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亚运会火炬台(「亚洲雄风」亚运圣火,燃中国腾飞之光)

亚运会火炬台(「亚洲雄风」亚运圣火,燃中国腾飞之光)

更新时间:2022-10-23 13:45:04

【历史瞬间】

亚运之光 闪耀京城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我们亚洲,树都根连根;我们亚洲,云也手握手……

1990年,北京的大街小巷,响起的总是一首歌——《亚洲雄风》。

许多人至今忘不了那一刻。1990年9月22日,北京工人体育场,为中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射击名将许海峰高擎火炬,在跳水冠军高敏和前女排队员张蓉芳的护卫下,登上火炬台,点燃亚运圣火。象征着亚洲人民“团结、友谊、进步”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

在亚运会举办的16天里,国人的热情达到顶点。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圆满召开,令世界听到中国腾飞的声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新貌。

亚运会火炬台(「亚洲雄风」亚运圣火,燃中国腾飞之光)

1990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

亚运圣火

燃中国腾飞之光

1983年,中国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提出申办1990年亚运会的申请,并在1984年以43比22的票数压过日本广岛,由北京获得第十一届亚运会的承办权。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首次承办综合性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面临的挑战不小,基础设施便是其中一项。当时,北京虽然有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等体育场馆,但是规划布局总体处于分散状态。

为确保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自1986年起,北京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前后新建20座体育场馆,改建或修缮13座体育场馆,以及运动员村、五洲大酒店、北四环路、安慧立交桥、安华立交桥等配套工程。北京亚运会也成为“体育设施建设在前,城市发展在后,体育带动城市发展”的经典案例。

4万人参与的争气工程

“那个时候,整个北京城到处在盖房。我这个经理最主要的挑战,一是工期进度,二是施工技术。”时隔35年,现年86岁的霍义棠谈起亚运会工程,每一个数字仍能娓娓道来。

当年,霍义棠就任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今北京建工集团)经理,摆在他案头的“一号任务”就是冲刺亚运会工程的“大会战”。

在那场“大会战”中,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承担了53万平方米、共22项体育场馆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包括作为亚运主会场的北京工人体育场(改建)工程、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综合体育馆、北京国际网球中心、北京射击场(改建)、中央电视塔、梅地亚中心、五洲大酒店等。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现在相比有很大差距,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前所未有。”霍义棠记得,正式开工前的誓师动员大会上,总指挥张百发代表北京市政府向所有参建单位提了四点要求:质量第一;速度第一;安全零事故;运营有保障。

《北京晚报》记者毛序国当年曾跟着张百发去动员工人,张百发带着车队,载着牛奶、面包和用于发工资的现金,到自己家乡河北香河用大喇叭亲自喊话:“乡亲们,希望大家跟着车队回北京,建好亚运工程!”

“高峰时期,参与亚运会工程的建设者有4万余人,主要来自河北、河南。”霍义棠笑着说,所有人都把亚运会当作争气工程,“人人关心亚运,人人为亚运出力”,一号召要加班突击,工人、干部都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干,两天就能铺出一栋建筑的面砖。

自给自足的地标工程

“每天,项目工地24小时连轴转,人人都是伴着混凝土浇筑的响动睡觉,有时候,窗外混凝土振捣棒的动静一停,人就醒了。”这是建设者毕维禄对于亚运会工程的记忆。

人力之外,前所未有的亚运会工程,技术上要解的难题更多。“最难的当推中央电视塔。”霍义棠说,1987年1月开始建设、规划用于第十一届亚运会实况转播的中央电视塔,从室外地面至桅杆顶总高度达405米,为当时亚洲之最。“我们从来没盖过电视塔,更没盖过那么高的电视塔,一点儿经验都没有。”霍义棠说,在技术储备为零的“劣势”下,项目团队用三年半的时间做了9项科技课题,从模板怎么用、旋转餐厅怎么转,到高空如何支模与拆模、如大烟囱般的桅杆如何固定,打倒了一个个“拦路虎”。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1990年亚运会开幕前夕,全部场馆及配套工程如期交竣,质量全部达标,其中还有不少工程捧得了亚运工程特别鲁班奖。

这是一场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从亚运村、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到英东游泳馆,这些因亚运会而生的地标性建筑,从设计、施工到材料加工,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建造。

这是一场突破与创新的革命,引领了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诸多第一,如中央电视塔多年保持着国内最高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纪录,英东游泳馆实施了全国首例斜拉索网壳屋面结构施工。斜拉索网壳屋面结构一改过往平直、板正的结构惯例,赋予建筑更多的灵动感。

城市发展建设的推进器

1990年9月22日,当亚运圣火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点燃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在国人胸膛涌起的,不仅仅是体育精神,还有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勇气。

作为建设者代表的霍义棠,却没能亲眼看到亚运圣火点燃的那一刻。开幕当天,承担着赛时维保任务的他,一直待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后台,时刻待命。对于这场难以忘怀的盛会,他只记得那句叮嘱:“要通力合作,把亚运会工程建好,把组织工作做好,通过亚运会把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

正如事后所总结的,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个年头,中国利用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的契机,打破了国际上敌对势力的封锁和所谓的“制裁”,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与此同时,这场盛会也是促进北京城市规模和发展建设的标志。借助筹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北京的基础设施和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位于朝阳区西北部的亚运村,便是因亚运而生的例证。曾经遍布农田村庄的无闻之地,经过区域环境整治和亚运场馆建设,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质变。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评价,北京城市规划有三个里程碑:紫禁城、天安门、亚运村,足见北京亚运会对城市建设的非凡意义。作为千年古都的北京,自此铺开了一幅崭新的画卷,原本并不发达的南北向交通明显改善,城市格局因此改变,向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方向迈进。

亚运会火炬台(「亚洲雄风」亚运圣火,燃中国腾飞之光)

斜拉索结构应用在公共建筑上,英东体育馆是国内第一例。

【记者手记】

干好亚运会工程是为国争光

时至今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仍是一个水上运动的活力世界。今年1月18日,2020年FINA冠军游泳系列赛(北京站)便在英东游泳馆举行。

从现在的标准看,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英东游泳馆不算大,但是在1989年12月31日竣工时,它可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达到世界先进标准的游泳竞赛基地。

别具一格的造型,是当年许多市民对英东游泳馆的第一印象。两侧的混凝土塔筒伸出24道强劲的斜拉索,悬吊起大跨度的人字形双坡银灰色屋顶。新颖的结构造型背后是对施工团队科技攻坚能力的考验。

“斜拉索结构应用在公共建筑上,英东体育馆是国内第一例。”时任北京建工三建公司副总工程师的史哲英,是英东游泳馆技术攻坚的总负责人。接手工程的第一课,就是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当斜拉索拉着一个屋顶,滑动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从原理上说,斜拉索允许张拉的主体结构出现一个区间范围内的摆动幅度,但建筑屋面的摆动幅度能有多大,此前没有先例,必须经过精确的计算,确保一丁点儿的偏差都不能有。

“难吗?真难。有人叫苦吗?没有。亚运会工程交给你,就要干好,这是为国家争光。”史哲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