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wta深圳(深圳,距离“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还有多远?)

wta深圳(深圳,距离“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还有多远?)

更新时间:2022-10-11 19:09:3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帆 深圳报道

9月27日,第14届全国运动会闭幕。在这一届全运会上,深圳籍选手共为广东代表团贡献了15金13银21铜,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其中传统优势项目男子篮球强势依旧,深圳选手占据了广东队大半江山;异军突起的深圳游泳选手收获4金;跳水项目拿到2枚金牌,创造了历史。

近两年来,“体育”在深圳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2020年,深圳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今年,“建设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写进了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最近,深圳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发布了《深圳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目标:

  • 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比例达到40%,市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2%,全民健身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 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比重显著提高,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到2022年,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到3500元;到2025年,广大市民健身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多样化体育消费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体育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一个城市必然需要一种精神,而体育是传承、宣扬这种精神最好的平台之一。在几年前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深圳前副市长唐杰表示,越是有创新精神的城市,马拉松跑者越多,深圳就是一个典型。

未来,“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或许将成为深圳的又一个标签。

“不排除深圳未来申报举办奥运会”

如何迅速提升一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办一场国际级的赛事或活动或许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深圳已经迎来了这样的机遇。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印发,其中提到,推动更多国际组织和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深圳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建设国家队训练基地,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意见》起草的直接参与者、深圳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副主任孙华明曾对这一段的表述解读称,在这一设想下也不排除深圳未来申报举办奥运会,或者是承办足球世界杯等国际顶尖的体育赛事。

围绕顶尖体育赛事,此次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

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建设与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相匹配、更大容量、可承接世界顶级赛事的专业足球场地;

探索优化国际体育赛事报批流程,争取深圳直接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权限和对连续多年举办的赛事一次批多届的政策;

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办赛、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办赛模式,提升深圳马拉松、中国杯帆船赛、WTA年终总决赛、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深圳站等赛事办赛水平;

引进更多契合城市定位和特质的高端赛事,力争每年举办30场以上国际体育赛事等。

在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举办方面,深圳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举办,这是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面向全球大学生、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有着“小奥运会”之称。今年1月,中国国家田径队深圳龙岗训练基地在深圳大运中心签约揭牌,而从去年11月开始,苏炳添、谢震业等20多名国家田径队短、跨项目运动员就已来到龙岗开展封闭式集训。

2013年,深圳国际马拉松开始举办。根据第三方机构的测评,“深马”的赛事专业度、影响力等已经位居全国前列。

2019年起,WTA年终总决赛开始落户深圳,举办权为10年。WTA年终总决赛是由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合会设立,每年10月举办的全球顶级女子网球职业赛事之一。深圳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网球氛围等从与圣彼得堡、布拉格、曼彻斯特等世界名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新一轮的承办权。

从赛事场馆的建设,到城市配套设施的完善,从办赛经验的积累,再到赛后场馆的持续运营,深圳一直在持续进步,并且已经有了充足的底气,向着更多国际级体育赛事发起冲击。

wta深圳(深圳,距离“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还有多远?)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2025年,体育产业发展实力位居全国领先水平

很大程度上,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产品。如何在“政府办赛”外,寻找到新的路径,深圳也早有探索。

2015年深圳引进NBA称得上是一个“得意之作”,当时,考虑到经济效益,上千万的花费曾引起不小的争议,后来,政府方面拿了1/3的经费,剩下的则由承办企业募集。

近2万张票开售就一抢而光。当年10月12日,黄蜂和快船两支球队的首场比赛在大运中心举行,当迈克尔·乔丹以黄蜂队老板身份现身场馆时,深圳俨然刮起了狂热的篮球旋风,既聚了人气,也聚了“财气”。

深圳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人员总结经验称,“其实主要经验就是一条,利用好市场化,政府就可以‘花小钱,办大事’。政府最多是搭一个台,扫平障碍,让来办赛事的组织方感到环境很宽松,服务很到位。”

借助这一模式,深圳将高端体育赛事拓展至一系列大众项目,包括半程马拉松、彩色跑、荧光夜跑等。

而通过赛事、活动提升影响力和聚集人气后,体育产业链可以延伸至一系列的赛事服务、体育旅游、体育制造等。

过去一年里,深圳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方面动作频频:举办了首届体育消费节;组织两批次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扶持52个项目,下发扶持资金1.824亿元;组织开展体育产业园区和基地申报,评定1家体育产业示范园区、17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和8个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已有17家职业体育俱乐部进驻深圳;2020年,深圳体育产业总产出达1060亿元,体育产业创造增加值415亿元。

就在不久前,深圳中塞女排俱乐部已经通过中国排球超级联赛的准入审核,将参加2021-2022赛季的排超联赛。深圳中塞女排的成立,将填补深圳目前没有高级别职业女排俱乐部的空白,深圳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数量将扩充至18家。

在未来的体育产业发展思路方面,深圳擅用新经济的思维,创新融合“体育 ”新业态。

《实施方案》提出,探索体医融合,在健康体检中探索增加体测(健康体适能)项目,为居民健康管理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R、VR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的应用创新;鼓励体育消费业态创新,发展新兴时尚体育项目等。

当前,深圳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充分挖掘体育消费潜力正是其中一个重要抓手。而深圳又是全国最年轻的大城市,人口活力将为体育消费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过去40余年间,市场化、创新、年轻、开放,塑造和成就了深圳,在顶层设计的助力下,这些特点也将促进深圳成为一座“体育之城”。

wta深圳(深圳,距离“国际著名体育城市”还有多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