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82年世界杯预选赛赛程不公平(行空时评:中国足球大败局,根本原因居然只是缺文化?)

82年世界杯预选赛赛程不公平(行空时评:中国足球大败局,根本原因居然只是缺文化?)

更新时间:2022-11-09 09:57:49

行空时评,空哥带你看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9月7日,北京时间晚上11点,2022世界杯预选赛B组第二轮,中国队在卡塔尔多哈0:1不敌日本队,有何看法,空哥带你看一看。

关于这场比赛的过程,以及小组的形势,已经不重要了,就不浪费时间多说了。今天只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找出中国足球最根本的病因,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否则永远只是治标不治本,摁下葫芦起了瓢,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这次的对手日本队,目前排名亚洲第一,是公认的亚洲劲旅,如今在世界足坛也已经算是混出了一点名堂。

但是在30多年前,日本足球队只是毫不起眼的亚洲二流球队,1987年10月26日东京国立竞技场,日本队在打平即可出线的形势下,主场0:2负于中国队,以主客场1:2的总比分,将汉城奥运会的入场券拱手相让。

当时奥运会足球比赛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限制职业球员参赛,对于中日两队来说,当时都还没有职业联赛,也就是说,这是两国最强阵容的较量。

然而仅仅过了10年,日本队就打入了98法国世界杯,此后再无缺席,2018俄罗斯世界杯,更是境外首次打入16强,坐实了亚洲一哥的交椅。

我说这些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说明一点,只要把准了脉,找对了方向,日本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就做不到吗?中国人是少一个胳膊,还是少一条腿?

早在1979年,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据说也是个超级球迷,就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这个口号,觉得咱们中国人口多,只要从小踢球的人多了,国家队的水平理所当然就高了,就好像金字塔的底座加宽了,高度自然就能上去了。

但是,事与愿违,花了无数的钱,抓了无数的娃娃去踢球,这么多年下来,国家队的水平非但没啥长进,反而抽抽回去了。

后来改革开放了,觉得这是体制问题,足球也要搞市场经济,搞职业联赛,有钱好办事。于是一夜之间各省专业队,摇身一变成了职业俱乐部,拉赞助,做广告,财源滚滚,高薪请外援,请外教,出国训练比赛,球员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好一派红火的景象。

这不就是足球强国的标配吗,中国足球的腾飞指日可待也。哪知道现在搞了已经快30年了,却搞成了一地鸡毛。当年的顶级联赛冠军下一赛季居然全体解散,成为中国足球贡献的又一个全世界足坛笑料。

中国足协在国家队建设上,也是殚精竭虑,可以说把能想到的办法全都试过了。

身材矮小,身体对抗不行,就专挑大个,苦练头球,一度被球迷戏称为“中国头球队”。

场上跑动少,体能不行,就专门考核体能,什么折返跑、12分钟跑,不及格就不让打联赛,一时间又成为了“中国田径队”。

一段时间,又认为技不如人,脚下技术太粗糙,被称为“糙哥”,想到要抓技术,转了一大圈回来了,又想回到82年世界杯预选赛,苏永舜那届国家队的技术流上去,早干嘛去了。

上世纪90年代,乘着开放的东风,足协提倡“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就是聘请洋教练和外援,最早的国家队洋教练是德国人施拉普纳,之后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批又一批,名气最大的当然就是里皮了。

走出去就是公派留学,学成后归国效力,李铁就是当年巴西留学回来的,比较著名的还有李伟峰、李金羽等。

这些举措不能说完全没有用,但也就是顶了个卵用,关键时刻还掉链子。这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和金钱。关键就是没有找到根本的原因。

我在9月4日的节目里说过,这个原因其实不难找,世界上那么多足球强国,肯定有共同点,共同点是啥?相信不难找吧。咱们足球水平这么差,一定有什么地方跟足球强国不一样,如果是在这个共同点上不一样,这个根本原因不就找到了吗?

这个根本原因是啥?保持耐心,咱们明天接着说。

这正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此这般。

昨天说到,中国足球差劲的原因到底是啥?下面,空哥继续带你看一看。

足球运动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一直都是执牛耳的存在,足球比赛的市场价值,超过其他所有体育赛事的总和,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国家,第一运动都是足球,那些足球强国,无一不是以足球为绝对第一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足球无一不具有超然的地位,在他们国家,人们从事足球相关的职业,可谓名利双收。

这就是所有足球强国的共同点,也可以称为足球文化。这种足球文化与本国、本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组成部分。同时本土文化又为足球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从而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足球文化。

比如巴西与德国的足球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英国与西班牙也是各有特色,相同的是,都已经成为本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融入了本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反观中国,大多数人都把足球看成普通的体育项目,跟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没啥区别,甚至在中国,市场价值最高的赛事是CBA篮球联赛,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和乒乓球。

当然,足球在中国总的市场价值还是最高的,球迷人数也是最多的,但是不管是人数还是时长,平时观看国外的比赛居多,国内比赛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

这不利于形成本土足球文化,而外来的足球文化又有水土不服的问题,无法与本土文化结合,导致足球文化缺失。

由于观看国外比赛时容易失去立场性,时间大多在深夜,为了寻求刺激,结果发展出来了一种球文化,导致看球时无不欢,无球不,球迷变成了徒,徒变成了球迷,如今已成席卷之势。

你看啊,足球强国都有足球文化,咱们中国恰恰缺少足球文化,却盛行球文化,甚至还要自己国家队输球,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为啥缺少足球文化,足球水平就搞不好了呢?为啥别的体育项目就能摘金夺银的呢?

先简单说一下摘金夺银的问题,这其实是体育项目的含金量问题,从100米到10000米之间,理论上可以设置9900个项目,这样非洲国家就可以霸榜了,但含金量可想而知。

这意思就是体育比赛要看跟谁比,比什么,不同的项目,含金量是不同的,其中足球是成色最足的,足球搞不好,没有资格称为体育强国。

我们平常对足球不以为然,一些好的足球苗子,可造之材,要么被别的体育项目给吸收了,要么稀里糊涂地被埋没了。

这是其一。

对于那些接受足球训练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支持来自于家庭,这个支持,有人认为主要来自于经济方面的考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足球运动在经济上,是个高风险的活动,本身由于竞争特别激烈,淘汰率就非常高,再加上伤病的因素、竞技状态的因素,风险就更大了。

这么高风险的代价,一定是天文数字,政府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钱来,除非有些土豪国家。被淘汰下来的人,肯定只能血本无归的,这只有靠文化的感召,父母才能不计个人得失,倾情支持。所以,你看那些拉美国家,经济并不富裕,但也出了许多很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

这是其二。

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十几二十年如一日训练比赛,艰苦且枯燥,靠什么坚持下来?要靠坚定的信念或者叫理想,还要靠正反馈,而不是靠金钱。

一个人的信念是在文化浸润下形成的,比如书香门第,耕读传家,就是一种文化浸润,就能让人形成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信念。

文化就像阳光普照大地,惠及众人,只有文化才能保证高比例、高质量的信念的形成。

能不能坚持,能不能最后成才,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战胜巨大困难的,往往只能靠信念。

至于正反馈,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这个氛围越浓厚越好。比如明清时代只会琴棋书画是没用的,只有考取了秀才举人,才能受到普遍的尊敬,金榜题名就能光宗耀祖了,这就是在功名文化的氛围下强烈的正反馈。

这是其三。

文化之于足球,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家庭支持,有利于攻坚克难。因此,无文化,不足球。

至于足球文化是啥样的?该怎样打造足球文化?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聊。

足球是体育界的珠穆朗玛峰,作为一个有志气要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是必须要攻克下来的,没有退缩认怂的余地。

这正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