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南极洲88号下载(从极地探险到科学考察)

南极洲88号下载(从极地探险到科学考察)

更新时间:2022-11-07 05:34:04

南极洲88号下载(从极地探险到科学考察)

《南极洲》

作者:大卫·戴

译者:李占生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自18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南极洲的探索,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的探险、科考及地缘政治史由此展开。

南极洲88号下载(从极地探险到科学考察)

《冰雪王国》

作者:汉普顿·塞兹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4月

1879年7月8日,时逢“北极热”,德隆领导着33人的团队——带着一个年轻国家想要跻身世界强国的远大抱负——从旧金山启航,成就了一场被人类为生存而战的伟大战斗。

南北两极天各一方,遥不可及。然而,不论是探险家,还是科学家,都喜欢把两极联系在一起来谈。今年,《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和《冰雪王国:美国军舰珍妮特号的远征》相继面世。读罢这两本译著,一定会让人产生刚刚走下冰山突兀的南极大陆,旋又登上广袤无极的北极冰原之感。

明争暗斗

南极点的探险竞技

《南极洲》是一部人类南极洲探险的编年史。从1775年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的环南极大陆的航行开始,到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期间跨度达200年之久。

18世纪末,西班牙全力以赴扩大其在南美洲的版图,美国则不遗余力地向西海岸拓展,所以英国在南极探险方面就显得异常活跃。英国早期的南极探险和海豹捕猎活动屡有进展。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点的探险家一定是英国人。但具有英伦绅士风度的斯科特,输给了带有几分海盗色彩的挪威人阿蒙森,使英国人为此受辱蒙羞。

英国人指责挪威人狡诈诡异,因为阿蒙森一直宣称赴北极探险,却突然杀了个回马枪提前南下,使措手不及的斯科特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当然,斯科特以矮种马取代极地探险惯常使用的雪橇狗,也是斯科特输给阿蒙森的致命原因。斯科特和阿蒙森竞登南极点的探险之争,是200年间南极探险史上以南极点冰原为擂台的探险竞技的对决。

阿蒙森第一个登上南极点,法国人迪蒙·德维尔在1840年登上南极大陆周边的岛屿的事实,使英国人不得不拉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929年至1931年拼凑了一支“英-澳-新南极探险队”,意在为并吞整个南极寻找足够的借口。整个探险过程犹如一场场闹剧,登陆、升国旗、奏国歌,堆砌石标,将登陆宣言密封后放在石标内,演得惟妙惟肖。既然探险的目的是为了占领,自然就不会取得可称道的科学成果。

但众多的探险家们为发现南极,为人类认识南极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英国的詹姆斯·库克、罗伯特·斯科特、欧内斯特·沙克尔顿、挪威的阿蒙森、法国的迪蒙·德维尔、让·巴蒂斯克·夏科、俄国的别林斯高晋、美国的伯德和澳大利亚的莫森……,犹如群星闪耀,熠熠生辉。

他们创造了历史,历史铭记了他们的名字。其中,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事迹,近些年来不断发酵,赢得越来越多的赞扬。实际上,沙克尔顿是个极具天赋的悲剧式的探险英雄。斯科特与沙克尔顿的南极探险活动总是纠缠在一起,非但形不成合力,反倒相互泄力。

功败垂成

沙克尔顿的四次征程

斯科特与沙克尔顿于1902年共同参与了英国从罗斯岛至南极点的探险。在由斯科特、沙克尔顿与威尔逊组成的三人冲刺小组到达南纬82度时,斯科特刻意将沙克尔顿与雪橇狗留在后边,他自己与爱德华·威尔逊又向前挺进到82度15分,从而使沙克尔顿不能与其达探险最远距离的荣誉。斯科特与沙克尔顿间的情感裂隙,使他们丧失了合作的基础,但他们通过这次探险,两人都具备了单独组队赴南极探险的能力。

1908年沙克尔顿二次组队,从罗斯海挺进南极点。但因与斯科特的芥蒂,沙克尔顿不能使用斯科特1902年在罗斯岛建立的木屋,不得不重新选点建立大本营。这次探险沙克尔顿到达南纬88度23分,离南极点仅有100英里的距离。但因食品耗尽,不得不望极点兴叹,打道回府。如果沙克尔顿当时获准使用斯科特的木屋,他在1908年可能就登上南极点,如果那样,也不会有后来阿蒙森和斯科特的南极点对决。

沙克尔顿的第三次南极探险发生在1914年。被第一次世界大战阴云笼罩的沙克尔顿探险队,一路坎坷,步履维艰。他们的“坚韧”号在1915年1月船驶入冰区后,被合拢的浮冰卡死,随着浮冰向北漂流,一天比一天远离他们南下探险的目标。1915年10月,船体被挤压变形、漏水,他们带着大船上的三只备用小船,在船只沉没前转移到一个巨型浮冰上。到1916年4月他们寄身的冰体断裂,他们分乘三只小木船,划水到象岛。沙克尔顿带着五个同伴,在日光不足,寒气逼人,海浪滔天的南大洋划船1300公里,到南乔治亚岛的捕鲸站上求救。1916年8月30日,寄身象岛的队员除一名因坏血病死亡,两名在穿越冰区时落水身亡外,其余的全部获救。

沙克尔顿探险家初心不改,1921年9月第四次组队赴南极探险,目标是勘测3200公里长的西南极大陆的海岸线。不幸的是,在他的“探索号”驶抵南乔治亚岛的古利德维肯捕鲸站后,沙克尔顿因心脏病发作逝世,时年47岁。根据沙克尔顿夫人的意见,沙克尔顿的遗体埋葬在古利德维肯附近一处海滨平地。墓地朝南,意在让这位探险家谢世后,每天都能面向南极。

探险北极

“珍妮特号”的极地逃亡

南极探险大都基于寻找古希腊传说中的“南方大陆”。而人们对北极的认识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时的地图上,北半球80度以北的地区一片空白。有人认为地球两极是地球的排气口,“那片温暖的海域……生长着各种生物和夏季水果。”《冰雪王国》一书中的“珍妮特号”船长德隆关注的,是北极地区是否是开阔海域,船只能否从大西洋航行到太平洋。

1879年7月8日,美国北极探险船“珍妮特号”驶离旧金山,一路向北通过白令海峡,进入北极。他们在航程中进行的温度、盐度测量表明,暖流“黑潮”没有任何支流注入白令海峡。9月7日,“珍妮特号”被漫无边际的浮冰卡死,船只只好熄灭发动机,任其随冰移动。到1880年新年前夕,船只陷入冰区达16个月,在冰海中漂移了1300英里,实际上,离他们最初进入冰区的位置不过300英里。

漫长的黑夜笼罩着北极,探险队员的生存和生命受到威胁,他们捕杀海豹、海象和北极熊,以鲜肉维持体能的需要。1881年6月12日,“珍妮特号”在北纬77度15分、东经155度,距北极点700英里以南海域解体沉没。探险队只好弃船,船长德隆带着队员们和3只小船登上了茫茫无际的冰盖。他们向南走了8天,结果是向北漂移了20英里。

根据德隆船长日记的记载,从1881年10月27日起,探险队员因饥饿与寒冷一个接一个死亡。到10月30日,德隆日记一片空白,船长也逝世了。显然死前为保护探险队的日记,他们尽可能向地势高的地方移动。

庆幸的是,被浮冰和风暴折磨得支离破碎的探险队,竟有三位幸存者得以生还。他们回到美国得以和亲人相聚。于是,他们才知道美国先后派出了3艘救生船,一直在苦苦搜寻“珍妮特号”和它的33名探险队员。

整个探险就是一场跌宕起伏的胜利大逃亡。

荒芜的美

被保护与被争夺的

探险家们经过前仆后继的探索,绘制出了南极与北极的地图,为人类认识南北极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踏着探险家的脚步挺进北极冰原和登上南极大陆的是各国的科学家们,而躲在科学家后面的是盯着资源与领土的一些强国的政治家们。

由国际科学联合会发起的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年,激励了12个国家的上千名科学家,在南极和北冰洋沿岸分别建立了65个、54个观测站,对海洋、气象、生物、地质、冰川、测绘与制图学等学科开展了广泛地观测研究。

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参加南极科考活动的12个国家,在1959年又签署了一项约束各国在南极行为的政治制度——《南极条约》。1990年8月28日,领土跨越北极圈的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俄罗斯共8个国家的代表,建立了一个非政府国际科学组织——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1996年9月,上述八国在加拿大渥太华签署《渥太华宣言》,成立了一个维护其北极利益的区域性政治组织——北极理事会。

《南极条约》自签订之日起,就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张,也就是说各国目前在南极开展的任何科考活动,都不能构成对南极提出领土主权主张的基础。全球气温上升,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涨构成了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如果人类无节制地在南极进行开发活动,会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南极冰盖一旦融化,全球海平面会上升55至60米,那无疑是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南极条约协商国在1989年放弃了已经签署了的“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而在1991年制定了《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议定书明确规定,50年内不得在南极进行矿物资源开发活动。

所以,不要信口开河谈南极的开发利用,这是毫无意义而违背南极条约体系原则的。南极条约体系的核心是保护,保护南极冰河时期的原始状态,保护南极“荒芜的美”。南极科考的目的,是为人类深化对南极的认识做贡献。而北极理事会已将北冰洋视为其后院,俄、美、加等国冲突不断,形成对峙之势。最近几年,俄罗斯不断强化其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北极的利益冲突和军事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场人类对南北两极的“探险之旅”,仍任重而道远。

□李占生(中国南极“中山站”筹建者、南极问题专家)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bj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