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更新时间:2022-10-23 12:06:03

作者丨周世玲 编辑丨卢伊

5月22日,甘肃省白银市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山地越野赛突遇极端天气。由于失温,172名参赛者中,8人轻伤,21人遇难。据报道,遇难者中多是跑圈高手,其中就有中国24小时超马纪录保持者梁晶和残运会冠军黄关军。

亦有报道认为,此次或为马拉松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单次比赛,也是国内体坛死亡率最高的单项赛事。

“在赛事当中一次性有这么多人没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包括一些经常拿冠军的经验选手。”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跑者陈盆滨对此深感震惊和难过,他认为此次为人们敲响警钟,需思考未来如何规避类似事件重演。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5月23日,甘肃白银市长张旭晨在此次事故发布会上鞠躬道歉,称作为赛事主办方深感内疚自责


陈盆滨是登上美国《户外》杂志封面的第一个中国人。2014年,陈盆滨在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中勇夺冠军,成为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的中国人,同时也是完成“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世界第一人。

为何此次比赛会造成如此严重伤亡,如何防止悲剧重演?以下是陈盆滨的讲述。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陈盆滨在南极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勇夺冠军,是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比赛冠军的中国人。


赛事不要一味追求难度,需提前准备应对天气

我对这个事情真的非常难过,赛事当中一次性有这么多人没了,包括一些经常拿冠军的经验选手、越野赛中的顶级运动员也没了,这是非常可怕的。赛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思考未来应如何规范,以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

问题发生时,不仅运动员要有所准备,举办赛事也不要一味追求难度和突破。

2014年我去南极比赛时是在10月,10月是南极的夏天,地点是在文森峰。因为文森峰边上就是山,赛事主办方没有选择在文森峰上绕一圈,而是把地点放在我们营地所在的山上,这样峰底可以对运动员有一定保护作用。如果比赛放在文森峰上,危险程度也会增加。

当时比赛为绕圈赛,100公里的路线分为10圈,每圈10公里,呈梯形,而不是设定一个100公里的大圈。因为毕竟是在南极,100公里的大圈对运动员和主办方各方面来说,控制能力会比较弱。

赛前,赛事方会用压路机把路线上的雪压实,路边也有很多半人高的旗子引导。

全程有两个补给点,5公里处一个,10公里处一个。到后面因为有点起风,从第30公里开始,主办方要求所有人,不管你跑得多快,每跑完10公里都必须要进补给站喝水、吃东西、休息、换衣服等,这些都是为了举办一个安全合格的赛事所采取的保障措施。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网传事发地点照片中,多位参赛选手聚在一起躲避强风,他们多着短袖短裤,少有的几张保温毯也在风中狂舞


赛事方和运动员选择比赛,特别是突发的、有难度的赛事,我觉得最好降低一些难度。如果想参加比较有难度的赛事,赛事方和运动员双方都要做好更多准备和保障。运动员要保护自己,该带的东西要带,主办方要把避免天气因素等考虑得更多一点。

目前我从网上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次白银的比赛海拔比较高,有2000多米,如果是来自低海拔地区的运动员,如来自浙江、北京这种零海拔地方的,到2000多米的地方心跳会加快。比赛前,这些运动员要提前十几天去当地适应,但一般运动员很少有这样提前适应的。

有些赛事对这方面是有强制要求的。比如我在喜马拉雅山上比赛时,就被要求提前10天去适应当地环境,不能说我某天要比赛,当天到了就可以参加。这样就能提前10天适应高海拔和天气变化,开始训练自己的神经和血液,运动量也没有比赛这么大,可以慢慢调整,心理方面的适应和准备也是如此。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网传现场视频显示,有运动员遭遇极端天气已经口吐白沫,躺倒在地。

我记得第一天到的时候还是有点高反的,头有点疼,坐着不动心脏每分钟都跳到100、120左右了。待了一两天以后,我的心率才慢慢回到平均一分钟70多,在那里待得越久,心率和血液越能慢慢适应和变化。

另外,运动员在赛事当中一定要查好天气,包括这段时间大概温度多少,比赛前也要查一下天气预报,这样才知道要穿什么样的服装。

比赛时大家需要的是轻,跑得才会更快一点,因此通常会穿得少一点。如果碰到极端天气,问题就会突然形成。

如何避免这类事情发生,主要还是赛段时间的选择。如果赛事方有些强制要求,比如能一年四季控制住天气,或对比赛时段有选择性,也就不会遇上雷雨天了,我相信类似事情的发生几率会大大降低。

我们应考虑如何有计划地去提前准备赛事,比如比赛开始半年之前就做一些准备。当然这次悲剧主要发生原因还是恶劣的天气,下雨、大风引发失温所造成的,如何在赛事举办期间应对天气变化,是很关键的一个点。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组委会赛前提供的天气预报显示,比赛当天高温19℃,并提示建议着薄外套、开衫牛仔裤等


如何保障赛事安全?装备与救援都很重要

越野比赛中,运动员带的装备是很关键的。

运动员要对赛事有一些了解,比方温度多少,由此了解你比赛时需要带什么装备。主办方也要给一些意见,并配备一些强制装备,这要看主办方的理解能力了。每个地方举办赛事都不一样,强制装备的选择与赛事方对办赛的理解能力和投入有关,需要团队慢慢商量去做这件事。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赛事组委会要求的强制携带物品中,保暖装备仅有救生毯,其他如风衣/冲锋衣、保暖内衣、急救包等则为建议装备。

我去喜马拉雅山跑步时,当地海拔在3200~5400米左右,气温基本为零下一二十度,我穿的羽绒服能够抗零下二三十度,很厚很笨重,衣服裤子也会穿得非常厚,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就是怕失温等情况发生,赛事方当时也强制我们要带这么厚的服装。

但有一次在澳大利亚比赛时,我因为想跑快点,要轻,羽绒服就带薄了,薄的羽绒服保暖性会差一点,我边跑边走就感到有点冷了,但还好没有失温,后来继续跑完也没出现问题。

另外天气寒冷时举办的赛事一般要用到急救毯,高海拔的地方也会要求配备。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装备,它虽然薄,但是密封的,裹在人身上能够很好地保暖,特别是急救时特别管用。

我不知道这次比赛中是不是全部运动员都带了急救毯,但我看到好多运动员都带了。有些人急救毯被吹坏了,但质量好的急救毯是不会被吹坏的。而像冲锋衣之类的有的运动员会在赛事上带,也有的放在补给站,得看自己考虑。

在保证运动员安全方面,一般当地有信号的话,会让打手机,没有就提供救护信号,比如天上飞的、很亮的、大家能看得见的那种,运动员不舒服时可以使用。

主办方也会在每个补给站点给运动员称体重,比赛前、中、后都会,如果运动员脱水太厉害,数据不行,会强制要求不让参加比赛。

以往我参加过的每一个赛事,都会配备医护人员和救护设施。像越野赛这种难度的赛事,救护力量的配备方案通常是根据人员多少,由当地医护人员介入,配备一两辆救护车在赛道边上。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本次赛事赛道图,遇难运动员多倒在Cp2-Cp3段,那里车辆也不便抵达


同时越野赛基本每七八公里就会配备一个补给站,里面有工作人员和吃的等补给。因为需要给上百位运动员提供水、补给等,这些物品不好人工搬运,一般由车辆运上去,车通常都可以开到补给站。

保障是很关键的,这些活动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一个团队完成的,赛事也是一样。

我在国内参加赛事非常少,2015年我在挑战100天马拉松时,有9辆车、30多人,包括医护人员、按摩师、营养师等只服务我一个人,我专注跑完可以按摩、拉伸、放松和补充蛋白,相当于有了一个很科学的保障,因此跑100多天也没受伤。

未来赛事首先不要增加难度,而要增加安全系数

这次赛事出现的问题不是小事情,而是大事情,中国乃至世界上可能都没有这么严重的情况发生。我不清楚以往国际上情况如何,但国内以往比赛是存在出现一两人因意外死伤的情况的,但这次这么多人伤亡在国内肯定是第一次。

这次赛事反映出的几方面问题,包括天气的选择、运动员带的装备和赛道的布置,赛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还得对事故调查后才能知道。你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怪运动员,突发极端天气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人想要胜天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赛事不选择那么高海拔的地区,如果能够计算和预测天气,在一年当中选择相对安全的时间举办赛事,没有碰到这样大风、大雨、低温的情况,如果赛道不采用现有这条路线,而是平稳的路,边上有房屋的情况,如果不使用一圈100公里的赛道,而是用类似南极比赛那种只是5-10公里一圈的赛道的话,也许类似事件的发生几率就会下降,甚至避免悲剧发生。

另外,我们运动员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比赛过程中大家感觉天气不对劲,一定要马上下撤。做这种判断对于选手来说是很难的,因为大家都想完赛。

有时候退赛确实会比完赛难度更大。这次比赛中,一场赛事里20多条性命没了,其中还包括一些高手,我早上看到这件事真的是非常震惊,也觉得非常可怕。

但我觉得运动员不仅要有完赛的精神,也要有退赛的精神。运动员一定要意识到任何赛事不一定非要完赛才行,回到家才是到达终点。不管最后成绩是第几名,甚至退赛,只要回到家里都是冠军。

此外,特别像白银这种赛道,还有许多在大山里的赛道中,人是非常渺小的,不是我们征服大山,是大山让我们过去。只有懂得如何敬畏自然,我们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这几年国内越野马拉松比赛水平在提高,赛事也在增多,赛事方把赛事做得越来越完美。

我建议未来国内赛事首先不要增加难度,而是增加安全系数,要考虑天气原因,不至于像这次一样出现这么多突发事件。同时,赛道最好是有可以开车的路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救援也会快很多,还要对医护人员进行AED等培训,这些对运动员都会有很大保障。


极限马拉松(甘肃越野马拉松21人遇难,中国极限马拉松第一人陈盆滨:不能全都怪主办方或运动员,有时退赛比完赛难度更大)

马拉松史上,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死伤惨重,事件造成3死260余伤。


面对突发事件时怎么处理,怎么早一点暂停,处理方案如何执行,如何确保山上出现第一个求救信息后就能迅速应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对赛事运行都很关键。随着赛事难度增加,保障程度也要跟上去,细节做得越多,就越能保障赛事安全。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