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工行详解e-ICBC转型路径(从“E”到“D”,直击宇宙行数字化背后)

工行详解e-ICBC转型路径(从“E”到“D”,直击宇宙行数字化背后)

更新时间:2022-10-04 04:20:48

工行详解e-ICBC转型路径(从“E”到“D”,直击宇宙行数字化背后)

手机银行客户规模4.69亿、移动端月活突破1.5亿户;每天有近2000万用户查询明细,每月超1亿用户办理金融业务......

跳跃的、变动着的一个个数字背后,无不彰显着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在数字化转型路上的突破与跨越。

那么,这些数字的背后,又隐藏工行怎样的科技金融战略布局?又凝结着工行人怎样的科技情怀?这一切还要从工行的数字化转型说起。


01

自我革新

数字化转型从E到D

数字化变革来势汹汹。“技术的力量,几乎超过了历史的任何时刻”,硅谷未来学家库茨维尔曾如此指出。

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工行率先出击,在2015年3月便拉开进军金融科技的大幕,高调发布“e-ICBC”品牌,启动IT架构转型,并于2017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建设。2019年11月8日,工行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正式发布。

在ECOS的发布会上,工行董事长陈四清就表示,“银行是科技密集型行业。作为国内银行业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先行者、推动者,工行始终坚持以技术变革引领银行再造。”

“杀死尼康的不是佳能,是什么?是2000万的柔光自拍手机。你不自身革命,不从自身突破的话,那你面临的结局就是被淘汰掉。”相关业内专家曾指出。在风起云涌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更是如此。

在变中思变,在变中求变,在变中创变。从“e-ICBC”品牌到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如今工行即将迎来“D-ICBC”。

“上个月,我们发布了集团数字化品牌‘数字工行(D-ICBC)’。”工行副行长张文武在展望2022年数字化转型目标时表示,工行将重点从“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个维度布局,把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改革创新的“总抓手”。

据悉,踏上数字化新征程的工行,在D-ICBC的指引下,2021年将在数字生态运营、数字资产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数字基建布局和数字基因渗透等五大方面深耕,更好地满足用户线上化、生态化、智能化的金融需求,打造智能化数据产品体系,打造“市场-业务-科技”的全行创新大循环体系,强化数字化转型支撑。

与此同时,工行还将加大5G、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内部体制机制,依托第五代核心银行系统深度赋能数字业态发展,赋能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对前沿科技、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工行详解e-ICBC转型路径(从“E”到“D”,直击宇宙行数字化背后)

02

架构重塑

“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院”新格局


在不断地革新与重塑中,如今工行数字化硕果满满:

智慧银行生态建设工程(ECOS)获评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奖中唯一的特等奖,数据管理能力获得国家工信部最高评级;在中国银保监会全国性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获评银行业第一,连续八年领跑国内同业;成为全国金融业首家获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最高等级(5级)的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授权超1300项,新增和累计专利授权数均保持国内银行业第一……

正所谓,石以砥焉,化钝为利。一个个“第一”的背后,包含着太多......

一方面,工行在既定战略布局下,“舍得投”:财报显示,2021年,工行的金融科技投入接近260亿,达到259.87亿元,高于其他五大行(建行:235.76亿元;农行:205.32亿元;中行:186.18亿元;邮储银行:100.30亿元;交行:87.5亿元);2021年末,工行金融科技人员3.5万人,占全行员工的8.1%。工行对科技金融的重视,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工行在组织架构方面不断完善,建立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格局。

金融科技部:2018年11月,工商银行总行将信息科技部、产品创新管理部进行整合,组建成立金融科技部,其目标是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加强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主要承担全集团科技条线的统筹与管理职责,推动技术变革与业务创新的深度融合。

软件开发中心:成立于1996年6月,在珠海、广州、上海、北京、杭州、西安和成都设有研发部,集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技术培训、软件产品应用支持等任务于一体,担负全面提升电子信息化应用水平的重任;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成立于2000年11月,负责全行生产系统灾备、测试、电子银行生产维护、科技项目研发及业务产品研发等多项职能,加快与国际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接轨步伐,提升科技集约化水平;

业务研发中心:2018年12月,工商银行整合数据中心(北京)和产品研发中心组建成立业务研发中心,强化业务创新的顶层设计和需求整合,推进需求测试的统筹管理;

工银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5月8日,工银科技在雄安新区开业,主要业务方向是以金融科技为手段,聚焦行业客户、政务服务等金融场景建设,开展技术创新、软件研发和产品运营;

金融研究院:2019年11月6日,金融科技研究院成立,主要业务方向是开展金融科技新技术前瞻性研究及技术储备、重点金融科技领域战略规划布局和创新应用,下辖涵盖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分布式、5G、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的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

这些都为工行打造多个“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更凸显了工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保持引领者的雄心。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银行业一旦打破机制束缚,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在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上也必然会走得更远。

工行详解e-ICBC转型路径(从“E”到“D”,直击宇宙行数字化背后)

03

共融共生

国之大者的金融“温度”


董事长陈四清在年报致辞里讲道,坚持心怀“国之大者”,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树牢底线思维,全力推动高质量风控。坚持增强改革担当,全力实施高质量攻坚。

事实彰显一切。2021年,工商银行资产、资本、存款、贷款保持全球第一,市值和分红总额为国内同业第一,继续谱写“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让科技与民生相融。在共同富裕这一远大战略目标下,工行的“细腻”之处正逐步凸显。

在“数字银行”方面,面向小微企业客户创新推出“跨境贷”“云闪贷”“电e贷”等线上化产品,助力普惠贷款增量扩面,普惠贷款余额超万亿,增幅超过40%;率先推出“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一窗受理”的服务模式实现数字乡村治理,目前已经覆盖31个省份204个地市,为8.3万个村集体客户提供了普惠便民服务......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工行普惠金融贷款平均利率为4%,比2020年的4.15%下降15bp。截止2021年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近1.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784.48亿元,增长52.5%;累计客户79.5万户,增加20.4万户。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4.1%。涉农贷款余额26,613.17亿元,比年初增加 4041.01亿元,增长17.9%;涉农贷款客户118.2万户,增加24.0万户;新 发放涉农贷款平均利率4.13%,比上年下降19个基点。小微金融业务中心 342家,比上年末增加18家。

科技本身是冷冰冰的,它只是一个工具。只有利用它的人对这个世界充满善意,它才会充满温度。同时科技又连接了无数个数字端口,顺着这些端口往后延伸,或许也可以到它的“温度”。

数字化转型,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期待工行接下来的数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