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更新时间:2022-11-02 02:19:03

最近,中国足坛闹得沸沸扬扬的俱乐部强制改中性名政策其实已经酝酿了许多年。2018年,中国足协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职业俱乐部名称规范》,要求国内所有职业俱乐部、球队名称要中性化。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2020年底召开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专项治理工作会上,足协再次明确了各俱乐部更名的截止时间,并提出了改名的具体形式:“地域名 俱乐部名 足球俱乐部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或其他)”。俱乐部名称为中文,不得超过4个汉字,不得使用英文字母、数字及其他不规范符号,不得使用与俱乐部股东企业、实际控制人或关联方相似、相近的发音或汉字,同时需体现地域传统精神、人文情怀。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足协及其上层要求俱乐部改中性化名称用意是好的。一方面,便于培养球迷对于地方文化的认同,避免因为投资商的撤资而频繁更换名称,另一方面,也可以展示各支球队独特的文化。但是,中国足协一刀切和冒进的政策着实让人难以认同。目前的大环境下,俱乐部完全依靠企业输血才能保证正常运营,球队自身还没有造血机能。企业需要利用球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达到宣传的目的。这种盲目的一刀切,将激发各种矛盾。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笔者在多篇文章中已经提到这种做法欠妥。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出现恶果

第一,各俱乐部开始抵制

1.北京国安宁死不屈,硬杠足协;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对于这个政策,北京国安十分不愿意接受,按照国安方面说法,北京国安这个名称有着二十多年的历史,十分具有历史“传承”意义,俱乐部仍然坚持使用“国安”这个名称,并已经上报中国足协,现在在等足协的批复。大有死扛到底的架势。
2.“XX队、XX人、XX城”毫无特色,无声抗议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这种起名方式已经违背了足协的初衷,足协希望新名称要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如果这种名称最终成为俱乐部名称,显然会非常尴尬,这是中超联赛还是城运会?
3·河南建业利用规则,改头换面;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据河南本地媒体《大河报》报道,河南建业今后新的投资方是洛阳文旅集团,因此投资人有权决定球队的新名称。小编推测,这可能是老胡对投资足球有些心灰意冷,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投资足球20多年,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试问哪个人可以接受?寻找新的投资方,缓解自己的投资压力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事情。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老胡这是找到了新的投资方,试想,如果找不到呢?最后俱乐部会落得什么样的结果?从河南建业一家,就能推测出其他俱乐部面临的困境。

第二,赞助商减少或者放弃赞助。

2015年,中超转播权能卖出80亿的天价,充分说明市场对中超的认可,并且对整个联赛的后期发展充满了信心。

中国顶级联赛从一穷二白到价值连城是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才换来的。

中超公司2005年成立,但是,从中超公司成立之后,各支球队的分红就一直非常少。2005年中超裸奔时,每家俱乐部仅分得50万元。2008年,由于分红少的可怜,更是出现了以啤酒和打印机抵分红的闹剧,当时每家俱乐部得到了750箱啤酒和一台打印机。此后,分红逐年递增,但是相比于俱乐部支出依然显得非常少。2009到2013年,每家俱乐部分成的金额从180万元增加到600万。而到了2014年,这个数字增长开始加速,达到了1200万元。不过,与各家俱乐部超过亿元的投入,仍然杯水车薪。直到2015年的天价转播权,让各家球队看到了曙光。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而我们的当权者完全不顾联赛死活,一年又一年的出台各种奇葩政策,去破坏联赛的生态、观赏性和商业价值。这两年已经开始有小部分赞助商因为不满足协政策朝令夕改,而拖欠赞助费用。而到了2020年,16家官方赞助商中,只有1家和中超公司重新签订了赞助合同,并完成续费,其余赞助商则都没有及时汇款,一场场官司,似乎已经不可避免。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2021赛季中超联赛在“强制降薪”、“强制改中性名”、“强制扩军”等政策下,品牌价值可能会进一步下滑。到时候,赞助商参与足球的热情可能会一点点消失殆尽,联赛继续回到“裸奔”时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第三,球迷怒怼足协,或者抗议俱乐部。使得球队与球迷之间出现裂痕;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刚刚更名“洛阳龙门”的建业队,遭到了河南球迷的集体抵制。从建业球迷组织宣布解散,到激动的俱乐部拥趸焚烧球衣、拉横幅泄愤,再到外卖小哥集体罢工抗议。只一支球队改名已经使得俱乐部和球迷关系剑拔弩张。等到接下来各支球队陆续官宣新名称时,还会出现什么样的球迷事件?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球队与球迷之间的关系,本应该是“鱼水”情,而现在的关系却是针锋相对。俱乐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球迷文化和积淀很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

第四,投资人对投资足球热情大减;

近日,中国足球职业联盟负责人黄盛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足协的中性名政策虽然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实施,操之过急。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黄盛华认为,现在各俱乐部的投资人还很需要品牌效应,立即要求队名“中性化”,投资人的热情可能会大大减退,这就会对足球产业造成较大的打击。

正如黄盛华所说,目前各级职业联赛的球队基本上都无法做到自负盈亏,只能由投资人持续输血才能保证球队正常运营,如果母公司再得不到品牌效应,那么俱乐部在集团内部将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投资人很可能会逐渐降低资金投入,甚至退出足球圈。

第五,老牌俱乐部名称瞬间灰飞烟灭,球迷情感和球迷文化归零重建。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上个月建业、国安、申花、泰达、绿城等几家建队20年以上的俱乐部球迷组织,联合发表声明,抵制足协“中性名一刀切”政策。不愿意让俱乐部放弃来之不易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叫了几十年的名称突然没有了,让球迷无法接受。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足协改名的初衷是文化的传承,其实,这些球队已经做到了,就拿申花为例,当初绿地集团入主时,就曾经想去掉申花字样,直接改为上海绿地队。结果,申花球迷要求绿地必须保留“申花”两个字,否则将拒绝支持球队。绿地集团没有办法,最后选择了妥协,队名中最终保留了“申花”。可见,老牌俱乐部的队名已经深入球迷骨髓。如果强制更改,就会犹如“剜心之痛”,几十年建立起来的球迷感情和文化很可能归零重建。

中超更名有什么坏处(“中性名”政策初现五大恶果,甚至有可能毁掉中超)


各俱乐部中性名还没有正式公布就已经出现如此多的恶果。投资人、俱乐部、球迷、赞助商这些中超生态链的重要参与者都对新政不甚满意。如果他们联合抵制,将对中国足球形成毁灭性打击。如果足球管理者依然我行我素,将政令强制执行下去,待到各支球队陆续公布新名称以后,还会出现什么难以预料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我是@数据体坛,关注我,带给您更多体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