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更新时间:2022-09-29 02:38:43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前几年,小编曾在网络上发表过一篇探讨穿线的文章,几年以来,不少网友们在其中给出一些意见和问题,加之这三年来与不少同行交流及自己的几点感悟,今天再次将这些穿线中的细节重新加以盘点,以便大家阅读了解。

1、4节穿线不一定优于2节穿线,一线两结与两线四结的区别只是其采用的穿法不同,并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说依个人喜好,现在大多数人对于一线两结的偏见来源于早期的工厂式的先编后穿的拉线法,其实一线两结同样可以穿出优秀的线,而且保磅性能比起四结更好,四结穿法多了两个结,竖线两边掉磅要更多一点。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1:穿线中过横线)

2、空拍上机的含义为不预编横线,竖线的预编并无害处,但横线一定要在机器上穿。

3、同一个磅数,不同的穿线师、不同的穿线机穿出来的线床磅数都会有所区别,首次去一个地方穿线最好带一只自己常用的拍子作为参考,这样最容易得到你最想要的磅数。

4、与穿线师的沟通很有必要。让穿线师清楚你希望球拍达到怎样的一个状态,或者你希望改善哪些地方(控球不佳、之前的拍面太硬,或者是容易跑线等等),穿线师知道你的需求才能穿出你想要的拍子,除非他已经熟悉你和你的拍子,否则去穿线的时候不要只告诉他一个磅数。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2:护线钉)

5、有损坏(双线孔开裂严重或外侧已经压到拍框)的护线管可以要求穿线师更换,避免伤线伤拍。但是很多穿线师除非护线管掉了不然不会主动为你更换。

6、拍头12点位置是球拍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拉竖线时受力最大的地方,如果你拉的是中高磅而没有高磅保护器,拍头可能会塌陷甚至开裂。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3:红圈内为减压耙,即高磅保护器)

7、座夹的保磅性能优于飞夹,座夹靠的是机器之间的刚性应力来止线,飞夹靠的是线与线之间的拉力止线,座夹只要机器做工不是太差,性能是秒杀飞夹的。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4:五齿座夹)

8、如果你要求的磅数比穿线师建议的要高,在穿完线以后球拍塌陷了,那只能说很遗憾了,出现塌陷是拍子质量问题。

9、穿线过程中,如果穿线师穿两条拉紧一次,这是不允许的,这样造成磅数不均匀,完全是只图效率不负责任的行为。

10、穿横线时,细心的穿线师会在过横线时快速地拨线,不让线在使用前就已经磨损,并能逐条理线,确保磅数准确,拍面美观。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5:刚打完蜡的球线,球线上挂满了蜡)

11、穿线时给球线打蜡是十分落后的做法,打蜡的出发点是为了减少横竖线的摩擦,实际上减少对线的磨损靠的应该是穿线过程中细节处理而不是这样的“偏方”,打蜡使得线表面涂层性能形同虚设,而且容易跑线。

12、横线的磅数控制十分重要,多数穿线法的横线磅数一般由两头递增至甜区,甜区磅数高出竖线2磅左右,我们平时所说的磅数就是横线甜区的磅数。此外,也有少数的穿法采用横竖同磅的设置。

13、拍头第一条横线比拍框底的一条要重要,虽然都用的不多,但是拍头的挥速要快不少,在能够操作的前提下,拍头增加一条横线可以保护竖线不那么容易断。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6:T型线钩)

14、过双线孔(即横竖线都要穿过的孔)时,影响最小的办法还是用线钳推过去,实在不好过的,适当用用锥子也无伤大雅,但如果遇到双线孔就祭出大钩子,球线的磅数就容易变得不均匀,是个不好的习惯。

15、打结很重要,遵循保磅和美观的结都是好结,结的大小也很重要,打的结过小会陷进孔里。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7:压线的球拍,不美观)

16、框外的走线应该平行、整齐、美观,所有的压线在穿线过程中都是可以避免的,这考验的是穿线师的细心。

羽毛球拍走线什么原因(羽毛球小知识丨这17个穿线细节,穿线师都不会告诉你!)

(图8:穿线过程中脱出的线钉)

17、穿完线的球拍如果出现球拍变形、线孔脱出等问题,应及时剪线,要求穿线师重新穿线。

给球拍穿线并不复杂,但是要将其间的所有细节处理好,营造出一个磅数均匀,打感出色的线床,并且对球拍、球线不造成损伤,就需要穿线师对待穿线这一枯燥的工作持有一种匠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