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更新时间:2022-10-06 08:36:03

中杆硬度要结合发力、鞭打和球的飞行特点一起说,有空还会更新。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鞭打的误解

最初说的鞭打,就是球拍,不是后面衍生出来的手和身体的解读,但上下肢(脚、臂、手)和躯干(腰、背、肩)是确实是整个身体通过切换重心把冲击力连续叠加传递出去的,有人叫动力链。而我们所说的鞭子,就是身外之物,球拍。

只不过相比之下,球拍整体更硬,要想抖得动,还得会寸劲,是不是听起来挺咏春的,没错,实际上用起来也挺咏春。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中杆和发力

中杆、拍框(拍面)的鞭打,跟手指握紧发力密切相关。

为什么Yonex要花那么大力气研究球拍的中杆技术,就是因为中杆形变位置、时间、幅度、回弹速度、力度决定了一支球拍的整体手感和出球特性。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关于形变

以高远球和杀球为例,击打高远球之前的快速挥拍,发力越集中,中杆形变量就越大,触球后手指抓的越紧,中杆的有效形变产生的力量就会更多的转化为球的初速度;如果抓不紧,就会有一部分动力在手里这一端也产生回弹量损失速度。

很好理解,就是你拿俩手掰中杆,两只手都会受到反作用力,只有把手这一端固定了,力量才会都跑去另一端,而且这个形变带来的速度提升非常可观,所以羽毛球的发力就会更加要求集中,翻译一下就是加速度要更大,加速度大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更大的挥速。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硬度感来源

用过鞭子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如果把鞭绳去掉,鞭杆也有形变,一般是头上(鞭梢)细、手握的一边粗——用3根(是3根吧?)竹子拧在一起做的,甩鞭子的时候发生弯曲的部分比较靠近顶端,带来的感觉就是弹性很好;如果你倒着拿鞭子,形变就会靠手这一边。

所以相对的,球拍中杆硬度相对软硬的一个指标,就是杆的形变位置靠上还是靠下,如果靠上,相对手感会偏软,靠下就会偏硬。

这个位置,还会受到拍头重量的影响——拍头重量,包括拍框、穿线的种类以及拍框上的附加配重。林丹用过拍头贴,VT80e上面也有可拆卸的配重片(能量条)etune技术来调整拍头重量,从而间接的调整整体中杆的手感。

另一个指标,就是中杆整体的粗细。不考虑使用碳纤维的差异,肯定是越粗越硬。越硬就越难驱动,因为你很难打出加速度让中杆产生形变。

最后,就是碳纤维的整体强度(单棵强度和数量),越强越硬,这个没跑了,具体的型号我们就不用研究了,很多厂家这部分应该也不会公开吧(主要我懒没查)。

很多时候,5U的中杆的打感,不见得有2U软,就是因为这个U数是整体重量,而不是重量分布。

这也是选择球拍时要考虑到的,所以买拍之前建议大家去多试,试各种重量、各种线的打感,感觉好再入手,之后对照参数购买。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正确发力

这是衔接在普通挥拍动作之后的下一级加速过程,也是很多突然出手给对方措手不及的唯一速度来源,就比如说假动作,因为在一个击球周期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的时候,只有最后一次才需要真正的去发力。如果有多次发力,前面几次力量就会对最后的发力形成干扰,造成最后的力量控制出现问题。这点可以单开另讲,也非常好理解。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框、线和柄

其他的问题就是拍框拉线和拍柄了。

中杆和拍框一般都是成品,大牌球星的球拍会有自己的参数,甚至型号都会有专门的人去研发,他们的拍线一般都是国际穿线师或者自己御用的穿线师。

线拉得越硬,形变产生能量的损失也就越小,出球感觉会比较干脆;相反线磅数低就会感觉软,击球时拍面吃球深度增加,控球会更好,但出球方向的不确定性会相对增加。高磅和低磅各有优缺点,但相对的,多数专业球员和力量足会发力的高水平业余爱好者还是更倾向于用高磅。

而这前两个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比较观提升了,其它只有拍柄还能捯饬一下下,所以林丹会花很大精力缠手胶,把拍柄弄到自己很舒服。

林丹用什么拍线(羽毛球鞭打发力的误解:中杆硬度)

最后再讲一下球。

因为这个加速度,球在刚被击打后,初速度最高,毛收拢的幅度也最大,更大的加速度会带来更大的初速度,也会让球在飞行过程中的直径变化更大,最直观表现就是,相对的减速效果更明显。

所以很多时候抡大臂或者发力不集中打出来的球会很容易出界,但是集中发力带来的好处就是击打轻松节省体力,初速度也不慢,还不出届,你说气人不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