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奥运会哪些项目是中国的强项(残疾人体育进步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奥运会哪些项目是中国的强项(残疾人体育进步彰显中国制度优势)

更新时间:2022-10-10 06:46:03

作者:杨立雄(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体育是残疾人增强体质、康复身心的重要方式,也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为此,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机会均等标准规则》均将参与体育活动列为残疾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并视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中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健康,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残疾人体育已成为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残疾人体育参与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中国政府实施了“全民健身助残工程”“自强健身工程”“康复体育关爱工程”等残疾人体育康复工程,组织举办“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群众体育品牌活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体育进家庭服务,残疾人体育参与人数快速增加。2015-2021年,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从6.8%上升到2021年的23.9%。在竞技体育方面,自1984年以来参加九届夏季残奥运会,并连续五届包揽残奥会金牌奖牌榜双第一;2018年在平昌冬残奥会实现冬残奥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

残疾人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甚至改变人生命运。山东农民王永海在19岁时因车祸失去左腿,经过刻苦训练,在其30岁加入国家残疾人自行车队,参加了3届残疾人全运会夺得了6枚金牌,并获得了“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残疾人体育精神奖;云南女孩钱红艳4岁因车祸导致骨盆以下完全截肢,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学会了游泳,从此从云南省“游”到了全国,并“游”进了奥运会;河北残疾人葛扬通过刻苦训练成为叱咤在乒乓赛场的运动员,退役后成立公益基金会,帮助贫困残疾儿童通过体育改变命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残疾人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与生活态度,也使世人感受到个体的尊严、人生的价值和奋进的力量,改变了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进一步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促进了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和社会认同。

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折射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进步和成就。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快速推进残疾人各项事业的发展。到2020年,实现了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的艰巨任务,超过1000万人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214万困难残疾人得到生活补贴,近1474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残疾人劳动力参与比例接近50%,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95%,家庭无障碍改造超过167万户,为43.4万户重度残疾人提供了康复体育进家庭等服务,全国残疾人健身示范点累计建设10675个,共培养、发展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12.5万名。随着残疾人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残疾人参与体育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为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政府加快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进度,加大了体育场馆无障碍改造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大力提升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进一步激发了残疾人体育参与的热情,残疾人体育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权利,努力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残疾人体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将包括残疾人体育在内的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残疾人体育纳入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政府将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项目和活动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持续加大残疾人公共体育活动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残疾人体育活动,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残疾人事业工作组织体系,各级政府、各级残联以及社会组织形成一套分工合作、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国家修建和改造残疾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加大无障碍改造力度,提升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真正无与伦比”奥运盛会,中国的制度优势在北京冬奥会已得到充分体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北京冬残奥会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