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更新时间:2022-10-28 16:50:03

唐代在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背景之下,与异国间的交流更胜汉代、文化多元、娱乐也更增,百姓进行休闲娱乐的风气相对盛行,因此群聚性的运动成为当时娱乐的主流,蹴鞠正是满足了唐代社会的众多需求。不同于汉代将蹴鞠当成锻鍊体魄的运动,唐代的蹴鞠却趋向成为一种具有大众化特质的休闲娱乐活动,在球的本质改变影响之下,蹴鞠变得较优雅,颇受文人雅士与女性欢迎,因此在有关蹴鞠的书写上也留下了许多诗篇,这些文化史料让我们得以深入认识唐代蹴鞠的改变,也能进一步认识唐代的社会风貌、文化与娱乐。

到了唐代,蹴鞠依旧是相当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娱乐,从百姓到文人贵族,甚至宫廷内都可以看到蹴鞠的足迹,《全唐诗》中有许多关于蹴鞠的描述,笔者根据《全唐诗》,将诗中有提到“蹴鞠”两字者列表如下:

《全唐诗》提到“蹴鞠”的诗句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在唐代蹴鞠的比赛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在此先制表格以方便阅读,并在下文详细讨论:

唐代蹴鞠的分类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唐代蹴鞠还有“打球”与“趯鞠”两种。打球需透过杖来比赛,趯鞠其实是一种将重量较重的球掷高的比赛,两者皆与蹴鞠的本质相差太大。

唐代诗人除了将踢球的运动书写成“蹴鞠”之外,也写成“蹴球”或是“球”,这可能和当时制球技术的进步有关。汉代的鞠球是以填充方法制成的实心球,缺乏弹性,配合当时的军事训练,演变出一套身体碰撞较为激烈的比赛方式。

但是到了唐代随着科技进步,球的本质有很大的改变,充气球技术的出现,球的重量变轻,让球可以弹的高、飞的远、球的滞空时间较长,封闭式的充气技术也让球体更接近圆形,在物理上更符合运动需求,可以做出较多技术变化,因此较轻的蹴鞠被称为“蹴球”或是“轻球”,《全唐诗》中即常常将其与“轻”字或是与较轻的花瓣、绳索等物列在一起,凸显出当时球的轻盈。: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全唐诗球的诗句

从上表可知唐代蹴鞠较汉代显得轻巧,而球能更轻巧的原因就在于制球技术的进步,根据唐代诗人归氏子(归日安)〈答日休皮字诗〉,其内容提供了我们唐代蹴鞠的制法,是用八片剪裁过的皮缝成球形,缝制之前要先经过火燖、水鞣两道手续,让皮革更柔软,再将动物的膀胱填入球内,最后再充气而成。如此高水平的制球技术已经与近代足球的制法想当接近,因为内部装的是气体,所以球变得相当轻盈,很容易就能踢高,较接近圆形的球体也让踢球的人能更容易控球。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唐代蹴鞠仿制品

球的改变最直接影响所及就是比赛的进行方式了,汉代以前的球在制作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踢起来的变因自然也比较少,可是唐代的充气球背后就隐藏着很大的学问。仲无颇的〈气球赋〉,即生动的描述充气球的制法和能影响比赛胜负的小技巧: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气球赋

作者提到,充气而成的球,比较轻,所以会跳很高。一开始球没气比较不圆而呈现方形,充完气之后开始变圆,最后要把球的气打满但是不能过饱,气太多,球会很硬不好踢,反之充得太少,也会因为球太重缺乏弹性不好发挥,但是就算做到这些,有了一颗好踢的球也不一定就能踢进球门。这显现出当时已经有射门动作和球门的存在。

〈气球赋〉第二段提到了寒食节民众踢球的盛况:

唐代寒食节,人们在广场踢蹴鞠的情况,有人在地上带球前进,也有人把球踢高到天空,可以看出唐代百姓踢蹴鞠的热闹景象。也可知道唐代的蹴鞠除了在地上追逐之外,又多了空中技巧的展现,透过月圆来形容在空中的蹴鞠,可知蹴鞠的高度,显现出唐代蹴鞠变轻之后已经和汉代有了不一样的风貌。〈气球赋〉最后一段运用“许子之瓢”和“魏王之瓠”的典故,说明射球入门的景象: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气球赋

文中指出唐代的制球技术和汉代以前的蹴鞠明显不同,因此唐代的球不管在弹力上、形状上、重量上都优于以前的蹴鞠。作者甚至认为跳丸和蹴鞠都无法与气球相比,特别是在收藏上,气球可以泄气之后收藏起来,等要踢球时再重新充气,可见其方便性。文中也提到凌空传球的踢法,这是汉代未能见及的景象,印证了蹴鞠变轻所带来的改变,是当时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球的出现带给唐代人在踢蹴鞠时有了更多的踢法,而蹴鞠的比赛方式也有了变化,因为球可以踢的越来越高,使球门改为立柱式的球门,这与近代足球门几乎没有差异。在汉代因为球缺乏弹性,球大多时间是在地上滚动,所以球门只要贴近于地面即可,但是唐代因为球的弹力好、球质轻,球自然容易掌控、也可以让球在空中滞留时间较长,因此球门有了相当大的改变。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蹵球”同“蹴球”,也就是上文所说唐代新制法的蹴鞠,文中说蹵球这个运动开始于唐朝,用两根高数丈的竹子来作球门,比赛时将网子挂在树上,分成左右两队,藉此比赛以分胜负。比赛方式会有如此的改变当然就是因为蹴鞠的不同所致,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直接说明唐代将蹴鞠的游戏内容改为蹴球,至此蹴鞠与现代足球几乎具备相同的规则。

从以上的论述虽然有充足的证据显示唐代蹴鞠是有球门的,但是在球门数量上,有两种说法,1.球门只有一个,是放置在两队中央,两队进行的是间接运动;2.球门应该是左右两个。

足球为什么不踢会没气(唐代蹴鞠:制球技术与踢球方式)

汉代蹴鞠竞争激烈的元素在唐代应该还是存在,但是配合新球能使用较高度的技巧,所以比赛中身体的冲撞自然较少,但是不致于改变两个球门的比赛形式。所以球门可能有两种形式,除了中央只有一个球门的间接式比赛之外,应该也有两个球门的比赛(如上图)。

两种情况可能是并存的,唐代制球技术中有“茍投足之有便,知入门而无必”的说法,可知当时是有射门动作的,如果中间只有一门,那两队被隔开来进行比赛,射门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且也无法进行抢球。另外从“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临空以月圆”,可以看出选手们激烈奔跑,球时而在地上滚动、时而踢上高空。

由以上两点来看,以及从宋代单球门的比赛方式来反推,单球门的方式可能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因此认为唐代蹴鞠的球门应该有多种样貌,而非单一形式。而除了比赛形式的改变之外,百姓间的蹴鞠娱乐也有了不同的进行方式。

参考文献:

  • 〔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
  • 〔唐〕仲无颇,〈气球赋〉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 崔乐泉,《图说中国古代游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