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更新时间:2022-10-08 10:10:41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1、

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尼日利亚,西非明珠。从2014年开始,它超越南非成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世界第26。

在这块非洲最大的市场,中国的浙商异常“凶猛”。

今天的尼日利亚,有将近10万中国人,在八九十年代,这个数字仅仅只有5000人左右,大多数是香港的投资者。而从2000年开始,在欧美国家闯荡多年的浙商,发现了这块极富潜力的非洲市场,开始了非洲冒险之旅。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最早的“猛人”,是来自舟山的孙国平。

1989 年,孙国平作为某工业设备的业务员,前往尼日利亚推销设备。跑了几年市场之后,孙国平发现了商机:中国商品在当地很受欢迎,一些尼日利亚的家庭在为女儿准备嫁妆的时候,都以能用上中国商品感到骄傲。但可惜当时中国商品到达尼日利亚的渠道有限,中国商人更是很少知道这块市场。

于是孙国平辞掉了工作,在尼日利亚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创业。1999年,孙国平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租下一大片仓库,分别改建成商铺、超市、公寓,并提供清关、运输等一系列服务,尼日利亚的中国城,就这样发展起来。

有了硬件,下一步就是招商。孙国平跑回浙江,各处演讲,跟浙江老乡们宣讲尼日利亚的商机,鼓动他们前往淘金。

“在中国卖30块的鞋子,到了尼日利亚能卖100块,还供不应求。不要小看尼日利亚的购买能力,那里有1亿人口,现在正在改革开放,就要成为非洲最有钱的国家”。

对商机有着敏锐嗅觉的浙商们,立即蜂拥而至,没过多久,整个中国城的商铺就全被租满,开启了十年的辉煌。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与此同时,浙商,如同商界的“游牧民族”,正在世界各地寻找丰美的水草之地。“近水楼台”的东南亚,发达的美国、日本早早的被广东人和福建人占据了,浙商们只能远走欧洲,从匈牙利到法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德国,处处都能见到浙商们的生意。

只要有生意可做,哪怕是非洲,他们也会愿意冒险。在欧洲,浙商们是“不死的中国人”,他们没日没夜的劳作,穷尽一生都在积累财富,等到赚够了就衣锦还乡,哪怕是没赚到钱,最终也要落叶归根,所以欧洲人总说自己从未见过中国人的葬礼,他们是“不死”的。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欧洲也只能打价格战,以低价获得市场。


种种误解和差异,让浙商们在早期闯荡欧洲时受尽了排挤和歧视。

而在非洲,这种歧视是不存在的。中国商品是硬通货,浙商们更是受到了尊敬,这一切,都要感谢几十年前的开路者,在孙国平发现尼日利亚这块宝藏市场之前,早就有中国人为他们打下了基础,为中国商品背书,其中,就有一位资历相当惊人的“浙商”。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尼日利亚首都的海滩


2、

前浪,

“香港名流”打下的品牌


1916年,浙江海宁袁花镇查家,出生了一位男婴,名叫查济民。

这个海宁查家,就是著名的“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名门望族。

查济民在浙江生活了20余年,就读于浙江大学附属工业专科学院的纺织印染专业,毕业后跑到当时的“大成纺织”工作,结识了中国两位商界巨子,刘国钧和卢作孚,并师从学习。1948年,查济民全家搬到香港,也几乎同时,他的族弟查良镛(金庸),也来到香港打拼。

金庸在文坛纵横,而查济民在商界叱咤。不仅在香港拥有大型纺织厂,成为香港的“纺织大王”,还独具慧眼,相中了万里之外的尼日利亚市场。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查济民

1964年,查济民在尼日利亚投资了当时非洲最大的纺织厂,占地76亩,纺织机2235台,招募员工6000多名,日产印染布600万码。

这家工厂一直繁荣了20多年,这里不仅薪资高,待遇好,而且出粮准时,还有不错的上升渠道,当地人都以能够进入中国工厂工作为荣。

许多人可能对于非洲的工人有种不好的印象,就是他们散漫不听话,效率和中国工人相比更是大打折扣。但尼日利亚的工人们不一样,他们其实非常勤劳,在查济民的工厂,稍加培训后的工人,效率可以达到中国工人的九成,而薪资却只有中国工人的十分之一。

查济民的工厂还为当地员工建立了图书馆、足球场、健身房、酒吧、室内室等一系列娱乐场所,并组织员工进行足球比赛,甚至还出资组建了一支职业足球队参与尼日利亚足球联赛,成为尼日利亚著名球星、为尼日利亚打入世界杯首球的拉希德·耶基尼最早起步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拉希德·耶基尼

可以看出,他从一开始,就想把这个工厂当成长期的投资来好好经营。

从70年代开始,尼日利亚发现了大量石油资源,使得这个国家靠贩卖资源迅速致富,暴富后的尼日利亚政府晕了头,放弃了过去对制造业的支持,使得尼日利亚的制造业陷入了30年的衰退,大批制造业工人失业。而查济民的工厂却可以在这波制造业寒冬中逆流而上,除了在尼日利亚各地兴建分厂之外,还成为第一个年营业额超过10亿奈拉(约合当年的 1.08 亿 ~1.24 亿美元)的纺织制造企业,雇佣员工也达到了一万余人。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查济民在这里几十年的苦心经营,赢得了尼日利亚人民的信任和尊敬。

正是因为有了查济民这样一位“前浪”,后来的浙商来到尼日利亚,才能够有一帆风顺的开局。

浙商们在尼日利亚度过了近十年的“蜜月期”,凡是哪个时候来的,都早早分到了一杯羹,有人更是在这里发家致富,走上了职业投资人的道路。

可这样的蜜月终归还是结束了。

尼日利亚政府开始意识到光靠卖石油,始终不长久,而且无法解决那么多的就业人口。想要国富民也富,还是要发展制造业。于是开始大力扶持本土制造企业,一旦觉得某种外国商品影响到了本土企业发展,就开始打压,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商品。

从此开始,浙商的“猛人”们为了继续赚钱,与尼日利亚不断修改的规则进行着斗争。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3、

在尼日利亚,

浙商们终于重复了欧洲的经历


温州鞋商章耀光,就是与规则斗争最猛的人。

作为最早一批来到尼日利亚的浙商,章耀光前几年靠着把温州的鞋子进口到尼日利亚,赚了许多钱,一年大约有2000万元的市场。

但是在2004年1月,尼日利亚政府发布了“禁止进口商品名单”,包括男式皮鞋在内的41种商品禁止进入尼日利亚市场。不愿眼睁睁看着一年2000万元的市场泡汤,章耀光根据规则,在尼日利亚本土投资建厂,自产自销。

建厂之后,章耀光发现尼日利亚的工人不仅薪资低,只相当于中国工人的六分之一,而且干活认真,非常听话,非常珍惜工作机会。

假如公司要开除一个工人,他会立马下跪求情。有一次因为一名当地工人有点“不听话”,要被开除,十几名工人一起向中国管理者下跪:“求求你不要开除他,他家里还有4个孩子”。

这样的场景让章耀光至今难忘,后来他将工厂撤掉,都还在怀念尼日利亚听话的工人:“真想带一批回温州来做鞋啊”。在算了一下签证和机票的账后,感觉划不来才作罢。

在章耀光的厂门口,还挂着他与前总统的合影,他得意地说:“厂里挂了与总统的合影后,连当地的税务官都不敢进入了。”

章耀光是有实力的猛人,其他实力较弱的浙商们,只能用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来对抗规则。因为政府不允许进口男式皮鞋,他们就从中国进口半成品的鞋子,将最后一道工序放到尼日利亚来做。但很快尼日利亚政府连半成品都不让进口了,还直接扣押了200多个装满半成品的货柜,使得浙商们损失惨重。

铤而走险的浙商们只好通过邻近国家,走灰色通道将中国商品运进来,这样做也面临着被没收的风险,但在利益面前,还是有人愿意做。


除了与规则的斗争,浙商们还要面对当地治安混乱的危险。在2014年的一次调查中,有将近一半的中国企业遭受偷盗、抢劫、恶意纵火或破坏,而针对中国人的绑架勒索事件也经常发生。搞得中国人夜里都不敢出门,整天困在厂区里活动。

这些情况,与当年查济民的工厂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生意越来越难做,浙商们大多都没有在这里长期投资的打算,相应的,也不愿意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恶性竞争也较为严重。比如一双鞋进货的成本是500奈拉,但一些人不惜亏本,以400奈拉卖掉以赶走竞争者来垄断市场。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是对中国企业的打击,更是当地脆弱的制造业的灭顶之灾。最近几年更是有人将仿冒或劣质中国产品进口到尼日利亚,对质量一向过硬的中国商品抹黑,在当地引起极大争议。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前浪”们辛苦攒下的中国口碑,在这样的乱局中被一点点败掉。“凶猛”、“精明”的浙商们,终于在尼日利亚重复了他们在欧洲的经历:只知道来这里赚钱,从不为当地做出贡献,当他们离开时,留下的是混乱的市场。

孙国平建立的“中国城”早已衰落,查济民的工厂成为了传奇,而章耀光们带着在尼日利亚赚到的钱,又去了其他更能赚钱的地方。

尼日利亚,浙商“凶猛”。他们犹如商界的游牧民族,追逐丰美的水草,贪婪啃食,不留后路。


尼日利亚中国人图片高清(尼日利亚,浙商“凶猛”)

我是异史君,欢迎关注华人志,记录500年华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