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更新时间:2022-10-08 10:19:02

许多人都听过一本小说《老人与海》,其作者海明威是非常著名的美国作家。

海明威在西方世界有极高的声誉且一生都反对不义战争,也曾经为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贡献。

而鲜为人知的是他在1941年来中国采访期间,曾经在重庆与周恩来有过一面之缘。

尽管这只是一次非官方的采访,但是海明威还是被周恩来的风采所折服,并预言出抗战之后中国将会由共产党领导。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海明威和妻子带特殊使命访华,耳闻目睹中国军民饱受战乱痛苦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郊区,从中学时代就展现出了惊人的写作天赋。

18岁时他拒绝父亲要其上大学的安排而是成为了一名《堪城星报》的记者,半年后又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担任救护员。

亲临战场的经历一方面为海明威的写作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也让他树立了反对不义战争的坚定信念。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回到美国过了一段平静生活,但1937年他又到西班牙报道西班牙人民反抗法西斯的斗争。

随着战火开始在世界各地蔓延,海明威也逐渐意识到东方也有值得报导的故事。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1941年2月海明威以纽约《午报》特约记者的公开身份来中国进行采访,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妻子玛莎·盖尔霍恩的母亲是罗斯福夫人的好友。

正是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再加上海明威本来已经在西方国家积累了很高的人气。美国财政部长主动与海明威夫妇联系,并让其帮助收集有关中国的一些情况。

这样海明威访华就带有半官方色彩,国民政府得知消息后自然要对其盛情款待。

海明威夫妇首先来到了当时被英国控制的香港,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便安排行政院秘书夏晋熊迎接并陪同他们整个访问过程。神奇的是孔祥熙当年赴美留学时就曾经住在海明威家,并和海明威的父亲成为朋友。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但是想从香港到中国大陆要穿越日占区,所以一直到了3月25日他们在香港警察局长科恩的陪同下;才利用夜色乘坐一架小飞机避开了日军的巡逻战机,并最终在广东北部一处偏僻的机场降落。

既然要收集有关中国的信息海明威就不可能直接去重庆,他首先要求到韶关国军第七战区采访。

在韶关期间尽管广东的冬天算不上天寒地冻,但是海明威看到身处抗战第一线的广大中国士兵只有单衣;甚至很多人连鞋都没有只能赤脚,不由得感到无比心酸。

本不擅长演讲的海明威却在韶关国军士官培训学校多次登台演讲,鼓舞广大中国军民同日寇血战到底。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亲自同当地游击队参加了一次对日本军营的夜袭,并临时起意摸到日军岗哨杀死了一名日军。

这也许是海明威人生中唯一一次亲自上阵杀敌,他后来说:“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早就恨得咬牙切齿。今晚正好干掉他们一个哨兵,解我心头之恨!”

完成在韶关的采访后,海明威一行决定到桂林去放松心情。然而海明威和他的妻子在领略桂林七星岩的美丽风景的同时,却亲眼见到成千上万的中国难民被迫栖身于岩洞之中。

虽然当时日军没有打到桂林,可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却毁了无数中国人的家园。

兴致全无的海明威于4月6日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重庆,可接下来的遭遇却让他们更加心情郁闷。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日军

对腐朽不堪的重庆政府失望透顶,却偶然得到了见周恩来的机会

抗战时期的重庆作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已经多次遭受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

同时由于大量难民涌入重庆,造成其虚假繁荣的同时广大市民却整日缺吃少穿。

然而海明威一进入重庆,就感觉这座城市除了少量的标语和不时出现的日本战机之外;给人一种完全不像是战争时期,反而是一片纸醉金迷的荒诞景象。

在重庆海明威夫妇住进了宋子文的豪华别墅,当晚孔祥熙和他的夫人宋霭龄在其家尽地主之宜。然而一路上已经领略中国人民遭受战争痛苦的夫妻二人,对这桌盛宴却一丁点胃口都没有。

海明威妻子回忆作为“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大,宋霭龄的旗袍上每一个扣子都是钻石做的。宋霭龄还告诉她另有红宝石和祖母绿的扣子,蓝宝石的因为不够显贵就不用了。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宋霭龄

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等其它重要官员,几乎轮番宴请海明威夫妇。

这些人的声色犬马与咫尺之遥广大中国平民的饥寒交迫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海鸣威对国民政府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感。

经过几天预热后,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终于来了一次“压轴”的宴请。尽管海明威公开身份只是个记者和作家,但这次蒋介石却完全以对美国政府特使的标准来招待他。

原来就在1940年1月蒋介石悍然发动了“皖南事变”,我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队9000多人几乎大部分遭遇毒手[1]。

消息传出国内舆论哗然,虽然国民政府一再诬蔑新四军是“叛军”;但仍然招来国内众多民主人士强烈抗议,同时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蒋介石

美、英等大国都不希望面对日本入侵时中国会发生内战,所以在内外交困之下蒋介石急需要美国主子的支持。

据海明威回忆尽管他不是政府人士,可蒋介石和他几乎三句话不离“皖南事变”。蒋介石做贼心虚地问海明威:斯诺和史沫莱特这些去过延安的美国记者在美国媒体上公开批判国民政府,海明威对此有什么看法?

海明威只能推说他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也并不关心斯诺等人有什么评价。蒋介石又厚着脸皮对海明威说“皖南事变”完全是新四军不听调令,国民政府所作所为是合情合理的。

尽管海明威对此一再不作理会,但蒋介石居然把他看成是向美国政府获取“谅解”的一根救命稻草。

玛莎后来写道:“他们口若悬河般向我们做宣传,却像往沙里泼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被蒋介石这些高官们弄得心情抑郁的海明威夫妇决定到山城的各个角落,尽可能地贴近普通的中国老百姓。

一天玛莎正在重庆某菜市场拍照时,突然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在她身后拍了下肩膀:“你想认识周恩来吗?”

玛莎当时并不知道周恩来是谁,但是看这个女人说话的语气就感觉对方很有来头。于是玛莎马上回去找到海明威,海明威一听周恩来脱口而出:那可是伊文思的朋友啊。

有人会感到奇怪周恩来已经在我党当了十几年的高级领导人,为什么海明威妻子会不认识他呢?原因很简单1927年后国民政府成了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自然被其宣传污蔑成了“匪首”。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周恩来

再加上西方媒体普遍只为金钱服务,所以西方大众在斯诺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之前,对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武装几乎是一无所知。但偏偏有西方人愿意为真理服务。

荷兰著名导演伊文思1937年辗转来到中国,用摄影机拍摄了纪录片《四万万人民》。

可台儿庄战役之后他想去延安采访我党领导人却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无理阻挠,经过了大半年的折腾后伊文思最终只能在武汉采访了八路军办事处的领导人。

周恩来和他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并向他推荐了著名中国导演袁牧之。

尽管伊文思没有能够拍摄到延安,但他把自己的先进设备送给了袁牧之。也正是在伊文思的帮助下我党才有了抗战时期的很多重要影像资料,而海明威一听到周恩来就立刻决定要亲自采访他。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精密安排顺利来到周公馆,伟大的会面令双方都获益匪浅

当时向玛莎发出邀请的女人,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负责人王炳南的德籍妻子王安娜。

海明威同意采访周恩来,让办事处的所有工作人员喜出望外。

这不仅仅是向外界展示我党风采的绝佳机会,更是向西方世界澄清“皖南事变”真相的天赐良机。于是王安娜很快又找到玛莎,双方商量如何能够完成采访。于是这天海明威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出门,在重庆的各个大街小巷里左扭右拐。

他们终于甩掉了跟踪的国民党特务,而王安娜早就提前准备好了一辆黄包车。在海明威和妻子与她碰头之后马上上车把布帘拉好,车夫一溜小跑很快就来到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由于当时日机频繁轰炸重庆,周恩来等人也被迫转入地下办公。于是在当天下午海明威和玛莎在一间只有一张桌子和三个椅子的地下室里,见到了一个身穿白衬衫黑裤子的“工人”。

当二人得知站在他们眼前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多年后玛莎在回忆那一次同周恩来见面时,仍然说“我被这位魅力十足的人强烈地吸引住了!”

更让海明威惊讶的是,周恩来居然非常流利地用法语向他打招呼。原来周恩来1920年底至1923年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尽管之后没出国但却仍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2]。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周恩来

海明威因为经常去欧洲国家所以也自学了法语,这样他们没有了障碍非常轻松地交谈起来。

玛莎后来回忆说,周恩来是他们见过的唯一一个能够像和自己家人那样交谈的中国人。

在和周恩来的短暂采访之中海明威向他讲述了这一路眼见中国人民遭受战争的痛苦,同时他也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反抗精神。周恩来对此非常赞同,还拿重庆的天气来打比方。

他说:昨天重庆的雾还很大今天就放晴了,可是好天气一来敌人的飞机就要来。这就像如今的中国,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让海明威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就在前几天蒋介石也提到了重庆的雾。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蒋介石

蒋介石只是说:重庆多雾,有人不喜欢,可他喜欢。因为浓雾天气扑朔迷离,谁也看不清楚谁好像捉迷藏一样。

这样一对比蒋介石在周恩来面前简直就是小学生级别的政治家,也让海明威夫妇发自内心产生了对周恩来充满崇敬。

周恩来向海明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战争的看法,尤其耐心地向海明威解释了“皖南事变”的前因后果。因为国民政府总参谋长何应钦和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曾对“皖南事变”发表声明,所以周恩来针对他们的声明写了纪要作为回应。

尽管这次会谈在当时并未公诸于众,但是对海明威和周恩来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次会面。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皖南事变

预言中国必将战胜日本,中共才是中国的希望

几天之后海明威完成了在中国的采访辗转回到了美国,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和周恩来给他的纪要交给了美国政府。

接下来他又在美国媒体上公开发表了六篇公开报道:《苏日签订条约》,《日本必须征服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日本在中国的地位》,《中国空军急需加强》和《中国加紧修建机场》。

海明威对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总结出了两个预言。

中国一定能够战胜日本,因为日本是邪恶的侵略者,而中国虽然弱小但却有着不屈的反抗精神。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但与此同时海明威也直言不讳地抨击了重庆国民政府的种种腐败和对民生的漠视,而他从周恩来身上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必然能够成为中国的领导者。

他由此建议美国政府乃至整个西方社会抛弃腐朽不堪的国民政府,支持中共领导中国取得最后的胜利。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但是美国政府却并没有像海明威期望的那样同中共交好反而继续支持国民政府。

结果到了1949年新中国建立,狠狠打了美国政府那些顽固反共分子的脸。

海明威之后再也没能访问中国,但是他又积极投身于支持拉美革命运动并在古巴生活了十多年。到1954年海明威连续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却在1961年因身体原因自杀离世令人痛心[3]。

那是一次积极的会面(1941年海明威夫妇采访周恩来,其妻感慨:我被这位中国人吸引住了)

海明威

而周恩来不但是我党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外交战线的开创者。他在黄埔时期就努力发展我党同其它政治力量的关系,在抗战时期又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的身份,积极向外界宣传我党和领导的人民军队。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又曾经兼任外交部长,用他的不懈努力和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短时间内就打开了外交的局面。

最难得的是面对西方国家的敌视周恩来仍然能设法同美国、日本等国友人积极发展关系,并最终促成了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

可以说周恩来同志无论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新中国重返国际舞台都做出了无法被替代的伟大贡献。


参考资料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572-576

[2] 周恩来生平年谱(1898年——1921年)--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2021-05-20

[3] 1953年5月4日 海明威《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人民网.201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