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更新时间:2022-10-10 04:42:03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相扑是日本的民族性标志,提起相扑,只能想到两个大胖子几乎一丝不挂地搏斗。阿里巴巴马先生在《功守道》中与相扑选手朝青龙旷世一战,相扑俨然已经成为日本标志。然而,在中国早就有“相扑”的存在了,而且,老早就出现了女子相扑,一度成为不亚于今天世界杯的赛事,华夏老祖先可也是战斗民族出身。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王小米 | 文

日本“国技”相扑,也许来自中国

近期马云爸爸又拍电影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功守道》在放出的电影海报中,相扑选手朝青龙对弈马云。

朝青龙,22岁就升为最高级别的“横纲”职业相扑选手,在29岁如日中天的职业生涯中突然退役,但威名赫赫,他是日本史上首度达成七连霸、一年六场所赛事全称霸的选手,被誉为“平成大横纲”。

二十分钟的电影,收放自如,太极对战“平成大横纲”,中国功夫博大精深,朝青龙一身劲力碰上太极也被绕得出不去。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为什么马爸爸偏偏把相扑作为值得一战的对手?因为相扑似乎跟中国功夫有那么一些联系。

大胖子,丁字裤,推来推去,这是许多人对相扑初始的印象,尤其对日本相扑,更无法理解。

在日本,相扑被誉为“国技”。相扑运动员是国民英雄一样的存在,相扑比赛在日本国民心中的地位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横纲级别的相扑运动员月俸是280万日元(约14.28万人民币)、大关级别是230万日元(约11.73万人民币)、关胁和小结170万日元(约8.67万人民币)。

每一回的相扑比赛,尽管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场场直播,很多日本人还是愿意花大价钱购买门票,亲临赛场观看比赛。紧张处,如痴如醉,如癫如狂。日本的相扑比赛,每一场都是座无虚席的。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这样的国民性比赛,却的确只有在日本才能看到,而且相扑在日本,具有外人无法理解的神秘性。

虽然类似于摔跤,但这已经脱离了格斗的范围了。

一个普通的相扑运动员的体重大概在300多斤左右,曾经有个叫小锦的夏威夷出身的力士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50斤。

这样的前提下的比赛,首先得有吨位才能谈技巧。因为当一个300多斤的胖子冲过来的时候,如果没有相应的体重,唯一的可能就是被“piaji”一下撞飞。

西方人认为相扑是一种荒唐的游戏。他们无法理解,一些少年因体格超常被专门挑选出来,离群而居,像填鸭似地被催肥,就是为了从事这样一种枯燥乏味的比赛。

对很多人来说,相扑是一项野蛮而神秘的运动。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但一开始,相扑并不是这样的。或者说,他在古代的中国,并不是这样的。

就像和服原身是中国“吴服”,日本茶道是宋朝传过去的,相扑这项日本“国技”据专家讲是大陆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的。

开封女子赤裸摔跤

场面一度十分黄暴

唐朝的时候,中国就出现了正规的组织“相扑棚”,这时候 “相扑”已经是酒宴庆典、招待来宾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表演内容,往往在活动或表演最后,作为压轴戏,把气氛推向高潮。

上至皇帝,下至行夫走卒,都很喜欢看这种摔跤的戏码。

而日本相扑出现大概是在奈良时代,唐代比奈良时代要早,皇帝祭祀天地之前,一般都要先看看相扑。“文宗将有事于南郊,祀前,本司进相扑之人。”这时候就已经有专业相扑手了。

后来日本天皇719年也设了“相扑司”管理相扑,每年七月都要观看相扑活动。

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相扑就是在唐朝传过去的,毕竟,日本在向中国唐朝学习的时候,“把整个唐朝搬到了日本”。从日本相扑的有种仪式感来看,跟唐朝的皇帝用相扑来占卜也异曲同工。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中国宋代相扑达到巅峰时期,这种运动几乎已经是全民娱乐。北宋首都开封每年都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

《摔跤吧爸爸》中的“有伤风化”的女子摔跤,在北宋就已经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是,场面还曾一度十分黄暴!

从上面来看,相扑这种野蛮运动似乎是纯爷们才能打比赛的,这件事情说起来可能你不相信,古代的相扑跟现在日本相扑穿的也差不多,就算是女人也是那样。

女子相扑在当时堪称京城开封的一绝,是最能吸引看客眼球的一项娱乐表演。“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只这些香艳加粗犷的艺名就足以引人好奇,再加上硕大无比的玉体相互角力,而且是赤膊上阵,在那个绝无今日开化的时代,想不叫座都难。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正月十八上元节,首都开封有“妇人裸体相扑”。 那时候赵祯偕后妃到宣德门广场与民同乐。皇帝对民间的玩乐很感兴趣,无意中发现了火爆进行中的女子相扑表演,一下来了兴致,很投入很着魔地观看起来。

皇帝也是个好事的,看完了还赏赐了银绢给女选手们,这是莫大的荣耀了。

女相扑手穿的衣服到底有多裸露史书并没有记载,但可以想见肯定活色生香的。

皇帝此举激怒了保守派的司马光,老先生火速上书,在这么神圣的地方这么黄这么暴力就算了,皇上你居然还带头看!

于是严令进行了一次扫黄打非活动。

然而,女相扑表演并没有因此被限制,还进行类似现在商业性比赛的活动,先让你免费看一会劲爆的女相扑热热场子,用来招徕顾客,下面是男相扑比赛,想看就要收钱了。

原来咱开封人老早就会营销了。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水浒传中对相扑也有很多的描写,斗鸡走狗的X二代高俅,除了足球踢得好,还是个相扑高手。

《水浒传》第七十九回高俅被捉到梁山,扬言:“自小学得一身相扑,天下无对”。不想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撞上了燕青。俩人本来心中有气,脱了衣裳就打起来,结果燕青一把就把高俅干翻了。

相扑居然在中国古代这么火爆,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早就有丁字裤了

战斗民族很牛逼

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

相扑在中国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这时候打仗什么的,全靠人和实打实的力量,蚩尤的部队在与黄帝军打仗时,头上装备着角状物,打仗时手脚并用,以头上之角抵人,非常勇猛。

这时候叫做“角力”,春秋战国时期,徒手肉搏,十分刺激的“角力”非常受欢迎,民间常常用来玩乐。

秦朝时候,角力改成角抵,那个有名的暴君胡亥,就喜欢看这种肉体碰撞的原始比赛,狂热程度就跟现在人看球赛差不多,丞相李斯想谈公务,也得先排着。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角抵戏”,汉朝的许多皇帝都喜欢这种比赛,特别是汉哀帝,对其他的歌舞马戏都没兴趣,唯独喜欢看“角抵戏”。

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出土的东汉末期汉墓壁画,其中有幅“角抵”图:高台之上,两角手发髻高束,仅着短兜裆,徒手相搏。打扮酷似当今日本相扑,状似后来打擂。

可见这墓主人是有多喜欢相扑,死了都要带着画进去啊。

仅仅是摔跤各国都有类似的运动,关键在于这俩力士穿的三角裤。他们穿的叫“犊鼻裈”,今天日本相扑选手身下所穿的“兜裆布”,在日语里仍写作“裈”。

王力还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里图解丁字裤的缠法…….

这当然不是一种巧合。

至于中国摔跤为什么没有变成相扑在日本的样子,这个说不准,估计是因为中国摔跤一直注重实战性,摔跤在中国古代属于徒手搏斗的范围,是军事作战的一种技能。

中国相扑为什么不亚于世界杯(相扑在中国消亡,却被日本人延续下来)

统治元朝的蒙古族和统治清朝的满族入主中原,一直保持着尚武崇战的风气,摔跤是蒙古族男子必备的三项技能之一。

在现在的日本相扑界是可以看出来的,蒙古的相扑手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前横纲朝青龙就是蒙古国的选手,被誉为蒙古的国民英雄。

从秦到清,相扑有这么多名字,但基本上的套路是不怎么变的,中国是民族融合的大国,不同民族的语言不同,自然称呼也不同。

曾经的相扑在中国消亡,但在日本却延续下来。

在日本的社会中,对于传统的保留很重视,从延续至此的相扑文化可见一斑。希望我们越来越多的人不要看到汉服说是和服,越来越重视传承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