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馆体验馆(揭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时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极致竞赛体验?赛后又将怎样长效利用?)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馆体验馆(揭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时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极致竞赛体验?赛后又将怎样长效利用?)

更新时间:2022-10-23 20:22:55

央广网北京2月24日消息(总台记者韩雪莹 白杰戈 孟晓光)在刚刚落幕的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最具辨识度的场馆之一。因其跳台剖面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它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

坐落在张家口市崇礼区古杨树场馆群的“雪如意”,在本届冬奥会上承担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的比赛,是我国首座跳台滑雪场馆,也是张家口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同时还是当今世界上体量最大的跳台滑雪场馆。赛时的“雪如意”如何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极致的竞技体验?赛后,它又将怎样实现长效利用?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了运动员竞赛时的场景和体验。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场馆建设二处副处长、古杨树场馆群设施经理王敬先介绍:“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选址经过我们多次调整,最后选择在朝向‘冬季两项’的一个径深很长的山谷环境,运动员在比赛的全过程当中,会面向非常开阔的视野,特别是在傍晚到夜晚的比赛期间,远处的山体上,有标志性的建筑——长城进行夜间的亮化处理,运动员的滑行感受是非常好的。我们还通过一些技术、设备设施的手段,比如通过防风网的加持、再加上选址优势,使场地在整个冬奥会期间没有出现因为大风导致的比赛延期和改期的情况。”

得益于国际顶级的建设标准以及筹办阶段的细致调试、竞赛阶段的精心维护,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实现了“如意”的承诺。王敬先表示:“整个冬奥会期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没有出现任何一起因为设备设施的故障影响比赛进行的情况,没有出现任何一起人员受伤事件、包括赛时的运动员,也没有任何运动员或者运动队的投诉。”

王敬先觉得,各国运动员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和“雪如意”的开心自拍,是对场馆建设和运行工作的最大褒奖,这个想法和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总设计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不谋而合。张利说:“建筑好不好,不是建筑师说了算,也不是形象说了算,形象认知是一部分,但更多的是真正的使用者在他的生活过程当中体会到的空间对他的关怀、对他生活质量的改进,对运动员来说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现在经常提‘人因’,从人的角度出发反过来看这个建筑。”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馆体验馆(揭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时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极致竞赛体验?赛后又将怎样长效利用?)

张利借助模型展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设计细节,图左为张利的“雪如意”手绘图(总台央广记者 韩雪莹 摄)

如果说跳台滑雪是一项经典的极限运动,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称这些运动员为“超人”。张利在设计时曾反复思考,“人因”不能仅考虑训练和竞赛的“超人”,更要考虑普通人。张利说:“从过去五六届冬奥会来看,跳台滑雪场馆是出了名的赛后利用口碑差,这种场馆就没法让正常人接近。我们要把常人的使用方式——‘漫游’或者‘共享’复制到‘雪如意’上面。‘如意’中间的边,除了防风,我们在这儿做了一个国际雪联以前从来都不干的事儿,做了4个大概75公分宽的台阶,人可以一直沿着滑道走。”

如何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实现长效利用?“雪如意”在设计时就区别于常规跳台场馆仅注重竞赛区的搭建,它由顶峰俱乐部、竞赛区(出发区、滑道区)、看台三大部分组成,分别对应“如意”的柄首、柄身、柄尾。张利介绍:“后来我们脑子里形成了几个一定要干的事——一定得让人贴着滑道走,因为一旦贴着走,看到所有这些细节,人就觉得这个场馆跟我没有那么大距离感;一定得让人在上面有特别好的活动空间,而且将来能讲故事;一定在底下有个抛开跳台比赛能够做多种活动的标准体育场。你要让人能持续来,让冬奥的记忆最后变成一种把这些东西使用起来、把人聚在这里的动力,不能是遥远的故事。”

张利告诉记者,他在和国际雪联的官员探讨“雪如意”的设计时,经常会有让对方感到意外的时候。而王敬先也曾有和国际雪联意见不一的经历。王敬先说:“我们在场馆规划初期,就秉着要对场馆负责的态度,不希望场馆只用16天。地轨缆车的设计在当时也和国际雪联有很多争论,因为从竞赛角度来说,他们更希望做成‘吊轨’式的缆车,坐到一个小椅子上、循环上山的模式,这种缆车对于竞赛来说非常有利,但是对于赛后遗产可持续利用就有很大的缺陷,因为很多年纪大的人或者是小朋友、甚至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如果坐‘吊轨’式缆车就会有很多不便。我们在跟竞赛团队大量协商沟通之后,最后选用了电梯带轿厢式的缆车形式,大大提高了赛后利用的便捷性。”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馆体验馆(揭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时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极致竞赛体验?赛后又将怎样长效利用?)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顶峰俱乐部与赛道(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

北京冬奥会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比赛任务暂时告一段落。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建设,从把更多普通人纳入场馆的使用者范围到和国际雪联在分歧中达成共识,从空间到细节,静卧在山谷之间的“雪如意”注定不只是一时耀眼。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遗产管理处处长刘兴华表示:“不仅是‘雪如意’,实际上所有竞赛场馆赛前就制定了遗产计划,从体育赛事的举办、赛后的全民健身到商业运营、文化活动,形成系统的超前的规划。所有场馆都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一个是竞赛场馆赛后全部对公众开放,针对‘雪如意’,雪季时举办一些跳台滑雪的展示表演、开展一些大众体验活动,非雪季开展攀爬楼梯、索道的项目,还有在赛道比较缓冲的地方设置成‘滑草’;看台区适合开展户外足球、网球、羽毛球,群众性的活动完全都可以开展。第二是高水平体育场馆赛后还是要举办国际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比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它要不断地申办和承办跳台滑雪世界杯、锦标赛等等,同时也为国家队包括一些青少年梯队提供训练基地。”

俄罗斯世界杯体育馆体验馆(揭秘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赛时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极致竞赛体验?赛后又将怎样长效利用?)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看台区的标准足球场(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简盟工作室)

作为冰雪运动的场馆,“雪如意”能否适应四季的运转?刘兴华透露:“‘雪如意’其实是在规划多业态的经营来实现场馆的四季运营。比如顶峰俱乐部,它有4100平方米的室内空间,正在积极与电竞产业合作,谋划赛后一些高端的会议会展,也有计划建设场馆本身的冬奥物馆、开设一些AR/VR体验馆;结束区是看台,中间场地有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两侧有几千看台座位的预留,能开展一些文化、旅游、休闲、商业活动,包括演唱会、音乐会、青少年夏令营等等,是全时全季的旅游度假圣地。”

刘兴华解释,作为北京冬奥会遗产,“雪如意”的长效利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区域发展相互促进,和配套体育设施、文化资源高度融合、整体推动。刘兴华表示:“张家口崇礼区就是通过奥运会的带动,建设了一大批冰雪体育设施,结合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借助冬奥会打造‘全亚洲冰雪旅游山地度假目的地’,张家口古杨树赛区赛后也被命名为‘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的无形品牌资产,从体育产业的角度,其实也是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冰雪产业共赢发展、公共服务互促互补等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从而也就实现了场馆的综合利用和持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