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北京奥运会赛区有哪些(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双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

北京奥运会赛区有哪些(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双奥之城”的光荣与梦想)

更新时间:2022-08-05 21:45:01

6月,仲夏时节,万物皆盛。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闭幕3个多月后,“双奥之城”的荣光与记忆、成果与遗产一起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回响,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接续奋斗。

从2015年7月31日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到2022年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缓缓熄灭,近7年的时间里,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下,北京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正式成为全球首座同时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从竞技体育到全民健身,从防疫工作到绿色办奥……北京冬奥会在各个方面的成就必将载入史册。

竞技体育

向冰雪强国稳步迈进

中国体育健儿争金夺银,金牌数和奖牌数创下历届之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我国冰雪运动在竞技层面创造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7年来,我国广大运动员、教练员牢记党和人民嘱托,争分夺秒、刻苦训练,在冬奥赛场上敢打敢拼、超越自我,胜利完成各项比赛任务。

时间回到2015年,北京申冬奥成功之时,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14年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枚金牌,9枚奖牌,排名金牌榜第12位;那一年的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队获得第四,创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冬残奥会最佳成绩。

7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运动员们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艰苦训练,最终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

2022年2月19日晚,首都体育馆,隋文静和韩聪勇夺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就此将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冬奥会上的成绩定格为9枚金牌、15枚奖牌、排名金牌榜第三位,均为历史最佳;2022年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体育代表团狂揽18枚金牌、61枚奖牌,首次登顶冬残奥会奖牌榜。

争金夺银之外,中国健儿还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多个项目上完成历史性突破,真正向冰雪强国稳步迈进。

全民参与

夯实冰雪大国群众基础

冰场雪场成为“网红打卡地”,青少年积极上冰上雪——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我国冰雪运动在大众普及层面达到新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通过筹办冬奥,不仅把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追上去了,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也追上去了,体育运动的质和量都提高了。”

从北京申冬奥成功,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圆满闭幕,7年时间里,“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曾经“不出山海关”的冰雪运动实现“南展西扩东进”,滑冰滑雪成为全国流行的休闲新时尚,特别是青少年,纷纷结下“冰雪奇缘”。

在4月举行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建设者及家属开放日活动中,多名青少年在这块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比赛场地上自由滑行,他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受北京申冬奥成功的鼓舞而走上冰面的。15岁的北京女孩崔静涵说,北京申冬奥成功让她关注滑冰运动,最终有了这个坚持了5年的爱好。

冰雪运动的普及离不开场地设施。北京市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的冰雪场地由冬奥会申办前的42座冰场、44块冰面、22处雪场,发展为82座冰场、97块冰面、32处雪场。全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均达到200所。“冰雪运动进校园”做到了16个区全覆盖,中小学生上冰、上雪已达约210万人次。

精准防疫

各方点赞闭环管理效果

把所有参与者的健康放在首位,以赛事与运动员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成功的防疫工作成就了精彩的奥运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我们把全部参与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通过严格实施防控措施,有力保障了各方人员健康。赛时期间,闭环内阳性比例仅为0.45%,所有阳性人员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和良好照顾,没有发生聚集性、溢出性疫情,城市防控动态清零。中国的防疫政策再次经受住了考验,为全球抗疫和举办国际重大活动提供了有益经验。

北京冬奥会的防疫政策受到各方点赞。“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非常成功,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这样评价。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荷兰速度滑冰名将克罗尔直言,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能在疫情之下安全地举办冬奥会,那一定是中国,我们应该庆幸冬奥会在这里举行。

绿色办奥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样本

所有比赛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史上首次达成奥运会“碳中和”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绿色办奥成为现实,树立举办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

在冬奥会北京赛区的13个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遗产。一座座夏奥场馆“变身”冬奥赛场,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

绿色办奥离不开科技创新。清洁能源供电工程张北柔性直流电网,是世界首个实现风、光和储能多能互补的直流电网工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均为我国首创。它不仅让26个冬奥场馆实现了100%清洁能源供应,每年还可以向北京输送全市用电量1/10的清洁电力;国家速滑馆、首都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高质量、高颜值的冰面之下,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提升能效约30%。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依山而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蜿蜒至山脚——两座场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将原有树木原地或拆迁保护,约11600立方米富含有机质和稀有种子的表层土壤被剥离,保存赛区珍贵的表土和种子库资源,用于后续场馆生态修复。

奥运遗产

惠及大众实现效益最大化

冬奥场馆争相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冬奥会遗产充分惠及大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关于北京冬奥会的遗产利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方向。

北京冬奥会场馆遗产成果丰硕。国家速滑馆、首钢滑雪大跳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等全球顶级冬季运动场馆不仅为举办高水平赛事创造条件,还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开放计划,让普通人有机会站上冬奥赛场。

借助北京冬奥会的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借势推进,实现成功办奥和区域发展双丰收。一条京张高铁,完成了这条中国最古老铁路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的飞跃,更让北京与张家口的“手”拉得更紧——张家口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高铁带来了北京的滑雪爱好者,更有助于人才和资源的流动。(赵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