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更新时间:2022-10-11 08:49:02

关于这两部重要著作的编纂方式,阮孝绪在《七录序》中称:“(孝成帝)命光禄大夫刘向及子俊,歆等雠校篇籍,每一篇已,辄录而奏之。会向亡丧,帝使歆嗣其前业。乃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上。歆遂总括群篇,奏其《七略》。昔刘向校书,辄为一录,论其指归,辨其讹谬,随竟奏上,皆载在本书。时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今之《别录》是也。子歆撮其指要,著为《七略》。其一篇即六篇之总最,故以辑略为名,次六艺略、次诸子略、次诗赋略、次兵书略、次数术略、次方伎回略。”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九里山入口

刘向父子每校对完一部书就上奏给皇帝,刘向去世后,皇帝命刘歆继续从事编目写提要的工作,最后汇成了《七略》一书。而刘向每校一书,都会给该书写一篇提要,以讲明该书的宗旨,此后将这些提要列出就成为了《别录》一书。然而后世将这门学问称为目录学,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特意分辨了目与录其实是两回事:“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之也。《汉志》言‘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旨意即谓叙中所言一书之大意,故必有目有叙乃得谓之录。录既兼包叙目,则举录可以该目。……实则录当兼包叙目,班固言之甚明。其后相袭用,以录之名专属于目,于是有篇目而无叙者亦谓之目录。又久之而但记书名不载篇目者,并冒目录之名矣。”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九里山左侧之路

刘向父子在校书的过程中分别写出了《别录》和《七略》,那么这两部书有什么区别呢?张涤华在《别录释名》中总结道:“《录》《略》二书,体制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只是一繁一简,卷帙有多有少而已。正是由于如此,所以《隋志》和两《唐志》都称《七略别录》,这是全称。唐代以前读书所引,只标《别录》,那是简称。后来简称通行,全称渐渐不为人所知,甚至看到隋、唐等《志》所标全称,有人反而觉得很奇怪。”


《别录》《七略》中所写目录和提要有不少被班固转录在了《汉书·艺文志》中,而《别录》的大部分和《七略》的原文大概在南宋的时候失传了。但刘氏父子在校雠学上的开创之功被后世所颂扬,并且他们的校勘方法也为后人所沿用。徐兴无在《刘向评传》中说:“校雠学作为一门学问,其体例得以发明,规模得以形成,皆由于刘向歆父子的开辟之功。故中国的校雠之学,可以祖述至先秦,但不得不推宗于刘向父子,故章学诚作《校雠通义》,首篇《原道》,次篇即为《宗刘》。”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不知道是不是外星语

可见,章学诚极其推崇刘氏父子,故他在《信摭》中称:“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最为推见古人大体。而校订字句,则其小焉者也。绝学不传,千载而后,郑樵始有窥见,特著《校雠》之《略而未尽其奥,人亦无由知之。世之论校雠者,惟争辨于行墨字句之间,不复知有渊源流别矣。”他同时在《校雠通义·自序》中又提及:“校雠之义,盖自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路途渐窄

刘氏父子的校雠之学不仅仅是校对版本的异同,他们所作提要也同样遍及学术源流,这正是章学诚看重刘氏父子之处。故朱一新在《无邪堂答问》中夸赞了章学诚的洞察力,同时朱一新也认为校雠目录学乃是梳理学术源流的重要方式,如果只是鉴定版本,这就等同于书商了:“刘中垒父子成《七略》一书,为后世校雠之祖。班《志》掇其精要,以著于篇。后惟郑渔仲、章实斋能窥斯旨,商榷学术,洞彻源流,不独九流诸子,各有精义,即词赋、方技、亦复小道可观。目录校雠之学所以可贵,非专以审定文字异同为校雠也。……世徒以审订文字为校雠,而校雠之途隘;以甲乙簿为目录,而目录之学转为无用。多识书名,辨别版本,一书估优为之,何待学者乎?”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由此穿入

章学诚为什么如此看重刘氏父子的校雠学呢?余英时在《论戴震与章学诚》一书中看到了深层原因:“乾嘉的经学训诂奉许慎、郑玄为宗师,号称‘汉学’,而章氏的文史校雠则立足于刘向、歆父子的业绩之上,也恰好是汉人之学。章氏并不标榜‘汉学’以与‘宋学’争衡,但他特倡刘、班校雠,则非出于偶然,恐不免有与许、郑训诂暗中争胜之意。”对此,徐兴无在其专著中总结道:“从刘向歆父子到章学诚的思想脉络,是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与学术史观最为重要的建构过程。其体系包容古代的一切学术,其史观重视学术的时代意义。与偏重于‘尊德性’的宋儒不同的是,这一思想强调‘道问学’的意义。而与同样偏重‘道问学’的清代经学不同的是,这一思想反对经典主义,强调历史主义。”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安静的朱窝村

刘向在宫中校书的过程中,还写出了一部《列女传》《新序》及《说苑》,《楚元王传》中载有此事:“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看来刘向撰写《列女传》就是劝戒天子,更进一步说应当是劝戒后宫能够守规矩,而他的这几部书受到了皇帝的夸赞。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路边所见

对于《列女传》一书的价值,张涛在《刘向列女传的史学价值》一文中评价说:“《列女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妇女专史和通史,又是最早使传记脱离经、纪而独立成书的史学著作。”虽然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列传,但那只是正史中的附属一部分,而并非独立成书的史学著作。故《隋书·经籍志》中谈到了刘向该书的独特价值:“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始举贤良文学,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善恶之事,靡不毕集。司马迁、班固,撰而成之,股肱辅弼之臣,扶义俶傥之士,皆有记录。而操行高洁,不涉于世者,《史记》独传夷齐,《汉书》但述杨王孙之俦,其余皆略而不说。又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皆因其志尚,率尔而作,不在正史。”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穿行到山脚下

然而,刘知几对刘向的这几部书评价不高,他在《史通·杂说下》中称:“观刘向对成帝,称武、宣行事,世传失实,事具《风俗通》,其言可谓明鉴者矣。及自造《洪范》《五行》及《新序》《说苑》《列女》《神仙》诸传,而皆广陈虚事,多构伪辞。非其识不周而才不足,盖以世人多可欺故也。”


刘知几批评刘向书中所载故事有些是传说有些是虚构,而刘向在把这些故事录入书中时并未做史实上的考证,故刘知几感慨说:“呜呼!后生可畏,何代无人,而辄轻忽若斯者哉!夫传闻失真,书事失实,盖事有不获已,人所不能免也。至于故为异说,以惑后来,则过之尤甚者矣!”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由此登上

正是因为刘知几对刘向的批评,后世有不少学者都坚持了这种论调,但余嘉锡认为这种批评有些偏颇,他在《新序提要辩证》中称:“《新序》《说苑》,则虽本有其书,其文亦悉采之传记,然向既除其两书之复重者,与他书之但除本书之复重者不同;又删去其浅薄不中义理者,与《晏子》等书但聚而编之虽明知其不合经训亦不敢失者不同;盖已自以义法别择之,使之合于六经之义。况《本传》云采传记行事,《说苑叙》云更造以新事;则向又已有所增益于其间。既奏上之,以戒天子,亦以成儒者一家之言;故虽采自古书,仍不能不谓为刘向所序;犹孔子因鲁史修《春秋》,述而不作,要不能谓《春秋》非成于孔子也。”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再见碑亭

余嘉锡的比喻很好,因为刘向只是记录历史故事,这就如同孔子修《春秋》述而不作,故余嘉锡认为:“夫一书有一书之宗旨,向固儒者,其书亦儒家者流,但求其合乎儒术无悖于义理足矣,至于其中事迹皆采自古书,苟可以发明其意,虽有违失,固所不废。譬之赋诗断章取义,要在读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耳。”


刘向所作《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该书后世多有翻刻,然对这部书的理解却渐渐发生了歧义。因为刘向作的是《列女传》而非《烈女传》,一字之差性质就完全不同,《明史·列女传序》中说道:“刘向《列女传》,取行事系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晋以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盖晚近之情,急庸行而尚奇激,国制所褒,志乘所录,与夫里巷所称道,流俗所震骇,胥以至奇至苦为难能。”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亭中之碑

对于该书,徐兴无认为:“《列女传》既开创了女性人物类传的体裁,又开创了社会边缘人物类传的体裁。这种体裁不同于纪传体史书中的主流人物类传,其文字短小简洁,事迹往往出于传说,又往往配有颂、赞或图谱,易于传颂宣教。后世的《列仙传》《列士传》《孝子图传》尽管非刘向所作,但皆依托于刘向名下。”


在史学方面,如前所言,刘向父子还有补《史记》之事,《后汉书·班彪传》中称:“武帝时,司马迁著《史记》,自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后好事者颇或缀集时事,然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其书。彪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因斟酌前史而讥正得失。”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碑面状况

此处仅称有好事者续补《史记》,关于谁是好事者,李贤在注中称:“好事者谓扬雄、刘歆、阳城衡、褚少孙、史孝山之徒也。”而刘知几在《史通·古今正史》中也点出了多位续写《史记》之人,他把刘氏父子列在了最前面:“《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这些都可看出刘氏父子在史学的多个方面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碑额

刘向去世后葬在了彭城,即今日的徐州。对于刘向墓的具体位置,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三中称:“获水于彭城西南回而北流,迳彭城,城西北旧有楚大夫龚胜宅,即楚老哭胜处也。获水又东转,迳城北而东注泗水,北三里有石冢被开,传言楚元王之孙刘向冢,未详是否。”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三九·冢墓四》中引用了刘宋戴延之所撰《西征记》中所言:“彭城南有亚父范曾冢,冢高四十余丈,东北有隧道。其城北三里有刘向墓。泗水东三里,汉大夫龚胜冢石碣犹存。”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立在正中

看来刘向墓确实处在徐州城,2012年5月30日,我前往徐州城北九里山寻找刘向墓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寻得。关于该碑的情况,徐兴无在《刘向评传》的小注中有如下解释:


1999年,徐州城西北九里山发现刻有刘向姓名之旧碑,立亭九里山麓。有言遂以为刘向墓碑。王中文主编《两汉文化研究》(第二辑)刊及巨涛《徐州汉风——电视专题片文学本》一文称:“在徐州北郊九里山的荒坡上,我们找到一方墓碑。碑阴‘先贤中垒校尉刘向’十一个字,证实了碑主就是汉代大学者、大文学家,中国乃至世界文献学的宗师刘向。”2002年11月,我曾至九里山参观九里山“汉楚元宗刘氏墓表”碑亭,乃明代所立,文有漫漶,然可辨上镌刘向、刘知几之名。碑侧又有民国时人补镌之文字。故此非为刘向墓碑,而是彭城刘氏墓地的碑记。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背面碑额

即便如此,也可说明该碑确实是彭城刘氏墓地的碑记,而刘向父子的遗迹留传至今者以此为最古,故为了写本文,我在2018年7月21日再次来到了徐州,而本次打搅之人乃是当地的爱书人肖艳波及其同伴张庆会。张先生开车带我先来到了徐州名人馆,在该馆的院落中我看到了刘向、刘歆父子的铜像,此像的场景也是父子二人校书的状态,然而说明牌上却仅有刘向之名。转天张庆会带我再次来到名人馆时,在该馆内看到了多位徐州名人塑像,其中当然有刘向,但遗憾的是依然没有刘歆。


从徐州名人园驶出而后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向徐州西北方向驶去。再一次来到了九里山,在登山的台阶前我却回忆不起当年的路径,张先生问过几个人都称是外地来者,正是这个打听过程使我的记忆渐渐恢复,而后我带着肖艳波沿着九里山左侧的一条小路一路走下去。如今这条路已经变成了垃圾堆放处,我二人庆幸没有让张先生把车驶入,否则掉头都十分困难。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涂鸦上了亭顶

前行之路被垃圾所阻断,于是穿入下方的村庄,在村内遇到了几个休息的妇女,肖艳波向他们打听路径的同时等候张先生停好车后赶过来。我四处探看,希望能拍下村牌,奇怪的是,看过多户,均无门牌号。我向一位妇女请教本村村名,而那位妇女却白了我一眼,肖艳波用当地话问另一人,那人扑哧一笑后说叫猪窝。这样的村名倒令我二人一愣,后来此人解释是说是朱元璋的朱,但即便如此,村名叫窝还是挺少见。而另一位妇女称,附近的几个村都叫张窝、李窝等。但比较起来,还是猪窝更令人能记住,难怪解释之人一笑。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张先生用水倒在碑上

在村中向人打听刘向墓,大多数人能够指出前行的方向,看来这块古碑在当地基本上是家喻户晓。我们三人穿村而过,走到这一带,让我迅速想起了当年的情形,于是很快找到了山坡上的碑亭。然而有一段路坡度太陡我无法登上,张兄年轻力壮,他在后面用力推我,终于让我再次登临此碑亭。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九里山

站在碑前细端详,与当年的所见已经有了些不同,而我上次来时看到此碑上喷涂着“NBA”的字样,如今所见碑面仍然有涂鸦在,但NBA已不知去向。更为奇特的是,这个碑亭顶上又增添了许多新的涂鸦,我好奇于涂鸦者如何能够登上亭子的上方,而张先生则认真地向我分析着登上的方式。

刘向刘歆(「觅史记」刘向:校雠之学,自刘氏父子,渊源流别(下)韦力撰)

徐州名人馆内的刘向塑像

站在四围观看,当然找不到刘向的墓丘,但旁边却有几座老坟,从制式看,显然不够古老。虽然千年以来已无人知道刘向墓的具体位置,但他长眠于此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我面对青山鞠了一躬,以此来表达我对这位前贤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