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更新时间:2022-07-31 01:40:32

文/刘德庆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立春”的约定

尽管这个春天有点特殊,但肆虐的疫情丝毫没有阻挡住“立春”她热情的步履,你看,她已经准时来赴每年一次的约定了!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白居易是欣赏春风的。春风是“立春”节气的先锋官,她早已迫不及待,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了,她赶跑了凛冽的北风,驱散了困扰着人们的雾霾;吹醒了大地,吹化了寒冰;吹得柳树急急忙忙的吐出了嫩叶,吹得杏花羞羞答答的涨红了脸庞;吹掉了小狗子一身蓬松的赖毛,吹得小孩子的棉衣被遗忘在了大街上,春风华丽转身又把孩子手上的风筝吹得腾云驾雾,直上云霄。那湖里,那空中翩翩起舞的天鹅,也该是春风招引来的吧!还有那嗡嗡叫的小蜜蜂,成双结对的美丽蝴蝶;那风力发电机组,硕大的叶片在春风中也转动起来,开始为人类做贡献了,听,还“呜呜”作响呢!

“立春”携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它也如期赶来报到啦!春雨挥洒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麦苗仿佛一夜间就返青了,还泛着油光的叶子,每天都是崭新的,田里的麦苗,成长的这么健康呢,就像吃足了奶水的婴儿,一会儿酣然入睡,不见了动静;一会儿扭起了秧歌,“沙沙——”作响,怪不得说“春雨贵如油”啊!原来,她这是给麦苗送营养来啦!春雨给整个城市也带来了生机。路边的冬青,在春雨的轻抚下,更加鲜亮了;公园里的树木,也在春雨的疼爱中,喜极而泣,“吧嗒吧嗒”流眼泪呢!那朵迎春花更是对春雨依依不舍,要不,它的花心里藏了那么多的春雨呢!春雨飘洒在空中,人们在春雨中慢悠悠的走着,一点也不慌张,情愿让春雨把自己的身上打湿,还不时的仰起脸张大嘴巴,品尝着春雨的甘甜。

此时此刻,人们早已平整好大地,为了这个约定,等待插耧播种了,种子们“哗啦哗啦”的,唱着欢快的歌曲,藏进了泥土里,它不是给人们捉迷藏的,它是要给人们变魔术呢!果不其然,时间不长,它变出了一地的小苗,绿意盎然的,精神十足。这一株株小苗不是老农民的希望吗?正是“一年四季在于春”啊!可不,春天正是人们播种希望,收获明天的季节啊!

此时的我,又唱起了汪峰的《春天里》,也只有在春天里才能感受《春天里》饱含的那种沧桑,激荡的那种希望——

聚焦《当代散文》这个享誉全国的散文阵地! 它是文化人创作的专属平台,已入驻大量的文学达人。在这个春天里,我的豆腐块也会捷足先登,定会强势入驻的,想必也会得到全国众多文友的青睐的。在接下来的春光里,我会把《当代散文》作为自己开发出来的的自留地,趁着大好春光挥锨掘土,施肥播种,去等待春华秋实美好日子。

在床头边,在书桌上,在所有目力所及的地方,都有散发着一种最有魅力的东西。有人说,她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人说,她还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还有人说,一旦有个人开始恋上她,那么,她的灵魂会燃烧在虚拟和幻想上。对了,这个东西,就是书,我的最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里,她怎能缺席呢?

整个世界,整个天空,整个大地,所有的花鸟鱼虫都没有辜负这个“立春”的约定,我怎敢辜负这个约定,有负韶华呢?

“谷雨”的眷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土地平整造墒后,就迎来了的春季播种时节。“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远远望去,农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在家乡,春季的农田主要是种植棉花、辣椒等传统的经济作物。棉花种植的历史也有几百年了,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价格相对比较稳定,人们种植棉花心里还是比较踏实,各个乡镇几乎都设有棉花收购站,以满足老百姓卖棉的方便,棉花加工厂也是县财政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县有“银夏津”之称的美誉。

辣椒的大面积种植在九十年代就开始了,它的普及是得利于武城商庄辣椒市场的落成。辣椒的品种主要是望都红、益都红、朝天椒等。望都红长势个大体长皮厚,是制作辣椒酱的优质原料;益都红颜色紫红,形状短而粗,皮稍薄,打辣椒粉它最合适;朝天椒,外表光滑,小巧玲珑,含辣素极高,是饭店厨房的必备佐料。辣椒的价格时高时低,如果运气好的话,一亩辣椒能赶上二亩棉花的收入,胆子大一点的家乡人对辣椒也是情有独钟,趋之若鹜。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耩棉花和辣椒,都要提前准备种子、拌种的农药、薄膜、除草剂等。棉花一般每亩使用毛籽时二十斤左右,因为开始还没有脱皮的精装的种子,所以还要准备一口大缸,放上水,进行浸泡催芽。催芽的时间一般用三至五天,这个过程中,还要及时检查,发现冒芽儿了,就得及时把种子从大缸里捞出来,进行晾晒,随后把种子盛到布包里等候耩地了。辣椒的催种还是相对容易些,浸泡后,捞出晾干,放在太阳底下或炕头上,两天左右就有冒芽的了。

耩地也经历了从手扶播种到机械播种的过程。手扶播种机的结构并不复杂,全部用铁片制成,上边是两个种子筐,下边两个分土豁口插入地下,中间的车轮随着转动同时带动链条,把种子箱里的种子均匀的送到豁口里,两个铁质的轱辘把播下的种子压实,后边有两个扶手便于人们操作,因此这项工作需要两人,一人牵牲畜,一人驾驶播种机,它的缺陷是不能一次性完成覆盖薄膜的任务。

机械播种就大大节省了人力,而且覆盖薄膜一次完成。它的动力来源是一辆农用拖拉机,带动一台播种机完成,外加一套腹膜装置。它运作起来不需要太多人力,只需一人拿把铁锨跟在后边,在覆过的薄膜上压上一点土,以防被风吹起。大面积种完后,还要及时补种地头、地边,检查地膜有没有压好。

正常的时候,十天左右,小苗就会开始露头了。小苗出来后,就要把薄膜底下的小苗放出头来,以免影响生长。放风的工具很简单,一条木棍上固定一个铁钩就可以了。放风是一项细致的活,棉花还比较妥当,晚些日子不碍大事;特别是辣椒,晚了可不行,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就会把小苗烤焦,前功尽弃,只好毁茬重种。放风完毕,就要在小苗的根部围上散土,拿把小铲子,蹲在地上一干就是几天,风吹日晒是折磨人的活儿。干过这活儿的人,脸晒的黢黑黢黑,两只手就像枣树皮一样,而且腰酸腿疼。

补苗也要做的及时;再晚了就要移苗;实在无苗可移,就要在大的空挡处种上芝麻或豆类植物。老百姓种地,都这样,看着土地亲近的很,不会让一寸土地闲置着。

如今那些坚守在老家的人们,依然眷恋着这片土地,不忍离去,在“谷雨”的节气里,年复一年的播种着希望,收获着明天……

“芒种”的味道

“芒种忙,麦上场”。

不错的,前一天还泛青的麦田,一场干热风刮过,大地就像一个变色筒,泛黄一片了。三三两两的人们走进麦田,相互打着招呼,折上几个麦穗,搓下麦粒,放到嘴里,嚼一嚼,提前品尝起丰收的味道,并啧啧夸赞一番:“今年的麦子熟的真好啊!”

这时的父老乡亲们会提前赶到集市上购置几把顺手的镰刀和各种长绳,短绳,木杈,扫帚等过麦的工具,翘首以盼,拉开了麦收的序幕。

麦收前,平整麦场是件很重要的工作。坑坑洼洼的地方要运土垫上,凸起的地方要做平整;再套上牲畜,拉着木耙把整个打麦场的土松泛起来,再用石磙对场地进行碾压使之平整,这个过程人们称之为串场;接下来要对场地均匀的泼洒清水,使场院滋润;泼场完毕,晾一晾,撒上碎麦秸,再次用石磙碾压,直至碾实为止,完成杠场的工作,这样,一个打麦场才算做成了。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会迷迷糊糊被大人从被窝里唤起来,带着割麦子的工具,趁着早晨的凉爽,来到麦田里。尽管不情愿,但看到胡同口,大道上,麦田里忙碌的人们,也就一切行动听指挥了。大人分好要割的麦子垄行,就开始割麦工作了,弯下腰,左手抓住一绺麦子的颈处,右手握住镰刀前伸,然后重心后移,屁股下蹲,向后稍稍用力,一绺麦子就会轻松割下来了。这时,边割还要边随手用两绺麦子缠成麦腰,以方便捆扎麦子。

一畦麦子收割完毕,再用麦腰捆扎成一个个小捆,等候装车。为了尽可能的多装麦子,拉麦子的车辆提前要武装起来,前后扎上麦架,再备好长绳。左右两人装车是很有效率的,手握木杈,挑起,放下,挑起,放下……不大一会儿,就会装满一辆地排车的。使唤着牲畜摇摇晃晃,就开始了回归的旅程。回到麦场里,再把一捆捆的麦个子解散开来,均匀的摊到场院里晾晒。

赶上好的天气,一天翻上几次,就可以轧场了。这时的石磙在牲畜的牵引下,飞速转动,跳跃前行,为人们跳着丰收的舞蹈;它还不时的发出“吱吱咯咯”的响声,那是石磙与架子摩擦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是唱起的一首首劳动的赞歌。把轧完的麦子翻上一遍,轧好,就开始起场,扬场啦!

扬场可是个技术活儿哦!这活儿我还是跟着爷爷学会的。找到起风的早晨,拿上木锨、扫帚、耙子等工具。扬场时,要迎着风向,弯腰站立,前腿弓,后腿登,而且不能随意走动,扬起的瞬间,要让麦粒从锨尖撒出,落到地下后呈现一条直线。扬场最怕给弄的一大片,满场地是麦粒,既增加工作的难度又延长了工作时间。一人扬场,还必须要一人打场,及时把麦粒、麦余和麦糠分出层次。这活儿,很多时候是夫人完成的。如配合得当,效率会很高的,一会儿,一堆金灿灿的麦粒就出现在眼前了!

扬好的麦粒还需要摊晒,或者就地,或者装车拉到平整的、不影响人的场地去。麦糠包起,运至闲屋,这是喂牲畜的优质饲料,舍不得浪费;麦余回场,重新碾轧,力争颗粒归仓;晒干后的麦粒就要入囤了,多余的还可以送到面粉厂存起来或者卖到收购站里。

麦后,家家会垛起一个个圆圆的小山似的麦垛,那曾是农村一道美丽的风景!麦秸铡碎可以喂牲口,农村烧大锅麦秸还是最好的引火原料,多余的麦秸还能售给造纸厂出产优质的纸张。随着麦垛的胜利落成,这样就算是完成了一年的麦收任务。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麦收,就这样一板三眼的过着。过一次麦天除了进行平场、耙场、串场、泼场、杠场、扬场、打场外,还要进行摊场、轧场、翻场、起场、堆场、晒场一系列的工作。凡是有过经历的人,都会扒一层皮的,因为过麦就像投入一次战斗一样,放下扫帚,就是耙子,各种活儿都是连贯性,一气呵成的。时间短了还能受得了,时间稍长,就会觉得腰酸腿疼,痛苦难耐。特别是到了晚上累的仿佛瘫痪了一般,也仿佛像霜打了的茄子。

“芒种”里,骄阳的炙烤,也考验着人们的忍耐力;雹砸、雨淋、大风刮,也时刻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因为六月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如果赶上这样的天气,麦场里,大人孩子,全家出动,个个就像打比赛一样,紧张,忙碌,劳累,着急。

我的皮肤天生对麦芒过敏,经常奇痒难忍,白天干完了活,晚上就会不自觉的挠抓身上,常常把脚面,小腿挠抓的血淋淋的一片,看着恐怖。因此过麦天对我也是一次痛苦的经历。

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帮我们干活了。在麦田里捡拾装车丢下的麦子,帮助我们装车,在麦场里堆麦粒,站在麦秸垛顶上,指挥着我们两口子堆起高高的麦秸垛,还惹得路人纷纷称赞,都说这孩子从小就是个不怕吃苦的孩子。

一年又一年,“芒种”时节又到了,又是一年麦收季。眼前的麦收已经是大型机械的联合作业了,它们犹如一个个钢铁战士,为麦田丰收加快了进度,提高了效率,减轻了负担。微风又吹起了金色的麦浪,这可是吹来的是鲁西北平原上农民兄弟们的幸福味道啊!

“处暑”的颜色

“处暑”是什么颜色,我敢说,在我的家乡应是银色的。

我的家乡素有“银夏津”之称,古老的土地是由万里黄河冲击淤积而成,黄河故道上的沙质土壤是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百年来,勤劳而朴实的劳动人民,日出而作,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的耕耘着这块赖以生存的黄土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们对棉花地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期盼着它的回报和恩赐。

洒满汗水的黄土地果然不负众望,每年都会奉献出那一朵朵,一包包,一车车,一垛垛的棉花。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棉花地也就承载了无数棉农的希望和梦想。是来年的农资产品,还是一件梦寐以求的家用电器;是盖房修屋缺少的一些建筑材料,还是孩子们远方求学的学杂费用。人们深情的专注着这片土地,充满了无比的期待。

棉花地,经过春天的耕耘与播种,夏季的喷洒农药和整枝管理,最后像大多数农作物一样,给人们呈现出最壮观的靓丽风景是在秋天。“处暑见白”,这是棉农们都熟悉的一句谚语了。节气过后,那一个个棉桃,像是接到了命令一样,终于裂开了嘴巴,露出了笑脸。有的大大方方,扬起了脸庞,争着向人们邀宠索爱;有的则背过脸去,像一个个娇羞的女孩,躲藏在棉叶底下,在风儿的呵护下,不甘寂寞的发出低低的呢喃;有的则顾盼流连,暗送秋波,生怕被人们冷落了一样;有的已经急不可待,吐出长长的棉絮,向你招手致意。

它们无论是四个瓣的,五个瓣的,都争先恐后,尽情的展示着自己的风姿和情怀。天上的云朵也被这棉花地的景色打动了,它们在风儿的指挥下,依次排队观光来了。天空中的白云,地面上的白棉,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面。如果有哪位画家来此写生,那肯定会为这风景所陶醉。

家乡的人们也被棉花的热情感染了,纷纷准备好大包袱,小卧单,自行车,小推车,大拉车,急急忙忙,奔赴棉花地,来参加这摘棉盛会。半腰深的棉花地里,从此开始了一场人们与棉花的亲密接触。人们围好小包或系好口袋,一头扎进这情深似海的棉花地。采摘棉花是年轻妇女的绝活。你看她们,低下头去,两手上下跃动,似乎是为这慷慨的棉花地弹奏着《丰收》的钢琴伴奏曲。一朵朵雪片一样的棉花,被她们娴熟的放进扎好的包里。此时的她们,是没有时间去跟你攀谈聊天的,她们已经完全沉醉在这白花花的世界里了。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上了年纪的人,也不会闲着,尽管动作慢一点,也加入了这采摘队伍,他们笑着,赞叹着,筹划着,掐着手指头,向人们诉说着,今年要还上哪些欠账啊,还要该添置哪些物品啊!小孩子更不示弱,犹如古诗中描述的“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样子,挎着书包跟在大人后边,亦步亦趋的走着,摘着。有的城里人,也赶来凑热闹了,他们显然不适应棉花地的劳作,等最后被棉窝扎的满手伤痕累累的时候,才感悟到劳动不仅是一种能力,更像是一种挑战性极强的技术。

男子汉们采摘棉花是要甘拜下风的,他们在棉花地里扮演的是运输大队长的角色。他们会及时的把整包的棉花,扛到地头,运回家中,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拉到市场,变换成硬通货币,以满足家人的各种欲望和奢念。

棉花全身都是宝,这是众所周知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着孟郊的这首诗,似乎又听到奶奶纺车的“嗡嗡”声;那根根棉线又倾注了多少母亲对儿女的长长的挂念。

棉花还被制成了棉签,作为医务人员应急用品,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棉絮填充的被子,温暖了人们整个冬天,在那天寒地冻的环境里,有谁不喜欢舒适的热被窝呢?

棉花制成的床单、被面、衣服等纺织品,给生活带来了绚丽多彩世界。人们喜欢棉织物不仅是它坚牢耐磨,而且还能反复洗涤,并且能在高温下熨烫;穿着舒服的棉布快速的吸湿和脱湿效果,也是人们钟爱它的原因。

棉花做成的棉花画装点了人们的生活,美化了世界,在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美术课上,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智慧的灵感和艺术的享受。

棉花还可以作插花花材使用,成为家居空间中让人无法忽视的点睛装饰!挂在墙上或床头都是温馨浪漫的饰物。

棉花籽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服务于千家万户的厨房和餐桌,为人们烹炒煎炸出可口的美味。棉籽油还可制成护肤产品。富含高质量的多种维他命、脂肪酸。这些成分以完美的比例相结合,互为补充,成就了棉花油独一无二的护肤特性。当下,含棉花籽油的护肤产品有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爱美人士的偏爱。

棉花还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极其普通的棉柴又是人们做饭取暖的优质燃料。棉花还能制造炸药,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它为世界的和平和祖国的安宁做出了默默的贡献。

啊,我家乡的棉花地,你这伟大的土地!你为“处暑”节气""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颜色。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

“冬至”的温度

鲁西北的冬天是从“冬至”开始的。

七十年代的冬天,总感觉比现在的温度还低,要冷的很多。一望无际的原野里,早已没有了生机勃勃的景色,那些绿意盎然的冬小麦,在呼啸的北风中,也变得如枯草一样了;河坡上的各类杂草,冻的瑟瑟发抖,在风中发出哀鸣声;路边的白杨树,早已把树叶献给了大地,光秃秃枝丫裸露在那里,上边硕大的鸟巢还在寒风中坚强的挺立着;泥土路已被冻的张开了嘴巴,形成了很不规则的裂痕。

青蛙、蛇之类的小动物已经进入冬眠状态,地面上看不到它的任何动静了;小燕子早已没有了踪影,大雁也排着整齐的步伐去了南方,它们是忍受不了鲁西北的冬天的;不过,麻雀们还在树枝上吵闹个不停,看见谁家有散落的粮食,他们会大胆的落下来,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啄食完毕;那些鸡啊,鸭啊,鹅啊,还会整天吵闹个不停,少了一顿饭,仿佛多大的事一样,跟在你的屁股后面嚷着;小狗子倒是欢实的很,来了生人照样“旺旺”个不停,见了家人又是点头又是摇尾巴,亲热的不得了;那些高大的牲畜早早的续起了长毛,太阳出来了,被主人牵到太阳地里,晒一晒,它们摇头晃脑的,那高兴的。

人们都做好了各项工作,准备抵御着来自西伯利亚寒潮的肆虐。农村人这时已把外面的窗户上订上了挡风的东西,“针鼻窟窿,牛头大风”,这是鲁西北人早就领教过的!有的人家早已在屋内点上了蜂窝煤炉子,人们伸出手来,在上面暖和着冻麻了的双手;也有的家庭备足了煤块,新换上了暖气片;不知谁家的空调也打开了,“呼呼”作响,送上了温暖的热风;暖风机也悄悄的走进了家庭,卫生、安全还环保;烧大炕的人家,把灶火烧的旺旺的,那袅袅的炊烟,久久飘散在小村的天空。

近几年地球变暖了,但也没给鲁西北的冬天带来多大的变化。老家的人们很早就换上了冬装。这季节不再讲究身材如何啦,也不管臃肿肥大啦,各类保暖衣,保暖裤,围巾,耳罩,棉把套,棉手套,棉鞋,军大衣,真是全副武装啊!暖和就行啊!羽绒服成了年轻人的最爱,既舒适又温暖;上学的孩子们,脸蛋冻的红红的,鼻子水一个劲儿的往外流着;那些老年人,在屋子里待久了,会来到背风的太阳地里,揣着手的,跺着脚的,天南海北,云山雾罩的侃着大山。

城里的人,大多呆在暖气的屋子里,鲁西北的城市供暖在每年的“立冬”前后都开始了,他们天天测着屋内的温度,倘若管道出现问题,莫名的停止了供暖,那“12345”的市长热线电话,非给你打爆不可。这样的天气,流感会趁虚而入,那一个个小门诊部里,人满为患啊,躺着输液的,坐着吃药的,歪着扎针的,老人,孩子,帅哥,美女,都难逃此劫啊!害怕扎针的孩子,喊叫着,哭闹着,急得大人哄着,劝着,打着,骂着。最忙碌的得属大夫了,包药,取针,换药,刷卡,不亦乐乎的照应着。

这个季节里,最勇敢的人当属冬泳的人啦!路边的人穿着厚厚的棉衣瑟瑟发抖的时候,他们已经脱光衣服,做着入水的准备工作了。在没有结冰的地方他们还会游上几个来回,有冰冻的水面,他们凿上个大窟窿,跳进水中了。那场面让人看了真会惊掉了下巴!

鲁西北的“冬至”节气每年都会赶上一场大雪的。这可乐坏了农村种田人,因为“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啊!城里人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整个交通就会瘫痪了,高速是必然封道的,学校也会做出应急方案的。短途的人们手牵着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也有的小心翼翼的开着车,生怕意外发生在跟前;老人就不会出门了,广场舞不跳了,秧歌不扭了,卡拉OK不唱了,一切娱乐活动暂停了;人们只能躲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站在窗户跟前看风景了;最快乐的当然是孩子们,他们在大人帮助下,堆起了雪人来;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着,打闹着,摔倒了,又爬起来。天晴了,向阳一面的雪化成了积水,房顶上的雪水也“啪嗒啪嗒”的流着;晚上气温又降下来了,地面又成了冰面了,那些房上的积水全部冻成了冰挂,远远望去,晶莹剔透,真是一大景观啊!

“冬至”最美的饮食当属饺子了。这一天,淳朴的鲁西北人各家各户会包饺子吃,这个习俗还要从医圣张仲景说起,传说他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一直吃到今天。这一天,街上的那些饺子馆的生意也是最好的,因工作的原因,来不及包饺子的人家,会来到饺子馆里,一顿美餐,去除了寒气,带来了暖意。商店里成袋装的饺子,也很受人们喜欢,这天的销量也是蹭蹭上升,乐的商家眉开眼笑的。

鲁西北的“冬至”啊,就这样来到啦!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简介】刘德庆,山东夏津人,中教高级教师,德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有个人散文集《奔跑的岁月》。有100多篇散文、诗歌散见于全国各纸质报刊和网络平台,并有多篇文章在各类征文中获奖,作品入选《小村大书》《中国民俗文化》《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散文十二家》等书籍。

《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126、 sdca98@163

壹点号当代散文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武城商庄英超辣椒公司在哪里(当代散文||节气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