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更新时间:2022-08-27 10:39:32

男足大年初一输给越南,网上各种关于这场比赛的“段子”和“梗”可谓是层出不穷,上一次因为一场比赛就能够引起如此的“全网狂欢”,应该还是2019年男篮世界杯输给波兰的那场比赛过后。很多球迷应该依然记忆犹新。

但是,如果是既关注了足球也关注了篮球的球迷应该知道,作为国内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两大男子团体运动项目,虽然这么多年都经历了足够多的“坎坷”和“起伏”,但是,男篮却总是能够在每一次跌倒“谷底”的时候完成“触底反弹”,但是,男足却有点“每况愈下”的意思,基本上该输的不该输的比赛全部都输了,而且到目前为止仍然看不到任何一点进步的希望和“空间”,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就亚洲而言,男篮的“传统优势”依然且未来长时间内都会存在。

很多篮球迷们应该还记得曾经描述中国男篮有这么四个字—亚洲霸主。

这个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夸”的,而是一直以来我们用实实在在的实力以及那彪炳史册的战绩达到的成就。

哪怕是在2013年马尼拉亚锦赛上我们输给中华台北,错过了由“世锦赛”改名“世界杯”之后的首届世界大赛。

以及前文说的2019年世界杯上输给波兰、尼日利亚之后错过了从1984年以来的首次奥运会。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这两大男篮“至暗时刻”,当时都让无数球迷心生“绝望”,觉得男篮从此就要一泻千里,甚至“一蹶不振”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都看到了,男篮又“崛起”了。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我们男篮在亚洲来说,确实有着巨大的“传统优势”,比如身高。

日本著名中锋赤木刚宪说过这么一句关于篮球的名言:越靠近篮筐的地方就越容易得分。

这句话再说直白点,那就是打篮球必须要有“足够”的身高才可以,而关于“大个子”尤其是优秀的“大个子”我们一直以来都“不缺”,甚至可以说是“笑傲亚洲”,太久远的诸如穆铁柱这些前辈就不多说了,就近代的很多球迷更为熟知的巴特尔、王治郅、姚明、易建联等等无疑不是“世界级”内线的水准,哪怕是被很多球迷“诟病不已”的周琦,不得不说人家也是“世界级”的内线,甚至还是目前中国男篮里唯一有这个实力的。

只不过对阵波兰的那个“发球”很多球迷把责任全部都“归咎”到了周琦的身上,这才让很多并不怎么关注篮球比赛的网友认为周琦“很菜”,其实,真的不是这样,而且关于那个“发球”,到底是谁的责任,个人觉得还是很值得商榷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就不在这里展开赘述了。

正是因为中国男篮有这么多优秀的“大个子”来进行“传承”,所以,男篮就有了最大的“底气”,来和亚洲级别的对手来进行交锋。

其次,过去的历史战绩过于耀眼,也就是所谓的“底蕴身后”,亚洲级别的对手我们基本全部都赢过很多次了,这样巨大的“心理优势”同样至关重要,毕竟,“强者恒强”。

过去能赢你,现在照样还能赢你。

在这样一种“实力”加“心理”双优势的“加持”下,男篮总是能够做到快速“翻身”。

而且,周琦过后,沈梓捷、胡金秋等等也都开始“起来”了,很多球迷不要觉得他俩好像没有那么厉害,说一句略微可能有点夸张的话,沈梓捷和胡金秋这样级别的运动员亚洲其他国家如果能拥有一个,那基本就是“国宝”了。

所以,男篮在亚洲的“优势”,现在且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

而这一点是男足在亚洲领域无可比拟的。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其次,男篮更懂得“循序渐进”以及“扎根底部”。

体育是一个做好“过程”最后才有可能得到不错“结果”的一个漫长“项目”。

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这从头到尾林林总总的“细节”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更好。

所以,男篮就算每一次遭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都没有选择所谓的全部“推倒重来”,或者“自乱阵脚”,而是依然按照过去的“模式”进行,至多进行一些“微调”,毕竟,这都是成功的“经验”是被历史证明过的。

失败了,输球了,肯定很多都是自身的原因,但是对于自身原因的“剖析”一定是精准的。

就拿男篮来说,在经历了2019年世界杯的“惨败”之后,很多球迷呼吁:男篮应该像其他亚洲国家那样实行“规划”。

这不相当于彻底否定了我们过去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吗?

而且“规划”球员并不能真的解决中国男篮现在存在的问题,不信,看看那些有“规划”的亚洲其他国家,他们的球队实力和没有“规划”之前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篮球是5个人的,1-2个点的“提升”也有效果,但是,很难保证一直有效果。

其次,真正“优秀”的运动员,人家也不会来做你的“规划”。

所以,想要进步,还是得“循序渐进”,想要一口吃个“胖子”,结果都不会很理想。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另一方面就是“扎根底部”,这么多年虽然男篮也面临着“青训”难以选拔出顶级运动员的“尴尬”局面,但是,好在CBA每支球队都还在极力“坚持”着,毕竟,结果到我们现有的体育“模式”来说,“青训”恐怕还是最稳妥的一条道路。

用邓爷爷的那句话来说:篮球足球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培训”,然后一步一步督促其成长,这也算是互相“成就”了,而且随着更多优秀的球员退役之后“下沉”到“基层”做教练,无疑,对于很多小球员来说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为什么,很多欧美国家的运动员基本功都很扎实,就是因为他们的“基层”设施很“完备”,尤其是主教练都是非常优秀且具有“远见”意识的。

之前,我们在这一块欠缺得非常严重。

但是,现在好很多了。

比如广东宏远的青年队主教练曲邵斌指导,通过他发表到网上的一些短视频,就很能清晰地看到,现在他们这些主教练对于球员在“细节”方面“抠”的真是非常仔细。

用自己打球时候的经验“掰开”,“揉碎”成点点滴滴,然后逐个地告诉孩子们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可能这一批球员里面都出不了一个“国手”,但是,只要大家都有了一个正确“学习”篮球的理念和方式,那么提高的将是无数中国男篮“后来人”的水平,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再可以迎来“天才级”球员的时候,那么,对于他未来成长的速度,那将是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

这就是“大环境”。

但是,男足却一直都表现得非常“急功近利”,而且还“自毁”青训。

这样一来就等于,上面的国际比赛也没有抓住,未来的“有生力量”也出不来的“两头受堵”,男足的未来可不令人充满了“担忧”。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再者,男篮有“姚明”,男足却没有。

当看到如今男足这个“现状”的时候,很多球迷才“后知后觉”地知道了姚明对于中国篮球到底有多么“重要”。

其实,对于很多稍微“懂行”一点的球迷来说,这么多年姚明做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2019年世界杯一下子让“唯结果论”的很多球迷把之前的那些全部给“抹煞”了而已。

但是,这也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比如,之所以让李楠担任“红蓝”双队合并后的主教练,那也确实是因为当时李楠率领的红队战绩优于当时杜锋率领的蓝队。

谁的带队成绩更好,谁就带队打2019年男篮世界杯,这是在成立“红蓝”两队之初就定下来的。

李楠赢得光明正大且名正言顺。

只不过,世界杯是由很多欧美强队组成的,对手的实力不一样了,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李楠执教经验的欠缺开始被无限“放大”了。

就是这一个“疏忽”,让姚明和中国男篮一下子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动”局面当中。

世锦赛为什么改名世界杯(男篮和男足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为什么男篮总是能够“触底反弹”?)

只能说是“命运弄人”。

但是,姚明和中国男篮并没有因此就彻底“沉沦”,而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一个新的“周期”当中去。

在这之后,姚明做了两件事,算是为中国男篮赢得了“进步”和“未来”。

其一,努力搞好“选秀大会”。

其实,这个模式确实是有点“照搬”NBA的意思,但是,不得不说人家成功真的是有原因的,CBA也因“选秀大会”而受益良多。

别的不说,至少在选拔人才的“渠道”上得到了“拓展”,毕竟不是每支球队都有自己的“青训”,也不是每支有“青训”的球队都能涌现出那么多的人才。

而选秀大会至少提供了一个“可能”。

而且选秀大会的很多球员也都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和球队中那些“根红苗正”的球员没法比,所以,他们才会很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每一次的出场机会。

所以,选秀大会出来的球员,大多数的“职业态度”真的是没话说,而很多“老球员”欠缺的就是这个。

其二,就是搞“小篮球”。

这个和“青训”还不一样,这个就有点类似于让篮球的“种子”在民间遍地开花是一个意思。

毕竟,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成长,都离不开全民的支持,要不然,没人关注,没人参与,没人观赛,那一切都只能是“海市蜃楼”。

而大学生联赛就是其中的“重头戏”,毕竟,大学生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而正值青春期的他们,要是打好了,同样也是中国男篮的未来和希望。

还是那句话,姚明不是指望大学生球员里能再出现多少个“天才”球员,而是,希望利用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能够真正让篮球在我们这个国度变得“热”起来。

让更多的人知道,体育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最后的赢球和奖牌,而是大家要真的喜爱并且都能上场玩一玩,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篮球有“门槛”,但是,兴趣没有“门槛”。

不得不说,现在篮球的群众基础确实比之前大了不少,姚明的工作得到“体现”了。

这就是所谓的: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反观足球,也确实能在网络上看到很多资深球迷,资深媒体人,甚至足球“名宿”,对其“出谋划策”,但可惜都是“一家之言”,不论对错,甚至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个人觉得,男足也真的非常需要有一个“姚明”。

把自己真正“专业”的理念和思路,坚持且长久地“实践”出来。

这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