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更新时间:2022-11-13 21:55:06

作者|孟祥涛编辑|王毕强

尽管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尽管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当龚楚(化名)谈到家乐福被收购时,语气还是有些黯然。在大学毕业之后,龚楚拒绝了许多家公司伸来的橄榄枝,用12年时间在家乐福从一个职场小白做到独当一面的骨干,从上海陆家嘴的证券大厦到普陀区的写字楼,他见证过这家公司辉煌的顶点,也无可奈何地看到它一步步走向深渊。

苏宁易购6月23日的一纸公告宣告了某种结局:其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

刚看到48亿元这个数字时,龚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情绪也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从最开始的愤怒、不甘,再到认命和无奈,“正常来说,零售企业做估值是以它当年的销售额作为参照,按80%-100%的区间来计算,然而苏宁收购的价格明显只是30%-40%,毫无疑问家乐福中国是被贱卖了。”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可即便被贱卖又能如何呢?在与阿里、腾讯、永辉超市的谈判无果之后,其余有能力吃下这么一大摊业务的相关企业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家乐福剩下的选择并不多。龚楚也承认,“变成了买方市场,只能任由对方开价了。”

这似乎又是一个“我们什么都没有做错,但还是输了”的诺基亚式困局。关于家乐福中国,我们可以从外资企业在华溃败、传统零售业一蹶不振的角度来寻求合理解释,而它的另一重面相则是,曾被市场抱以巨大期待的新零售也遭遇了暂时性的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宁易购会是家乐福的“救世主”吗?

曾经的内地零售巨无霸,却因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巴黎受阻,急转直下

龚楚进入家乐福的2006年,这家公司正迎来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即内地门店总数超过100家,当时的沃尔玛在中国仅有60多家门店。当时他的工作是负责新店的选址和评估。在蒸蒸日上的岁月里,每年开店的数量是20-25家,按照四选一或者五选一的比例,龚楚和同事们要在一百多个潜在标的里去寻找,“到处乱飞,各大航空公司的会员分分钟金卡、银卡,也就是当时年轻,不怕出差。”

作为最早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家乐福尝到了市场培育期所勃发的红利。1995年,家乐福进入北京市场,一时风头无两。短短几年里,其门店就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遍地开花。彼时,家乐福所代表的大卖场模式是国人前所未见的,一度“每天还没开门,就有顾客在排队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乐福都是众多国内零售品牌学习和挖人的主要标的,零售业“黄埔军校”的名号即来源于此。不仅如此,对于卖场的员工,家乐福都会和对方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各种福利待遇一样不落,同时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长,宁愿多招人也不愿让员工过度加班。龚楚认为,对于前者,家乐福对于其他同业者有一种标杆性的作用,对于后者,至今没有几家国内企业做得到。

法国人施荣乐于1999年开始负责中国大陆市场的业务,正是在他手下出台了“店长中心制”。施荣乐带领家乐福轻装上阵,赋予各地店经理极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来决定选择商品、定价,甚至选址,以求加快开店速度。而且,家乐福不需要建立配送中心,所有商品均由供应商直接送至家乐福门店仓库。

这种模式在快速帮家乐福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的同时,也带来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由于单个门店的货品由供应商直接送上门,家乐福没有办法通过集体采购拿到更优惠的价格,逐渐失去同竞争者间的优势,而店长权力过大的同时能力却良莠不齐,很难形成合力,一度也有关于腐败的传闻流出。

改变就发生在龚楚入职后不久。2007年,在罗国伟正式出任家乐福中国区总裁之后,逐步回收门店权力,并在家乐福华东、华中、华南、华北4个大区下面设立以城市为单位的CCU(城市采购中心,City Commercial Merchandise Unit),把门店原有的采购、促销、费用谈判权收到CCU。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店长的积极性。许多店长开始觉得上升无望,酿成一波离职潮。

就在家乐福上下体会着改革阵痛的时候,猝不及防的不可抗力降临。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在巴黎受阻,来自法国的家乐福成了众矢之的。虽然当时家乐福中的多位高管反复澄清,没有卷入任何政治事务,但仍然无法阻止人们的迁怒,当时多家媒体报道了家乐福门店冷清的状况。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当时家乐福的法国高管对于政治很不敏感,况且当时惹起事端的并不是家乐福,而只是其中一个资方,虽然明白也理解当时国人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但还是觉得这是无妄之灾。”龚楚回忆,当年的财报也没有迎来预期中断崖式下跌的情况,法国高管觉得这就是个公关危机,过去也就过去了。

但从更大的时间跨度来看,这确实可以被视为家乐福中国业务的一个拐点。一位前家乐福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后政府对家乐福也开始若即若离。这之前家乐福可是最受地方政府欢迎的外资企业之一,他们会拿出最好的位置、收最低的租金给家乐福,一切却在2008年戛然而止。

随后的2009年,大润发的总销售额和单店年均销售额首次超过家乐福。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量也被沃尔玛超过。2010年7月,家乐福西安小寨店关店,这还只是个开始,随后的一年内,家乐福陆续关闭了4家门店。

阿里巴巴、腾讯、苏宁,家乐福的三次“卖身”

自2010年后,电商平台进一步普及和多元化,传统大卖场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大润发、永辉超市等卖场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家乐福早年积累的优势逐渐消失。

据管理咨询公司贝恩统计,电商渠道的渗透率已从2014年的41%增长至2018年的80%,而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从2014年的23.6%下降到2018年的20.2%。

此消彼长之下,家乐福们的份额明显正在被电商蚕食,而这几个点的份额就已经足以让部分大卖场陷入亏损。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业绩和利润,开始进入到双下滑的阶段。《华尔街日报》2013年报道称,家乐福在考虑出售中国业务,但因没有合适的下家而告终。

不过就龚楚自身的感受来说,当时并没有在公司内部听到什么风声,“这和2017年底的那次有明确的信息是截然相反的”。也就是2013年后,家乐福加紧了变革的步伐。2014年,在上海推出“Easy家乐福”便利店,此外,也开始走向线上,2015年,家乐福网上商城APP正式上线。

线上渠道开启得太晚对家乐福的伤害太大了,在2014-2015年的时间点,电商行业都已经决出了座次,二三梯队的公司死了一大片,整个行业都开始向下一个阶段走了,家乐福才刚开始做这块。”不过龚楚也能理解家乐福高层的犹豫,毕竟在欧洲,因为原有线下渠道已经很方便了,各家公司没有急切推广线上渠道的压力,因而对中国线上渠道的飞速发展,法国高管明显是不适应的。

“Easy家乐福”便利店也受到了“四不像”的批评。龚楚觉得这个说法有些冤枉,毕竟零售行业小店化,苏宁、永辉、盒马都在做,2014年起步的家乐福还是最早的一批,之后没有取得很好的结果,与集团在2017年后的整体收缩有关。

与此同时,永辉和大润发已经先行一步,积累起自己在生鲜上的供应渠道,提升门店效率。2016年,家乐福中国的单店业绩为1.58亿元,这与2009年2.35亿元的业绩相比,已经大幅下滑。同年,这一单店业绩也落后于大润发和沃尔玛。积重难返之下,家乐福“卖身”被再次提上日程。

“2017年年底,我们需要做下一年的预算,发现除了基本支出外就不存在其他投入了。”那时龚楚开始确认,家乐福高层就等着把公司卖出去了。

整天无事可做,只好对着电脑发呆,对于一些临界退休的人来说无非是等着赔偿,但这不是正值壮年的公司骨干们期望的状态。人心思动,2018年1月龚楚离职,毕竟主动离职和收购后被裁员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截然不同。

早在2017年12月21日,已有法国媒体报道称,家乐福已经授权三家投行,研究剥离其在中国、阿根廷和波兰业务的方案,作为其扭亏计划的一部分。不过家乐福方面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但时隔不久,2018年1月18日,有法国媒体报道,家乐福在2017年11月曾提议将中国业务出售给阿里巴巴与欧尚。这一提议最终未能成行。

但在当时没人能想到这桩收购会演变成旷日持久的拉锯。2017年11月,据《财经》杂志报道,家乐福与阿里的谈判方案是,将家乐福中国整体出售。由于家乐福中国开价较高,双方未能达成协议。阿里最终选择了大润发,这不仅意味着家乐福丧失了一个为数不多的选择,还为竞争对手送去了弹药。

2018年1月23日,家乐福宣布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进行潜在投资。其后,有关家乐福要把中国业务出售给腾讯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家乐福照旧否认。与此同时,它与腾讯的合作也停留在数据层面。永辉超市方面曾表示,上述拟投资事宜及有关合作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尚未就投资协议达成一致,尚未履行有关各方内部审批及有关行政审批程序。

鉴于腾讯一向只投资不操盘的对外策略,外界普遍认为收购的主体将是永辉。有业内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此次收购未能成行的原因可能是永辉自身的“内乱”。2018年底,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永辉超市张氏兄弟正式解除了长达八年的一致行动人关系。2018年12月13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补充公告,将原实控人张轩松、张轩宁兄弟的分歧予以公开。在自家庭院没打扫干净之前,永辉超市的扩张野心将被暂时遏制。

于是,从未出现在家乐福收购名单上的苏宁易购异军突起,继2019年初收购万达百货之后,以高性价比再下一城,所付出的代价仅是网红饮料店“喜茶”估值的三分之一。这个对比显得简单粗暴,但仍能说明家乐福的困境。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2019年4月,国美与家乐福中国达成合作,国美将在7月底前以“店中店”形式入驻家乐福门店。短短两个月后,国美的合作方可能已从家乐福中国变成了老冤家苏宁易购,不知这个合作还能否作数。

2019零售业转折之年:万达百货、家乐福被苏宁易购收购,而阿里的盒马等新零售却开始关店

苏宁的胃口在今年出奇的好。2019年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便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彼时张近东曾强调,这是苏宁2019年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

在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后,苏宁易购表示,苏宁拟将家乐福的快消品运营经验以及供应链能力,与苏宁全场景零售模式、物流配送网络以及技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完善大快消品类的O2O布局,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概括来说就是完善自身线下最后一公里的布局。

不久前,苏宁易购公布半年报,盈利高达23亿元。然而,这23亿盈利中,仅转让苏宁小店股权一项,就为上市公司贡献了34.28亿元的净利润。也就是说,扣除这笔交易,实际上苏宁易购上半年经营亏损了11.28亿元。而过去五年,苏宁易购的账面盈利也都是通过变卖资产和所持有阿里巴巴股权得来,主业一直处于亏损的状况。

单就外资零售企业来说,境遇堪比冰火两重天。

据外媒报道,德国仓储式零售批发商麦德龙已启动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进程,邀请买家出价,估值可能在15亿-20亿美元,并计划出售旗下中国业务的多数股权。有消息称,潜在买家包括阿里巴巴、物美、苏宁控股等。而德国零售业巨头奥乐齐和开市客、日本最大的折扣店唐吉诃德被曝出将在中国开店。这些新入局的玩家能否避免如前辈一般折戟沉沙?目前还是未定之天。

不仅是传统的零售企业,曾被抱以极大期待的新零售也遭遇了暂时性挫折。

2019年是以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5月,盒马首次关店之后,它的竞争对手永辉在两个月后也关闭了上海五角场的“超级物种”门店。除此之外,美团今年也关掉了其在常州开的3家“小象生鲜”,只留下了北京的两家门店。

盒马CEO侯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坚持2018年快速扩张的方式在战略上是正确的:“如果不跑那么快,竞争者追上来怎么办,不能假设竞争者都做不好。”

北京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家乐福中国大败局:估值竟不到“喜茶”1/3,48亿卖身苏宁,因要价太高错过了阿里、腾讯)

但他坦承盒马需要补短板,其面临的挑战在于进入不同城市、不同商圈,商品结构、销售模式都需要改变,从而找到适应不同商圈的最佳模式:“中国地域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商品结构有巨大差异,尤其是生鲜。”侯毅本人在题为《2019年,填坑之战》的演讲中也反思了盒马的商品是不是最佳的商业模式。

整个零售行业开始集体进入迷茫期,能否找到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决定了新零售的生命周期。采访的最后,在被问及比起苏宁,是不是家乐福被阿里或腾讯收购会更好?龚楚表达了否定的态度,“即便是被阿里和腾讯收购又能怎样?我也不觉得它们可以做好,这与整个大环境有关,看我们自己有多久没去商场和超市购物就知道了。新零售或许是一条路,但能不能走得通现在谁也不知道。”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WEEKLY】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