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更新时间:2022-10-05 03:14:41

乌克兰战争如火如荼,双方均指责对方“使用雇佣兵”。

其实不论俄方、乌方,其所谓“雇佣兵”性质都不算太鲜明:乌克兰方面虽有在全球到处招兵买马的确实动作,却是以“国际志愿兵”的名目出现,不论乌克兰政府或当事人本人均否认自己是“雇佣兵”;俄罗斯方面动用了昔日著名的“小绿人”、车臣武装、“瓦格纳”公司(SMP Wagner)雇员,据说还有叙利亚人,但除叙利亚人外都有俄罗斯国籍,“江湖”上如今通常不将本国国籍者算作“雇佣兵”,而叙利亚人参战究竟是什么性质,也还说不清楚。更重要的是,迄今双方的外籍“雇佣兵”竟无一人被俘,没了“活口”、“人证”,自然就更说不清楚了。

顺便说,如今一些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雇佣兵”,其实都未必是真正的雇佣兵: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 由据说和普京(Vladimir Putin)关系密切的俄罗斯人普里哥季内(Evgueni Prigojine)掌握,他们在非洲利比亚、马里和中非等地的确尝试承接“经典雇佣军业务”,但在前苏联、东欧地区,却实际上常年扮演着俄罗斯代理人的“准官方”角色;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也门等地被哄传的“伊朗佣兵”,其实质则是革命卫队及其外围组织招募的“志愿者”,他们更多基于教派狂热参战,“身价”低廉甚至干脆没有,不符合雇佣兵的最基本定义——我卖命,你付钱。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起源欧洲


但说起雇佣兵,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十分盛行,第二次希腊-波斯战争中的萨拉米斯海战,数千底比斯人和波洪人站在波斯一边参战,他们都是希腊人,却为了金钱受雇于敌人。

中世纪时,欧洲城邦林立,国家普遍很小,常备兵极少而战争频繁,以长矛方阵著称的“德意志佣兵”(其实大多是今天瑞士德语区人,因此也称瑞士佣兵)大行其道,并且有了固定的价码:14-16世纪1个合格、全副装备的瑞士佣兵年薪60个神圣罗马帝国弗罗林(瑞士以外的德意志佣兵“单价”便宜一些,因为瑞士佣兵受雇于教皇,“打出了风格和水平”,战时每月另加5弗罗林补贴。随着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各国纷纷组建本土军团,瑞士佣兵价格暴跌,到16世纪末已降至年薪15弗罗林、战时无任何补贴了。

“德意志佣兵”之所以行情看跌,不仅因为价钱实在太贵,更因为他们过于“职业”,一旦“断粮”立马拂袖走人,而且许多时候交战双方都有“德意志佣兵”,有时候双方的佣兵还沾亲带故,一旦双方佣兵首领谈好条件“私相授受”,往往把雇主“卖了”,1525年1月24日法国-西班牙帕维亚战役中,原本占据优势的法军因本方瑞士佣兵发现对方“同行”是老乡、亲戚后突然撤离战场转胜为败,连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也被对方俘虏,敲诈了一大笔赎金。痛定思痛的各国纷纷改弦更张,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在佛罗伦萨共和国仿效瑞士兵团建立寓兵于民的民兵军团,莫里斯亲王(Maurits van Nassau)则在尼德兰战争中用焕然一新的本国职业军队彻底取代了“不可靠”的外国雇佣军,取得了让尼德兰北部(荷兰)从西班牙手中独立的丰功伟绩,此后“欧洲的佣兵时代”很快成了明日黄花,仅有梵蒂冈门前充当“仪仗队”的瑞士卫兵,还让我们得以依稀看到一点昔日“德意志佣兵”的风采。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德意志佣兵


非洲:雇佣兵的天堂

在欧洲雇佣兵没落后,“新世界”、尤其非洲成为雇佣兵的天堂。

说起非洲的雇佣兵时代,真可谓历史悠久,有史可查最早的一次,发生在1590年10月16日,这一天,北非国家摩洛哥派出4000人马,远征位于今天马里共和国境内的西非国家桑海,这4000人马包括2000名步兵火枪手、500名火枪骑兵、1500名矛骑兵,和10门火炮组成的炮队,4000人马中仅有一半摩洛哥人,剩下的都是欧洲雇佣兵和海盗。

这支经典的雇佣军混合部队统帅是谁?他有个冗长的名字——Pacha Djouder Mahmoud ben Zergoun Mansour Séliman Mohammed Taba Admad el Feta,不妨按照当时人的习惯,将他简称为朱达尔.帕夏,他是是西班牙格拉纳达人,自幼被卖为奴,还曾和布尔海盗厮混多年,后来才入宫廷任职,熟悉地中海南北的风土人情,能熟练掌握各种当时最现代化的武器、战法,是非常称职的雇佣兵领袖——当然,人都有缺点,这位“万能的领袖”有一个连他自己都怏怏不乐的“个人问题”:他自幼被拐卖者弄成了太监。

次年3月12日,这支混合部队在桑海腹地通迪比村和桑海帝国主力相遇,对方拥有拥有12500骑兵和3万步兵,数量是摩洛哥军的20多倍,但战役结果却是兵力占绝对优势、且本土作战的桑海军大败,国王被杀,首都沦陷,盛极一时的国家分崩离析。雇佣兵的战斗力让稍后得知讯息的欧洲人相信,只需一支武装良好、后勤供应充足的雇佣兵,就可以在非洲为所欲为。

在此后的几百年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常常以国家或“公司”名义,在非洲内地组织殖民行动,这类殖民行动的队伍,通常都是由少量军官、冒险家、商人领队,以少量正规军为骨干,辅以人数较多的雇佣军和向导、民夫组成,有些冒险队甚至完全没有正规军成分,而完全靠雇佣军“唱大戏”。这些雇佣军的成分,通常包括本国和外国贫民、冒险家,甚至包括阿拉伯人和非洲当地人,他们受过良好的西方军事训练,能娴熟操作手中精良的武器装备,可轻易战胜武器低劣、缺乏近代军事训练的非洲部族武装。雇佣军是为钱而战,支持他们在非洲冒险的除了高额佣金,还有“非洲遍地黄金”的憧憬,因此他们在行动中往往纪律废弛,经常干出烧杀劫掠的出格行为。曾有一首古老的雇佣兵歌曲,歌词大意是“我对我的战友没有爱,对我的敌人也没有恨,金钱就是我的一切”。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现代法国外籍军团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发动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战争,由于遭到顽强抵抗,法国不得不一度动用过半的国内兵力投入战争,由于耗资巨大,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遭到强大压力,不得不在1831年3月10日成立了法国外籍军团,充当在阿尔及利亚军事干预的主力。这支主要由外国雇佣军组成的军队在此后100多年里成为法国干预非洲的主力,据说在二战前对非洲各国的战斗仅失手过一次,那是在1890年,外籍军团入侵西非达荷美王国(今贝宁共和国),在进攻首都阿波美时,意外遭遇了贝汉津国王(Roi de Behanzin)的“娘子军卫队”,这支全由剽悍黑人女子组成的卫队用木棍、指甲、牙齿出其不意地攻击外籍军团,把这支“思想准备不足”的雇佣军打得一时不知所措,只好败下阵去。当然,缓过神来的外籍军团花了4年时间,最终还是消灭了达荷美王国。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非洲的“雇佣军时代”,当时在非洲拥有殖民地的各国,大多以雇佣军为驻非军队骨干,除了法国外籍军团,英军中充斥着由尼泊尔廓尔喀雇佣军组成的连队,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军中,则包含着大量来自拉美的雇佣军成员和摩尔人,比利时在非洲的两块殖民地——刚果(利)(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卢旺达,则更是雇佣军的天下,因为这两块领地属于比利时国王私人。

二战后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成为非洲雇佣军时代的转折点:1958年,深陷阿尔及利亚战争泥淖的法国陷入政治危机,导致第四共和国垮台,戴高乐上台后推行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政策,引起外籍军团强烈不满,1961年,外籍军团主力——第一伞兵团发动叛乱,被戴高乐镇压,事后法国政府认为这支雇佣军“尾大不掉”,对其厉行整肃,第一伞兵团被解散,其余部队在精简整编后,被纳入法国国防军序列,尽管仍主要由外国人组成,但已越来越正规化,而不再具有强烈的雇佣军色彩。

以此为标志,随着60-70年代非洲各国相继独立,传统的殖民式雇佣军开始逐渐退出非洲军事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冷战期间古巴雇佣军的大行其道。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古巴雄极一时


古巴雇佣军,是苏联奉行与美国争霸政策,在非洲大打“代理人战争”的产物,这些古巴雇佣军先后帮助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的亲苏势力夺取政权,并与美欧支持的南非、扎伊尔军队持续血战,人数极盛时达到数万人。古巴雇佣军最出名的战斗,是1977年3-5月的扎伊尔加丹加战斗。

这年3月,古巴雇佣军从安哥拉出发,侵入扎伊尔并占领铜矿中心科卢韦齐,在当地亲苏势力配合下扣押了一些欧美侨民人质。5月,法国伞兵900、比利时伞兵1700在扎伊尔军队和美国军用飞机的支援下发起反攻,最终通过空降 地面进攻的现代作战方式,将总数达4000人的古巴雇佣军击败,这不仅是古巴雇佣军在非洲最大规模的战事,也是非洲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空降战例。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古巴雇佣军已在非洲绝迹。

由于非洲各国军力薄弱,一些旧殖民宗主国仍然偶尔发动老式雇佣军战争,最典型的是1970年的几内亚之战。

这年11月22日,葡萄牙雇佣军800人从几内亚比绍出发,在西非国家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登陆,并一举占领包括政府要害部门在内的部分市区,但这次雇佣军之战以失败告终:几内亚政府几小时内就动员起8000预备役人员,并派出5400人的军队反击,当晚就夺回了大多数据点,迫使雇佣军仓皇下海逃走。

当代非洲是著名的政变频发地,不少政治派别为压倒国内对手,都会雇佣非洲雇佣军,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如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Muammar Gaddaf)组建有著名的“阿拉伯军团”,包括来自非洲各国的兵员,而利比亚反对派的武装中也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兵员;前利比里亚交战各方都雇佣来自塞拉利昂等国的雇佣兵,如今身陷囹圄的军阀泰勒(Charles Taylor),自己就当过卡扎菲的雇佣军;乍得上世纪70-80年代的内战,哈布雷(Hissène Habré)、古库尼(Goukouni Oueddei)等各派几乎都拥有雇佣兵助战;刚果(金)的卡比拉(Laurent-Désiré Kabila,现任总统的父亲)推翻蒙托(Mobutu Sésé Seko Kuku Ngbendu wa Za Banga)之役,来自卢旺达的雇佣军甚至充当了军队的骨干;2011年的科特迪瓦内战,失败者、前总统巴(Laurent Gbagbo)被指控使用了来自白俄罗斯等国的雇佣军,而胜利者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的军队,则被控夹杂着许多来自西非内陆国家的雇佣兵,,当然,直接发动军事干预、导致巴兵败被抓的法国“独角兽”部队中,同样有如今已“非雇佣兵化”的前雇佣军——外籍军团成分。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有些雇佣兵薪酬很高,显得颇为现代化,如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战争,双方的空军都由大量雇佣军组成,耐人寻味的是,埃塞俄比亚空军装备有苏-27战斗机,拥有俄罗斯飞行员,而厄立特里亚空军则装备了米格-29,拥有乌克兰飞行员,两国战机、飞行员居然都来自前苏联,米格-29和苏-27的“同室操戈”,最终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这也让名噪一时的米格-29市场走势大跌,被苏-27后来居上。其实据说那一战中苏-27表现也并不好,但“两臭相逢”,相对不太臭的一方获胜,更臭的一方自然越发地灰头土脸。


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这些雇佣军并不都是高薪雇佣,有些是“臭味相投”或因特殊原因召集起来,如老卡比拉得到卢旺达雇佣军帮助,是因为他曾经在卢旺达内战中帮助过对方;前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阿拉伯军团”中,许多来自非洲穷国的雇佣兵,是其为扩大在非洲政治影响大撒金钱而受惠的穷困黑人;利比里亚前军阀泰勒的塞拉利昂雇佣兵,则要么是当年在利比亚“军训”的伙伴,要么是一起搞“血钻”走私的搭档。

还有些雇佣兵来源特殊,如上世纪60年代末,尼日利亚发生内战,叛乱的“比夫拉共和国”空军,就拥有一支由雇佣兵为主组成、由瑞典人古斯塔夫伯爵(Comte Carl Gustaf)率领的空军,这支空军的飞机,都是古斯塔夫本人从瑞典买来的小型螺旋桨民用机,却创造了空袭炸毁喷气式战斗机的“古斯塔夫奇迹”,而名声大噪的古斯塔夫是个人道主义者和志愿飞行员,他成为雇佣军,是因为参与对“比夫拉共和国”粮食空中援助,目睹当地人被政府军飞机狂轰滥炸后愤而加入的,而其他欧洲雇佣兵则都是被他拉来的伙计。

这类雇佣兵虽然好使,但一旦尾大不掉,就非常麻烦,刚果(金)如今的内战,在一定程度上就拜雇佣兵所赐:雀占鸠巢的卢旺达雇佣兵和本国军队发生冲突,而这些雇佣兵的存在,又让卢旺达国内胡图、图西两族矛盾被带到了这个邻国。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

2007年10月13日,在法国巴黎,一名78岁的瘸腿老年痴呆患者吉尔贝尔.布尔热(Gilbert Bourgeaud)因心脏病突发去世,这个看似普通的古稀老人之死迅疾引发法语圈和非洲圈大小媒体的疯狂报道。因为他曾经是赫赫有名、差点建立起自己国家的“天下第一雇佣兵”。

这个法国人曾多次受雇于不知名的欧洲或非洲“主顾”,在60-90年代中的近30年里先后在安哥拉、乍得、贝宁等国进行军事行动,并多次在印度洋岛国科摩罗搞颠覆,把原来的总统赶下台,自己扶植傀儡,充当“太上皇”。他的雇佣兵队伍通常只有几十人,在非洲大陆和古巴雇佣军作战吃过很多败仗,但每次惨败后总能在科摩罗这个弹丸小国找到安慰。

随着冷战的结束,类似纳德尔这类“冒险家雇佣兵”的市场变得狭窄。1995年9月纳德尔进行了他人生最后一次雇佣军冒险,率领30名雇佣兵轻车熟路(第四次)打进科摩罗,结果却一败涂地:他的袖珍军队被法国兵在一周内全部解除武装,被他劫持的总统乔哈尔(Said Mohamed Djohar),和被他扶植为傀儡总理的前总统艾哈迈德·阿卜杜拉(Ahmed Abdallah)一家在几个月后便握手言和,更异口同声地要求法国“永远”不要让纳德尔再回来,这被认为是“冒险家雇佣兵”时代的谢幕一战。

然而雇佣兵时代结束了么?未必。

在马里、索马里、南苏丹,在北非的利比亚等地,以“圣战者”名义活跃的外国雇佣兵人数众多。在利比亚,“后卡扎菲时代”仍然内乱不已,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个政府和国会,在“圣战者”一方,有大量“国际圣战者”通过国际性原教旨网络“串联”,漂洋过海为“战友”效劳。这种网络的传输作用并非单向输入:近年来它们不但将外籍雇佣兵送到利比亚等地,更将利比亚、突尼斯籍雇佣兵送到叙利亚、伊拉克等境外“圣战”战场,曾有人统计称,ISIS中外籍雇佣兵数量至少占总兵力三成以上,而其中来自北非突尼斯者比例高居第一位,尽管随着摩苏尔的收复,ISIS已日薄西山,但谁又知道那些来自非洲的雇佣兵一旦回到原籍,又会折腾出怎样的事来?

2011年科特迪瓦内战的基本简介(雇佣兵江湖往事:古巴雄极一时,法国组建军团,卡扎菲也掺和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