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北京奥运会哪些项目在香港(东京奥运夺金背后的香港体育发展史:内地持续输送人才和技术)

北京奥运会哪些项目在香港(东京奥运夺金背后的香港体育发展史:内地持续输送人才和技术)

更新时间:2022-08-11 02:36:01

7月26日,中国香港运动员张家朗在东京奥运男子花剑个人赛决赛中,击败意大利选手夺得金牌。生于1997年、与香港回归同龄的张家朗,为中国香港代表团夺得历史上的第二块奥运金牌,这让香港和内地各界都感到振奋。

“东方之珠”闪耀世界大赛,背后不仅有着运动员自身的天分、努力和斗志,也饱含香港回归祖国24年来,内地对香港体育事业持续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港府的不懈投入、规划。南都记者了解到,这24年来,香港在多个体育项目上都有长足发展,并完成奥运金银铜牌的全面突破,体育成就已远超回归之前。

北京奥运会哪些项目在香港(东京奥运夺金背后的香港体育发展史:内地持续输送人才和技术)

回归24年完成奥运金银铜的全突破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20多年来,香港所取得的体育成就,已经远超英治时期99年的总和。”

据了解,在香港回归祖国以前,香港体育在数十年里一直由足球主导,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单一格局才被逐渐打破,更多非足球项目的运动员被看见。但由于当时香港体育发展尚未职业化,香港运动员能踏上亚洲赛场,例如亚运会的领奖台,哪怕只是得到一枚铜牌,也已非常了不起。

南都记者梳理香港多年来参与奥运的情况发现,回归之前,香港运动员几乎难以在国际赛事上夺得名次。香港于1952年首次参加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当时派出4人参赛,揭开香港奥运史序幕。1996年以前,香港参加了10届奥运会,但奖牌颗粒无收。直至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帆板名将李丽珊夺冠才实现香港奥运奖牌零的突破。

北京奥运会哪些项目在香港(东京奥运夺金背后的香港体育发展史:内地持续输送人才和技术)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以“中国香港”名义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奥运和亚运会,并于当年首次参加了全国运动会。也是从那时起,香港运动健儿开始在大型赛事上崭露头角。

据统计,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从2000年的悉尼到2016年的里约,中国香港代表团在连续五届奥运会中夺得1银1铜。此外,从1998年的曼谷到2018年的雅加达,中国香港代表团在六届亚运会共夺得37金69银90铜。

今年东京奥运会,张家朗在花剑个人赛项目夺金,被称为“香港之光”。赛后,林郑月娥第一时间对张家朗和他的教练致以衷心祝贺,称“我和很多市民一样,透过电视直播紧跟家朗今天的比赛,为他打气。家朗技术出众,而且在比赛中冷静沉着,在逆境时展现出过人斗志,最终成功为香港创造历史,令人振奋。他的佳绩证明了香港运动员的实力,让全港市民引以为傲”。

内地持续为香港输出人才和技术

是什么成就了“香港之光”?

过去24年来,香港体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离不开内地的持续大力支持。其中最直接的,是内地不断向香港输送高质量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被称为香港“乒乓孖宝”的李静和高礼泽在男双乒乓球项目中勇夺银牌,令香港特区区旗首次在奥运颁奖台升起,而这两名运动员来自广东。

此外,比较突出的内地转港选手还包括前河南队乒乓球选手帖雅娜,她多次登上世锦赛领奖台,并收获亚运会冠军;前上海选手王晨,三次拿下羽毛球亚锦赛女单冠军,七次当选香港杰出运动员;前武汉羽毛球手胡赟,多次在国际大赛杀入前四。

在香港体育优势项目运动队中,也常能找到来自内地的教练员。香港自行车队总教练沈金康曾是内地著名自行车选手,1994年受国家体委公派到香港执教,先后培养出黄金宝、李慧诗、郭灏霆、张敬炜等世界级名将。中国香港队是如今亚洲车坛顶尖强队之一,这离不开沈金康一手打造的训练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香港“少年剑神”张家朗在花剑个人赛项目上夺得金牌,他的前教练汪昌勇和现任香港击剑队总教练郑兆康,都来自内地。

除了输出人才和技术到香港,多年来,香港体育学院在精英培训层面与内地也有非常紧密的交流。

目前,内地奥运金牌运动员代表团在奥运会结束后访问香港,已成为多年来的传统。香港多个体育项目,如自行车、体操、击剑、乒乓球、游泳、武术等运动员,经常与国家队及不同省市的运动员进行交流,并得到内地集训机会。

自1999年起,香港体育学院还与北京体育大学一起,为香港运动员开办五年制的运动训练教育学士学位兼读课程。

此外,国家在支持香港举办大型赛事上也不遗余力。其中,2008年,香港顺利举办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2009年,香港举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让香港再次走到全球聚光灯下。其他举办或协办的重要国际运动赛事,还有香港国际七人制橄榄球赛、渣打香港国际马拉松比赛、东亚足球锦标赛、香港网球精英赛等。

港府为本届奥运夺冠健儿准备千万奖金

得到内地大力支持,港府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也花尽心思。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为了更好地发展体育,香港特区政府曾多次改动主管体育的部门及机构设置。1999年12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推行市政服务改革,解散原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其基层体育发展工作及原来由两个市政总署管理的体育设施,改由新设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香港康体发展局则于2004年解散,由香港体育学院有限公司取代,做培训及发展香港精英运动员的工作。

2012年,港府成立精英运动员发展基金,并于2018-2019年度向该基金注资60亿港元,为香港体育学院提供稳定的财政来源,支持精英运动发展。过去十逾年间,由香港体育学院支援的精英运动项目,由最初的13项增至20项,目前共有约1300名精英运动员在该项目下受训,包括约460名全职运动员。

为鼓励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勇创佳绩,香港体育学院还设立精英运动员奖励计划,向包括奥运会、残奥会、亚运会、亚残运、全运会和世界大运会的六大运动会中,表现出色的运动员颁发奖金。据悉,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获得前16名的中国香港运动员个人和团体,就分别获得了18.8万和26.3万港币的奖金。根据计划,今年东京奥运会中取得金牌的个人赛和团队赛的运动员,将可获得500万至1000万港币的奖金。

在健全精英运动员培养机制的基础上,港府亦致力于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体坛盛事之都。在2018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港府就宣布拨款5亿港币推行新的“体育盛事配对资助计划”,优化商界和私人对体育赛事及项目的赞助机制,以提供更好的支援。

除了发展精英体育,港府也在推动体育普及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南都记者从香港康文署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香港回归祖国24年来,已建成236个硬地足球场、79个草地球场、507个篮球场、613个羽毛球场、43个游泳池等各类体育运动设施。

2018年,中国香港代表团曾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取得骄人成绩。一路见证和关注内地和香港体育事业发展的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当时受访时就感言,以前体育在香港没有发展机会,人们都在为生计挣扎,但香港回归祖国后,有国家支持和港府重视,体育得到大的改观。

霍震霆也曾多次表示,“香港体育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容易,离不开祖国的支持。”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有香港运动员夺冠后,霍震霆毫不掩饰自豪之意。他说,望着香港特区区旗首次伴随国歌在奥运赛场上缓缓升起,“这一刻我已经等了20多年”。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见习记者 翁安琪

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