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5.9-13(2021-01-1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5.9-13(2021-01-13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更新时间:2022-10-08 01:01:09

各位听众,早上好!今天是1月13日,星期三,农历腊月初一。北京晴,8℃到-6℃。以下是内容提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乡村振兴进行时》今天关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月20日到22日在京举行;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粮食王牌不能丢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权威访谈【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专访河南省委书记;

今年秋粮收购过半,春节粮油产品供给充足;

石家庄邢台廊坊全域实行封闭管理;

以下是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进行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乡村振兴进行时》,今天推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保障。为了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兜底工作,织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江苏省于2020年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全面实现“同城同标”。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王凤霞:按照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全面实现了以设区市为单位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同城同标,凸显了底线公平。

河南省郑州市从网络建设、提速降费、深化应用三方面着手,加快完善农业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实现全市497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接入和4G网络全覆盖。

郑州市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朱焰天:在“十四五”期间,全市信息通信业将会同其他行业努力推进5G、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在农业自动化、精细化、智能化方面的融合应用,促进解决“数字鸿沟”,实现网络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近年来,各地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近5年来,贵州全省农村公路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均达100%。

贵州省公路局副局长阮有力:把农村公路作为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行基础,持续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推进农村公路与特色产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三变”改革等一体化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附加值。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西郊城乡结合部的“九望新城”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未来将与南昌市红谷滩区九龙湖片区实现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城市功能的优化互补、生态廊道的串联成网、市政设施的共建共享。

江西新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万红玲:九望新城建设启动,为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高端载体和平台。把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到智慧康养融入其中,最终目的就是要惠及城乡居民。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地见效,让农民平等分享现代化成果。

唐仁健: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推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月20日至22日在京举行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十一次委员长会议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1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行政处罚法修订草案、海警法草案;审议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法律援助法草案的议案、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修订执业医师法的议案、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湿地保护法草案的议案、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家庭教育法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教育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北京金融法院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委员长会议建议,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比利时王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摩洛哥王国引渡条约》的议案;审议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分别提出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分别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就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议题等作了汇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意见》提出,森林和草原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林长,由省级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副总林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实行分区(片)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立市、县、乡等各级林长。

《意见》还就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保护、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生态修复、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深化森林草原领域改革、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监测监管、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任务要求。

【央视快评】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本台播发央视快评:《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粮食王牌不能丢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赵飞 胡晓辉 河南台记者李金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权威访谈【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今天(13日)推出中国之声对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的专访,《粮食王牌不能丢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肩负着粮食安全的重任。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表示,河南粮食总产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特别是在去年,粮食总产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在特殊的年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王国生:我们要在确保粮食产量上展现新作为,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亿亩以上,在已建成691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建750万亩,把更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王国生表示,十四五时期,河南将以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为引领,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动建设国家级小麦种质资源库。

王国生:我们要在确保种源安全上彰显新担当,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和畜禽制种供种大省,农作物种子供种能力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总体科研实力比较强。

不久前,河南组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签约项目133个、总投资1752亿元。王国生表示,十四五时期,河南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等优势,深化区域合作,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

王国生:依托河南即将成形的米字形高铁等现代交通体系,进一步东接长三角、北连京津冀、南通粤港澳、西牵成渝。另一方面,我们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围绕挺起产业这个脊梁,王国生表示,河南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培育十个万亿级产业、十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王国生: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构建数字经济新高地。让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高更足。

今年秋粮收购过半 春节粮油产品供给充足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王逸群)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2日发布,2020—2021年秋粮收购过半。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1.1亿吨,同比增加500万吨,收购进度明显快于上年。从收购情况看,市场化收购比重达98%,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2021年将继续做好粮食保供稳市工作。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企业商品库存明显增加。

秦玉云: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能够满足一年的消费需求,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库存保障能力都在20天以上。目前企业商品库存创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东北地区玉米商品库存已达到上年同期的3倍。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办公室主任方进表示,2021年,要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做好保供稳市,提升收储调控能力。

方进:做好政策性粮源投放、市场粮源调度、政府储备吞吐轮换等工作,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优化为农为企服务,防止发生农民“卖粮难”。

秦玉云表示,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经针对春节假期粮食购销旺季等情况做好预案,粮油产品供给充足。

我国保存种质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农科院12日表示,我国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强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中国农科院通报,目前,我国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保存容量达150万份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

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我们库里面保存的种质资源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要有价值的;二是遗传多样性和库存的种质资源不能重复;三是活的,发芽率必须在85%以上的。

“十三五”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对此,中国农科院将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核心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作出部署。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国家新作物种质库。重点培育优质绿色超级稻、优质功能水稻、优质节水小麦、抗赤霉病小麦、耐旱宜机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产高蛋白大豆、耐除草剂大豆等重大新品种。

2020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4.2亿人次 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2020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4.2亿人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十四五”时期,民航业将推动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2021年,民航局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深挖市场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实现航空企业减亏增盈。

冯正霖: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6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9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53万吨,分别恢复至疫情前80%以上、90%左右以及与疫情前基本持平,努力实现航空企业减亏增盈。

冯正霖说,“十四五”时期,我国民航将进入发展质量提升期,发展格局拓展期。预计未来5年我国累计商品进出口额将超过27万亿美元,提升国际航空物流能力,推动形成我国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势在必行。

冯正霖:推动公共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立足国内市场这一战略基点,进一步发展支线航空,激活二三线城市航空出行潜在需求,进一步织密加厚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抓紧实施民用运输机场建设规划,固定资产投资力争突破1100亿。

石家庄、邢台、廊坊三市全域封闭管理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杜震 孟晓光 河北台记者李亚玲)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截至12日上午10点,河北省本轮疫情本土确诊病例326例,尚在接受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4例。河北对石家庄、邢台、廊坊三地全市域实施封闭管理。

河北省副省长徐建培介绍,石家庄市藁城区对发现病例最多的三个村和有病例的12个村实行集中隔离,对临近的5个尚未发现病例的村,实行封闭管理,居家防控。同时,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廊坊市全域实行封闭管理,人员车辆非必要不外出。

徐建培:三市中高风险地区内的村庄和居民小区采取更为严格的封控措施,严控人员流动。在公路、铁路、城市客运、民航、水路等方面,采取最严格的管控措施。

河北省卫健委主任梁占凯表示,石家庄市将患者集中在省胸科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共有2400张床位,邢台市将患者全部集中在邢台市第二医院,共有510张床位,廊坊市确诊病例已经转运至廊坊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定点的集中救治。

梁占凯:聚焦危重症,紧盯重症,重视轻症。对于无症状的感染者及时进行抗病毒药和中药饮片的预防性用药。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流行病学专家李琦介绍,到目前为止,所有阳性人员分布均呈局部高度聚集性。

李琦:截止到1月11日的24:00,石家庄的疫情分布在12个县区,其中76.39%病例发生在藁城区。邢台南宫市呈现的也是局部的小规模的聚集疫情。本次疫情的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农民为主。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以普通型和无症状为主。

迅速、智能、温暖——石家庄开始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央广网北京1月13日消息(记者钱成 石家庄台记者刘英志)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从12日开始,石家庄市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昨天中午12点,累计采样310万1776人,28家检测机构累计接收1501366人,检测出阳性3人,都在藁城区西关镇。石家庄市通过增加采样点、改变信息录入方式等,力保检测更迅速,更智能,更温暖。

12日早上8点,石家庄市某小区内的核酸检测点开始启用,居民持身份证和小区逐户发放的信息牌排队有序进行检测。

该社区现有住户1800多人,设置了两个检测点。下午5点左右,该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全部完成,社区居委会书记杜晓东告诉记者,这次采样的用时比第一次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杜晓东:这次也特别感谢咱们公交公司为咱们安排的大巴车直接开进小区,增加了一个检测点,一个是提高检测速度,再一个让咱们居民、工作人员可以不受冻。

杜晓东提到的大巴车,其实是由公交车简单改造而成的核酸采样车,石家庄市超过600辆公交车投入到了采样工作中。记者在现场看到,车厢里摆上了几张桌子,两名工作人员在车内分工协作,进行登记、采样等各项工作。

石家庄市公共交通总公司1路车队副书记吴静:现在天气特别寒冷,要检测的人数也特别多,居民也特别多,我们就把公交车变成咱们检测车,投放到各个社区。

除了可以缓解医护人员和待检居民的在户外检测会受冻的问题,采样车最大的优势在于方便移动,提升了检测的效率。此外,负责采样工作的医护人员告诉记者,此次采样工作录入信息的方式也有所变化。

医护人员:第一次是纯手工录入,所有的信息全是手抄的,都是在室外,手冻得都僵了,写字也是很慢。这次采用了一个标本采集系统,效率提高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