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更新时间:2022-09-25 13:10:26

在古代文学作品史上,有许多以黄昏为意象的锦绣文章,但无论是大气豪迈的“雾霭沉沉楚天阔”,还是借景写情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都离不开一种悲凉之气

纵观几千年的文学作品长河,黄昏已然与离别暮年相思等伤情密不可分,甚至在情感表达上更甚“柳”“雨”等更能正面渲染气氛的意象,到底为什么它能在古代文学史上倍受重视呢?今天我们就从别离中聊一聊古人们的“黄昏情结”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一、暮色的意境——“式微,式微,胡不归”

在先秦两汉时期,我们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叙事或感悟为主,类似于如今的“议论文”,直到魏晋之后,诗人们才开始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回想魏晋历史,显而易见的是当时的社会并不够安定繁华,不论是因为战乱、疫病甚至求学等都时常会导致离别发生,因此也就为送别诗奠定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愁苦基调。但为什么黄昏的意象频繁在送别诗中出现呢?

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代,人们总是习惯在黄昏时分归家、洗去一身疲惫,一家人和和美美围炉夜话,因此黄昏在很多人心中是游子归家、倦鸟投林的好时候,但当诗人们反其道而行之,将离别放在黄昏,就巧妙的增添了一分伤怀,对比之下更显别离的伤感

此外,离别如果发生在本该归家的黄昏时分,仿佛暗含着盼望游人早日归来的情愫,正如《诗经》中一句短歌“式微,式微,胡不归”,黄昏将至,为什么远游的人还不回来呢?一句黄昏,背后寄托着无数的思念与苦涩,可这些苦涩却不是大大咧咧写出来的,而是用“黄昏”这一意象叫人想象和思索,可这一想却再难从这别离难见,归期未定的无限愁绪中轻易抽身了。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二、送行的习俗——“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情”之一字在文学作品中算得上经久不衰的话题,甚至有人说亲情、爱情和友情是维持人类关系的三大情感支柱。如果说古人送别中提到了黄昏,那定然是对这即将远行之人爱的深切。这种爱不单单指男女之情,而是将三大情感之柱统统囊括在内。那为什么“黄昏”能体现情谊呢?这就要从古人们送别的方式说起了。

古人一场离别有时候是经年不见,甚至从此难以相聚。因此他们送别时的情意也就比如今一个电话就能联络感情的现在要恳切和不舍的多。

一般古人出行都是早上出发,当游人收拾好行囊,亲朋和三五至交便开始不舍,不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送行酒,还要不断的送行,我们诗中常见的五里短亭十里长亭就是送别时暂时歇脚、再次饮宴的地方。这样的流程要一次次重复,直到天色渐暗方依依不舍的正式拜别友人,各自回程。

当远行人离开故乡的亲友,便独自乘车或坐船出发,这时夜风习习,对比方才的觥筹交错,更显得孤独冷清。风将酒意也吹散了,一个人面对未知的远方,这种前路漫漫的无措感也轻而易举的跃然纸上。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当然,这也是由于古代出行方式的特殊性所体现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感受到这种思绪,就必须摒弃现代社会中各种便利条件,将自己置身古代,体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辛苦。

这种至晚送别的意义就在于感情越深、越不舍,便越送行的久,所以“至黄昏”也是诗人们表达自己和远行人关系亲密的绝佳手法。可以想象如果远行人早上出发,送行之人不到中午就已经回了家,便无法体现不舍和情深,但诗词本就要求字字珠玑,因此“对长亭晚”就成了古人们钟爱的表情达意方式,直到如今都没有过时。

三、寄托的情感——“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孟浩然曾写道“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可见黄昏的确是一个容易引发愁思的时间。黄昏作为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首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生的终点,也就是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这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一旦出现,就很难引发正面的情绪反馈,因此黄昏一词抒发的是诗人们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悲歌,是古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除了生命,黄昏也会让人产生“朝阳不再盛, 白日忽西匿”的感慨,是诗人们对时局动荡、王朝更迭,盛世不再的慨叹尤其在晚唐时期,王朝的近黄昏让颠沛流离和生离死别变得更加密集,多重别离加起来,让身处其间,一生坎坷的诗人们不仅急切、愤怒,更多的是迷茫和无奈,因此才有了这沉重而悲凉的黄昏之愁

钱钟书先生曾在《君子于役,暝色起愁》一文中对黄昏引发愁绪一事这样描述:“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黄昏在古人今人眼中,尤其是心怀愁绪的人眼中的确更加令人伤感,这个时间也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愁思,故古往今来众多诗词歌赋都常常将黄昏用作愁的代名词。一向情思颇重的晏几道曾写“恶滋味,最是黄昏”,可见他也是“深受其害”,可就连一向豁达豪放的李白都有“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句子,也许更能说明黄昏的厉害之处。

游子归家与故人告别(古人送别诗中的“黄昏”情结)

四、小结

中国是一个敬畏太阳的民族,多少神话故事和太阳有关。而敬畏太阳的本质是我们渴望光明、温暖、公平、无私,而黄昏却是太阳即将离去的时候,此时我们也许无意识的就会感到些许悲凉,因此才有了黄昏时分这无限的愁绪。

想到黑暗掩映下那些不平和残酷,又很容易引发人们对时局、对人生的不平和悲愤,这就更给黄昏添上了一笔浓墨重彩的沉重感。但说一千道一万,对黄昏的愁归根究底是祖先们渴望美好生活,期盼世事安好的迫切愿望,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些“黄昏情结”里得以窥看古人的思想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