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更新时间:2022-07-16 05:03:56

国安的队长袖标有毒?!从中超第二阶段开始,八场比赛共有四个人担任过北京国安的队长,分别是池忠国、张玉宁、李磊和刘欢。


当第二阶段刚开始的时候,队长袖标带在了池忠国的手臂上,就让人感到奇怪,毕竟当时场上还有张稀哲、李磊和侯森几位资历更老的国安球员,而且替补席上也还有朴成。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好在,池忠国来国安也有4年来,从年龄来说他也已经32岁,位置又是比较关键的后腰,同时又是国脚,因此池忠国担任队长,球迷虽然感到奇怪,却也没多说什么。


但池忠国只当了两场队长,队长袖标就换到了张玉宁的手臂上。那两场比赛,张玉宁的状态正好,带着队长袖标也完成了进球。赛后,比利奇也说,张玉宁对得起队长袖标。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张玉宁作为国脚,又是状态正火的球员,对他带上队长袖标的质疑,也就是24岁的年龄以及来国安只有3年的资历。不过,比赛场上表现是硬道理,如果张玉宁带上队长袖标可以场场进球的话,球迷自然也就不会多说什么。


但没两场,队长袖标又跑到了李磊的手臂上。这是李磊留洋前代表国安的最后一场比赛,他带着队长袖标带领着队友们出场。李磊来到国安已经7年了,是国安的绝对主力,也是国脚,而且李磊在场上的比赛作风顽强,精神属性很高,再加上是告别战,他带上队长袖标,是最没有争议的一次。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而后,李磊走了,队长袖标又回到了张玉宁手上,张玉宁因伤休战,谁也没想到的是,队长袖标这次易主,给了刘欢。


刘欢第一不是国脚,第二不是绝对主力,第三在球队资历不长只有4年,3年替补1年外租。除了年龄够大之外,确实没有资格跟侯森、朴成哪怕池忠国去争队长袖标。


所以,球迷的质疑声一下就起来了:“刘欢都混成队长了,这队能好的了吗?”“刘欢凭什么当队长?”“选队长这么不严肃吗?”


其实,球迷倒不是针对刘欢,而是觉得,国安的队长换来换去,确实“特别不严肃”。甚至由此引发出了阴谋论,比如“张稀哲应该是要走了”、“中赫就是不给老国安当队长”、“明显是要散摊子的节奏”等等言论也出现了。


说实话,一个球队8场比赛,无缘无故的,队长袖标换了5次,4个人先后佩戴,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而按照比利奇以前的解释,场上队长似乎也成了一种赏赐,谁表现好就赏给谁,对谁有帮助就赏给谁。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对于一支29年历史的球队来说,比利奇这么看待队长袖标,其实是对国安历任场上队长的一种侮辱,也是对球队历史的一种亵渎。作为主教练,将队长袖标如此地换来换去,而且解释的谈笑风生。真的无法让人不对比利奇的「混子」属性增加更多的了解。


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多方了解了一下情况,有关队长袖标不断更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于洋不在,其次按照在球队中的资历、能力和地位,张稀哲应该是首选,但自从当年给陈雷一大耳帖子后,张稀哲就不想再带队长袖标了。而张稀哲之后,按说应该是侯森或者朴成,侯森之前当过几次队长,但他当队长的比赛都输了,运动员多少都有点迷信,于是侯森让出了队长袖标。而朴成和池忠国,因为不太喜欢呼应叫喊,也没有把队长袖标给他们。而且李磊也已经离开赛区。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刘欢要时刻与阮奇龙和梁少文两个小将沟通,于是就把队长袖标给了他。


对于这个解释,说实话,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可以理解,但表示失望。


这种失望并不是针对刘欢,而是针对整个国安俱乐部。应该说,球队队长在最近几年来已经是国安一个很有争议点的话题。


首先,「御赐」的队长于大宝,就不是很合格,此前在场上不是嬉皮笑脸,谈感情,拉关系,就是一碰就倒,假摔装怂。根本没有一个场上队长的气质。虽然后来在球迷的批评中有所改进,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些事情光靠演技永远也是很难的。


其次,被各界公认的于洋才是队长。于洋场上的比赛气质非常好,有责任,有担当。论实力,也是国脚级的后卫,论资历在国安队内时间最长,论位置也是中后卫的关键位置。不过,于洋续约的事情虽然据多方报道认为非常乐观,但到现在也没有了下文。


第三,对于其他几位老队员例如张稀哲、李磊和侯森。李磊在场上的比赛气质是很好的,但可能考虑到边路的位置,在指挥防线上有一定的劣势,所以几乎没怎么被委以队长重任。而张稀哲和侯森,一个是中场核心,一个是球队大门,前者是球队的标志性人物,后者是球队主力阵容里唯一的北京人,到了关键时刻却都找各种理由往回退,确实很让人失望。


客观的说,张稀哲今年在国安中场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作为中场核心,踢出了中国本土威胁球第一、中超威胁球第三的数据,确实是起到了技战术上的核心作用的。他在同大连的比赛中梅开二度,拯救了濒临三连败的球队,拯救了几乎要下课的比利奇,也能够看出他是个大场面的球员。但在担任队长这件事情上,没有起到一个骨干球员应该有的责任担当。


而侯森,作为中超扑救榜第二名的球员,很多场比赛他都用自己一己之力帮助国安拿到积分。从技战术角度来说,他是这个球队后防线的定海神针。比赛中,大侯也大声呼喊,组织防线。这也说明他在场上是有领导力的。但在担任队长这件事情上,他也没有起到一个老队员该有的作用。


可能张稀哲和侯森自己都没想明白,不就一个队长袖标吗?谁带不一样?


但在球迷和外界看来,真的不一样。场上队长,是一种精神传承,是国安将士一代一代传递下来的,这个袖标只能挂在在球队时间最长,被球迷最认可的球员的手臂上。场上队长,是带着全队走向比赛场地的人,是球队遭遇争议判罚或者暴力侵害的时候要去给予裁判和对手为威慑的人。


可能,从性格来说,张稀哲和侯森并不是那种怒目圆睁的球员,但国安历史上也有儒雅的曹限东和胡建平担任队长的时候。作为球队核心和老队员,那种不怒自威的感觉不仅仅是队友需要的,也是球迷需要的。

中超队长为什么戴袖标(队长袖标成烫手山芋?背后是怎么回事?)


现在国安的场上有梁少文、阮奇龙和谢龙飞这样的年轻小将,他们正需要老队员们站出来给他们以稳定军心的作用。虽然,不戴队长袖标,不代表不能给年轻人以帮助。但不戴队长袖标,至少无法给年轻人一个更好的心理暗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品都能够给人带来心理暗示,何况一个扎眼的队长袖标。


再者,或许球员都不知道,老队员不戴队长袖标,会给球队带来什么样的外界形象?管理混乱、不担责任、貌合神离、内部矛盾,这样的阴谋论自然而然的就会出来。


无论是出于赌气还是迷信,无论是出于调侃还是推脱。张稀哲和侯森潜意识里不想成为球队的焦点,这有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但从俱乐部的角度来看,球队的精神建设也存在着问题。


这些年,球迷发现国安的比赛精气神越来越差,除了于洋和李磊之外,场上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能压得住场的球员。一开始,这口黑锅被甩给了无辜的热内西奥,然后请来了号称「激情四射」的摇滚教练比利奇。结果呢?比利奇手下国安的精气神更下降一个台阶。


显然,一部分问题出在了球员身上,但更多的问题也出在了俱乐部的管理层身上。


一个总经理,能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在海外陪老婆孩子过洋节,这有责任担当吗?一个主教练,能把队长袖标当做奖赏,乐此不疲的换来换去,这是有责任担当吗?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总经理,越是球队困难的时候,越应该跟球队在一起,帮助老板处理球队的财务问题。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主教练,在老队员纷纷退缩的时候,就应该想办法鼓舞他们斗志,让他们承担新老接替的责任。


很显然,他们都是打工仔,都想着干好自己的事情,这支球队,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由上而下的,球员也是这样一种想法。队长?我不当。我就把我的球传好,我就把我的大门守好。让我带着全队踢,让我帮着队友出头……我打卡下班吧干脆。


说到这里,也请张稀哲、侯森、朴成等老队员想一想,虽然北京主场「ID:bjzhuchang」一直支持你们,但在推卸队长责任这件事情上,你们确实让人失望了。

比如张稀哲,虽然你带着队长袖标给了陈雷一大嘴巴,被禁赛了好多场,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你知道,北京球迷有多高兴你给陈雷的这个大嘴巴吗?我们当然不希望你再冲动的去打人,但相信更成熟的你,再次带上队长袖标的时候,一定能够把事情处理的更好。一个能把球踢明白的人,难道这些事情想不明白吗?


再比如侯森,虽然你说带着队长袖标球队老输球,怕影响了球队给队友一种不好的心理状态。但你知道,北京球迷多希望你能这么想:“我当队长球队输球?姥姥!我不信。”你既然能够在一个球队坚守这么多年,没点不服输的那口气,肯定是不会苦尽甘来的,关键是怎么把这口气传递给年轻球员和球迷们。


再比如朴成,可能你性格腼腆,汉语也不算精通。但你还记得当年你的老哥哥徐云龙是怎么带着你踢球的吗?你能从两次断腿的伤病中再次站起来回到球场上,这种精神力量本身就足够强大,通过队长袖标把他释放出来,有什么不行呢?让年轻球员看看,不要怕伤病,足球的道路还很长。


国安的总经理和主教练可以是打工仔,他们一不是北京人,二跟北京国安没关系,他们就是来赚钱的。但你们不一样。你们要么是北京人,要么是国安培养,要么是在国安起步。你们的职业生涯与国安已经不可能切分开来,现在国安的新老接替,需要你们这些老队员站出来承担责任。


现在国安老队员们的这个心态和状态,让球迷们颇为伤心。前几天北京主场「ID:bjzhuchang」曾经想过,如果国安跟广州一样,到了「插管儿」那一步,谁能够起到郑智的那个作用?想完这个问题,心里拔凉拔凉的。


最后,我想说一句,就一句:我十分想念帕切科,杨祖武和金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