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更新时间:2022-10-28 03:36:58

京剧《红灯记》里,有一个著名的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言下之意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目睹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往往懂事特别早,能帮助父母撑起生活的重担。

“懂事”,一直是成人世界贴在孩子身上的正面标签,用以夸奖、激励那些早早扛起与年龄不相符责任的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是的,懂事的孩子,总是特别让父母省心,小小年纪,就带上不相称的成熟,在成人的世界中东奔西突。

但所有的懂事,都是有代价的。

懂事,也有一套评判规则。

这一套规则,是由大人制定的,裁判也是大人。

孩子,既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也不能参与评判和修改。

每每在电梯里遇见邻居家的孩子,他总是被妈妈瞪眼逼着打招呼。

哪次孩子扭捏着不想说话,或者招呼打得慢了,就会被妈妈呵斥: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够不够听话、成绩够不够好、够不够有礼貌;够不够注意卫生……等等。条条框框,大人恨不得列出无数个表格,将孩子言行举动都限制在其中。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所有要做到“懂事“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要压抑本我来迎合成人世界里制定的规则。

童年,应该是在不断地试错和挑战中,突破大人世界的限制,最终成长为自己,发展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

而不断活在“懂事”标签中,压抑、牺牲自我,未来,还能有多少突破自我的能量呢?

不要让懂事,成为压在孩子身上的包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身为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不再被“懂事”捆绑。

不焦虑

晚上,经常能听到楼下邻居家传来打骂,以及哭声。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母子两人总是争吵不断。

妈妈总是破口大骂:为什么还不去做作业?橡皮怎么又丢了?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

然后是摔门、砸东西的声音。

每每遇到,楼下的妈妈总是焦虑无比地诉说儿子如何不让她省心,如何的不懂事。

父母,总是能从孩子当下的表现中,解读出无数个未来可能的风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孩子,就因为父母的期待和焦虑,被迎来送往于各种为未来的准备中,割裂了他们最原始本能的渴望。

比如,很小很小的孩子,可能就开始上各种早教班;幼儿园,要上舞蹈、珠心算、英语班;然后是幼小衔接班、作文班、奥数班等等等等。

如果哪样没学好,焦虑的父母就斥责他为“不懂事”。

孩子,就应该活在孩子的世界中。

幼小的孩童,正是接触自然、接触生活,接触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关系的时候。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正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保障孩子在未来走得更远。

父母不焦虑,才能不给孩子加压,才能不要求孩子事事做到最优秀,早早“懂事”。

给出足够的爱

那些特别懂事的孩子,往往就是缺爱的孩子。

孩子最敏感,也最脆弱。

爱是每个孩子赖以生存的土壤。

越缺爱,越会努力去融入成人世界、迎合成年人的喜好。

得“懂事”的名头,其实也是为了得到“爱”。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是孩子懂事,还是为了迎合大人的期待?)

父母给孩子的爱不应该预设任何条件。

  • “饭不吃完就不爱你了”;
  • “不听话就不爱你了”;
  • “考得不好就不爱你了”……

这样的话语,父母应该尽量避免。

爱孩子,当如他所愿,而非我所愿。

爱,是孩子一生的盔甲。

只有父母足够的爱,才能让孩子远离虚设的“懂事”,自由,并最终走向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