爬上山坡,进入梯田,开始了这个山村里的第一次机械化水稻秋收。10月23日,金国友告诉记者,正在收获的水稻,亩产预计可以达到八九百斤,“在生土上第一次种植,这个产量超出预期。”他说。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插秧机在田里往返穿梭,不一会儿,田里就竖起了一排排嫩绿的秧苗。 受访者供图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秧苗整齐排列在插秧机上。受访者供图

农场建设目标400亩左右,目前仅仅建设了一小部分。金国友觉得,今年的丰收,可能会让未来的扩建更顺利。

对于这个农场,李小云团队的师生们,有着更长远的规划,李小云团队另一位成员侯玉峰老师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无人农场,让最新的技术在这个边境上的山村落地,让这个村庄更快地实现现代化,但不太可能一次性建成,所以慢慢往这个方向发展。

同时,驻村的师生们,还为帮东村建立了自己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体系,为村里的农产品设计了品牌,并建立公众号,宣传村里的变化和产品。

“我们在帮东村的实验,农业现代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呢?仅仅从种植的层面去提升,还是处在产业链的末端,”徐进说,“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去延长产业链条,把更多增值效益留在村里,让村里的农民,可以直接对接市场,获得更多收益。”

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和生产方式的进步,同样也包括收入的提升,在低效益的农业中,如何才能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的利益,是农业现代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村里,负责农场经营的,是新聘任的乡村CEO,今年,他们随着农大的师生,参加了农大乡村CEO项目的培训和观摩,学习怎样经营一个新的乡村产业。

全方位发展,建一个边境的中心村

除了农业产业现代化之外,农大团队还为帮东村规划了一个更加宽广的未来。

徐进介绍,帮东村与周边多个村落连接,是当地较大的村庄之一,村里也有附近唯一一座完全小学,为此他们计划将帮东村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中心村”。中心村的代表之一,是一个乡村市集。

在帮东村,有一个特殊的“五道口”,如同北京的“五道口”一样,是一个五条路交会的地方,占据着村里的最佳位置,村民无论是进村还是出村,大多要经过“五道口”。五道口有一棵大榕树,围绕着大榕树,有五家规模不同的小卖部,农大的师生们发现,五个小卖部看似同质化,但实际上,自然而然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风格,有的代收快递,有的卖点儿水果,有的卖早点,货物种类繁多……

2021cba选秀有云南人吗(云南帮东村,在边陲山村中建设数字农场)

“五道口” 设计图,农大师生们为帮东村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商圈”。受访者供图

在这个小小的村道交会地,农大师生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商圈”,在未来建成“乡村市集”,吸引周边各个村庄的人们,也吸引远来的游客。

此外,他们还打算在村里建设幼儿园,补充教育的不足。把公共池塘改为打卡点,在周边建设步道、种植花海……

一个现代化的边陲山村究竟是怎样的?或许每一个村都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特点。而在帮东村,这个正在踏上快速振兴之路的村庄,在未来也会有自己的一番风景。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