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南非世界杯美文(书海导航:灵性浓缩的景象百态——序马浩散文集《指间的沙》(孟庆龙))

南非世界杯美文(书海导航:灵性浓缩的景象百态——序马浩散文集《指间的沙》(孟庆龙))

更新时间:2022-10-30 15:21:03

南非世界杯美文(书海导航:灵性浓缩的景象百态——序马浩散文集《指间的沙》(孟庆龙))

庚寅盛夏,似乎是有史以来热得令人发昏的日子。从未有过的浮躁,却也伴随着南非世界杯的开赛,袭扰和牵引着我的心绪,令我无法安静。不过,此间阅读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却是个例外。他那充满着苏北乡土气息淳朴而又灵性的文字,就如清风拂面,不仅抚平了我的浮躁,却也浓缩了我清新的阅读快慰。让我迷失其间,流连忘返,难以自拔,又好像回到了久别的苏北故土——在那遥远的小武河畔,沐浴和感悟着风土民情。

马浩与我是毗邻的同乡兄弟,我们两家虽近在咫尺,但却结缘于网络——应该说这是现代科技把我们彼此的心结联系在了一起的。作为走出故土的同代人,作为喝着同一条小武河水长大的邳州人,我们虽置身于不同的地域,却都在以不同的文学形式记录、赞美、讴歌着故乡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的进程,并以我们对往事的回味、记忆和心灵的快乐与伤痛,观察、思考着古韵今情的邳州,彼此间写下了属于各自对于故土情结的文字。所不同的只是,我以小说的文本抒写和幻觉着故土的人与故事,而马浩则多于散文的形式直接切入命题,进行思想与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对于故土人与事物的赞美、讴歌、回味、剖析与批判。因而,阅读马浩的散文,就觉得朴实亲切、本真许多,瞬息之间也便把我的记忆带回了久别的故土情结,让我浸淫其中,感动其中,同悲同乐,与马浩一起受用着那些儿久远了的艰辛、贫穷和充满着回味中的苦涩韵味。也恰恰是这些艰辛、贫穷与回味中的苦涩韵味,似乎才根深蒂固地润泽在了马浩与我的心灵深处,凝固着,停留着,盘根错节地成为了我们挥之不去的灵感与情结,默然于各自内心,永恒着我们彼此间对于文学的一种虔诚和梦想,慰藉于身心和人生的美好夙愿与寄托。

初识马浩的文笔是在客上。这之后方知是邳州同乡,且相距不足十公里。他告诉了我目前在南京打拼,因为痴爱文学,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已发表了30余万字的作品,刚刚整理、精选了一部散文集《指间的沙》,将由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力邀我为其作序。想着他打拼社会的艰辛之余还不忘在文学的路上默然精神家园的情形,伴着乡情的亲切和同为文学梦想的苦涩,我似乎想推辞为马浩作序都难。

距离之美激发诗性的魅力

《指间的沙》共分“沙漏有声”、“吮指谈吃”、“枕上想事”、“灯花人影” 四辑,精编作品100余篇,15余万字。散文集的分类非常诗性,给人阅读的感觉便是:那些儿顺着指间流淌的文字与细节的捕捉,皆是美和韵的展现——马浩笔下灵性浓缩的景象百态,都写得用心用情,真实而又贴切,令人过目难忘。

灵性,来自于心灵对于文学的第一感官的触动(也或者说是触角),这个触动尽管始于偶然,但却是必然产生于一个作家生活的长期积累、观察、思考的艺术结晶,而非走马观花的体验所能为之。灵性,是经历天长日久的沉淀,在时间中消解了枝蔓与糟粕,留其精华的属于文学的细节与所需,从而爆发的心灵感应,并赋予作家完成一个命题永恒的心灵挣扎的文学载体。灵性精华的获取,是心灵与文学自然法则的共性展示,因而,来自心灵的文字才是属于诗性韵味的,韵味张扬诗性,而诗性才是一切文学类别的至高境界。才是作家表现一切文学形式的成功筹码和读者感动其间的精神需要与共鸣。阅读马浩的散文,便令我如临其境,感染诗性。

阅读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他的散文创作的主要特色和原动力的距离之美。这个距离之美,既不同于为诸多报刊写作的写手们的应景应情之作,又完好地表现了他尤为突出的为文学梦想写作的个性色彩。“距离”来源于马浩虽苦犹甘的记忆,而记忆的苦涩也恰恰是人生最美好的体味。马浩把这种美与韵捕捉到了自己的散文中,既张扬了他的个性写作,也体现了他的散文创作的才华。我所以喜欢马浩的散文,也是源于阅读他文字的个性化表现,共鸣他文字的美好与苦涩的韵味。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的专业用语似乎是多于男女间的情爱与婚姻的聚少离多而言的。作为曾经的军人,此间的苦涩,我自然感悟多多。但细细琢磨,这个词汇的含义又远远不止于男女间的情爱与两性间的离别,它的范围涉猎应该是广泛的(或者说广义的),也同样是适宜于一切鼓捣文学的人的思维的。因为,“距离”不仅仅完美着男女间的爱情与婚姻聚少离多的思念,却也完美着我们对于人生、人性乃至诸多种人文环境、地域文化、人与事件的思考,并助推着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完美着人生的理性与感性;完美着我们对于艺术的理念与表现欲——无论是忧伤的,幸福的,喜悦的,朴实的,善良的,唯美的,诗性的,丑恶的,凄苦的……有了这些表现欲,从而才可能促使着作家天马行空的生花妙笔,运筹帷幄于一切艺术形式和门类间,达到思维与表现力的有机融合,并赋予读者以感染和共鸣。我读马浩的散文,得到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共鸣与感知。

在“沙漏有声”一辑中,马浩选入了他堪称代表作的散文《我比女儿大了三十》便是寓言般的、诗性的展现。这篇千余字的散文,贯穿了马浩对女儿所讲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是作者为女儿讲了爷爷的的确良褂子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于今天的孩子而言不乏“天方夜谭”,让孩子无法理解40年前爷爷的一件的确良褂子竟然这么富有着诸多的传奇色彩。然而,这个故事在我们这些人到中年者的人生阅历中,却无疑是那个年代乡村人美好记忆中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的细节,既客观地留在了马浩纯真的记忆,但又让他无法忘记那时的贫穷与快乐。于是,这个故事也就升华了他的表现欲望。而且,表现的非常好。也正如马浩文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件褂子在村里很有名,谁家的小伙子要相亲了,都会来借。一般都是在晚饭后,全家坐在院中凉快,有人推门而入,手里拿着诸如瓜果之类的时令果蔬,满脸堆笑对你爷爷如此这般地讲着,你爷爷连连点头。临了,那人还得重复道,就这样定了,千万别再应人了。”——阅读这篇文章,自然也把我的记忆带回到了那个年代现实中村里一些男人借衣服相亲的情形。这样的细节与故事,一点也不是“天方夜谭”,那时在乡村的男人相亲去借家有好衣服男人的衣服,的确也是那个时代乡村人重中之重的一件事,而且真的是不能马虎地要送些搭情的礼物的。无论相亲者成与不成,媳妇娶得到手娶不到手,但都不能忘了人情的!忘了人情也不是淳朴的乡人做的事!

贫穷似乎也同样预示着一切事物的美好。记得有一年,队里到供销社拉回了尿素化肥,化肥袋子都是尼龙布做的,两面都印有“尿素”等字样,队里撒完化肥后五叔就突发奇想弄回家两条,然后就让大奶奶裁巴裁巴缝成了一条裤子,再由集市上买回的染布用的蓝颜色浸泡染了,穿在身上虽然“尿素”的字样依旧时隐时现在乡人们的视野里,但也是牛得很,一时间还成为了村子里小伙子们时尚的穿着……这样的故事在乡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点也无水分和杂质的;第二个是马浩为女儿讲了自己的妹妹没能上学而与家人挣钱供哥哥读书的故事,有一天哥哥长了病,父亲便让妹妹顶替上了两天的学,妹妹是多么的高兴啊……可是,这个苦涩的细节与真实的故事,却还是被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贫穷的三年级的女儿认为这是爸爸在“瞎忽悠”;第三个是马浩为女儿讲述了30年前乡村偷猪贼的故事:“……据说偷猪贼用酒泡馒头,一个不起眼的馒头能喝半斤多酒,酒香掺和着馒头的香气,能把老猪从美梦里唤醒,猪一贪嘴,就醉倒了,这时,小贼就会麻利地把猪嘴巴扎上,四肢捆绑,装进麻袋,神不知鬼不觉……”——这些在幼年的女儿眼里的“天方夜谭”和不可思议,这些随手拈来的遥远的记忆中的故事与细节,读来却都真实可信。因为,在乡村的过去,在我们的周围,那些儿诸多村庄都有类似的偷猪贼的出现,偷猪贼的伎俩可谓五花八门,令村人防不胜防。

在“沙漏有声”一辑中,马浩写了很多这些方面的优美而自然的散文。的确就像指间的沙,流淌到我的视野和心里,诗一样令我浸淫于乡风民情,聊以自慰。同时,也一次次开启着我久违了的苏北平原乡村记忆的闸门,勾起我重新回到几十年前的故土,去寻觅、感悟着儿时的快乐与美好。《水牛也是牛》无疑是带给马浩童年的美好与快乐的散文,但也同样是马浩带给我的童年的美好与快乐的散文。阅读这个久远了的童年记忆,尽管难免淡淡的苦涩与伤感,但它却实实在在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依然是那么的美好和纯粹。《对火》是我尤其钟爱的一篇淳朴而蕴含着哲思的散文。马浩在抒写这篇散文时,极力以“对火”作为意象,展现的则是乡村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心与心的交流又是何等的朴实与善良啊!牛屋里、田间的地头上,沟河边,老农与老农的对火,男人与男人的对火,既是乡人无声胜有声的民俗画面,但也从一个侧面无形地折射出了一个大的社会命题——亦即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自然中所透过的一支长长的烟杆所延伸的那些儿明明灭灭的生命之情,在不经意间的互相吸吮,又是多么的朴实、和谐与友爱啊!可是,面对时下的社会,面对金钱至上的今天,我们还缺少什么?我们缺少的应该是《对火》的内涵。这个内涵便是人与人感情的本真,善良,温馨,朴实的回归,既无铜臭气息,也无尔虞我诈,有的只是人间的温情所带给时下人的美好与回味。

在思想者的眼里,距离的美无处不在。马浩的《秋场》一文,让我感悟和看到的同样是一幅浓郁的乡村儿童眼里的民俗画。纯真的视野,更是拓展了这幅画的淳朴、清新与浓郁的阅读氛围。作为秋收玉米的景象,马浩的视野是唯美而诗性的。他写道:“农作物陆续上了场,劳力也转移到了场上,平日里冷清空旷的大场,一下子被秋塞满了,秋场于是乎热闹了起来……它们激动地相拥在一起,连绵成山峦。说笑声便在这起伏的山峦回荡,那是大人们剥落玉米皮呢,就像是家长拉扯着在外玩野的孩子回家睡觉,硬生生地给他们扒光衣服,光溜溜的玉米棒,鲜亮金黄,像是刚从年画里走下来似的,随手一丢,活蹦乱跳。”——《秋场》浓郁着朴实的情感,但语言的描写也生动形象,充满着诗性的张力,读来也就活蹦乱跳地跃然心间,挥之不去浓浓的乡土味。无疑,《秋场》于自然中也便浸淫了马浩诸多少年的美好快乐:“玩累了,身子便靠在玉米堆上,眼瞅着长天,玉米的凉意薄薄地浸着皮肤,爽爽的,暮色默默地浸染着大地,遥远的天边,一枚月痕印在浅蓝的天纸上,有几朵嫩白的云儿似乎想要擦去它,结果是徒劳。就这么瞅着天,觉得秋场真是好玩有趣的地方。”——你看,文字中流淌的又是多么美好纯真的世界啊!而且,这样的世界在孩子的眼里,又是那么的诗韵昂然!可是,面对今天的孩子,无论是城市的,乡村的,由于学业的繁重,他们诗性的世界却被剥夺了,强奸了,哪里还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快乐呢!

在《我是你的冤家》这篇散文中,马浩真实地抒写了父子间人生的积怨:小时候的“我”总是挨打,吃饭挨打,洗澡挨打,做错事挨打……儿时的眼里,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专横,似乎永远也难以从儿子心灵中被抹掉。而无法抹掉,自然也就成为了父子冤家一生的一个“仇结”……但这个“仇结”真的是“母亲分爱于子,而父吃子之醋之故”吗?恐怕就是讲不清楚的道理,科学的论断也未必就能论述出情感的对与错。但随着父亲一年年的苍老,多大的“仇结”也总有解开的时候。因为人生阅历的增长,总是可以浓缩着彼此之间的亲情。于是,外出打拼多年的儿子回家后,长久不见面的父子对饮,父亲不轻不重的揭短:“小时候打着吃骂着吃,现在怎么这么客气?”便化解了一对“冤家”的隔阂,但也彰显了经历时间与环境的磨砺后,“我”作为另一个父亲对于父亲粗狂的家长作风的理解。

距离之美,神奇而又变幻莫测。

纯朴的地域特色韵味悠长

在“吮指谈吃”一辑中,马浩饱醮真情与哲理性抒写的大量篇幅的散文随笔,多以地域性的饮食文化为主——亦即故乡邳州的饮食以及与外界的饮食比较和思考。我不能不说马浩“吃得”很有品位,很有文化内蕴。就如当年我所阅读的已故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所写的著名中篇小说《美食家》所展现的苏南小吃一样,令人感悟其间,馋涎欲滴,韵味悠长。

在《姜的味道》一文中,马浩率先借喻了“鲁迅先生曾把孩童的手喻作紫芽姜。”的比喻着手文字,然后论述:“鲜嫩的姜水分十足,鹅黄鲜亮,姜芽淡紫,抚摸它,还真似摸弄着幼童肥厚的小手,颇为可人。”——具有草本植物的姜,无疑在开篇的文字中就被马浩写活了。活了,自然就会为读者的阅读带来需要的内容。于是,他接着写了小的时候曾玩过编姜的游戏,不乏引人。而在阐述对姜的感悟时他又说:“姜的神韵更像远山。”随后,又借喻一个寓言般的故事解读姜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乾隆爷大寿,宰相刘罗锅就提一桶老姜去祝寿,谐音会意——‘一统江山’,挠得好大喜功的乾隆爷,美滋滋的。”既增加了文字阅读的魅力,也平添了阅读者轻松自如的阅读心态。此后,关于姜的种植,收获,味道,脾性,作用等等,更是谈得有理有据,犹如为姜所做着引人的广告,令你不读不快:“小时候,邻居极善种姜,我与他儿子常在他家的姜田里玩耍,对种姜印象颇深。那时,村上少人种姜,他家出姜的日子,左邻右舍都轰动了起来,因为姜的秸秆可以食用。姜秸秆除去叶片,如碧玉一般,仿若山间的野竹笋,切片清炒,少一些姜的辛辣,多一点淡淡的甘意,放点小尖椒,卷煎饼,别有一番滋味。”——你看,马浩品味得多么富有戏剧性?!“姜的味道很有特色,其辛辣如火烧在嗓眼,却暖在心口。不像辣椒辣嘴,蒜辣心,韭菜辣人舌头跟。姜,生活必须品,烹炒煎炸,不可或缺;亦可腌制为小菜,培成姜糖……无论是调味品、小菜、零嘴,总是不改其性。姜是有灵魂的,它的灵魂就是其非同一般的味道……我觉得姜形神合一,其灵魂无法游离本体,如同风中的竹,竹动着,你看不见风,但有风了竹才有动态,竹的动态也就是风之形。”——马浩对姜可谓写出了自己独有的感悟与见解。当你寒气入胃,当你喷嚏乱来,当你肚子疼痛难忍……一碗热气腾腾而又辛辣的姜汤,喝下后就能驱火退烧,具有着神奇的药物疗效。姜的味道自然就有着别样的温暖,有着人间烟火气息的浓郁了。

而在《葱花》和《春韭》的一文中,马浩谈得多是南北方的饮食比较,谈得颇有韵味,也颇有诗意。如他对于北方大葱与南方香葱的感悟:“北方大葱给我的感觉,犹如关中大汉手拿铁板高门大嗓吼‘大江东去’;而南方的香葱呢,如同二八妙龄怀抱丝竹,低吟浅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葱花,烟火之花、诗意之花。”阐释的便很有诗意。而《春韭》一文所借喻春韭的忧伤情绪也同样韵味十足:“乡村有首俚谣四鲜歌,歌曰:‘头刀韭,谢花藕,新娶的媳妇,黄瓜妞。’韭,四鲜之首,与新娶的媳妇相类比,却也新奇。”——多么诗意啊,笔下的韭菜都如窈窕淑女般成精了呢!此后马浩却开始忧虑重重被人为改变了的季节韭菜了:“超市、菜场,一年四季,何时去,何时有,无论深冬盛夏。尤其是冬日,韭菜,看上去却也翠生生的,拿到手中,感觉就不对了,软遢遢的叶片四下散落,如半老徐娘的披头乱发,失却了青春的激情与活力。锅炒之后,更是容颜凋落,惨不忍睹,一小碟韭菜,大半碟清水,堪称水货。味道极淡,似乎与鲜香不靠边。”因何?这种韭菜都是反季的,温室大棚里催生出来的,反季节的韭菜自然味道无鲜美。那么,真正的美味韭菜何时美味?马浩写得很得意:“记忆之中,春韭上市,大约是在清明之后,谷雨之前。家乡有句俗话: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春日,春寒尚料峭。韭菜的根基隐在浅土里,上面覆上一层厚厚的麦糠,冬日,自然少不了几床白皑皑的雪被,在三九隆冬的日子里,韭根蓄势待发,它无时无刻都在注视着远方的春,雪慢慢地消融,麦糠悄悄地变腐,它便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探着头,迎着春。经过了立春、雨水、惊蛰、清明、谷雨,春韭缓缓地生长着,一点一点,一寸一寸,终于披着一身浓绿的翠衣,婷婷于田间了,拂面不冷杨柳风,远望如一畦一畦汪汪的春水。此时,春韭已生出了五个叶片,韭菜成熟了。由于寒风的压制,韭菜的长度仅有成人的一扎,叶片却厚重,有弹性、韧力,拿在手里左右甩动,之后,依旧齐涮涮的,鲜活如初,娉娉婷婷。”——笔下犹如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美丽的头茬韭菜,何故不味美、流韵、馋人口香?于是“一大畦子春韭,收割下来,不过几斤的光景。洗净,切段,不论清炒,还是佐以虾仁、虾米、草鸡蛋,都是干爽爽的,吃到嘴里,怎‘鲜香’二字了得。若手中的春韭不多,不够上锅一炒,干脆就切段,用细盐凉拌,入口脆爽,鲜气盈口,细嚼慢品,能品出岁月的味道。”真真儿余味留香呢!

《邳州煎饼》是典型的邳州人独有的饮食,马浩喜食,我也喜食,至今游弋于外乡30年,依旧改变不了这种饮食的原始习惯。我甚至相信,离别故土各地的邳州游子恐怕都记忆犹新而改变不了这种原始的饮食习惯。这也许就是游子故土情结的根深蒂固吧。“邳州煎饼,可以说是江苏极具特色的地方小食……做煎饼,工具很简单,一磨一鏊而已,极不起眼的物件,却大有来头……小麦、玉米、适量的黄豆,用清水淘洗干净,混合加水,上磨碾磨成糊,有时也添加些许山芋干,山芋干者,山芋刨成片晾干而成,上磨之前,需用水泡软,用刀剁碎。杂粮成糊的过程,俗称推磨。推磨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尝戏称赶磨山集,多是在黎明时进行,此时,村庄尚在夜幕的围拢中,天幕之上缀满着闪亮的星星,呼呼的石磨声,踏踏的脚步声,偶或几声鸡啼、犬吠,而今想来,真是充满了田园诗般的风情。”——马浩少年记忆里的推磨,自然也就是我少年记忆里的推磨。黎明前是每个学龄少年睡梦中最欢畅最不愿起来的时刻,就像当兵之人夜班站岗,最不愿在刚刚入眠便被叫起来去站二班岗一样。但是,作为兄弟姊妹中的老大,我不起来与父母推磨,显然不行。而三五天乃至最多一周一次的推磨,早起又实在是很不情愿的事情。我们家与爷爷分家后,制的磨也大,也沉,即使每次被逼无奈地抱着磨棍与父母一起转圈儿推磨,却也总是免不了闭着眼睛跟着走,有时走着走着难免迷糊,一不小心可能磨棍的另一头就会滑入磨盘流出的糊子中,然后那后脑勺上就会被母亲或是父亲飞出的巴掌狠狠地拍了过来……少年时的推磨,尽管记忆犹新,但又真是苦涩的记忆,即使至今想起,依然心有余悸。不过,推磨最苦的还是母亲,因为磨出的一盆盆的糊子,无论是阴晴雨雪,寒冷炎热,母亲都要置身于锅屋内,伴着烟熏火燎,一张又一张地在鏊子上摊出煎饼来,有时可能摊上一上午,有时也可能从早上摊到日落黄昏,以供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等吃的嘴巴。现在想来,煎饼虽好吃,但那个年代的推磨真是受尽了辛苦。

邳州的煎饼好吃,不是在粮食上有什么特别,而是吃法与别地的不同。或许恰恰是这种不同,才造就了我们这些邳州在外的人的留恋,才有了我们心目中邳州煎饼的独特韵味,有了我小说中多次涉猎的邳州煎饼吃法的“辣椒炒烤鱼”的情结。当然,用来“辣椒炒烤鱼”的小鱼,其实儿时的沟河到处都是,沂河、小武河、沙沟河、分洪道乃至村子里的汪塘等,那时还没有眼下受到上游的工业污染,水清鱼美,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应有尽有。像我们学龄时用一个放学的下午逮的小鱼儿,母亲再用铁锅就着文火烤巴烤巴,晾干储存起来,随吃随用就能吃好些日子。“在人们的印象里,煎饼卷大葱,那是山东人的吃法。在邳州,佐煎饼的小菜,首选辣椒炒烤鱼。烤鱼,小杂鱼烤制而成,小杂鱼就是南方人所言的猫鱼,别小瞧它,那些小杂鱼乃产于沂河之中,沂河发源于山东沂蒙山,水质清纯,小鱼通体银亮,需用细眼网方能捕捞到,洗净上锅烤制半熟,晾干,装在密封的罐里,随用随取,辣椒最好是小尖椒,青红紫皆可,切成丝,锅红油热,放入烤鱼炒脆,置葱姜,之后放辣椒,添加些许调料,装盘,此时,取出一张煎饼,卷上它,一口下去,鲜辣香酥,不能自已,直吃得满头大汗,畅快淋漓,鼓腹方止。其次,辣椒炒粉条,据说粉条中含明矾,明矾遇辣椒中的辣椒碱,如火上浇油,辣椒变得更有杀伤力,卷入煎饼之中,吃起来,开胃过瘾。”——对于《邳州煎饼》的吃法,马浩的表述与描写可谓再详细不过的了!我敢说,这种吃法,除了四川人或是湖南、湖北人之外,其他地方的人若到邳州做客,邳州人以主食煎饼卷上“辣椒炒烤鱼”招待,定会辣得肚肠子翻转,直瞪眼儿——怵头呢!

距离产生美,距离产生诗性。这在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中,流韵流美的文章自然很多,如儿时记忆中,母亲在国人民俗节气当天炒爆米花的《二月二》(“沙漏有声”辑)一文,对乡村朴实的情结追忆,也同样写得有声有色。而在“枕上想事”一辑中,马浩所写的《枕上想事》对于读书方面随感性的论述;《是谁改变了平凡》对于邻人随便所栽的银杏树体现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所受益的哲理性的思考;《一双白色回力鞋》勾起的“我”儿时偶然参加学校运动会长跑获得的喜爱的、时髦的一双白色回力鞋的快乐;《幸福没指数》体现出的在“我”的眼里,父亲的人生“幸福”就是靠他对于土地的热爱与情结来满足自己人生的思考。在“灯花人影”一辑中,有关《灯花》之下的我读书的快乐和美好的记忆;《墙壁出租了》一文,老家的屋山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与历史演变的标语、图画,到今天人家找上门办理出租广告的挣钱;《奶奶》一文,对于奶奶辞世所表现的隔代亲的感情倾诉,等等,乃至包括一些游记、杂文、读书随笔,马浩都写得很专心,很用情,或诗意盎然,哲思喷涌,令人阅读其间,感悟着他笔下多变的艺术思维与展示美好的心态、愿望,都不乏润心滋肺。这些美好的心态与愿望,也恰恰赋予了马浩文字美的穿透力——即,美在遥远的距离对于故乡风土民情的思考,对于童年纯真记忆的思考……这些思考,既浓郁了马浩文笔的灵性,也助推了他笔下故土世相与人生景象百态的丰富性。让我于阅读中感悟着他散文纯朴的乡情魅力与艺术张力的同时,似也阅读到了马浩为文做人的虔诚与操守。

记得前两年,我在点评主编的日报副刊发表的一些作者的散文时曾经写过一篇《真实,是散文的灵魂》(2008年9月18日被《中国作家网》等多家大型专业类文学网站转载)的评论,在阐述散文写作的诗性与美时,我说:“好的散文,不仅明心励志,陶冶情操,而且,更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质感。但无论是记事、抒情、叙事等文本,散文自有散文的规律与法度:贵在写‘真’——写真诚,写实感,而非虚构。无论是抒发情感的真实,生活的真实,人物与事件的真实,还是心灵独语的天马行空,等等,等等,散文的题材涉猎广泛,但不是泛滥。一个‘真’字便杜绝了散文的所有的虚假!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可以表现自己文笔的优美与凄婉,哲理与诗性,粗犷与细腻;驾驭的题材也可大可小,可长可短,但绝不可以破坏散文的‘真气’。‘真气’亦即散文创作的灵魂。所以,背弃‘真实’,散文就难以存活。”——今天,阅读完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我读到的也正是他的笔下“真实”与“真气”的灵魂所在!这样的阅读,既让我欣慰,也让我亢奋!

纵观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可以说,这也是进入庚寅年以来我所阅读的最为喜爱的散文集之一。喜爱,皆因他的真情、真性在告诉我,马浩没有敷衍文学,文学也没有敷衍他。他饱醮着激情赋予文学以挚爱、真情、哲思、诗韵和美好,文学也回报了他的付出与勤奋和美好。

马浩从1987年在《青年月刊》发表第一篇处女作开始,尽管后来的人生经历了为生活奔波,与文学渐行渐远的人生境遇和困惑,但这些年来的重新提笔,毕竟已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报刊先后发表了大量的优秀散文作品,并得到了像《读者》等富有影响的选刊的选载,其中,《我比女儿大三十》先后入选了高中教辅《试题调研》、《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心灵的盛宴——<读者>最受欢迎的文章集萃(V)》、《心灵的鸡汤——成长的快乐》、《最美的故事》等多部国内重要出版社出版的书中,并被《语文报》设计成思考与练习,还获得了第十九届江苏省报纸副刊好作品评选二等奖等奖项;另有《代读》入选《人间漫记》,《蔬菜二题》入选《2008年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随笔》,《秋场》、《坐在桌边的母亲》入选《键盘之歌》,《避暑其实很简单》入选《2009年值得小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重阳时节磨豆腐》入选《圣洁之爱》,《蒜》入选《最美文》五辑,《是谁改变了平凡》入选《2009最适合中学生阅读随笔年选》,《我是你的冤家》入选《2009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美文年选》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持之以恒的文学追求,自然也为马浩赢得了可喜的荣誉。他的作品不仅多有获奖、选载、入书,而且还被批准为江苏作协会员。而今,马浩的散文集《指间的沙》行将付梓成书,这既是他多年的梦想,更是他人生探索文学艺术的结晶。可喜可贺。

当然,马浩的散文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也是有缺憾的。或许因为报刊发稿文字篇幅限定的因素,在我所阅读的个别篇章中,难免深度欠缺,广度和视野也有待进一步开掘和拓宽。不过,我深信,作为人生痴爱文学的马浩,这些小的方面的不足,随着他对于当代社会的深度了解和思考,一定会有所改观,也一定会如同他所抒写的故乡风土民情的优美篇章一样,带给读者更加全新的艺术质感。我们拭目以待。

感谢乡情的魅力让我与马浩结缘网络;感谢马浩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让我这位离乡30年的游子重又回到了故乡的风土民情,感悟着厚重和淳朴的文字之美之韵。

马浩说,他期待着我回家时能够与我散步小武河畔,共话儿时美好的记忆。

我期待着这个南京至潍坊的千里之约。

庚寅年盛夏于梦桥居

孟庆龙:笔名武煜。1963年生于江苏邳州。当代知名青年小说家、文艺评论家、文人画家。某报编辑、记者。现为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是中国作家协会权威网“专栏作家”之一。个人新浪客被链接中国作家网首页名家栏目“作家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