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更新时间:2022-10-01 18:41:36

如果说樊振东在布达佩斯世乒赛2:4不敌梁靖崑,日本公开赛3:4输给许昕,那都是“队内”的事。那么连续两站公开赛(韩国和澳洲)两个2:4不敌郑荣植和弗兰西斯卡,那就太反常了!这两次遇上的对手确实也是状态好,但是,在这之前,小胖不是公认的马龙之下的“天下第二人”吗?他为啥就赢不了?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不得不说,现在这个塑料球出现意外的情况比以前多了。旋转和速度的衰减,对对手的威胁没以前大了,对手更容易算计反攻和借力发力。同时,每一站比赛,谁的状态更好,就更容易发挥超常水平。每次打到最后的对手,可能都不一样。但不管怎样,一位巅峰水准的高手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调节而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小胖近期的表现,确实有些“迷路”了。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虽然外界也有呼声高喊说得换教练了,但王皓教练从2016乒超联赛率领八一夺冠到现在,对樊振东的培养岂是一时成败可以论断的。说到底,目前的小胖,可能是技改的阶段性影响,也可能只是暂时的迷失。

然而,在这同时,网络上针对樊振东反手该用什么胶皮,有了热闹的争论,究竟狂飚还是外套适合他。作为业余的“砖”家,笔者当然无法“指点”,但抛砖引玉,谈一点看法,大家一起思辨,同时了解下粘套和涩套在反手的应用,也是蛮好的。

小胖现在反手胶皮用的是啥?有说是狂飚三,也有说是只用了狂飚三的海绵。截图看来,反手目前是狂飚八,猜测跟陈梦37度的狂飚八类似。之前呢,长期用过蝴蝶T05,世乒赛应该是用的D05。狂飚3、狂飚8和蝴蝶T05、D05各自作为粘套和涩套的顶尖代表作,特点迥然不同。我们先分析下有什么区别: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狂飚系列为首的粘套表面有盖胶层,粘性强,因此在近台小力量时就能摩擦起来制造弧线和旋转。相比之下,蝴蝶T05、D05为代表的涩套,对手腕的爆发力要求更高,薄摩擦比较难,需要发力才能打透将球吃到海绵里去,这样海绵发生了形变,才能把球裹住。无疑,近台小球的控制和旋转,粘套是更胜一筹的。早在16年底17年初,就有众多国手反手开始尝试使用粘套,面对塑料球时代旋转值的下降,粘套的使用无疑强化了弧线制造能力和旋转威胁。目前马龙、梁靖崑、许昕、陈梦、孙颖莎都是反手用狂飚系的佼佼者。

那么,粘套在反手是不是肯定好于涩套呢?也未必。容易制造旋转的胶皮也更容易吃转。涩性胶皮的表面粘性很小,所以更不容易吃转。对于来球旋转强的,使用反手粘套在对“点”上要更精确,否则,失误会更多。同时,涩套往往搭配高弹的软海绵,在借力时反弹更快,比粘套有更好的一速。之前刘诗雯反手用过一段时间的狂飚三,布达佩斯世乒赛上改用D05,从赛场表现和最终成绩看,是成功的,失误少的同时,压迫力也强。粘套的胶皮和海绵形变更慢点,虽然旋转制造强了,但球的反弹慢了,最终效果是正是负,见仁见智。

从这几站公开赛看来,樊振东的反手失误明显增多,速度也没以前那么快了,是否与反手换了粘套有关呢?反手改粘套的已经大有成功案例,那么樊振东是否合适呢?从技术动作上分析,小胖的反手发力,曾被戏称是“大拇指发力”,板型很亮,然后再“摁”下去,动作像拧又像弹。相比梁靖崑和马龙的反手动作,樊振东的击打成分更多,梁和马的板型压得更低,摩擦比例比樊振东多。如果樊振东反手坚持用粘套,那更需要主动发力,因为配了硬海绵的粘套弹性比涩套弱,球不走。而长期使用涩套的小胖,向来更强调寸劲的掌握,动作紧凑还原快,这些在笔者看来,似乎跟蝴蝶T05、D05之类的涩套更搭。

马龙反手用的是什么胶皮(一片反胶引发的“血案”之樊振东去哪了?)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教练组对樊振东未来技战术发展的设定。想想许昕几年前也试过狂飚三作为反手胶皮,后来觉得T05更能形成技战术风格的一体化,但今年以来反手技术的调整,又重新用上了狂飚系。所以,反手用粘套还是涩套,并非一成不变的事,还得看技战术的发展以及未来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