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奥运会都有哪些裁判(执裁过三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裁判边维华)

奥运会都有哪些裁判(执裁过三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裁判边维华)

更新时间:2022-07-10 18:13:40

奥运会都有哪些裁判(执裁过三届冬奥会的短道速滑裁判边维华)

北京冬奥会搭建起一座与世界先进冰雪运动接轨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中国的冬奥项目有望实现跨步式的飞跃。作为一名在短道速滑项目工作20多年、执裁过2002年、2006年和2010年三届冬奥会的资深裁判员和教练员,边维华在筹备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这种紧迫感和幸福感。

三次培训

早在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成立之际,边维华作为竞赛部下属短道速滑部的裁判员,参加了2018年11月开启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NTO(国内技术官员)首期培训。一期培训安排了上百名国家级裁判员,除了裁判业务的理论和实践考试外,还有面试。边维华记得,面试还设有英语简单会话的环节。一期培训结束后,筛选出70名裁判员,参加2019年8月的第二期培训。

二期培训邀请了国际滑联短道速滑技术委员会主席、来自加拿大的兰博特女士,有如此专业和高层次的技术权威授课,北京冬奥会组委会与各地滑冰协会借机达成合作。

实际上,对冰雪项目裁判员人才的培养,中国有长期的规划。这一次,在筹备北京冬奥会的背景下,英语更是被看作裁判员走上赛场的通行证。冬奥组委先挑选了20名英语基础较好的裁判员参加培训,边维华也在其中,这是一项英语综合能力的培训。

这么多年在短道速滑赛场从事裁判工作,边维华的感受是英语光靠突击不成。他的做法是坚持平时的积累。一有时间,边维华就会研读国际滑联颁布的比赛规则,因为是英文版的,规则里不认识的单词,边维华一个个择出来,背到滚瓜烂熟为止。

这次培训,北京冬奥组委非常注重裁判员的专业英语能力,而负责培训的机构并不熟悉冰雪项目,如何保证这个环节的培训质量?边维华受邀为培训机构的老师普及相关知识,“冰场上的英语运用确实有它的专业性,比如在短道速滑项目上,培训老师搞不清楚具体比赛场景的专业用语,哪个是Corner(半场),哪个又是Curve(弯道)?”他用心整理的相关比赛场景用语,因此被充实进英语培训的课件。

一腔热血

边维华来自沈阳,曾带教国家短道速滑队,近些年受聘在上海、浙江和湖北等地带教队伍,这位资深的短道速滑裁判员、教练员怀着一腔热血,成为落实国家战略“北冰南展”的先行者之一。

边维华解释,轮滑和冰刀,均分为观赏类与竞速类两大类,从运动员的力量、身体协调性、高速中的平衡性等方面来说,二者在技术动作要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北冰南展”的战略随着北京申冬奥成功再次提升高度,“轮转冰”计划也在新的土壤生根发芽。

在湖北黄石的铁山轮滑基地,边维华带领从第三届湖北省速度轮滑锦标赛中选出的57名队员参加集训。他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具备良好轮滑技术基础的运动员转练滑冰,经过冰上教练员的精心指导,很快达到速度滑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等级标准。

湖北之外,上海、浙江、安徽、湖南等省市都在积极开展冰雪运动,边维华忙碌的身影也出现在多个省市的队伍里。2017年浙江省组建短道速滑队,7名队员均是从轮滑项目转过来的。刚开始,边维华带着小选手去东北、租借冰场训练。如今,南方省市的专业冰场建设步伐加快,很多小选手不用远赴异乡进行专项训练。

翻天覆地

借主办北京奥运会的契机,中国正在努力实现冰雪强国梦,边维华确信,这个梦想愈来愈近。

20年前,作为时任主教练辛庆山的助手,边维华在国家短道速滑队担任教练。说起那个年代,他笑称手里的训练工具就是杠铃、皮筋,靠的是教练员的智慧和运动员的意志力。如今再看冬运中心冰雪健儿的训练,各类先进的训练器材让人眼花缭乱,他忍不住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国家队里主教练、我加上一个领队、队医,也就四五个人,现在光教练团队就十多个人。”边维华拿花样滑冰项目举例,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四周跳、抛跳和撵转等高难度的动作,均有仪器记录、成像、分析,“完成技术动作时的身体重心、曲线,都能标注出来,教练不用全凭经验,而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屏幕,就能精准地判断技术问题。这背后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的支持。”

边维华感叹,国运兴体育兴,如今冰雪项目高科技、精细化的进阶,让中国离冰雪强国的距离越来越近。

金雷(摘自《新民晚报》)

来源: 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