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厂长vs天赐直播(传播正能量!2020十佳“龙江好网民”李丛志的故事)

厂长vs天赐直播(传播正能量!2020十佳“龙江好网民”李丛志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2-10-16 21:41:03

  【写在前面】

  真实的生活是粗粝的……但生活最大的价值,正是它的粗粝、琐碎,还有令人沮丧的坎坷,锻造沉淀出扎扎实实的“真我”!或许,我们的很多困扰及我们的平庸,正是因为不敢赤裸裸地面对真实的自己。

  相对于常人,阿志是残疾人,先天性胳膊腿短,21岁了,身高不足125厘米。

  前不久,在由省网信办推出的网聚正能量、共筑同心圆2020“龙江好网民”评选中,阿志被评为十佳“龙江好网民”。

  采写阿志,不是因为他有着轰轰烈烈吸引人眼球的经历,恰恰是因为他的寻常生活、寻常故事。那些故事,真实、励志、温暖且充满力量,那些真、善、美,那些仁厚、孝道、担当……那些人性里的光辉,让我们得以从中还原自己,想起那些最该保留的传统美德!

  阿志的经历,正如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厂长vs天赐直播(传播正能量!2020十佳“龙江好网民”李丛志的故事)

◎李丛志

  2012年,参加黑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欢乐英雄传》,登上《二人转总动员》大舞台;2015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中,荣获青年组表演最佳特别奖……

  上图为2018年阿志赴厦门参加文艺汇演获奖。

厂长vs天赐直播(传播正能量!2020十佳“龙江好网民”李丛志的故事)

2020年8月,阿志(左三)与爸爸妈妈(左一左二)应邀参加湖北卫视《大王小王》节目录制。

  240天——阿志与七个聋哑姑娘、一个智障儿……

  阿志本名李丛志,肇州县人。五年前,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大庆天赐龙韵乐器厂。当时他正走在厂房的走廊里,大大的脑袋,光溜溜的后脑勺处编着一根很小的小辫,看背影是个五六岁小男孩模样。转过身来,见他额前留着一绺桃形的黑发,露出一口小白牙,笑着——分明就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但那时他已16岁,身高不足1.1米。

  然后就见他挨个走进不同的车间给产品质检,忙而有序。他当时任天赐龙韵乐器厂技术监理。

  除了厂长李学杰,大庆天赐龙韵乐器厂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残疾人,或盲或聋或哑或肢残或智障,但他们从事制造的却是现代工业文明无法取替的高精细手工活——制作琴弦、琴弓。

  二胡弦、京胡弦、琵琶弦、中阮弦……阿志质检时认真、专业!

  夜色渐暗,下班了,大家围着一张大桌子吃饭,聋哑的给盲的夹菜,肢残的相互帮忙送到嘴里!阿志则一会爬上凳子,一会又跳下来,照顾着大家。相对于他们这个群体,阿志的“残”,只是“小”,所以他常常成为大家与外界沟通的信使。

  月色渐浓,乐器厂恢复了夜的宁静,盲孩王硕弹起《月光曲》,聋哑姑娘们开始练舞……我去找阿志,他正在进行快手直播,镜头前,他唱东北传统二人转……

  那次采访所见的一幕幕,让我终生难忘。人间的温暖、美好的追求与梦想在这里顽强地存在着。

  李学杰是“感动大庆的人”,他本是国家一级二胡演奏师,为了大庆市残疾人艺术团的这群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为此,孩子们都称呼他“二爸”!2013年,为了让这群残疾孩子有生存的能力,又能保存他们的艺术——“二爸”带着9个孩子远赴河北学习琴弦琴弓制作技术。

  那一年,阿志只有14岁。

  9人中,7人是聋哑姑娘,1人是智障,另外一个就是阿志。阿志的妈妈也跟去了,给孩子们做饭。

  以下是李学杰的讲述——

  “去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季节,是在河北肃宁上官村一个屯子里。租了一个小平房,非常破,四处漏风。阿志跟他妈妈买来塑料布和旧报纸,封窗户、糊墙,又买了煤和炉子。阿志不会烧炉子,一烧就冒烟,弄得整张脸像唱戏的花脸……”

  “因为水土不服,条件艰苦,最难时一下子病倒了8个人,阿志也病了,嗓子发炎,但他就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着其他人,喂饭、端水,逗大家开心……他最重要的工作是担任手语翻译,聋哑姑娘跟师傅学习制作琴弦技术时,都需要他在旁边翻译……”

  “没有阿志,乐器厂不能成,这个艺术团也不能走到今天——因为阿志面对困难时总是乐观的,他带给这个群体的是希望和温暖,没有他,其他孩子可能就放弃了,走不下去了!”240天后,他们学成归来!

厂长vs天赐直播(传播正能量!2020十佳“龙江好网民”李丛志的故事)

阿志(前)与残疾人艺术团的同事们在一起。大庆日报记者 白玉兰/摄

  那年那月那村那往事——爸妈是平凡的农民,但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人间真爱

  21年前,肇州县永胜乡一户泥草房上空,飘起一缕袅袅的炊烟,到晚饭时候了。一对年轻的农民夫妇,始终没有言语,一同忙碌着做晚饭。

  “这孩子扑奔我来了,不管啥样,我都要把他生下来,把他养大!”

  丈夫重重地点头!他们就是阿志的爸妈,那天上午,他们去县医院做检查,医生明确告诉他们——孩子患有一种先天性疾病,胳膊腿短,建议引产!

  三个月后,阿志出生。

  阿志三岁时就记事了:“我小的时候脑袋就比一般人大,四肢比别人小,我妈把我抱在怀里,我只能把脑袋搭在我妈的肩膀上。有时候走在路上,不用抬头,我能听见别人对我的议论。有时候我抬眼,就能看见他们看我的异样眼神。”

  “虽然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我和别人不太一样,但爸妈更愿意用‘特别’、‘宝贝’这样的词来形容我,爸妈给了我一个快乐的童年,虽然我偶尔也会自卑,但一直是一个乐观的小男孩。”

  阿志自出生就表现出了艺术天分,三岁时,一首歌听一次就能跟着哼唱,听第二遍基本就能学会。

  “那时候我每学会一首歌,都会唱给我妈听,我妈也会在我唱歌的时候开心地笑……”

  十岁那年,阿志正式跟爸妈谈——“我想学二人转,我不能做一个没用的人,我要养活我自己,还要养活爸妈和妹妹!”

  但那次的谈话并不顺利,妈妈坚决反对,甚至动手打了他——那是妈妈唯一一次打他!她好像是失去了理智,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地喊,“你爸妈能养你一辈子!”打完之后,妈又把他抱在怀里痛哭。

  爸妈借钱把阿志送到了长春学习二人转。

  那时阿志身高还不足1米,在艺校,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练早功,六点多到楼下洗漱,收拾被褥。别人站在床边就能把被褥叠好,他却要爬上爬下,最后一个叠完。等他下楼吃饭时,别人都吃完了。

  有一次妈妈想阿志,就偷偷跑去看他,正赶上食堂开早饭,别的孩子都吃完了,阿志才赶来,粥和咸菜没有了,她看到阿志用别人挑剩下的带嘎巴的馒头,蘸着别的孩子喝剩下的泡面汤吃,眼泪当时就下来了。

  阿志回头看见妈妈,乐了:“妈,没事,泡面汤挺好吃的!”

  因为阿志身材矮小,练功摔得鼻青脸肿,一次练习过程中脖筋错位了,是老师用擀面杖硬生生地擀复位了!

  阿志学的是传统二人转。传统二人转分两种,一种叫“谱子戏”,一种叫“梁子戏”。“谱子戏”有严格的唱腔,规定的唱段,甚至语言动作都有一定的规范;“梁子戏”更活跃一些,九腔十八调没有限制。阿志的“谱子戏”中规中矩,有大家风范,“梁子戏”则幽默活泼,很受观众喜欢。

  不管是“谱子戏”还是“梁子戏”,和未搭档过的演员临时“搭架”的戏叫“耳挂子戏”,阿志在“耳挂子戏”上有非同寻常的表演天赋,能自创“说口”,也就是演出过程中的插科打诨。

  很多演出为了吸引观众,往往会夹杂一些语言低俗的“段子”,“段子”有市场,能为演员带来不错的收益。但阿志绝不允许自己向那个方向发展。“学那些东西火得快,倒得也快。当时不知道这么深的道理,不去做只是因为知道那样做不对。”阿志说。

  13岁那年,阿志终于学有所成。

  村里村外,网上网下——转星小阿志:我只想做个平凡但有用的人

  冬日暖阳下,阿志家崭新的三间青瓦房格外亮眼。

  阿志出生21年后,爸妈终于盖上了砖瓦房,告别了居住20多年的泥土房。

  “这全靠阿志的努力!”妈妈说。

  阿志13岁学成后,就开始受邀在省内的各个剧场演出——明水、安达、龙江……奔波各地。阿志太小了,上个车走个路都很难,演出环境又非常艰苦。

  李学杰说:“2013年,残联的领导说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小孩,二人转唱得非常好。我打听到这孩子的家在肇州,到了肇州又听说他去哈尔滨演出了,我就跑到哈尔滨找他。那一天剧场里没有演出,见到阿志时,他正跟一些人睡在一个大通铺上。他站起来,不如人家坐着高,但他长得很可爱,很喜庆,性格很乐观……”

  因为在外演出条件艰苦,妈妈程丽霞就一直陪着阿志。阿志的父亲在家照顾女儿,耕种几十亩田地维持生活,所以他们的家境一直得不到改善。

  这几年,阿志开始视频直播,追随他的“铁粉”很快就达到40多万。演出加上直播,阿志贴补家用的能力更大了。

  2020年,阿志21岁了。

  阿志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用肩膀扛起了家,妹妹读书、自己学艺所欠下的钱终于还上了!还帮助爸妈在老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故事讲到这里,既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又恰恰在意料之外。

  阿志的铁粉,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家乡的父老乡亲、叔叔大伯、阿奶阿婆。

  “阿志从小在这个村子长大,学艺后,十里八乡谁家结婚娶媳妇,都愿意找他给表演一段……”“冬天落雪的季节,每次阿志回来,都会给奶奶、姥姥们买帽子;夏天回来,给大伙儿带好吃的……”母亲程丽霞说,“阿志在快手上直播,家乡人看见了都说,这不是快手小志吗?这孩子可好了,可孝顺了……”父老乡亲们成为阿志的铁粉儿!

  为啥?

  阿志的快手直播内容,是他给妈妈梳头,是他说唱逗笑的传统曲艺,是他讲述的人生励志故事……那些百姓家常,那些人间孝道、仁厚勤劳、友爱亲情……都在阿志的直播里出现。加上阿志专业的唱功,可爱喜庆的扮相……生活里那些疲惫的人们、焦虑的人们,都喜欢上了这个转星小阿志,阿志的铁粉越来越多,从乡村到全国各地、到异国他乡……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十佳“龙江好网民”不仅是网络传播的探路者,更是时代风尚的擎旗人,引领着崇德向善的人间正道。

  就像阿志的妈妈说:他只想做个有用的人,有着平凡百姓的温暖和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