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更新时间:2022-07-24 03:47:10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明月村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境内,全村人口2000余人。明月村面积约为 6.78 km2,距离成都市区约 90 km。

蒲江县属于成都市的远郊县城,而其中的明月村在2009年之前还是市级贫困村。

如今的明月村,摆脱了贫困村的称号,用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成为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的典范。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明月村,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唐宋茶马古驿蒲江县甘溪镇,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

全村幅员面积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6.2%,共723户,2218人。

2014年6月,以明月窑为核心的“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正式启动。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明月村已经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典范,是一个以陶文化为主题的人文生态度假村落,全国各地的陶艺家、收藏家、作家、设计师、画家来到这个这个偏远的村庄,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工作室。

这些怀揣田园梦的新村民携众多文创项目入驻,不仅带来了浓厚的文艺气息,更引来宝贵的资金和人气。

多次参展成都、北京等地的设计周,艺术节等。还代表中国文化参展“2017天府文化周”摩洛哥之行。

但明月村的竹林和茶田主人没有变,原住民的声音并没有在古村嬗变中被淹没,他们通过制度设计保有了参与决策的权利,更通过各种经营活动找到自己在明月村旅游生态中的位置。

凭借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成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四川省成都市的重大旅游项目,并凭借着开放、包容、创新、绿色的共享共创发展模式,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那么,明月村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

一、生态环境治理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乡村本身拥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我们一般称之为乡土景观。

其大多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发生改变,例如随着明月村大力发展雷竹和茶产业,从“茶山水田景观”发展成为“茶山竹海景观”。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2016年入秋后,很多茶田和水田被种上猕猴桃,风景改变背后是更为严重的农业、农村的农药污染问题。

对此,驻村学者王健庭提出明月村发展生态农业的两大措施:

1.制定“环境保护与补偿”制度

修复自然本底。规划先行,梳理明月村的乡土风貌与生态基础设施,划定明月村的乡土风貌与生态保护区,包括林地、水域和风景田,并配套相应的风景补偿机制。

村民以自愿的方式选择是否携自家土地加入保护计划,参与者还可以得到技术支持来实现土地与种植方式的生态改良,以及农产品的文创开发,并依托旅游实现高附加值的体验经济。

2.建立基于整村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

推行垃圾分类。集中居住小区内各家门前的小菜园就是天然的厨余垃圾处理场,利用厨余垃圾制作堆肥,种植蔬菜,用生态的方式控草控虫,既改变了自己的餐桌,也是耕作技能的实践和积累。

将剧毒农药的包装分类处理,让居住环境更安全清洁,也利于村民自身的健康,aobag奥北环保可回收车每周都会来明月村装可回收垃圾。

二、“新村民”加入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乡村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必须具备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引进一批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情怀的企业或个人参与到乡村的发展建设当中。

政府和资本需要有所约束,明月村设计出一套多元参与、相互制衡、健康发展的乡建制度:从政府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工作组,统领村子的规划和招商,引进一批新村民成为双创(乡创文创)引擎,老村民以出租房屋、在地创业、村内就业等方式加入到乡村发展建设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制度,提出“安居、乐业、家园”的生活理想。

将人与自然,人与乡村,人与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其散发出的“茶山竹海”“健康乡食”“淳朴乡邻”等独特气质,成功吸引了一批乡村建设需要的企业家、艺术家、学者扎根明月村,他们被称为“新村民”。

工作组为新村民设计了两套进村方案:

一是改造院落,租赁农民闲置的宅基地,引进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艺术家,提供改造补贴。

二是自建房屋,调剂汶川、芦山两次大地震震后建设指标到明月村,规划为40年产权的商业用地,将187亩国有建设用地划分为17个大小不等的地块,通过土地招拍挂手续引入多元的社会资本。

截止到2017年年底,明月村共入驻项目共45个,共计100余位新村民入驻,多为文创、旅游、艺术等领域。形成民宿、酒店、餐饮、酒馆、手作、剧场等一些列旅游业态。

三、在地文化挖掘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在地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千百年来从人们生产生活中演变出的独具一方特色的文化。

例如明月村的陶艺文化,明月村有着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龙窑,是目前四川唯一“活着的邛窑”。

2012年旅游策划人、陶艺人李敏发现张碗厂的龙窑,通过修复明月窑,建立以陶艺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开启了以“陶瓷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的明月村建设之路。

四、成立合作社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成都明月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3月,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任和做好社区居民就业、创业引导、培训服务为核心。

它定位于不与民争利,做新老村民和游客的服务员,引导明月村本地村民参与项目,规范发展,大力服务新老村民及游客,带领本村700多户,2300余人参与项目发展。

在合作社的指导带动下,村民的创业积极性显著提高,目前已协助、引导60户村民参与到文创陶艺体验、餐饮、住宿、体验。2018年,明月村村民实现旅游收入超过3000万元。

合作社现有12辆观光车,50辆自行车,满足游客不同游览要求。同时还推出导游讲解、农事体验、陶艺体验、植物染体验等项目,丰富游客在村内游玩的内容。

挖掘并包装本地特色手工产品和土特产品为旅游产品,现已开发明月酿、明月手工茶、明月手工豆腐乳、明月果酒、明月陶等,销往全国各地。提供村民创业、就业培训及指导。

合作社联合新村民艺术家免费对本地村民进行各种手工技艺的培训、开设免费讲解员和观光车驾驶员等诸多旅游服务培训,提供了创业就业机会。

附:《四川省文明办:明月村建设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实践与启示》

内容提要:报告首先介绍了明月村建设乡风文明过程中党建引领构建共同美好愿景、规划先行打造优美人居环境、文创带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规矩引导抓实抓细村民自治、典型示范强化家庭主体作用等五方面做法,其次梳理了抓出了光明新前景、抓出了合格新农民、抓出了美丽新家园、抓出了美好新风尚、抓出了文化新品味等五方面成效,然后提出了注重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始终坚持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的深度融合、注重抓好统筹推进和示范带动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导和群众主体两个作用、善于运用有社会影响的工作持续影响群众等五方面启示。

四川省文明办组织专题调研组蹲点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通过实地走访查看、与村民共同劳动生活、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明月村乡风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解剖麻雀式调研与思考。

(一)主要做法

1.党建引领,构建共同美好愿景。

全村所有党员家门口挂牌“亮身份、亮承诺”,承诺“遵规守纪、诚实守信,保护环境、带头发展,帮助群众、热心服务”等,以实际行动引领群众共建乡风民风。

村委会牵头建立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构建集体、村民、财政产业扶持各出资1/3、财政资金不分红的运行机制,组织专业人士免费指导农民发展旅游、种植、销售等产业,带动本村700多户、2300余人参与项目,100多名在外打工人员回村创业,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加。

2.规划先行,打造优美人居环境。

聘请专业人士制定高质量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以陶为本、文创兴村思路。明月国际陶艺村园区党委监督指导实施,推进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纠正不当行为,引导项目入驻、新房建设。划定“茶园竹海松林水域”保护区,对村落马尾松挂牌保护。

依林盘高低错落布局,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保留原生态川西林盘韵味和乡村风貌。改造闲置土胚房,建立蜀山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带动村民改造庭院景观、净化周边环境。

引进专业团队负责公共区域卫生和垃圾运送,与每户家庭签订“门前三包”和垃圾分类处理责任书。组织开展“四改六治理”十项行动和“爱我家园”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改善提升村庄整体环境。

3.文创带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从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区引进40多个项目,形成陶艺手工艺文创区、林盘民居创客院落、谌塝塝瓦窑山村民创业区等创业创意集群,30多名村民随之创业。

建成23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的村文化中心,设置明月书馆、明月画室等文化空间,文化专干、文艺志愿者指导村民组建老年、妇女、青少年3支文化队伍,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着力打造“明月讲堂”品牌,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人士定期开展陶艺、篆刻、国学、创业系列公益培训。

连续举办雷竹笋品鉴会、中韩陶艺文化交流会、“月是故乡明”诗歌音乐会等节庆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厚植乡土文化根脉。

4.规矩引导,抓实抓细村民自治。

顺应农村熟人社会特点,吸纳有威望、有品德、有见识、有担当的退休村干部、老党员、返乡创业青年、道德模范等进入“五老”调解会、乡贤理事会、道德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制定配套制度16个,细化“四会”职责范围、程序流程,推进工作有序有效开展,近年来村内和谐稳定,无上访和刑事治安案件。

根据村民建议,经民主讨论,制定红白喜事不得铺张浪费、不与游客发生冲突、不恶意竞争等13条村规民约,违反者不得参与创先评优、免费技能培训和旅游接待点推荐,起到教育、警示、约束、提高作用。

5.典型示范,强化家庭主体作用。

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扬家誉”活动,组织举行“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主题演讲比赛,设置“好家风好家训”等展示板和网上专栏,评选宣传张氏家规、罗氏家规等好家规,引导村民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常态化开展“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道德之星”“文明之星”“清洁之家”“三美示范户”等创建活动,设立“好人榜”“文明行为红榜”,激发村民荣誉感和上进心。

以道德讲堂、文化惠民活动等为载体,组织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引导村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农村文明新风尚。

(二)主要成效

1.抓出了光明新前景。

2009年以前的贫困村如今有雷竹7000亩、茶园2000亩、古窑址4处,产业项目越来越多,人均收入达2万余元。乡风文明建设陶冶了村民的思想情操、和睦了社会关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村民切身体会到,良好乡风民风是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的发展资源,能让更多新村民扎根明月村、不断带来发展新动能。

2.抓出了合格新农民。

定期开展“明月 ”系列公益培训讲座,向村民宣传普及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艺新知识。引进专业团队驻村运作项目,传播法治意识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观念。

新村民入驻后,老村民成为房东、员工、学徒或创业者,越来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

3.抓出了美丽新家园。

明月村村民讲卫生、爱干净,到过明月村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村容干净、几乎看不到烟头乱扔、垃圾乱堆乱放。

村民新建房屋、改建老屋时,既注入现代文化元素,又延续保留原生态川西林盘韵味,整个村落散发出古朴自然又不失现代时尚的浓郁气息。

4.抓出了美好新风尚。

在明月村,看不到牲畜散养,听不到麻将声、吵架声。走在路上,村民友善微笑,住在这里,邻居会主动送菜送关怀。

平日,村民忙于劳作、参加学习培训和文化活动、发展旅游等正经事,无暇也不想打麻将、搞,正能量、好风尚处处可见、蔚然成风。

5.抓出了文化新品味。

用鹅卵石建成的村特色文化中心、传承发展陶艺的明月国际陶艺村园区、被文创者盘活的老旧土胚房、以“明月讲堂”为代表的高质量培训交流平台、蓬勃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顺应历史、自然和人文需求,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谐统一,“竹海茶山明月窑”,让明月村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工作启示

1.注重把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明确乡风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特点规律和功能作用,积极主动把乡风文明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推动两个文明同频共振、协调发展。

2.始终坚持兼收并蓄与博采众长的深度融合。明月村以其特色历史文化、良好乡风民风吸引大批外来人才、游客和资源,村民在开放合作、传承发展中坚定了文化自信,形成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3.注重抓好统筹推进和示范带动的协同发展。近年来,成都市统一实施“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示范村创建活动,产生了一批像明月村这样的全国文明村、“三美”示范村。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统一谋划和部署好全省工作,又注重打造亮点、强化示范。

4.充分发挥党组织主导和群众主体两个作用。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党组织既要当好领导者、发动者和指挥者,又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形成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生动格局。

5.善于运用有社会影响的工作持续影响群众。“明月讲堂”深受村民欢迎,发挥了很好的教育提升作用。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出群众认可度高、参与性强的工作品牌,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推动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创行世界杯摩洛哥(明月是如何被照亮的?——四川蒲江县明月村乡村振兴模式解读)

免责声明:文章所引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和其他公开平台,仅供学习参考,若涉及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