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更新时间:2022-09-25 07:55:46

生活中,对善于“四两拨千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人,我们常评价其“举重若轻”,叹服其大开大合的气度、洞若观火的敏锐和拨云见日的功夫,赞赏其在纷繁复杂的万象中沉着应对、把握大势、洞察本质的表现。

那么与其相反的“举轻若重”,是不是就是一个贬义词呢?对此,开国总理周恩来有过一段精彩的表述:

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休会期间,周恩来曾经问薄一波:“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同志、小平同志共事多年,你对他们二位的工作怎么看?”薄一波说:“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确实是同心同德,和谐有致。”周恩来说:“我不是讲他们的配合,而是问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反问:“总理,你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同志是‘举重若轻’,伯承同志则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回答:“完全同意总理的评价,这8个字概括得很准确。他们在工作上所以配合得那样得心应手,恐怕这是一个重要因素。”薄一波进一步又问:“那么这两种工作方法您更喜欢哪一种?”周恩来坦率地说:“从愿望上说,我更欣赏邓小平同志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上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于我长期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有关吧……”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人民军队的主要创建者,周恩来的胸襟、气度和志向不可谓不大,也不乏气定神闲驰骋疆场,临危不惧指挥平叛、纵横捭阖折冲樽俎的场面,但从总体和长期来看,确实如他所言,主要体现的是“举轻若重”的风格。

从这段记述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并无褒贬差别,两者只是在行事作风、工作方法、个人气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已。

我作为一名基层审计人员,在对周恩来事迹的学习中深深地感到,用“举轻若重”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意义非凡。

一、政治机关的定位指引我们需要“举轻若重”

政治工作看似没有审计业务“重”,也不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部分同志对此会产生一定的轻视思想,但这种思想是很危险的。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政治工作是审计工作的先导,决定了审计的方向,贯穿了审计项目的始终。在这个根本定位下,我们必须要钻研政治理论、强化政治责任、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要以对党和国家白首不渝的忠诚和百折不挠的执着,不偏不倚、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政策,为国家分忧,为群众解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周恩来同志在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建设、文革中遭受了很多非议,尤其是文革期间,“二月逆流”、伍豪事件、批林批孔、风庆轮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轮番上演,给周恩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坚持顾全大局,相忍为党,坚持根据党的组织原则进行有理有据地申辩。面对“左”和右的攻击,他很少激烈反驳,而是运用高超的斗争技巧,在自身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保护了很多人,纠正了很多错误,为党的拨乱反正创造了条件。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审计人员作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意志,牢记审计人员要关注什么,要坚持什么,要维护什么。方向错了,不仅徒劳无功,还会贻害无穷。

二、服务群众的宗旨决定我们必须“举轻若重”

在有些人看来,群众的事情大都是小事,但是群众的事再小也不能轻视,就是这一件件微小的事情,汇聚成党的事业奔涌向前的澎湃洪流。

1976年3月,周恩来不顾危险来到震后的邢台白家寨,面对聚集而来的群众,当地干部为他准备了一只木箱子向群众讲话。周恩来刚刚站到木箱上,就发现群众是在顶着风听自己讲话,于是马上提出要掉过来,让自己顶风向群众讲话,群众背对着风,这样才能免受风寒。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在扶贫的一线,在大厅的窗口,在基层的网格,我们也要面对群众各种各样的诉求,可能琐碎、可能冗杂、可能繁复,但只要我们秉持为民服务理念,胸怀大志做小事,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拥护。

三、审计业务的特点警醒我们应当“举轻若重”

审计人员长期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账册、卷宗、协议、档案和海量的电子数据,肩负的是沉甸甸的国家重托和群众利益,不能不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和细致的作风认真对待。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根据周恩来工作台历的记载,从1960年6月至1962年9月,两年零四个月里,周恩来关于粮食问题的谈话就达115次。他及时审阅粮食报表,精心计算粮食安排,多次出京调查粮食情况,解决粮食调拨问题。从周恩来办公室退给粮食部办公厅,现仍保存的32张报表中显示,周恩来的笔迹有994处之多。例如在《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包产产量和征购的估算》这张表上,周恩来用红蓝铅笔作标记145处,调整和修改数字40处,在表格边上进行计算6处,批注数字70处,批注文字7处,整个表格密密麻麻地留下了周恩来的手迹。这些报表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周恩来极端负责精神的生动见证,也是周恩来“举轻若重”领导风格的生动体现。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监督部门,必须要以丰富的调查手段,强烈的证据意识,周到的细节把控,从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从细微之处发现端倪,从蛛丝马迹中探寻真相,当好国有资金的守护者。

四、基层工作的实践告诫我们务必“举轻若重”

基层工作牵扯面广,精细度要求高,无论是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专项工作,还是材料上报、讲稿拟写、办文办会、考核申报等综合工作,都需要我们关注每一处细微之处,已经有数不清的教训提醒我们:就是由于对一些细节的忽视,葬送了所有的努力,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和威逼利诱下,发生了多起叛变事件,尤其是原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的叛变,险些造成了中央机关的覆灭。周恩来在接到顾顺章叛变的消息后,迅速而果断对党的主要负责人做了周密的保卫和转移;审慎而坚决处理了顾顺章在上海所能利用的重要关系;废止顾顺章所知道的一切秘密工作方法,由各部门负责实现紧急改变。周恩来的这些举措,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战略大转移,避免了一场空前浩劫。如果不是周恩来未雨绸缪,把钱壮飞等人提前安插到中统要害部门;如果不是周恩来心细如发,对上海地下党的人、事、地了如指掌;如果不是周恩来临危不乱,以让人惊叹的组织能力实现中央机关大转移,历史很可能会被彻底改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凭借惊人的勇气和魄力,靠地下工作成功挽救了党。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中央层面的工作尚且如此,基层的业务更是马虎不得,“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必须要反复认真做好文字的校核、语言的表述、法规的定性等基础工作,于细微处见作风,以一针一线的“绣花功”,一招一式抓落实,把美好的蓝图变为现实。

五、个人天赋的差异提示我们可以“举轻若重”

“举重若轻”,需要有“战略上藐视敌人”的胆量气魄和顶层设计的才干能力,能够真正做到的并不容易。而“举轻若重”,更多地体现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行事风格和基层落实的认真态度,于细微之处见功夫,平凡之中现惊奇,只要虑事周全,严谨细致,是可以很好地做到“举轻若重”的。

建国后一次关系人事安排的重要会议上,毛泽东问周恩来他来做怎么样?周恩来听了急忙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

董必武曾经说过:“周总理是我们这个国家很好的大管家。”事无巨细是周恩来的工作特点,他拿起来就不肯放,放不下。有些下面的司局长都不愿意管的小事,周恩来不但要管,而且细心地管。在周恩来看来,任何大事都是从注意小事入手;同时,他在亲自照料每棵树时,也能够看到森林的全貌。

同样,我们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恰当的定位。不能如韩信般“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也可以学习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不能如曹操般“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也可以学习诸葛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不能如围棋国手范西屏般“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也可以学习同为棋圣的施襄夏“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


举重若轻怎么解释(“举重若轻”自然气度不凡,与之相对的“举轻若重”也有别样精彩)

只要多思考、多总结、多付出辛劳,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周密细致,扎实稳妥,删繁就简,见微知著,亦可成就非凡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