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更新时间:2022-10-08 07:13:43

引子

包拯是北宋名臣,也就是影视剧和戏剧中表现的那位黑脸包青天大人。以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又是什么样的呢?当真是铁面无私的清官吗?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影视剧中的包拯

忠孝两全的包拯

自古言:“忠孝难两全。”可是包拯却能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好。

包拯在他29岁的时候中了进士,朝廷给他分配的官职“知建昌县”,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老家在安徽合肥。

这两地相隔甚远,包拯又是家里的独苗,所以他对自己的父母不放心,就让父母跟在他的身边,一同去建昌生活。

可是他的父母觉得对那个地方不熟悉,不想跋山涉水去那么远的地方。于是就让包拯不用管他们,自己去做官。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当时宋朝的官员很少能回家探亲,就算有“探亲假”,这么远的路途,那点时间也不太够。

所以包拯就上奏朝廷,说自己的父母年事已高,不放心他们。希望朝廷派给他一个离家近的官职。

朝廷批准了包拯的上奏,给了包拯一个另外的职位“监和州税”。和州在今天安徽马鞍山的和县,算是离家相对较近了。

其实,这两个官职的调换,包拯是有牺牲的。

在宋朝“知县”属于“亲民官”,相当于今天的县长一职,可以直接治理老百姓,很容易作出成绩。所以在这个位置上对于包拯以后的仕途好处良多。

而“监税”属于“监当官”,相当于今天的县税务局局长,在这个位置上很难有政治成就,大抵会这样过一辈子,仕途坎坷。

按理说对于像包拯这样的进士,而且成绩还很优异的进士,是不会去选择这么一个官职的。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包拯的戏曲形象

包拯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他想的就是能离父母近,可以侍奉父母。

可是,就算包拯当“监和州税”,他的父母也不愿意跟着包拯去往和州,所以出于孝道,包拯就将官辞去,在老家侍奉双亲。

就这样包拯侍奉了十年,直到父母亲相继辞世,他才去做官。

那么这么一个孝顺无比的人,在做官方面是否也是一个好官呢?

包拯的两则故事

怒沉端砚

肇庆这个地方盛产端砚,这种砚台享誉全国。宋朝时,要求肇庆每年上供八块上好的端砚

包拯就曾经在端州(属肇庆)任过知州,他到任之后发现前任们每年都会征收三十六块上好的端砚,其他的砚台都被知州中饱私囊,为了以后的仕途,贡给朝廷重臣了。

为了减轻百姓制砚的压力,也为了自身的清正廉洁。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于是他就下令,以后只用上交八方砚台即可,这让肇庆百姓十分敬佩这个两袖清风的包大人。

包拯在肇庆仅做了三年的“知州”,但是政绩斐然,受到百姓爱戴。端州人民自发的建造了包公祠为了纪念他在端州做过官。

相传,包拯离开肇庆端州前往下一任官职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那天,船行驶至西江羚羊峡,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船只无法前行。

包公向上天怒吼:“我包拯在端州,勤勤恳恳做官,从没有拿过百姓一物啊!”

突然,随从战战兢兢地拿出了一块上好的端砚对包拯说:“这是端州百姓为了感谢您对端州作出的贡献而偷偷给您的,他们叫我不要给您说就是知道给您说了之后您是不会要的。”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西江羚羊峡

包公一把接过端砚,重重将其沉入江中。

霎时间,乌云散去,晴空万里。

在包拯沉砚的地方慢慢升起了一片绿洲,后人将其称为“砚洲”。

这就是包公一个著名的故事“怒沉端砚”。

被磨没的“包拯”

在开封知府题名记碑上,记载着历代开封知府的名字。

包括范仲淹,欧阳修等大家都曾任过开封知府一职。

包拯也任过开封知府一职,可是奇怪的是上面并没有包拯的名字,而是有一个小坑,在这个小坑里依稀能看出是包拯的名字。

那么包拯为何被“除名”了呢?

因狂风大作(行船中突然狂风大作,众人毫无办法。包拯:让我来)

开封知府题名记碑

原来,包拯在任开封知府的时候,断了很多冤假错案。

他不偏袒任何一方,只向着正义,赢得了很多百姓的爱戴。

所以看到他的名字,大家都忍不住抚摸一下,久而久之包拯的名讳被抹成一道深深的指痕。

写在后面

包拯在这千百年来都是清官好官的代表人物,所以百姓也围绕着他写了很多类似“铡美案”,“斩包勉”,“怒沉端砚”之类的故事。

由于老百姓实在是太喜欢包拯这样的清官了,这样的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能受到这么多百姓的喜爱,我相信包拯包大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官。

看到这里,就请给我一个赞吧!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