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更新时间:2022-07-26 22:12:11

一个人在何种契机遇上一本书?一本书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

在生活快节奏、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对我们来说,阅读还有用吗?作家阿乙说,阅读让你在纵向横向上都获得极大的膨胀,像宇宙一样膨胀。

当一本书读不下去,我们还要继续吗?书评人维舟说,就像跑步一样,把读书变成一个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读书的时候,我们需要看他人的评论吗?阿乙说,好的书评人,是用他们的灯光把那块钻石的各个侧面给我照出来。

这是著名作家阿乙、知名书评人维舟和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罗东进行的一场关于阅读×书写的漫谈和分享。希望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能对阅读与写作的问题,得到一些答案。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场精彩的对谈吧。

对谈嘉宾

阿乙,作家,《人民文学》中篇奖、蒲松龄短篇奖、林斤澜短篇奖得主。

维舟,“中国十大书评人”之一,“腾讯·大家”“南都观察”“澎湃·私家历史”《GQ智族》等专栏作者。

罗东,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主持视频栏目“罗东时间”。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01

“大量的阅读使我获得了非常准确的思考功能,对所有人生经历的事情都能够理解。”

罗东:我们需不需要阅读,阅读它有没有用?有时候可能认为阅读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不想把它贴上一个“有用”的标签,或者是不需要这样一个期待,我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私人的,不想被外界干预的。但有时候我们又觉得,私人的阅读是社会进步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阅读可以综合起来变成一个公共阅读,好像它可以改变一个社会的观念。阅读对于个人来说,到底有用吗?

阿乙如果没有阅读的话,我的写作就寸步难行。基本上是这样,我的生活非常寡淡,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非常寡淡,但是,它内在又极其地丰富,如果你没有阅读的帮助的话,你的生活就白白过去了。残雪老师好像说过一句话,她说“如果你不写作的话,你30岁以前的生活会像一堆废羽毛一样,或像一堆废纸一样的,就会缺乏意义”。

如果不是阅读的话,我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有这么宽广,阅读这一块会让你在纵向上和横向上都获得极大的膨胀,像宇宙一样的膨胀。如果不是阅读的话,我很难想象这个人的一生会过得多么地单薄。

我最近的写作就是这样,我突然发现我进入到40岁以后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俯视过去的人生,对过去人生里所有未解之谜、过去轻松放过的事情,都能有一番很好的思考和理解,当时,有很多事情用常理没办法解释。但是现在都非常了然。

这就是因为大量的阅读使我获得了一项非常准确的或者非常深刻的思考功能,对所有人生经历的事情,都能够理解。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阿乙

我会理解我的祖母,为什么她会碰到任何一个人都会去诉苦,说她的身体疾病。这个我在读余华老师的《现实一种》里面,发现俩兄弟互相残杀的时候,他们的老母亲还在那里哀叹自己的身体非常的糟糕。然后这个老妇人就在哀叹中悄然地死亡了。我发现其实在农村、乡村里大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她需要通过疾病来呼吁别人关心她。

当时,会觉得我的奶奶很啰嗦,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小的疾病,她要走到街上,从街头说到街尾。现在通过很多的阅读,包括一些哲学的阅读,我觉得也读得比较痛快。我就是通过这个杂乱无章的阅读,获得了很多非常不专业的知识。对于人生的很多经验,也进行了重新的一个理解。

如果没有阅读的话,我觉得我写的东西就和我过去写的日记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价值。

维舟:马原说作家有两种,一种像马原自己说的,他要读很多书才能写得出来,另外一种像朱文那样,不看其他人写的东西。他写的东西都是从生活当中来,但我觉得朱文也不是说他就不去认真地观察生活,他也观察生活,只是说他可能脱离了书本的知识。所以,如果你观察生活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阅读,它只是用看书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

我们可能也不需要把阅读这个概念理解得太狭隘了,阅读实际上是一个丰富我们自己的过程,只不过是说书籍是比较浓缩的人类的经验,花几十块钱就能够买到这么浓缩人类智慧的一个结晶,大概除了书以外,没有其他的知识产品能够这么廉价了。所以我觉得阅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选项。

罗东:维舟老师做书评,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一种情况:你并不是说要为了写一篇书评,而是纯粹对这个书感兴趣,或者对这个议题感兴趣去读一本书,读完之后,你并没有写书评。

维舟:当然有很多,有的书因为读完了以后,觉得它太厉害了,要怎么评?我觉得好像自己都不敢去评,文学类作品可能很多时候是要自己去感受。可能有的人也注意到,我很少写文学批评,因为我觉得文学批评是非常专门的一个领域,而我自己写的很多还是和历史社科较为相关的。

我不会勉强自己去写,因为我也不是以写作为生的,所以对我来讲,很多时候我写评论只是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有的时候甚至不一定说这本书本身很好,但是我觉得可以顺着这个话题来写我自己的一些感受,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

什么叫好书,在我看来,好书的定义不是说你在书中得到了多少干货,得到多少知识点,而是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启发,它也激发了你什么思考,这个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02

对于不爱拿书来看的读者,碎片化阅读好像并不总是糟糕的。

罗东:今天很多朋友会认为,看一本书,我不是去把这本书从头看到尾,或者说选我感兴趣的章节去看,而是听,听别人的综述,听别人解说,把书浓缩成这些,这样去看一本书,好像也能get到知识点。这种方式流行的时候,大家还会提到一个词,就是知识焦虑。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阅读,大家把它定义为碎片化阅读,就好像碎片化阅读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

其实有时候想一想,什么是碎片化阅读,就是我看手机的时候,我只看个摘要、看个标题,没有看全文。或者说这篇文章本来就是一个摘编,没有包括全文,所有的方面和所有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不是碎片化阅读?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罗东

我们的父母在朋友圈转发一篇文章,可能并没有get到那个点,得到的也是二手或者三手的信息。那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碎片化阅读?这样的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有没有意义?其实有一段时间我在想,碎片化阅读好像也并不总是糟糕的,如果对于之前不爱拿书来看的读者,不是通过书来阅读的人,今天好像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读到一些知识点,而对他来说,这是不是知识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但这个阅读在热爱读书、关注阅读的人当中,大家可能会说,这不是阅读。

维舟:我的阅读有时候也会碎片,可能碎片化阅读也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的处境吧,其实大家的生活都一样,生活节奏那么快,你要寻求完整的时间段来阅读,其实是蛮奢侈的。这个是大家共有的处境,我觉得不需要去道德谴责他。

为什么碎片化呢?有的人因为的确是没有时间,还有一种情况是,他读得比较浅。所谓浅的意思就是,他是从书里面去摘那些点,但是读的时候好像在扫描一样,就是在找,找哪些点对自己是有用的。这样的话其实有一个问题,它会整合进自己原有的框架里面,就是哪些点对我有用我就摘出来。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把读书变成一个自己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就像跑步一样,有人可能每天不论刮风下雨都跑半马,等到有这样的一个生活规律形成了以后,你自然而然就会形成某种生活的自律,而这种自律感一旦形成,你会觉得很愉快。

03

一本书读不下去的时候,就像一个关口,这是自我质疑或自我更新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罗东:一本书看不看得下去,或者怎样定义你把一本书看完了,可能我把它最关键的知识点看了,结论看了,它怎么论证的我看了,但我没有一页页地翻,没有从头看到尾,没有每一章都看,我好像也会把它定义为看完了,然后我在豆瓣上打一个读过。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办呢?

维舟:读一本书读不下去怎么办?我觉得只有一个答案,就是继续读。我看到豆瓣上面的一些评论觉得非常惊讶,他们很自信,很多评论写的是:一本烂书、好差、不喜欢,就是很多直觉式的判断。喜不喜欢,是不是烂,这是一个没办法做分析的判断。因为这是一个感受。你要么赞同,要么不赞同。但是哪些地方不赞成,我们就可以来讨论。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维舟

所以当我看一本书,如果觉得读到有点怀疑的时候,

通常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我自己没读懂,然后我要不要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

又或者说这个学科里面,其他的著作是怎么样的。所以,当你慢慢积累之后,才能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判断这本书。我觉得这是一个蛮重要的自我训练。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原来你觉得写得不对的东西,其实不是这样,是你自己没理解,你根本就没有进入到那个脉络,换句话说,你可能连门都没有摸到。因此,如果你讲不出一二三来,你最好还是多去看一下。

有的时候你读一本书你读不下去,或者说你读得困难,你读得不感兴趣,这个时候其实就像是一个关口,这是自我质疑或者自我更新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04

评论者能够提供帮助的视角是,他可以把这本书给脉络化。

罗东:我看一本书好像有一点懵懂,我需不需要去看别人的评论。别人的阅读感受和我的阅读感受是不是共通的?是不是可以交流的?我读一本书的时候,我需不需要去看别人是怎么评价,或者说,阅读需不需要书评。阿乙老师,你创作会去关注别人怎么评价你的书吗?看评论会影响你自己的创作吗?

阿乙:不但去看,还会搜索,主动的。作为一个恶习,现在已经把它给减少了,每年搜得不多。一个写作者在这个社会里,最便捷的就是看到别人的反应。古话说的双刃剑,就是你看到的时候,其实也影响到你自己原来的一些东西。它可能会摧毁你,也可能会帮助你。就看你自己当时的心态怎么样,看你厌恶这个评论还是你甘心接受它对你的指引。

我很少俯视天下,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很牛的读书人,我其实是让渡了自己的审判权,我尽量少地去审判别人。碰到有一些厉害的读者,我一般就会问他,对你影响最深的书是什么,这样我就会收获很多。

如果是专家,如果是比你水平高的人指定的要你读,你读不下去,也要把它读下去。你只有读完了以后,你才知道这本书的益处有多大。

维舟:我觉得书评对于我们的公共智识生活还是挺有帮助的。你要知道,接下来怎么看待或者怎么解读一本原著。

我们对于书评价值的认定是什么?这其实不只是书评本身的问题,而涉及到我们怎么看待文化生活,怎么看待阅读这个问题。我们对于这些不同的文化领域,你有没有想怎么去品鉴它,还是觉得我的感觉就对了,我干嘛还要看别人的意见。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

阿乙:我是一个书评阅读者,我之所以读书评,是因为有很多的作品,凭我自己的理解是搞不懂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书评人或者学者,来解释这个。用他们的灯光把那块钻石的各个侧面给我照出来。比如说海子的诗,还有顾城的诗,特别是顾城的诗,我对顾城是略微有偏见的,觉得他受教育程度不高,好像是小学毕业。他写的很多东西非常富有想象力,有一种神经质的东西在里面。

但是我看过胡少卿对他的解读,从顾城本身的家庭背景,还有当时中国的背景来解读这个诗,一下就能看到很多我看不到的异相,我才知道为什么顾城这么厉害。

书评人承担的使命很多,比如说追求自由,追求真理,还有一个严肃的任务,就是为像我这样的读者指明一些比较模糊,或者大家一眼放过去的那些进行一个导读,让我们这些后进分子跟上。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维舟:我觉得评论还有一个特点,可能很多读者本能的只关注这本书本身,就是这本书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评论者能够提供帮助的视角是,他可以把这本书给脉络化。所谓脉络化就是把这本书放到一个和其他书相关的领域,来看待这本书的价值。

如果把一个作品或者一个人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背景当中,就能够看出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红楼梦》这么厉害。如果你孤立地只是看《红楼梦》本身,可能讲不出个所以然。你和其他的小说做对比,甚至和其他国外的小说做对比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本书独特的地方。我觉得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点。

英国作家吉卜林有一句话,他说“一个只了解英国的人对英国又了解多少呢”。他的意思是,如果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英国,只知道英国是这样子,那只有离开了英国,去法国、德国、印度去看看,你才知道,原来英国是这么地特别,和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只看一本书,孤立地看它,你可能真的讲不出个所以然,但是你看过其他的,相关的文献,你就知道,它有什么地方是突出的,它还有什么其他书没有讲过的,它的独到之处在哪里,它的社会意义在哪里,这个小说家的写法有什么地方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挺重要的。

05

好的书评,一定是像作者那样,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

阿乙:我认为,

一篇好的书评是要去了解作者的思想背景,了解作者的习惯,了解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不是说凭自己的血气方刚,直接就说这样。如果你血气方刚地去写,也没有问题,但你要说你的真心话。我认为一个牛的书评,不是为了那个人情稿,或者为了出卖自己的灵魂,你就是说真话。好的书评,一定是像作者那样,对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

我觉得,一个好的书评要比那个研究对象更谨慎,就是每一句话都要做到有出处、有来历,引用谁的话,或者引用谁的观点,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受了谁的启发,我觉得都要交代。我不认为书评是寄生或者附着于文学上面的,它不是一个寄生虫,书评本身就和诗歌、散文、小说是一样的,是并列的一个题材。

维舟:每个人的判断都不一样,我的感觉就是,这篇书评应该是对原书有回应,然后它有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一般我会忽略,其实你的感受,你的立场并不重要。没有人必须要知道你的感受是什么,和你应该得出来的价值。

公众会看到你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能够形成什么启发,甚至有的时候你还点出了作者没有写到的一部分,或者说对于读者来讲,是不是解读出了某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地方,对大家有所呼应。我觉得这个是最为关键的。书评书评,还是要看评论,所以这个评论应该具有某种评论的自觉,就是这个评论的价值本身在哪里。

(以上节选自活动文字实录)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

-END-

总策划:张俊显、陈子锋

策划/统筹:余向丽、秦念

项目:李显杨、赵文朔(实习)

宣传:黎金飞、廖茹画、谢慧君、劳新丹

设计:李琴

本文编辑:廖茹画、安钏溧(实习)

鸣谢所有支持和参与本项目的小伙伴~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761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合作请联系后台

阿乙简介(阿乙:如果没有阅读,我的写作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