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知识 >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更新时间:2022-09-25 02:28:27

这是一个关于全才的故事。在大众的印象里,发明家应该是经常闷在实验室里,灰头土脸搞发明才是。

而今天的主人公,他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视游戏机,又在二战的战场上,当着德军的面,一举缴获18吨重的德式武器。说他文武双全,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主人公的名字,就叫拉尔夫·贝尔。他的故事,值得浪客用一篇文章来讲述。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拉尔夫·贝尔

【流亡美国,在逆境中寻找机会】

贝尔1922年出生在德国的犹太裔家庭中,他的本名是鲁道夫·海因里希·贝尔。

20世纪前中期、德国、犹太裔,这三个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就不是什么好事儿。

贝尔的童年算是地狱开局,在他上学的时候,德国对犹太裔的排挤已经开始。小贝尔在学校尽管学习成绩不错,但正因为是犹太人,他的成绩不被学校认可,在老师的贬低下,其他同学也开始欺负他。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贝尔和他的父母

按现在的话说,贝尔正在遭受校园暴力,而且是老师允许的。

1933年,对贝尔家来说是灾难之年,也是转折之年。

某日,贝尔的父亲被公司开除,成为了无业游民,家里的经济来源彻底中断。

又过了几天,11岁的贝尔被学校除名,理由是犹太血统和抵抗校园暴力时对其他同学的反击举动。

父亲没了工作,孩子没有学上。换做任何家庭,都会感到绝望与无助。

贝尔父子俩的遭遇,最终还是要算在纳粹政府头上。之后贝尔的父亲又在德国挣扎了几年,可就因为是犹太人,处境只会变得越来越糟。

于是贝尔父亲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移民美国。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1938年11月,贝尔一家漂洋过海来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此时的他们已经一无所有,贝尔父子也要在这里从零开始。

某种意义上说,贝尔父亲的移民时机是正确的,因为在他们离开德国不久,水晶之夜就爆发了。

水晶之夜,是德国纳粹政府发动的大型排犹运动,4000余名波兰裔犹太人被强制驱逐至波兰,另有6000余名犹太人在波兰国境线附近流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奥斯维辛集中营。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德国水晶之夜资料图片——犹太人的店铺遭到打砸

另外,不久以后,战火将烧遍整个欧洲大陆。

所以贝尔一家选择这个时候前往美国,是一个幸运的决定。

贝尔来到美国后,已经是一个15岁的小伙子。为了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贝尔将名字正式改为拉尔夫·亨利·贝尔。但是他家来到美国后已经一无所有,年少的贝尔只能去打工。

贝尔的工作是在一家工厂生产皮套,周薪12美元,只能说勉强糊口。

当时在皮套厂里像贝尔这样的青年工人还有很多,他们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生怕自己那里出错,误了仅能吃饭的工钱。

可是贝尔在工作的时候总是会偷懒鼓捣别的机器零件,这让厂里的工头非常不满。工头勒令贝尔再不认真工作,就滚出皮套厂。

可是贝尔似乎对工头的训斥并不感冒,相反,贝尔多次找到工头,称希望和厂长见一面。工头也好奇这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孩找厂长能有什么事,于是在一天午饭后,厂长见到了车间里的贝尔。

贝尔拿出一张设计图纸,他对厂长说,给自己一周的时间,就能做出一台能够生产皮套的机器。以前一人只能制作一只皮套,有了这个机器后,一人就能同时制作6只皮套。

提高生产效率,这个条件对厂长来说诱惑很大。厂长答应了贝尔的要求,同时也开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如果这项发明失败了,那贝尔以后就要老老实实干活,不要再摸鱼鼓捣没用的零件。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按照约定,贝尔完成了皮套制作机。在贝尔的演示下,六只皮套同时生产。

厂长被眼前的一幕看愣了,有了这台机器,他们工厂的生产效率将会是原来的六倍!自己雇佣贝尔真的是捡到宝了!

接下来的故事和大多爽文一样,贝尔升职加薪,不到二十岁就在皮套厂拿到高薪。贝尔的工作也从原先生产皮套到制作机器。或许从这时起,贝尔的发明天赋才慢慢展露出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交替的时代,传统的蒸汽机已经跟不上电器的生产效率。一次偶然的机会,贝尔在杂志上发现一则招聘广告:电子厂招收学徒,平时边学边工作,用四分之一的薪水抵扣学费。如果学习成绩优异,公司会出钱送优等生去大学进修。

贝尔工作之余就有看科学杂志的习惯,起初只是为了学英语,但后来贝尔发现,关于电子产品的文章在杂志上出现频率越来越高。

贝尔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是电气时代,电子产品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光这一点,贝尔就对招聘广告动心了,但更大的诱惑是,如果自己学得好,就能免费读大学。

心动不如行动,贝尔立刻辞去了皮套厂的工作。不论厂长开出什么条件挽留贝尔,他都执意要去电子厂。临走之前,贝尔还留给厂长一句话:自己发明的机器很快就过时了,你应该尽快想办法更新设备。

看来潇洒的裸辞还是要靠实力的,那一年,贝尔还不到十八岁。

然而在电子厂,一场意外打破了贝尔平步青云的美梦。这场意外,即是风险,也是机会。

【应征入伍,戏耍德军】

贝尔进入电子厂后,立刻展现出自己的学习能力。虽然贝尔没有受过完整的初等教育,但是学起知识来一点也不落后。

在电子厂工作不到一年,贝尔就得到了电子厂的认可,公司用公费送贝尔去华盛顿的国家无线电学院进修。

三年后,贝尔顺利毕业,此时已经是1943年。在贝尔进修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大战的新闻铺天盖地般涌入学校。

此时的美国已经加入二战,太平洋战场与欧洲战场都在征招士兵。

童年在德国受尽欺辱的贝尔决定应召入伍,他还特意强调:自己要去欧洲战场,他要为犹太同胞讨一个公道。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贝尔参军时照片

军方在收到贝尔的简历后,觉得他扛枪上战场有点大材小用,因为贝尔有无线电通信技术,美国军方将贝尔视为人才,将其引荐给英国情报部门。

彼时的英国情报部门在忙一件大事,那就是破译德军的恩尼格玛电报机。贝尔被安排在伦敦郊外的破译小组,那里每天都充斥着电报的嘟嘟声以及打字机的敲打声,所有人都保持着高亢奋状态,这里没有战火,可四处都弥漫的硝烟的味道。

到了工作地点贝尔这才意识到,他所在的破译小组是受温斯顿·丘吉尔直接领导,且自己的顶头上司,正是现代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

在图灵的领导下,德军的电报被成功破解,这让德军的所有通信都暴露在盟军的监听中。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盟军正是利用信息差的优势,打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

诺曼底登陆吹响了欧洲西线反攻的号角,深居幕后的贝尔虽然已经立了大功,但他还是想冲上真正的前线,亲手给德军一点教训。

在贝尔的反复申请下,贝尔被批准调往前线,跟随盟军从事战地通讯工作。

在前线的贝尔如愿以偿,但他的战斗方式似乎和别人不同。可和在皮套厂一样,贝尔在没事的时候还是会鼓捣一些旧零件,只不过有了知识的加持,他发明的小玩意也越来越高级。

这天,前线缴获了一批德军扫雷仪,贝尔抢过来一台,将扫雷仪拆开,再磨几个木板,做出了一台小型收音机。

这台收音机让许多美国士兵听到了家乡的新闻与悠扬的乡村音乐,贝尔的小作品也让全军上下对他另眼相看。

从此以后,贝尔都会在战场上搜刮战利品,他用德军的武器去搞发明,对付德军。

一场战斗结束后,盟军战士们都会在营地里喝酒庆祝,而贝尔经常一个人跑到战场上“捡破烂”,这时德军也有不少人到战场回收尸体,看见盟军有一个人在那里搜刮武器装备,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但每次贝尔都会扛着一大堆武器,在夜幕掩护下从德军的眼皮子底下溜之大吉。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贝尔从军照片

据不完全统计,贝尔一共在战场上捡回来18吨重的德式装备。其中大部分在战后无偿捐给美国,用于科学研究。至今在美国军事物馆里,还有贝尔捡回来的“战利品”。

二战结束后,贝尔衣锦还乡。根据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美国政府将贝尔送去了位于芝加哥的美国电视理工学院,随后贝尔顺利获得电视工程学士学位。

当时的电视工程学位,含金量特别高,因为在贝尔打仗的这几年,美国本土经济高速发展,电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其中电视机更是成为资产阶级的标配。有了这个学位,就相当于踩上了时代的风口,成为高科技企业高管,不再是梦想。

截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美国就拥有4000万台电视,几乎所有美国人的生活方式,都因电视的普及而发生改变。有人开始策划新的电视节目,有人开始利用电视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电视,改变了整个美国的经济走向。

而对电视了如指掌的贝尔,经常坐在沙发上,指着电视里的节目不断吐槽。

那么,贝尔吐槽的是什么呢?

【可以互动的电视节目】

一天,贝尔的妻子丹娜像往常一样给坐在电视机前的贝尔送去甜点,可是贝尔一直在沙发上喋喋不休。

“为什么我非要看电视台强推给我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太无聊、太糟糕了!我真想掌控这台电视,播自己想看的节目!”

贝尔的怒骂早就让丹娜的耳朵听出了老茧,这样的抱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耐烦的丹娜这次回应道:

“你为什么不自己发明一台电视交互设备?”

听到这句话,贝尔怒气冲冲地走进书房,从书房的抽屉里拿出四张泛黄的设计图纸,怒骂道:

“你看!这是我发明的电视娱乐装置,我把这些图纸给我的经理看,你猜他怎么说?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天方夜谭!这简直太愚蠢了!”说罢贝尔又将这些图纸放回了原来的抽屉里。

到了五十年代,贝尔一直在跳槽,他拿着自己的想法游说过多家企业,但都被拒绝了,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IBM。

在不断地游说下,贝尔的想法获得了主管赫柏·坎普曼的认可,给了贝尔2500美元的研究经费。

此后贝尔就和自己的两名同事一起,又一次扎进实验室里。几个月后,贝尔拿出了一台棕色的盒子和一个游戏手柄,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家用电视游戏机,贝尔将他命名为“棕盒子(Brown Box)”。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在实验室的贝尔

贝尔发明的游戏机适配美国一半以上的家用电视,在贝尔看来,这简直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发明。他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的发明到处寻找生产商,可是大多数企业都拒绝了,理由也很简单,那时光做电子元件就会有可观的收入,谁也不想冒这个险去开辟蓝海。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四处走访,贝尔终于获得了Magnavox公司的销售副总监马丁的认可,同意将游戏机批量生产,只不过马丁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用木头做的棕色外壳成本太高,在生产时要换成塑料外壳,贝尔也爽快地答应了。

1972年,第一批游戏机生产成功,在Magnavox公司里,所有员工都想试玩这台游戏机,小小的盒子前顿时挤满了全公司的人。马丁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断定这台机器可以瞬间引爆全美。

同年九月,游戏机正式发售。贝尔用荷马史诗《奥德赛》为游戏机命名,意在电视行业谱写新的传奇,同时也借这个名字鼓励年轻人在游戏里培养冒险精神。

贝尔滚粗皇马(拉尔夫·贝尔,武能战场戏耍德军,文能发明游戏机)

奥德赛游戏主机

那一年圣诞节,美国的小朋友收到了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一个从未见过的游戏盒子,内置13个电视游戏,只要将游戏机连接到电视上,就可以体验网球、赛车、狩猎等游戏。

仅1972年的圣诞节,奥德赛游戏主机就售出13万台,到了1975年圣诞节,销售额就攀升了33万台。100美元的价格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能支付得起的,那段时间,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谱写属于自己的电视生活。

奥德赛的大获成功让贝尔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同时他也成为了家用电视游戏机的鼻祖。后起之秀雅达利、任天堂以及90年代的微软、索尼都通过奥德赛主机激发出灵感。电视游戏从以前不看好的“可笑想法”,变成了如今拥有数十万亿市场的巨型行业。

可是功成名就的贝尔在在此之后并没有依靠游戏机的专利大展宏图,而是再次走进自己的“发明小木屋”,直到贝尔去世,他又发明了许多互动装置,其中就包括用于教育的有声图书,以及游戏厅里的街机设备……

2014年,贝尔在自己的家中安详去世,享年92岁。在他去世前,全球各地都在不断举办电子游戏会展,贝尔收到的邀请函不计其数。此时,玩过奥德赛游戏机的少年都已步入中年,可每次贝尔出现在游戏展的活动大厅时,不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热情地为贝尔鼓掌,因为贝尔先生让全世界的人都因游戏而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浪客说】

步入中年的浪客经常和朋友吃饭,酒过三巡,难免都会说些心里话。其中主题最多的,都是为自己的平庸感到愤闷。

悲惨的童年、高考失利、被公司裁员……喝醉的我们总抱怨时代不好,抱怨身边没有机会。

今天整理完拉尔夫·贝尔毕生的资料,浪客觉得就算自己身处的客观条件再差,也是可以抓住翻盘机会的。

童年受国家排挤,飘洋过海来到异国他乡,从底层的工人干起,一步步成为工厂的中流砥柱、战场上的别样英雄、给世界带来欢笑的发明家。贝尔没有金汤匙,一点点改变自己的命运。归根结底,靠的就是两个字:

折腾!

敢他人所不敢想,为他人所不敢为,贝尔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奥德赛》。

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浪客愿意和屏幕前的读者一起:

去折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