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江西甲鱼苗批发市场在哪里(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

江西甲鱼苗批发市场在哪里(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

更新时间:2022-10-20 07:59:35

一、基本情况

永修县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要有四种模式:即民营企业 基地、国有企业 基地、返乡创业人士 合作社、农户自主经营 合作社四大模式。近三年来,平均每年递增稻渔共作面积4000亩,发展态势喜人。2018年,全县共有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养殖模式主要有稻鳖共生、稻虾共作等,其中稻虾共作面积14500亩、稻鳖共生1500亩。500亩以上大户有8户,其中江西润东生态农业稻虾基地占地面积3600亩,江西鄱阳湖甲鱼良种场稻鳖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引领促发展。为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工作,充分发挥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的功能 。省、市、县纷纷出台鼓励渔业发展的办法和措施,极大地激励了稻渔产业发展。去年,我省出台了赣府字[2017]96号文件,明确了全省水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重点鼓励奖励稻渔工程项目发展。九江市出台了九府办字[2017]3号文件,提出了做大做强鄱阳湖水产的实施意见,重点发展稻渔共作产业。永修县也出台了永府办字[2018]64号文件,明确了农业4大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其中稻渔工程为其中一大产业。文件指出:对新建集中连片1000亩以上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建设,每亩省级财政补助400元、县级财政补助400元;对稻渔综合种养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且面积1000亩以上,土地集中流转10年以上,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10%的一次性补助;对稻渔综合种养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且面积2000亩以上,土地集中流转10年以上,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20%的一次性补助;对稻渔综合种养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且面积3000亩以上,土地集中流转10年以上,给予固定资产投资额30%的一次性补助。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区域企业提前规划并上报,可以优先按照企业需要设计和建高标农田。在政策奖励下,永修县稻渔产业发展形式喜人。目前,正在洽谈对接种养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稻虾大户有3户,永修有望向稻渔大县迈进。

(二)部门服务添活力。为进一步发展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资金申报方面优先考虑稻渔基地,如云山稻鳖、立新稻虾等规模以上基地,都获得了至少20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规模以下的稻渔基地在直补资金申报方面予以优先,而且积极为润东生态稻虾、青墅生态稻蟹、云山生态稻鳖等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省、市渔业生产示范基地或龙头企业。为唱响渔业品牌,正考虑组建全县稻渔协会,提高聚群效应。

(三)示范带动出效果。稻渔综合种养是实现富民强县、振兴乡村的有力抓手。基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为充分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我县狠抓示范基地规范化建设。以江西鄱阳湖甲鱼良种场稻鳖基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稻鳖共生种养模式;以江西润东生态农业稻虾基地为核心,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种养模式,以江西青墅河蟹养殖基地为核心,开展稻蟹共生模式。为提高养殖技术,聘请省、市专家对稻渔综合种养户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养殖户到基地参观学习,由基地“土专家”介绍养殖经验及基础设施建设要点,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三、存在的问题

永修县稻渔综合种养主要模式为稻虾连作,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小龙虾养殖已成一定规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小龙虾种苗难求。小龙虾大面积养殖在永修县起步晚、发展快,自2016年开始大面积种养,到2018年,全县累计新增近万亩养殖面积。“跟风”养殖导致小龙虾苗需求量大增,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于本地没有成规模的苗种供应基地,许多新发展的养殖户到临近的湖北、安徽等省购买苗种,由于长途运输,死亡率高;外加近两年,鄱阳湖野生小龙虾种苗资源枯竭,造成虾苗价格在高位运转,直接影响养殖效益,挫伤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二) 养殖技术奇缺。永修县渔业局现有6位水产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2位、工程师2位、技术员2位,他们针对鱼类病虫害的防治,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面对小龙虾、甲鱼、河蟹等特种水产品的病虫害防治,只能用“华佗无奈小虫何”来描述。全县小龙虾养殖“土专家”更是奇缺,由于示范与技术滞后,部分养殖户盲从网络经验,高密度养殖,忘想一夜暴富,结果适得其反。稻虾连作的示范效果还不明显,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仅处于起步阶段。

(三) 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完善。永修县已出台对稻渔综合种养奖励政策,重点奖励1000亩以上大户,一般养殖户无法享受政策的阳光雨露。科研机构对稻渔综合种养的配套技术研究不完善,如水稻品种的选择、田间病虫害生态药物推广、小龙虾种苗繁育技术、不同投入药品对稻虾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等方面都缺乏基础性研究。

四、下步工作的打算

(一)扩大种养面积。为了打造小龙虾产业发展集群,我县将进一步推广稻渔综合养殖模式,按企业要求设计和建设10000亩稻虾连作高标准农田,提升小龙虾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推进稻虾生产、加工、销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融合发展模式。

(二)规范养殖技术。加强技术服务,加快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在稻虾连作方面,尽快推广成熟、规范的养殖技术,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力量,便于开展服务工作。努力构筑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效益明显的稻虾连作、稻鳖共生综合种养绿色产业发展体系。

(三)强推品牌创建。积极引领经营主体创建稻、虾、鳖、蟹等名优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加快优质稻谷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发挥品牌优势,依托赣农宝等农产品商务平台,实现“农产品进城、生资下乡、休闲农业触网” 的目标,使我县虾、蟹、鳖、米等优质农产品入住大型超市、餐厅,解决售销难的问题。

作者:龚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