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中国元素(马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中国表达与文化自信)

奥运会开幕式有哪些中国元素(马冬: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中国表达与文化自信)

更新时间:2022-09-30 19:22:06

2022年2月4日是中国农历大年初四,立春之日。4号晚8点,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鸟巢”国家体育场拉开了序幕。这是继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北京国家体育馆的上空再次升起了奥林匹克会旗,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仅是各国运动员相互竞争,体现体育精神的一场盛会,也是举办国展现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一个舞台。

冬残奥筹办备赛工作就特别强调,要让本届奥运会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张艺谋总导演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精神和中国传统智慧融于自然,融于冬奥,融于世界,最终为世界人民呈上一张满意的答卷。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国文化符号,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交织,讲述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水平与文化自信。

首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仪式之前,《一起向未来》以现在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广场舞的表演形式呈现,1365名来自学校、社区、单位的普通人共同演绎了一场广场舞。上至70多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儿童,伴随着24首欢快的音乐用热情铺满了整个现场。作为新时代中国文明的产物,广场舞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民不再追求物质文明,更多的是精神文明。把广场舞搬上冬奥会的舞台也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凸显中国文化自信。

其次,开场的《立春》短片运用现代化手法,巧妙地把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结合。用二十四节气代替传统阿拉伯数字,从大寒到立春,从24到1,每一秒都伴随着一句古诗和一幅现代画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碰撞。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结晶,蕴含了中国人对价值观、生命观、宇宙观的独特见解。用影视化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不仅让世界的观众了解了中国古老的计时方式,传播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也让国人对节气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让二十四节气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在倒计时结束后,观众的视线被拉回了场馆的中央。来自山东莱山武校的393名十五六岁的学生用翠绿色发光杆,以线成面地组成层叠的绿色麦浪,给观众带来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与开幕式当日“立春”这一节气相呼应,向世界传递春天的气息,春的希望,寓意了万物复苏,人类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来新生。

最后,作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环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五环升起”也独具中国特色。开幕式现场,一滴水墨从天而降,瞬间幻成黄河之水,倾斜而下,铺满整个舞台,整个画面完美地诠释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景观,这是对中国母亲河的浪漫想象,蕴含了对母亲河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随后,翻腾的浪涛最终凝结成一片晶莹剔透的冰天雪地,“水立方”也就幻化成“冰立方”。当冰球运动员打击“冰球”撞向“冰立方”的那一刹那,奥运五环就破冰而出,从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体育冰雪运动完美结合,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寄托了世界将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进对方,相互理解的美好愿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仅仅只有文化,人文自然,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中国式浪漫”,也展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大精深的文化思想和理念。

北京冬奥会把“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和“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思想融入到了整个开幕式现场。无论是从北京冬奥会提出的口号“一起向未来”还是“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都在向世界传递“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题,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下奥运精神的中国解读。

在“和合”思想的引导下,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各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每个参赛国家的引导牌是一片“雪花”。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雪花”指引牌代表了每个国家都是独具特色的。当一片片“雪花”自带光芒,飘散在舞台各个地方时,便是“不同”;当他们向中心聚合,融合成一朵代表“共同体”的“大雪花”时,就形成了“和”。这朵“大雪花”象征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讲述了从“我”到“我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传统思想,寓意了人类需要携手共进,才能一起走向未来。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的完美融合,用新的创意形式,为冬奥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将“和合”中国传统思想融入到舞台表演,向世界讲述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百年变局和新冠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充分展现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中国更深层次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地推动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作者为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管理与工程士。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谢露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