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青少年年龄(青少年触网年龄集中在6至10岁,近三成遇过网络暴力)

青少年年龄(青少年触网年龄集中在6至10岁,近三成遇过网络暴力)

更新时间:2022-11-04 12:53:49

南都讯 见习记者 吕春荣 25日,在北京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在一个被互联网覆盖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下,青少年往往在较早的成长时期就会与网络接触,而且触网低龄化趋势越发明显,触网年龄集中在6~10岁。

该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单位共同发布。蓝皮书包括1篇总报告和17篇分报告,其中有6篇调查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社会和政治参与状况、95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汶川地震十年重建发展状况、中国志愿者队伍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状况。

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上网时长较短

关于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安全调查,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5岁及以下就已经接触到互联网的青少年占10.88%,6~10岁开始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占61.43%,10岁以上开始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仅占27.69%。在一个被互联网覆盖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下,青少年往往在较早的成长时期就会与网络接触,而且触网的低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同时,一线和准一线城市青少年普遍更早接触网络,平均触网年龄分别在8.3岁和8.6岁,而二线、四线城市青少年的平均触网年龄为9.1岁,三线城市的平均触网年龄则为10岁。

调查还显示,青少年使用的上网设备主要是手机,占样本的87.33%,远高于其他各类上网设备。新兴的上网设备如平板电脑,作为青少年上网主要设备的比例也占到21.88%。调研发现,学生们较多使用电脑做PPT、写报告和其他作业,因此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作为青少年上网主要设备的比例也较可观,分别为22.68%和36.90%。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调查显示,学校通常对学生上网进行一些限制,比如禁止带手机或限制使用手机,因而可以理解家庭是青少年上网的最主要场所。调查显示,青少年经常上网的地点是家庭的占95.07%,学校其次,仅占18.44%,公共场所占14.65%,随时随地占13.20%,其他场所占5.46%。

“父母的陪伴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蓝皮书称,目前没有和父母同住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的占14.61%,而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该比例仅为7.58%;没有和父母同住的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长在两小时以内的比例为36.99%,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该比例为49.70%。可以看出,父母在场对于防止青少年过度上网、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近三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

此外,上述调查还显示,近三成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暴力,一成多的青少年遭遇到针对自身的网络骚扰。

蓝皮书指出,调查表明,青少年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8.89%。其中,暴力辱骂以“网络嘲笑和讽刺”及“辱骂或者用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居多,分别为74.71%和77.01%;其次为“恶意图片或者动态图”(53.87%)和“语言或者文字上的恐吓”(45.49%)。

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遭遇暴力辱骂信息的最主要场景是社交软件,为68.48%;其次是网络社区,比例为55.30%;在短视频和新闻及留言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也很高,分别为30.66%和30.16%。

“可见,青少年在网络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与其关注的内容和使用的平台有关系,也与社交网络、网络社区和新闻及留言的互动性和话题性较强,容易引发不同观点的争论并形成冲突有关。而短视频的一些制作者为了吸引眼球,有时候也会故意引入有争议的话题并使用偏激语言。”蓝皮书称。

此外,青少年在微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25.36%,在直播平台上遇到暴力辱骂信息的比例为19.91%。

据了解,本报告主要基于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腾讯公司此前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该调查的目标群体为4至18岁的青少年,来自全国六大区,一、二、三、四线城市和农村。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样本中共包括6373位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