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更新时间:2022-09-29 05:39:48

继续参观梵蒂冈物馆,这是一个画廊。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看上去是早期宗教题材的绘画。

画廊的穹顶非常漂亮。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穹顶的壁画。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走到了古地图馆。地图长廊延伸一百二十米,拥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手绘地图系列收藏。这里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长廊之一。这些地图描绘了意大利的不同省份,以及属于教皇国的领土。

其中的一幅地图。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为了让地图更加惟妙惟肖,画面中还装饰有白色的海浪、航船,以及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还有一些奇特的生物在水中嬉戏。

在地图馆没有久留,只拍了这一张照片。

再往前走是挂毯馆。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挂毯上也是宗教题材的绘画。

出了古地图和挂毯馆,前面有很多岔路。跟着人流往左转,到了一个绘画展厅。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越走人越多,可以看到前面展厅里的绘画,但是路上有隔离绳。我想拍一张再说,这时工作人员过来,请我往左边一条走廊走。原来走廊的尽头拐入一个房间,再走回来就到了我看到的展厅。这样安排是为了有序地参观,大家都朝一个方向走。

这里的观众特别多,想拍一张照片只能等人流的空隙。等了一段时间,终于拍摄了这幅绘画。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戈尔库姆的烈士》(Martyrs Of Gorkum),作者帕波里诺·帕维西帕(Paolino Pavesi)。

1572年7月9日,19名牧师和教徒在荷兰布里埃尔被绞死。他们于6月26日在戈尔库姆被一群加尔文主义海盗逮捕,这些海盗名为“海乞丐”,他们反对西班牙王子的天主教。

《戈尔库姆的烈士》画作的边上还有一幅画。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在这两幅绘画里,人物的表情真是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心动。

再往前走就是著名的拉斐尔画室。

拉斐尔·桑西(1483 —1520),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拉斐尔的艺术风格为秀美、典雅、和谐、明朗,美术史上尊称他为“画圣”。在“文艺复兴后三杰”当中,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可谓精巧含蓄、恬静和谐,米开朗琪罗的艺术作品是雄伟壮丽、充满动感,而拉斐尔的艺术作品则是典雅和谐、秀美诱人。

由此,后人评论说,拉斐尔是美的化身。 拉斐尔一生绝少塑造强悍有力的英雄人物。 就是塑造英雄人物,他也把残酷的场面画得十分和谐。 拉斐尔尤好塑造温柔秀美的圣母圣婴形象,他笔下的女性,都非常人性化,而且每一幅都不同。 后人一致认为,他的圣母像聚集了意大利民间女性的魅力,有着人间最能感同身受的母爱情调,以至于欧洲各地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赞美女人的话:“像拉斐尔的圣母一样。 ”拉斐尔塑造的女性,仿天性的自然流露,其纯真优美、庄重自然、明快清晰、和谐简洁,后人望尘莫及。

这是拉斐尔的《自画像》。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拉斐尔画室是教皇尤里乌斯二世(Julius II)委托拉斐尔装修的一套房间,由四个连续的房间组成,位于罗马教皇宫殿的二楼。拉斐尔和他的学生于1508至1524年间,历经26年完成装修工作。拉斐尔从25岁进入教廷工作、26岁成名,到37岁去世,他人生最辉煌的12年一直只在一个地方工作,这就是梵蒂冈物馆的拉斐尔画室。

拉斐尔的《教皇尤利乌斯二世》。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继游览罗马之后,我们后来又游览了佛罗伦萨,《拉斐尔自画像》和《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是我在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拍摄的。乌菲兹美术馆的展品都是原作,非常珍贵!

拉斐尔画室的四个房间分别是:

Room of Constantine:君士坦丁室,

Room of Heliodorus:艾里奥多罗室,

Room of the Segnatura:署名室,

Room of the Fire in the Borgo:火灾室。

走进君士坦丁室。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这里是教皇的接待室,也是举行官方仪式的地方。房间取名君士坦丁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大帝)(拉丁语:Constantinus I Magnus),罗马帝国皇帝,公元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公元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颁布《米兰敕令》(Edictum Mediolanense),承认在帝国内部所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君士坦丁室由拉斐尔设计,但是拉斐尔仅仅完成了草稿,在完工前就已逝世(1520年)。墙壁上共有四幅壁画,描述了基督教的胜利和异教徒的失败,这四幅画分别是:

Battle of Constantine against Maxentius:米尔维安大桥战役,

Vision of the Cross:十字架的幻觉,

Baptism of Constantine:康斯坦丁的洗礼,

Donation of Rome:罗马的奉献。

左下侧的壁画即是《米尔维安大桥战役》,作者是拉斐尔的学生朱利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右下侧的壁画即是《康斯坦丁的洗礼》。

米尔维安大桥战役是发生于公元312年10月28日的一场战役。交战双方为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一世和马克森提乌斯。是役之名来源于战役的发生地米尔维安大桥(Milvian Bridge),它是台伯河上的重要桥梁。君士坦丁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使得他能在后来废除四帝共治成为罗马帝国的不二君主。马克森提乌斯在交战时溺毙于河中。这场战役标志着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的开始。上帝向君士坦丁及其部下托梦,允诺只要他们把十字架涂在他们的盾牌上他们就会胜利。君士坦丁凯旋门的建造即是为了庆祝这场胜利。

拍摄时,房间里观众极多,大家一起往前挪动。如果想停下脚步,那么得不断地避让后面的游客。当时头脑发昏,想一次拍几张壁画,包括穹顶算了,现在看来大错特错!后面两张拍得比较顺利。可是由于等待,花费了5分钟。

这是《圣灵怀胎室》(Room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1854年,弗朗西斯科·波德斯蒂(FrancescoPodesti)绘制了《圣灵怀胎室》。这些壁画显示的图像来自教皇皮乌斯九世宣布的“纯洁之胎”。

第二幅画。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非常遗憾!我始终未能查到这幅画的名称和作者。

这些画作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色彩艳丽,立体感极强,其精细程度令人叫绝。

挪到第二个房间,艾里奥多罗室。这是教皇的私人接见室,壁画题材为十诫故事和中世纪历史。艾里奥多罗室的名字,源于墙壁上一幅画的主题,这幅画作叫《艾里奥多罗被逐出圣殿》(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这幅画描述的是旧约里的一则犹太历史故事。画中描述,叙利亚国王派遣司库官艾里奥多罗,到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圣殿盗宝,临出门时,被三名化身为士兵的天使拦截,宝物散落一地的情景。藉此故事告诉世人,教会中的财产不容他人侵占。

欣赏一下这幅画作的局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看看画中人物的表情,真是惟肖惟妙,栩栩如生。

这是画作《利奥一世会面阿提拉》(Encounter of Leo the Great with Attila)。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这部作品暗示了神权高于世俗权,利奥一世会面阿提拉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452年,在意大利曼托瓦郊外的明齐奧。天空上显现出圣彼得和圣保罗,他们手中持剑,正在吓退外族的野蛮人。教皇让拉斐尔创作抵御外敌入侵的绘画,并展示在私人接见室这样一个与公众接触的地方,目的就是重申教皇、教廷的权威性。

拉斐尔画室的第三个房间是四个房间中最重要的“署名室”,这里是15世纪后期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Julius II)的书房和私人办公室,是当时教皇签署档案的地方,四壁上是拉斐尔的亲笔作品,特别是拉斐尔最著名的两幅巨型壁画——《圣体讨论》和《雅典学院》。署名室画作的主题有信仰、理性、伦理、法律、艺术,壁画通过真、善、美三大规范充分展示了人文主义文化的理想模式。

这是拉斐尔的亲笔作品《圣体讨论》(Disputation over the Most Holy Sacrament),作于1510-1511年。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这幅作品的主题是“信仰”,象征着超自然的真理神学的凯旋。画分为两大层次:天上与人间。

这是天上(局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画面的中央是圣体——圣父在最高处,两侧有诸神与天使长加百列;在他的下面是处在光芒万丈的圆形光环之中的耶穌,他以裸体形象展现。在耶穌两边,是圣母与约翰,耶穌的云彩下有一球形,内有一只鸽子,它是圣灵的象征,如此來构成三位一体(即圣父、圣子、圣灵)!圣灵的两边四个小天使拿着书:新约的四本福音书。天与地之间的是圣人、先知、圣经中的列王们——圣经中所述的各路先知与使徒们分坐在两侧,十分庄严,脚下彩云翻滚,形成一个天上人间的大间隔。

这是人间(局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地面上云集的是神学家们,代表教会——浮云之下,数量众多的人间名人形象:神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轻人。圣体匣的两边,坐着四个教会拉丁文士:左边两个士:圣哲罗姆(St Jerome),格雷戈里(Gregory the Great)。右边两个士: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与安布罗斯(Ambrose)。每个形象都画得极其生动。拉斐尔运用卓绝的造型技巧,极有条理地、节奏感強烈地布置了这些真实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明的超历史、超时空、超神界、超人界聚会的印象。

这是拉斐尔画室甚至是整个梵蒂冈物馆最著名绘画之一《雅典学院》,是拉斐尔在25岁时绘就的。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这幅画高2.794米,长6.172米,颜色非常亮丽。

这幅《雅典学院》(1510~1511年作),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即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艺术家企图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

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他们在自由地讨论,情绪热烈,好像在举行什么典礼,或庆祝某个盛大节日,洋溢着百家争鸣的气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精华。这座建筑物显然是以布拉曼特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为范本的,两侧的壁龛里,分别供立着智慧女神雅典娜雕像(在右侧)和音乐之神阿波罗雕像(在左侧)。中心透视点的层层拱门,直通遥远的天际,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环境,学者们被对称地、自然而富有节奏地配置台阶两侧。

这是画面的中心。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画面中心是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们似乎边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边向观众方向走来。

亚里士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像在说明:现实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课题;柏拉图则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于神灵的启示。这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其余的人,众星捧月,有的在注视,有的正在聆听这两位老人的谈话,自然地形成几个小组。

这是画的左半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靠近柏拉图的穿着黄色衣服,正在讲话的是苏格拉底(Socrates),他对面戴着头盔的年轻军人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重要人物、雅典的政治家、演说家和将军阿尔西比亚德斯。

画的左下角以坐在地上专注地书写着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中心,一少年在旁给他扶着木牌,牌上写的是“和谐”的数目比例图。在他背后一个老人正在记录毕达哥拉斯的论据数,后面那个伸着脖子、头缠白巾的学者,即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背后稍远,还有一个头戴桂冠,胸靠柱基站立的人,他是语法大师伊壁鸠鲁。在毕达哥拉斯前面站立的那个用手指着书中句子的学者,是修辞家圣诺克利特斯,两人中间还有一位身穿白色斗篷的金发青年,他面目英俊,表情冷峻,在向观众凝视着,被认为是弗朗西斯柯·德拉·罗斐尔,他是乌尔宾诺未来的大公。

这是画的中下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画中央的台阶上,右边躺着一个孤寂的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学者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他平时只穿一身破烂衣服,住在一只木箱里。左侧一位穿紫色衣服倚靠在石桌前沉思的学者,是米利都学派唯物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

这是画的右半部。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一群人当中那个身穿红袍、弓着身子、拿圆规在一块黑板上给学生演算的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周围是他的四个学生;身穿黄袍、拿着地球仪、只有一个背影的是生于埃及的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他创建的地心说曾经统治欧洲的天文学1400年;而他的对面戴着红头巾的老人是拉斐尔的同乡建筑学家布拉曼特;特别要注意看的托勒密对面的另外一个人,他只露出一个头、穿着红黑色的衣服和帽子、眼睛看着观众,这个人是古波斯袄教的创始人锁罗亚斯德(Zoroaster)——这个人的原型就是拉斐尔本人!

拉斐尔画室的最后一个房间是火灾室,原来是教廷最高法院的会议室,后来教皇莱奥十世(Leo X)将这里作为餐厅。

这是火灾室的命名之作——《梵蒂冈城门外的火灾》,作者是拉斐尔和他的学生们。

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意大利游记(20) 梵蒂冈物馆-拉斐尔画室-《雅典学院》)

讲述的故事是:《教宗传记》中记载的发生在公元847年的一起火灾,画面上,利昂四世从古老的君士坦丁大殿的阳台向外做出降福姿势。因为教宗的降福,在梵蒂冈城门外,圣彼得大殿旁边蔓延的大火奇迹般地熄灭了。注意看大火中人们呼喊、扑救和逃难的生动描写;左下角背着老人的男子是古罗马传说中的特洛伊英雄伊尼阿斯(Aeneas, the Trojan hero),反映了拉斐尔的道德理想。

下一篇继续给朋友们介绍梵蒂冈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