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奥运会多久一次最好(谱写“两个奥运”新篇章)

奥运会多久一次最好(谱写“两个奥运”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2-10-21 12:22:03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最快的冰遇上最亮的星。

3月13日晚,主火炬“大雪花”缓缓熄灭,北京冬残奥会圆满落幕。

当科技遇见绿色,共历时25天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见证精彩,更给百年奥运一个崭新的惊叹号。

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100%绿色清洁能源供应……恰如一场“双向奔赴”,数百项来自中国的尖端科技,与绿色办奧理念深入交融,贯穿始终。

这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努力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更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更加美好生活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北京冬奥会是一届史无前例的冬奥会,科技、智慧、绿色、节俭,我们看到如此优秀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奥运赛事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样评价。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盛赞:“如果说北京2008年残奥会永久改变了夏残奥会的举办方式,那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也将把冬残奥会的办赛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把更多留给世界!

一项项史上“第一”——我们在北京创造历史

从北京西行200多公里,张北草原上的“大风车”转半圈,就能发出1度“绿电”。

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翻越崇山峻岭,这些清洁的电能源源不断地传输到北京,点亮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的灯。

100%绿电!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绿色电力全覆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彰显的,是中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决心。

2月5日,打破尘封20年的奥运纪录,荷兰选手斯豪滕摘得北京冬奥会首枚速度滑冰金牌。赛后,当被问起如何评价冰面质量时,斯豪滕的回答是——“完美!”

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有着世上“最快的冰”。打破奥运制冰惯例,来自天津大学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全球领先,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4个冰上场馆的5块冰面全部实现温控准、热回收率高、碳排放趋近于零。

一座“冰丝带”,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体育馆。屋顶使用的马鞍形索网,用钢量仅为传统钢屋面的四分之一,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0吨。

2月6日晚,身处闭环内的巴赫通过视频方式现身2022北京新闻中心,通过超低延时和超高清画质还原的全息影像,与全世界媒体实现了一场活灵活现的对话。

基于阿里云技术,北京冬奥会成为史上首个核心系统100%上云的奥运会。巴赫指出,云计算的应用替代了传统机房,编导足不出户即可制作发布视频新闻产品,“这为奥运留下了全新的技术标准,我们正在北京创造历史!”

冬奥村和冬残奥村中,智能机器人唱主角,上万人的餐具全部来自玉米、秸秆等生物质原料;赛会技术官员、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所穿的制服里,保暖层的抓绒取自废弃的塑料瓶和纺织品;延庆赛区山地新闻中心修筑的“绿色”屋顶,年发电量达14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排约90吨二氧化碳;大量应用氢燃料,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

科技、绿色被嵌入每处设计,融入每个细节,铺就奥运史上首个“碳中和”冬奥会的底色。

集众“智”创新赋能——科技办奥效果超出预期

观看了多场短道速滑比赛转播,冬奥会期间,赛场上下的智能与现代令英国巴斯市副市长余德烁印象深刻:“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观察和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窗口。”

筹办冬奥,是一张国力的综合考卷,更是一场科技实力的大考。

时钟拨回2015年,在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前,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声音通过会场传遍世界:“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

言必信,行必果。

科技部会同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河北省等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制定《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瞄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500多家单位、上万名科研人员,千帆竞速——

北京化工大学联合航天部门成功研发我国首台碳纤维雪车,实现“0”到“1”的突破;中国电科54所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能力由室外扩展到室内,实现“雪如意”等参赛场馆的自由导航;北京大学牵头,VR+8K技术实现冬奥观赛的交互式多维度视觉盛宴……

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插入“大雪花”正中,奥运史上首次的“微火炬”向世界传递着低碳绿色的理念。台下,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团队仿佛置身火箭“零窗口”发射现场。

首次抓总冬奥技术保障,为确保燃烧氢气的主火炬无惧风雨,团队拿出了运载火箭氢燃烧控制技术的“看家本领”,航天科技“跨界”相助,令这丛奥运之火安全稳定,万无一失。

风洞,最常被应用于飞行器的设计与测试,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

2020年10月,北京二七厂科训基地体育综合风洞正式启用。在北京交通大学李波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十余支国家集训队的冬奥健儿再也无须远赴国外,通过模拟高速运动,“家门口”的风洞为他们“强弱项、补短板”,最终铸就9金4银2铜的历史最佳战绩。

3月5日,中国选手刘子旭在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夺冠,这是中国在冬残奥雪上项目中的首次夺金。

金牌背后,是清华大学智能与生物机械研究室主任季林红带领团队的矢志攻关。他们不仅帮助制定“一人一策”的训练计划,还将雪上项目训练“搬”进室内,通过系统监测助力残疾人运动员能力快速提升。

集中力量办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

诚如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所执行主任马塞拉·穆萨贝留所言,“中国实现了科技办奥的愿景,且效果超出预期”。

展人类社会新景——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碳中和行动中来

1928年,高速摄像机被首次应用在阿姆斯特丹奥运会;1956年的墨尔本奥运会,空运的赛事电视录像带奏响了电视转播时代的前奏……

百年奥运变迁,恰如一部科技发展史,不断示范和引领着人类社会的新图景。

“看,这‘零重力’模式简直棒极了!”参赛期间,美国无舵雪橇选手萨摩·布里切时时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着北京冬奥村里的智能与绿色。可调节8种模式的智能床,不用开窗也有新鲜空气的新风系统,餐厅里的智能机器人大厨和服务生,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报道中,形容这一切“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科技冬奥’的推进有两个目标:一是利用新技术支持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二是给新技术应用提供展示场景。”北京冬奥组委技术部部长喻红说。

如今,在北京冬奥和冬残奥超高清转播的成功实践下,8K节目、8K频道和8K屏幕正在走向公众;云转播这一新型的转播模式将在未来各项大型活动中大显身手;绿色环保的氢燃料大巴在延庆、张家口提供赛时交通服务保障,赛后将继续用于城市交通运行……

乘冬奥之风,科技已经出发。

一条雪道施工计划的改变,只为保护一棵无法移植的水榆花楸古树,在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这样的动人故事并不鲜见。

“以前修路,心中只有路;现在修路,心中更有山、有树、有草、有动物,还有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延庆赛区雪道施工项目负责人付召坤的一番话,道出了绿色办奥的真谛。

如今,每座冬奥和冬残奥场馆都有一份“后奥运”规划。从“水冰转换”的水立方到“冰篮转换”的五棵松体育中心,从老工业基地首钢、二七厂的华丽转身到北京冬奥会赛区13个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遗产”……比赛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这是践行“绿色”“可持续”的中国智慧,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经验。

“就像2008年奥运会一样,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也将影响一代代中国人。”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说。

希腊奥委会主席斯皮罗斯·卡普拉洛斯则认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坚持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已向世界发出了积极强烈的信号——“不仅能提高更多人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还将鼓励世界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碳中和行动中来”。

绿色为底,科技为笔,谱写“两个奥运”新篇章,我们与世界共同见证。

(本报记者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