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更新时间:2022-10-12 00:44:02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阿拉伯史番外/不定时更新/竹鼠(撰文)|

公元976年,一位来自德国的撒克逊修女千里迢迢来到了西班牙的后伍麦叶王朝。她先是来到北方的托莱多古城,随后直接南下进入后伍麦叶王朝的首都科尔多瓦城——她随即被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所深深的吸引:公共浴室一座一座的排列在街边,无数的阿拉伯人从中进进出出;哈里发的宫殿几乎填满了这座城市,十来座宫殿的塔尖和无数清真寺的宣礼塔顶直插云霄;玻璃作坊,制革作坊一间间的码在街道旁,从中传出打铁和烧陶的铿锵之声。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科尔多瓦老城区

回到德国之后,这位修女随即在自己的日记中赞叹科尔多瓦为“世界的真珠”(所以标题真不是我打错字了)

在历史上,一说到中世纪的阿拉伯人,我们总会听到这样一个论调:阿拉伯人中世纪的时候比欧洲人先进太多啦,艺术也发达,文化也发达,啥啥都比欧洲好啊。但是当我们抬头去看看如今贫穷又动乱的中东地区,似乎很难把“先进”“文明”这样的词汇和阿拉伯人联系起来——于是乎今天,借着介绍科尔多瓦这座“中世纪真珠”的机会,笔者愿意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到底有多先进。

首先,咱们从人口看起:后伍麦叶王朝的首都科尔多瓦城,当时拥有十一万三千户人家,按照每户人家三口人来计算(当然这个数字是不太准确的,因为按照阿拉伯人的生育观念,每对夫妻基本上不可能只生一个孩子),我们大概可以估计出当时科尔多瓦的城市人口大概是在三十三万人左右。目前我们不清楚这个人口基数里有没有包含流动人口和哈里发宫廷里的后妃和宫人们,假设没有,我们也可以把科尔多瓦城的人口最低确定在三十四人左右。

或许在当今这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一个城市拥有三十多万的人口对于我们来说不算什么,这样抽象的把数字列出来也许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就拿科尔多瓦和其他我们熟悉的地方做个对比。

当时科尔多瓦和巴格达,君士坦丁堡并列为西方三大都市,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君士坦丁堡了: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首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建设,再加上它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处于欧亚的交点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商人前去定居。因此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基数属于基督教世界里最大的,它被基督徒称为“众城女皇”。那么如此繁华的君士坦丁堡有多少人口呢?按照和后伍麦叶王朝繁荣时期同时期来算(公元961-1002年),在经历了公元542年的大瘟疫之后,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大约处于12-15万人的范围之内,远远低于科尔多瓦城内的人口。而就算在君士坦丁堡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也不过五十万人(而且这个数字并没有持续多久),总体上来看,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在后期是逐步下跌的,其总量还是比不过科尔多瓦。

而作为阿拉伯人大本营的巴格达城的常住人口数量则大约在30-50万之间,确实要比科尔多瓦要多一些,但是不要忘了,科尔多瓦只是一个小王朝的首都,在伊比利亚半岛之上偏安一隅而已。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图为科穆宁二世皇帝/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在科穆宁家族统治时期略有回升,但是再也没有达到五十万这个水平

那位说了:没事儿看人口有啥用?人口多了,这国家就先进了?

您别说,在古代,从一个方面来说,还真就是人口多,国家就先进强盛:数量巨大的人口不仅代表表面的繁荣,还隐含着新的信息

首先,大量人口的囤积和聚居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粮食的供应,同时还要有数量足够多的房屋和就业机会,不然如此多数量的人口必然会引起社会动乱。科尔多瓦作为一个王朝的首都,社会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它能同一时间容纳如此多数量的人口,说明后伍麦叶王朝在全盛时期完全有一次性在一个地区供养超过三十万人的国力。这一点在中世纪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几乎不存在的

再者,古代的农业商业等大部分活动都需要人力支撑,城市的建设,即便是军队的扩充也都需要足够的人口基数:同时期巴黎的人口不超过两万人以上,其他地区的城市也大概如此,因此导致了欧洲封建国家的军事力量相对脆弱,只能临时征召士兵作战。而后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则可以招募一支合理数量常备军作为近卫部队,这样在战时,最起码可以保证军队起码的军事素质。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跨撒哈拉贸易而来的黑人奴隶,很多都充当禁卫军的角色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座城市坐拥如此多的居民数量,它可以发动更多的人来建设自己的城市,使人口转换为先进生产力,促进一个良性循环:据记载当时科尔多瓦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和礼拜堂超过三百座,图书馆和阅读室超过七十座。这些设施保证了阿拉伯人可以更便捷大众的接受基础的识字教育,让社会充满一种文化气息。

但是这都不算什么。要说在中世纪,一个外来人通过啥来看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富裕,最主要就看一个东西:道路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不仅可以带给行人好心情,同时也利于交通工具的行驶,城市的清洁,形象等等问题——中世纪的人们当然也知道应该把道路好好铺造一下,找点石板盖住浮土可以大大便利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实总是比理想来的骨感。在中世纪,造路是一项又费人又费钱的工作,以至于大部分的中世纪城市里都是土路,即使有很少的城市有能力铺设石板路,一般也不会全城覆盖,而是把主干路铺上石板就完事儿了。法国的巴黎城在14世纪仍然满街尘土,如果有下雨天,整个城市就像被泡在泥潭里一样,连行走都很困难。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古代石板路与现代的切割整齐的石板路是不一样的,更类似与这种不规则的形状

而在科尔多瓦,造价昂贵的石板路却早就铺设了起来,并且不只在主路上,也同时分布在了不同的支路上。虽然它们均没有延伸到道路的伸出角落,但是一般都会覆盖住主要的街口:统计表明,全城的石板路加起来,可以延伸几英里长,这在中世纪已经算是下了血本了。

同时,科尔多瓦的建造者还设计了一个很巧妙的“路灯”系统。他们让道路紧贴着两侧的居民住宅和商店,并加大房屋之间的密度:这样晚上从房子里射出来的光芒就会串联起来,形成一道一道的光柱射在大路上,变成“路灯”。政府不用另出钱建设路灯系统,而也能让行人在晚上看清道路。

除了在城市建设上异军突起于欧洲之外,后伍麦叶王朝的阿拉伯人还在教育事业上颇有建树。

阿卜杜勒.赖哈曼三世在位的时候就建立了科尔多瓦大学,这座大学在当时和任何其他地区的大学相比都毫不逊色。在学术上它难得的在时代的限制下,抛弃了宗教隔阂:穆斯林的学生和基督徒的学生都可以进入这座大学学习并取得学位,不仅如此,甚至来自非洲的黑人学生,来自亚洲的学生(如果有的话)也是可以进入这所大学学习的,不分人种,亦不分宗教,科尔多瓦大学给予每一位学子同等的地位,享受它带来的教育服务:大学的校舍提供免费的清澈泉水,这些泉水通过水管直接引进校园;哈里发花费二十六万第尔汗从拜占庭请来能工巧匠装修宿舍,同时从东方聘请大量的教授来到这里任教,同时捐献大量教育资金。这些都说明了这个国家的政府对学者和学术的高度重视——而发达的教育体系最终孕育出了大量的知识结果:例如,在中世纪阿拉伯人天文学最鼎盛的时期,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天文学分成三派,科尔多瓦依靠一座城市的教育力量就单独孕育出了一派:“西方学派”。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今日的科尔多瓦大学

除了这些,后伍麦叶人在军事上,政治制度上,农业上,诗歌艺术上都略有发展,使之与同时期的欧洲内陆相比,说以阿拉伯人为主体的后伍麦叶王朝要显得更加“文明”,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END

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韩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一丈青”扈三娘误入白虎坛,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惊人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能力平庸,却当上了一把手:道光为什么选择咸丰?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科尔多瓦是哪个国家(后伍麦叶王朝:科尔多瓦:“世界的真珠”)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