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篮球比赛一局多少时间(「原创」 散文《篮球》人中马-陈虚炎)

篮球比赛一局多少时间(「原创」 散文《篮球》人中马-陈虚炎)

更新时间:2022-09-15 14:41:02

篮球比赛一局多少时间(「原创」        散文《篮球》人中马-陈虚炎)

篮球


人生中有很多渐行渐远的记忆,比方说某某人,某某事,还有一些过去特别热衷,而今却几乎失去兴致的爱好,比方说漫画,街机,篮球等。还有些少年和青年时期尝试过活动,到了中年不知不觉竟然又拾起来,比如书法,绘画,甚至连想都不敢去想的音乐。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人对知识或技巧渴望的周期性复古行为。这种行为的产生,多半是缘于思想的变异,当然体力和自我心理的适应性调节也会有影响。比如年轻时候爱穿得衣服款式,到中年再穿,心理本能就排斥了,总觉得应该疏离之,否则会被人当成怪人看待。

篮球是我年轻时非常热衷的一项运动,这或许也是八零后男生普遍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那时有本日本动漫引进国内并迅速风靡全国各大中小学院校,名字叫《灌篮高手》。大约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随着剧情的深入,自我不自觉也代入了“某某篮球高手”之名,于是也开始尝试打篮球。说真的,这项运动在那时候的确很吸引人。对足球并不感冒的我,忽然对球类运动有了寄托,几乎每天放学都会随着奔向篮球馆或室外篮球场地的男生们,投入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

起初打篮球纯粹是一种寄托。因为励志动漫的原因,觉得甚至可将这项运动当做自己的事业。这当然是相当可笑的幻想。对于那时的年龄阶段,篮球技巧几乎都是自我摸索的,没有经过系统和专业的学习。我记得在初中刚打球时,比我大一岁的堂哥就已经会打球了。虽然他也是通过那本动漫开始学习打球,我倆几乎同时接触这项运动,然而天资聪颖的他却总能发展出新的过人技巧,从而成为我的老师和练习对手。我记得左右摆动运球过人的技巧就是他教我的,那时候怎么也防不住他,尽管知道他就这么一个单纯的招数,却总判断不清应该防守的方位。或许是他的速度太快了,我当时这样想。可我那时的身体机能和反应也并不慢啊,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奇怪,这依然是个谜。

为了打好球,在周末时我会刻意找我哥练习打球,有时在家楼下的公园里,有时直接去中学的篮球场打球。那时候的中学几乎都对外开放,想要进出哪个中学的大门是非常容易的事,所以打球场地是不缺的,要说缺的可能仅仅是时间,或者优质的打球场地而已。而时间,从初中直到高三总复习之前,也是不缺的。就这样,即便那本激励人心的动漫早已播放结束,而动漫传达给人的信念已经牢牢印刻在每位喜爱这项运动的“斗士们”的内心中,日复一日的练习和战斗,便是对这个信念的最佳诠释。其实在那个时期,我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街机。而除了学业时间外,几乎我把所有课外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街机和篮球中,也就是说,除了学习外,我不是玩街机,便是打篮球。那样的岁月是如此单纯,时光匆匆而逝,留给我的印象也仅此而已。回想起来,学习是一种战斗,玩街机(多为格斗和通关类游戏)也是一种精神战斗,而打篮球更是一种肉体和技巧结合的对抗艺术。如果再加上后来网络流行后,网上下棋的经历,那我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战斗”中度过的。一场又一场大大小小的战斗——每一次考试,每一局格斗游戏,每一场篮球比赛,每一局棋……都在磨练和强化我的肉体,意志和心智。如果将我的爱好作为广大八零后的典型(据我所知应是如此),我们那一代男生可以说是天生的斗士,每天除了战斗,还是战斗,别的几乎没事可干。

记得到了高一下还是高二,虽然学业已开始紧张,但对我而言还是等闲事。那时我加入了校篮球队,开始得到教练的系统训练和教导。那时还去参加过比赛,虽然成绩一般,但每场比赛都记忆犹新,惊心动魄。那时我的身高达到186,当了大前锋,偶尔教练也会尝试让我替代中锋的位置。尽管那时的我是个大个子,但身材并未发福,印象中也算是机动灵活型,所以无论是对前锋还是中锋的位置,都游刃有余。然而我却是个不安分的人,因为喜欢运球,往往还客串后卫的角色。可惜,运球的天分并不显著,相对灵活无比的后卫,我的运球就突显稚嫩了。于是每当我抢下篮板,运出界外想要客串“后卫”来一次全场进攻时,总有恼人的声音在后面响起:“急什么!先把球传给后卫!”或者“大个子别运球,快传球,到篮板下就位。”这真是一种讽刺和无奈。我想,如果当年我能刻苦训练运球,其实也不必理会这些声音。而当年我的运球随着身体的壮实,变得越来越笨拙,有时看似花俏,可运着运着球就不受控制,或者被人断了,或者自己就从手中滑脱。信心被一次又一次打击,于是我也只好尽量克制表现欲,站到篮板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当然是指在学校球队训练中。一旦周末出去打球,到别的学校,碰到别的一帮不认识的人组队,我可不甘愿做个傻呆呆只在篮板下抢球的“樱木花道”,更多时间我会化身“流川枫”,尽可能运球耍帅。可是一旦跳投离篮板距离稍远,准心又开始刁难我,无奈的我只好又回到篮下定点跳投,或者以三步上篮的形式,争取更有效的得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因为当年基础不扎实,运球和投篮都没加以强化训练,以至于始终停留在“业余玩玩”的程度。可那时谁又能说自己是专业的呢?即便到了大学,加入系篮球队,也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所谓专业训练和比赛,可充其量,仍旧是打野球的水平。如果相对某些高校的专业篮球队,我们的“表演”简直就像孩子过家家,诶,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说道底,青年时期的篮球活动,尽管场场都如“猛兽拼杀”,以职业运动员的眼光看,都是相当幼稚可笑的。然而就是被这样一种运动,迷了20个年头。后来到了公司,也加入了部门的篮球队,记得那个队长也是我的上司和前辈,非常热衷打球,篮球队就是他牵头组织的。每到周末,他就拉上我们一班人去吃饭,打球,唱歌,往往直到深夜大家才散伙回家。那段“苦乐并存”的愉快的经历也是前所未有的。

等辞职了这个家公司,之后我还组织过一些qq群活动,其中也有运动类的,诸如到体育馆打篮球,再之后就只能偶尔心血来潮时去找些场馆或者到大学里去打球。找一帮不认识的人,打一场配合并不默契的球,人人都想做球场的中心,有些耍帅地过分的,有些自我中心而从不传球的,还有些蹩脚的根本不会打球,只会肢体冲撞的“蛮牛”,越大越没劲,后来就很少打球了。

直到前几年,我开始写作时,也心血来潮去家附近新建的篮球广场打球过几次。那时因为长期在家写作,缺乏运动,身体也发福了。长时间不锻炼,偶尔高强度的跑动根本吃不消,没打十多分钟,就气喘吁吁,体力透支了。面对一帮欢快打球的中学生,自己一个中年人混在队伍中,又打得狼狈不堪,实在有些无地自容。有时想想,这可能本来就是年轻人的运动吧;有时又想,中年人打球怎么了,球馆里不也有许多热衷打球的中年人么!有时还想,不管怎样,就当健身,偶尔去球场打打也没关系。只是无论如何,曾经再痴迷的爱好,激情一旦消退,就找不出理由再坚持下去。

不过即便激情消退了,“战斗”的精神依然活跃着。偶尔也网上下下棋,看些格斗视频,或者篮球视频,回味下战斗的乐趣。一个斗士,最可哀的便是失去了可供战斗的机能。以前跑个步,都感觉像飞的我,现在都甚至畏惧短距离的奔跑,好像一迈出步子,心脏就会爆裂一样。我觉得,长时间缺乏锻炼的人,惰性还不是最可怕,最可怕的是对自己的身体缺失了信心。

于是渐渐的,兴趣爱好就轮回般又回到童年——那时孱弱的躯体能够承载的或许也就是写写画画之类文静的活动。特别是在写作后,尽管依旧在战斗中,只是这战斗缺乏了明确的对手。舞文弄墨,写写画画,平静后的身心也找到了适应的活动。思维逐渐从紧张的“战斗”中跳脱出来,转向艺术审美的享受,从动至静,就像汹涌翻滚的潮水一样,总也会平静下来。篮球么,就让他成为回忆吧!至少我曾爱过这活力四射的运动。


2018.10.23下午2时40分于采荷租房 陈虚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