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更新时间:2022-10-01 00:03:07

关注“翁炫讲书”。给你提供不确定性时代的应对指南。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9分钟搞懂认知偏差对生活的影响

你好,我是翁炫,这次给你介绍的书是,《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副标题是“比赛行为与比赛胜负的奥秘”。这本书是用行为经济学理论解读体育比赛的开山之作,它揭示了人类认知偏差对体育比赛的影响。具体来说,这本书基于大规模的赛况分析,向我们揭示了裁判、教练、球员和球迷行为背后的秘密,以及比赛场上不为人知的输赢真相。

本书作者一共有两位:拜厄斯·莫斯科维茨和乔恩·沃特海姆。

拜厄斯·莫斯科维茨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曾获得过美国金融学会授予的“费希尔·布莱克奖”;乔恩·沃特海姆是《体育画报》的撰稿人。

这两位作者的友谊始于童年的一场比赛——1984年夏天,两人参加第二届犹迪亚青少年夏令营,被分在了同一支垒球队。两人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竟然让原本毫无竞争力的垒球队赢得了比赛。两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两人常常聚在一起分析赛况,才有了《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这本书。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在篮球比赛中,如果某个球员犯规5次,教练会为了保护他而让他下场休息,因为如果他再犯规1次达到6次就会被罚下。

教练这样做,真的合理吗?实际上,这样做并不合理。

作者分析了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2010年两个赛季近5000场NBA比赛后发现,把犯规5次的球员留在赛场上而不是让他下场休息,能提高球队约12%的胜率。

既然如此,为什么NBA的教练不让5次犯规的球员(尤其是明星球员)继续打比赛呢?

原因在于,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是指,如果获取收益需要付出代价,那么我们宁愿不要收益也不愿意付出这个代价,因为代价很可能意味着损失。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篮球教练,在球员5次犯规后,你会怎么做?你的做法很可能也是让他下场休息。因为如果你让犯规5次的球员继续在场上打比赛,而他又碰巧第6次犯规被罚下了场,最终比赛也输了,那你无疑会被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即便大数据显示,让犯规5次的球员继续留在赛场上打比赛,能提高胜率,但在损失厌恶的影响下,你仍旧会选择放弃明显的收益,而避开个人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理解了损失厌恶,我们再来看看篮球场上另一种常见的情况:

假设甲队占上风,且优势明显,胜券在握。但乙队重振士气,奋勇直追,不一会儿就扭转了局面,竟然得分领先进入了第四节。那么,凭你的观战经验,你觉得接下来甲队会怎么打呢?是打得很被动,还是会打得更凶猛?

作者从2006年—2007年以及2009年—2010年两个赛季近5000场NBA比赛中,抽出了所有激烈的比赛的最后12分钟。激烈的比赛是指,一方球队曾大幅落后但奋勇直追赶超原本领先球队的比赛。然后,将这些激烈的比赛,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领先15分以上的球队继续领先,但落后球队奋勇直追将分差缩短在了5分之内;另一种情况是,原本领先的球队被赶超落后了,但两队分差也在5分之内。

经过分析发现,第二种情况,原本领先被赶超落后的球队,会打得异常勇猛,他们会投射更多的三分球,投篮更频繁用时也更短。这一现象就是损失厌恶促发的,原本稳赢的比赛眼见变成了损失,促使他们奋勇直追。而第一种情况,原本大幅领先但后来以微弱优势领先的球队,却打得非常保守。这一现象同样也是损失厌恶促发的,虽然微弱领先但好歹也是领先,而一旦打得勇猛积极,结局却难以预料,说不定微弱领先也难保了。

损失厌恶不仅影响教练对球员的安排,还影响教练对赛场战术的安排。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比如,在橄榄球比赛中就有一条不成文的取胜策略是,四攻时弃踢。但是,据700多场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比赛中1068次四攻情形下的数据显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继续进攻,而不是弃踢。教练们之所以放弃最优选择——进攻,而选择了稳妥和保守的弃踢,原因也在于损失厌恶心理在作祟。

如果他们让球员们在四攻时弃踢,结果整场比赛失败了,那也只不过相当于投资经理拿着投资人的钱,为了稳妥起见,买了一支知名公司的股票而亏了钱。但,如果他们让球员们在四攻时仍旧奋力向前冲,结果却没成功,那他可就惨了,这时的他就相当于投资经理拿着投资人的钱,买了一支不知名的股票而亏了钱。

损失厌恶会触发禀赋效应。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禀赋效应是指,我们原本拥有的东西现在遭到了损失,其痛苦程度远大于我们原本就没有这个东西。如果我给你100块钱(你就拥有了这100块钱),然后再把它拿走,这带给你的痛苦,远远大于我本来打算给你100块钱,但后来决定不给了(你原本就没有这100块钱)。

有两位行为心理学家针对禀赋效应,用篮球比赛门票做了一个实验。两位行为心理学家在一个只能容纳极少观众的运动场地里,安排了一场重要的篮球赛事,而门票采取抽签的形式购买。当门票全部售罄后,这两位心理学家伪装成票贩子,给那些没有抽到票的学生打电话,问他们愿意为门票出多少钱,答案平均是170美元。随后,这两位心理学家又问那些抽到票的学生,愿意出多少钱转售门票,答案平均是2400美元。也就是说,随机获得门票的学生对门票的估值,是没有获得门票的学生的14倍。

禀赋效应又是如何影响我们观看比赛的呢?

我们来看四种常见的赛况,看看你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

⊙第一种赛况,你喜欢的球队一路领先,眼见十拿九稳赢定了,却在这时,对方展开了激烈的还击,将差距缩短到了3分。你瞬间陷入了恐慌之中。不过,最终,你喜欢的球队还是取得了胜利,领先3分赢得了比赛。

⊙第二种赛况,两队难分高下轮流领先。快要结束比赛时,两队的比分以27:27打平。这时,你喜欢的球队竟然在最后一刻,投进了决定性的三分球,赢了,同样也是领先3分赢得了比赛。

⊙第三种赛况,起初如同第一种赛况,但是,最后竟然被对方赶超了,对方以领先3分赢得了比赛。

⊙第四种赛况,起初如同第二种赛况,但在最后一刻,对手投进了决定性的三分球,领先3分赢得了比赛。

第一种赛况下,我们会长舒一口气,谢天谢地喜欢的球队终于赢了;第二种赛况下,我们一定会扯着嗓子喝彩,跟身边的人击掌欢呼;第三种赛况和第四种赛况,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拿起身边的物品砸向球场或电视机。

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同的反应,原因仍旧是受到损失厌恶的影响。第一种赛况,原本就是稳赢的球赛,结果赢了,有什么好高兴的呢?第二种和第四种赛况,输赢未定,我们无法进行心理上的损益计算,所以,当收益降临,我们必定会狂喜,但最终输了,我们就会沮丧万分。而第三种赛况,原本就是稳赢的球赛,结果输了,我们当然会气急败坏。

以上就是损失厌恶对教练和球迷的行为影响:损失厌恶会让教练更保守、让球迷或愤怒或狂喜。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大数据显示,主场优势在任何体育比赛里都存在,只是程度略有不同。与此同时,无论赛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怎样的剧烈变化,比如篮球引入了三分投篮、棒球增加了指定击球手,主场优势几乎始终存在。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在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MLB中,主队获胜概率是54%;

⊙在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中,主队获胜概率接近63%;

⊙在冰球联赛中,主队获胜概率是59%;

⊙在欧洲、南北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24个不同国家的43种职业足球联赛中(数据涵盖了66000多场比赛),主场胜率是62.4%;

⊙在超过125个国家的几乎每一场英式橄榄球比赛(数据可追溯回1871年)中,主场胜率是58%;

⊙国际板球大赛可追溯回1877年,涵盖了10个国家的比赛,主场胜率是60%;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主队在主场的优势呢?

我们通常认为是这样4个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主场优势:主场观众的支持、客队承受的舟车劳顿之苦、有利的赛程和更合适主队的天气。

实际上,引发主场优势的原因并不完全是这4个方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逐一来看看这4个方面所产生的实际影响。

⊙主场观众的支持

球队在主场时,很容易获得掌声、欢呼声。这让很多人误以为,球队在主场会发挥得更出色。

实际上,无论是主队还是客队,球迷对球员的影响几乎为零。

我们以罚球来举例说明。

罚球的时候,是某一个具体的球员(即罚球球员),与试图分他心、扰乱他的球迷之间(无论这个球迷是鼓励性的欢呼还是破坏性的喝倒彩)的单独互动。

在NBA过去20年共计23000多场比赛中,主队和客队的罚球命中率都是75.9%——是的,连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在客队罚球时,你的吹哨、喝倒彩,甚至向场上扔矿水泉瓶,以为能让客队球员分心,实际上不过是白忙乎一场。

不仅仅是篮球,冰球、橄榄球、棒球等运动,大数据显示球迷对球员的影响同样也为零。

⊙客队承受的舟车劳顿之苦

客队承受了舟车劳顿之苦,所以客队的体能跟不上从而更容易输吗?

事实上,出行并不影响比赛成绩。

无论是比较了来自同一个城市或邻近城市的球队之间的比赛,还是比较了到邻近城市或到遥远城市的比赛,也无论是观察了NBA的比赛还是观察了全世界最高层级的职业冰球比赛NHL,其结果无不表明,不管是搭乘专机、吃着专供的事物、睡着五星级的酒店,还是搭乘晃晃悠悠的大巴车,球队的表现都一样。

⊙对主队有利的赛程安排

对主队有利的赛程安排,的确让主队拥有取胜的优势。

拿NBA来说,每个赛季,NBA球队有20来场连续比赛,其中客队平均要打14场,很容易导致客队精疲力竭。光是这一条就足以影响NBA的主场优势了。

在职业冰球比赛NHL里,客队通常需要经受连续两晚比赛的折磨;在一个典型的赛季里,客队会比主队多打6场连续比赛。

但,棒球和橄榄球的赛程对主队就没有多少有利的影响了。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MLB里,162场比赛是根据5战3胜、7战4胜、9战5胜的规则制定的;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的赛程里,在任何指定的星期天,任意球队之间都有交手的可能。

⊙更合适主队的天气

NBA是室内比赛,室内场地都是标准化的。所以,它不受天气的影响。

棒球是一项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打比赛的运动,而且每一座比赛用的体育馆还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大数据分析后发现,天气并不会引发主场优势。不仅如此,棒球还是主场优势最低的体育比赛项目。

作者在研究了从1985年到2009年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所有赛季近6000场比赛的数据后发现,球队适不适合主场气候条件,对比赛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发了主场优势?

答案竟然是裁判——裁判偏袒主队。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作者在研究了英超、意甲、德甲、苏格兰联赛甚至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比赛后发现,裁判无一例外都在偏袒主队。在比赛势均力敌时,如果主队领先,裁判通常会缩短额外补时,以便尽快结束比赛,确保主队赢得比赛;如果主队落后,裁判则会额外增加伤停补时,延长比赛时间,以便让主队有机会扭转局面反败为胜。

在篮球方面,我们在上文说到了,NBA主队和客队的罚球命中率是一样的。但是,主队罚球比客队更多——每场比赛主队罚球数比客队平均多1—1.5个。

北美职业冰球联赛NHL赛场上,主队受到的判罚比客队少20%,每次判罚的罚时也更短。

裁判为何要偏袒主队呢?

除了个别裁判受到了利益的驱使之外,裁判偏袒主队的原因在于“从众心理”——这真是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真相。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从众心理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压力或在模糊的环境下,当事人的意见会顺从群体的意见。

在一群大呼小叫的狂热观众面前,裁判想要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做出快速判断,就很容易顺从了群体的意见,做出了偏向主队的裁决。也就是说,裁判的意见常常被成千上万的观众的意见左右了。

除了观众会影响裁判的判断,还有主管和上司的压力也会造成裁判偏袒主队。试想一下,如果你被迫要迅速做一个艰难、不确定的决定时,你的老板发出了微妙但准确无误的信息:A结果比B结果更可取,你倾向于采取怎样的行动呢?答案毫无悬念,是选择A结果。

现场观众究竟会对裁判的判决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研究发现,现场观众的规模越大,裁判就越会偏袒主队。数据显示,在观众上座率最低的比赛中,主场优势几乎消失。在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MLB中,观众上座率仅20%的比赛时,主场优势仅为50.7%,即观众少时主队和客队的胜率是一样的。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以上就是从众心理对裁判的影响:从众心理让裁判偏袒主队,从而让主队具有主场优势。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体育运动中经常会出现连赢或者连输的情形。如果一连几次射门成功、推杆进洞,或投篮成功,是否也预示着下次的成功率更高?

数据分析发现,无论前一场比赛如何的“手气好”或者“手气坏”,都不能预测下一场的表现。

有趣的是,不管是NBA还是别的比赛,也不论是教练、球员还是球迷,都相信“热手效应”。当一个球手此前投篮成功,教练就会指示其他球手“快给手热的球手喂球”。而球迷们也同样认为,如果球手前两三个球投中,那下一个球投中的概率要高20%。

如果说个人层面不存在势头,那么球队层面存在势头一说吗?作者在分析了2005年—2009年间的3500场NBA比赛后发现,情况竟然相反。如果一支球队在前一分钟连得6分或6分以上,平均而言下一分钟会被对手反超0.31分——不仅没有势头,反而还有逆势。

为什么我们如此看重势头呢——不仅仅在体育界,生活中亦如此。原因就在于我们喜欢对随机事件总结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模式。因为我们不喜欢神秘感,希望有能力解释自己所看到的情形。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我们对随机概率的理解有多差劲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

数学老师让学生们回家投掷200次硬币,然后将出现头像和数字的顺序记录下来。

结果,第二天,数学老师一眼就分辨出了,哪个学生根本就没有投掷200次硬币,而是伪造了一份顺序表。

原来,伪造数据的学生列出的顺序表上,头像和数字总是频繁交替出现的,却很少连续多次出现头像和数字。在这些学生看来,连续多次出现头像和数字显得“不像随机”。但是,实际上,连续多次出现头像和数字才是随机的结果,比如连续6次出现头像或者数字。

你或许觉得这有违常理。但是,你仔细想想,如果只投掷6次硬币,连续出现6次的头像或数字,的确很罕见。但是,连续投掷200次,情况可就不一样了,就很有可能会连续出现6次头像或数字。

我们对随机性的理解之差劲,容易被内行人钻空子。比如,行业。如果是自选数字的,我们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交替的数字,而几乎不会选择重复的数字。实际上,中奖是随机的,抽中重复的数字和抽中随机数字的概率是一样的。如果最终的中奖号码是一串重复的数字,甚至还会被很多人认为里面有鬼。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作者在分析了过去10年里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MLB的赛况,得出了一些难以置信的统计数据:

⊙至少会出现一名国家联盟的普通投手,在较长时间内的打击率,会高于美国联盟里一位著名的击球手;

⊙至少会出现一名全赛季打击率超过0.300的球手,连续6场甚至6场以上的击球会落空。

你看,普通投手的打击率高于全明星球手,这虽然不合常理,但就是会真实发生的随机事件。

这无疑再次告诉我们,不管是最优秀或者最糟糕的球员,导致连胜连败的都是运气、概率或者随机性,跟势头毫无关系。

如果让你预测一名棒球球员下一次挥棒击中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你认为下述哪个选项属于有效的参考样本呢?

⊙他最近5次上场的击中率

⊙他最近5场比赛的击中率

⊙他最近一个月的击中率

⊙他迄今为止整个赛季的击中率

⊙他前两个赛季的击中率

很多人会选择第一个样本,即最近5次比赛的击中率,因为数据最新关联度最大。这就是受到随机性的愚弄了,以为真存在势头一说。

作者分析了北美地区最高水平的职业棒球联赛MLB过去10年里所有的击球手的表现,结果发现,第一个样本,即最近5次比赛的击中率,是最糟糕最不靠谱的预测。原因在于它的样本规模最小。最佳参考样本应该是最后一个,即前两个赛季的击中率,因为样本规模最大,所以预测的结果最精准。

想想我们买基金的时候,以为参考了近一年的表现,就能选中靠谱的基金。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会让我们亏得一塌糊涂。根据较小规模的样本来做预测,一定会得出最糟糕的结果。

与随机性相悖的一个数据是,只要拥有一位NBA排名前五的最有价值球员,球队的胜率就能达到64%。教练却从不公开承认,明星球员对球队的胜率起重要的作用,相反,教练一直在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因为承认明星球员的重要性,会削弱其他球员的积极性。

以上就是随机概率对教练和球迷的影响。我们不喜欢神秘感,希望有能力解释自己所看到的情形,所以喜欢对随机事件总结出一个似是而非的模式,认为有“热手效应”存在。实际上,无论前一场比赛如何的“手气好”或者“手气坏”,都不能预测下一场的表现。我们不论是想对球员的表现还是想对未来的生活做出精准的预测,就应该采用大型样本来衡量。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以上,就是《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体育赛场上的行为秘密,以及体育赛场上输赢的真相。

这本书让我们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体育比赛,也提醒了我们不要受到“认知偏差”和“惯常解释”的误导。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由此可见,无论你是否是体育迷,这本书都适合一读。

好了,以上就是《比赛中的行为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在开了眼界的同时,也收获了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喜欢翁炫的讲书可以关注我,也可以分享给朋友。下次见。

足球大1.5进几个算赢(首次公开!大数据分析,我们的偏见,是怎样影响体育比赛的结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