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更新时间:2022-09-28 17:48:36

跑步十几年,回顾跑步在时间跨度上的点滴,偶有感触:跑步在这个年代,有点儿被时代所选中的意味。

现在一年跑步赛事1000多场,跑步人群从小孩到老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基层员工到企业高管,从无名小辈到演艺明星。一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坚定落地的场景。那为什么是跑步?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从我记事儿起,中国比较普及的民间运动大概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早的是乒乓球。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水泥的乒乓球台中间摆上几块砖头作为网,能玩儿上整个童年。

后来学校流行打篮球,从2个人的运动发展成了10个人的运动。

后来兴起踢足球,人更多了,频率也更低。

工作之后,单位的羽毛球活动比较多,因为比较好凑人。

再后来大概是2002年左右,户外运动兴起,探路者和三夫户外都是那个时候崛起的,彼时国外大牌还没有真正进入中国,秀水街的TheNorthface装备泛滥,直接给TNF这个品牌打了很多年免费广告。

大概2008年,跑步运动兴起,一兴起就是十几年了。

至于网球、高尔夫等不是大众普及的运动,暂且不讨论了。

我从2000年开始跑步,当时大四,考试啥的都基本搞定,工作也比较好找,空闲时间比较多,正好学校组织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我就报了个迷你4.2公里(天安门跑到复兴门)。跑完居然很不过瘾,后来就爱上了跑步。彼时对跑步完全没有概念,连最基本的配速都不知为何物,一个很初级的想法就是上来就猛跑,直到跑不动为止,然后走,然后熬,然后到终点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现在想来,真是幼稚。在完全不懂这项运动的时候就开始了跑步。

说来好笑,人们在进入任何新的领域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都要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但是唯独到了跑步,就变成了穿上鞋子撒腿就跑。跑步运动,在2008年之前,都处于野蛮摸索阶段,从一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就是被轻视的。

当然现在跑步类的网站、媒体、自媒体已经为跑步知识做了很好的普及,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各种手段来帮助跑者获取知识。比如,你可以看看这些词语(普通人会视之为黑话),如果你都认识,说明你的跑步已经上道了:配速、LSD、亚索800、热身、拉伸、PB、撞墙、兔子、跑崩、BQ、严肃跑者、大满贯、双金赛事、髂胫束摩擦综合症、能量胶、盐丸、肌贴、线上马拉松……(要知道,光是“配速”二字就让我摸索了很多年,当时还是从帅克老师那里得知这个词的存在。)

这些词现在你都认识吗?不认识就赶紧关注本公号。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2013年是中国的马拉松元年,在这一年里,国内马拉松一年首次超过了20场,这一年也是智能手机大普及时期,跑步类的app多如牛毛,最多的时候有上百个跑步app共存,无数跑步app通过运营补贴来号召大家跑步,这,无形中降低了跑步的门槛,带来一大批小白用户。

我自己最早我用过的跑步记录工具,是2008年8月31日耐克举行的活动“THE HUMAN RACE 10K——赛跑全人类”,活动时候耐克发了一个放在鞋里的计步器,配合耐克手环或者手机软件nike 来用。还发了一件用世界各国语言写的全人类挑战10公里的T恤衫。当时我就在光华路阳光100的地下健身房参加的,那里后来落成了优客工场第一个旗舰店,悦跑圈北京公司还在那里办公过一段时间。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科技进步带来很多便利,比如手机、GPS手表成了我们无比强大的“外挂”,跑步再也不用秒表在操场记圈儿了,你可以随时随地享受跑步的乐趣。科技也带来很多副作用,人们久坐更久,脑力更多,体力更少,生活节奏和压力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

跑步被时代选择有几个重要的节点:

1、户外运动普及带来生活方式改变,户外要两天,而跑步只需要一天。

2002年~2007年户外圈特别火,满大街都能见到穿着冲锋衣、登山鞋的人,而且周末去户外扎营的活动多如牛毛,绿野、三夫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我身边的人爬山扎营的非常多,后来一大部分转到跑步上了,根本原因就是周末扎营要两天时间,越来越不够用,而跑步聚会当天即可。说白了,还是人们更忙了。如果你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正是中国的“回声婴儿潮”时期,人口相对较多,这一代人(1978~1985)工作成长轨迹、喜欢什么运动,多数能成为时代的引领。

2、赛事让跑步有了量化证据,户外高手无人晓,马拉松奖牌竞自嗨。

另一个跑步流行的原因,是跑步有马拉松比赛。这是唯一一个能让你和冠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运动,并且只要你完赛就能有证书、奖牌。这种承载了荣誉和考核标准的事儿最容易推广。户外高手很难横向比较,但是马拉松高手,你可以横向与任何时期、任何地域的人来对比,你可以跨越地域、穿越古今。

3、手机app红利补贴,拉动了大批新人跑步。

2014年有两件大事儿发生,一是智能手机普及,当时苹果4和小米2为智能手机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简称46号文件,大量创业者和投资者进入体育产业。互联网的平台型商业逻辑需要重要的“网络效应”,为了累积到一定的爆发量,app大量补贴了跑步运动。

4、移动互联网便利,把日常运动量压榨干净,跑步是健康促进效率最高的一项。

一个很有趣的事,我国移动互联网基础建设世界领先(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正儿八经在通信行业很多年)。在中国,网络覆盖范围强大的可怕,三四五六线乡村都能方便的上网,看看拼多多、快手覆盖的人群范围就知道了。移动支付带来移动领域各种应用,使得人们的运动量急剧减少。吃饭送到门口、快递搬到家中、打车也不用走到很远的大路上苦等……干点儿啥都可以提前预约。感觉上是时间利用率更高了,实则在体能上的付出急剧减少。

为了对抗久坐不动的普遍性问题,生活中必须加入运动量,而通过科学量化计算,单位时间内对健康帮助最多的运动就是跑步,其次是自行车和游泳。凑起来竟然就是铁人三项。

5、时代的压力巨大,总要有个输出的途径。

我们更富有了、更忙了、压力更大了。“身心健康”的提法不如改成“心身健康”,对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心累比身体累更可怕。而体育运动具有天然的抗压力、抗抑郁作用,运动处方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普及。面对压力,多数人选择了吃饭、喝酒、看娱乐综艺都是暂时的麻痹疏导模式,而运动、读书、音乐往往能解开更深层次的心结,却还任重道远。

对于缓解压力,长时间的耐力运动和高强度的爆发力运动都有很好的疏导效果,所以你会发现跑步、综合格斗、街舞等运动现在多了起来。

6、跑步的孤独感是修心养性的重要手段,让人更加自成体系。

记得复旦大学陈果老师讲的幸福课,就提到能够享受孤独的人一定是有趣的人,这样的人自成体系,她用了一个高贵的词来形容——圆融。跑步看似集体项目,其实一直都是一个人的运动,跑步是一种深度的自省与内观;而跑步看似一种个人运动,但终究是一个社会项目,它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引领,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得以传承。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跑步已经成为全民健身中最能落地的一个。

7、跑步,也是所有运动之母。

即使有再多的运动爱好,跑步,依然可以成为一种打地基型的运动。

另外,最近一篇文章《一封来自马拉松家属的信》走红,好多群都在转,文笔很好: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也说说我的看法吧:

这位家属,非常理解你对跑步花钱挺多这件事儿的看法,但这种花钱多的背后也有诸多缘由和好处:

1、跑友跑鞋多,是为爱好而投入。如不跑步,而喜欢其他,依然要投入。这是不去打麻将、泡酒吧、抽烟、打游戏、喝大酒省下的钱。

2、科技装备是选项也可能是必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为了跑步安全长久,而提前花掉的医疗费用、保险费用,甚至误工费用。而且,好的装备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更自信和幸福,同样要花钱。恰似LV包包对某些人的心理满足。

3、参加比赛是无比健康的社交活动。当今社会,社交绝对是刚需,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今有跑步参赛混群而行。更多接触正能量人群,是值得投资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跑百场赛,都有类似的效果。

4、最主要的是,跑步上所花费的时间,都将在未来的健康、心理、社交中发挥巨大价值。生活总会需要一些爱好来填满工作之外的时间,以获得人生的厚度。而跑步,横向对比其他爱好来说,依然优秀。


这位家属文采飞扬,道出了马拉松挺费钱的一个事实,广为流传便是一个事实。但好文共欣赏背后,并没有提及其背后的原因和花钱的价值,也人容易让人误解了跑步。我想,她应该是不跑步的家属吧。为跑步花钱,就如同为教育花钱上大学,为好邻居花钱选社区,为幸福感花钱买艺术提升或者做慈善……我甚至认为,为跑步花钱就是一种对未来幸福可能性的投资。

不要为跑步花钱而难过,那是没看到投入产出比;也不要活成一个只图省钱的葛朗台,人类进化到这个年代,有其对应的时代幸福标准。我想这位家属,如果尝试着跑一跑,慢慢会理解的。生活就是这么艰难,很多事儿都要花钱,但是如果花钱之后能获得一个身心健康、神采飞扬、老当益壮、积极向上,不好吗?愿意为以上目标而进行跑步这项“痛苦消费”——是的,不跑步的人看来跑步花了钱还挺累——正是对家庭认可并负责的表现啊。

篮球比赛秒表多少钱(跑步很花钱吗?一算吓一跳)

关于跑步,你怎么看?为跑步花钱值得吗?不妨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图片来自网络)

黑跑黑话

“跑步是运动之母。”

运动同样是人类这种高级动物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