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头条 >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更新时间:2022-09-23 12:36:49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时代,以上这些区区小事,不足挂齿,只能当成我对儿时的回忆罢了。但事实证明,良好的家风是多么难能可贵;优良的传统,一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2018年10月12日下午,“新村的老故事(二)”永嘉新村特展在永嘉路578号“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开幕。开幕仪式上,永嘉新村居民丁宗宁感怀父母养育教化之恩,一片真情,至浓至诚。

凝视着活动现场展出的一张张老照片,时间好像流动起来了。“从前”本是个空泛的概念,是一家人共同珍藏的记忆,让老底子的故事“复活”;并且,再一次地,一次又一次地,持续为我们带来感动。

活动现场照片一组⬇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同学、同事、邻居,家园情紧密深厚

梧桐掩映下的永嘉路修建于1920年,道路两旁的花园洋房、石库门里弄、现代风格老公寓,处处都是海派味道。而坐落于永嘉路580弄的永嘉新村,始建于1947年,曾是交通银行的职工宿舍,第一代居民为交通银行的职工和家属;新村内共有23幢房屋,是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七十多年来,这里不知沉淀了多少可以一品再品的故事。永嘉新村的兴建背景、相关设施及早期的居民构成,根本上塑造了永嘉新村的整体氛围与社区形态。“同学”、“同事”、“邻居”这样特殊的关系支撑起了永嘉新村居民之间紧密而深厚的家园情感。“新村的老故事”永嘉新村特展,讲述的恰是“我们的历史”、“活着的历史”——因为,这段历史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新村的居民。

此次展览由天平街道主办,由永嘉新村居民区,上海老房子研究学者、上海老房子俱乐部创建人吴飞鹏,以及社区志愿者、人类学士王心远精心策划,是继今年5月“新村的老故事(一)” 后的第二期展览。天平街道特意开辟展示平台,旨在让居民翻出旧照片,口述家庭轶事,让观者更近距离地感受社区发展的脉络。上一期展览着重描绘永嘉新村建成、沿袭的过程,勾勒全景;这一期,在更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配合下,更多的家庭往事被挖掘出来,其中有“红色外交战士”吴良铸的人生之路和他对家庭所作的贡献,也有永嘉新村十口之家丁绍曾夫妇的家风家训故事等。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吴良铸(右一)与同事在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合影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吴良铸晚年与夫人武南隐摄于永嘉新村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2018年吴于芳(丁绍曾夫人)百岁庆典家族大合影

仪式上,王心远士分享了她与永嘉新村居委、吴飞鹏老师共同策划本次展览的初心。居民丁宗宁动情陈述之外,丁家提供的一份“家庭规划”更引起了观展者的共鸣,这份1958年制订的家规包括“左邻右舍多关照,有商有量,团结互助好;……身体健康很重要,早起早睡,清洁卫生好”等共6条,时至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丁家的家训。17幅丁家全家福,跨越半个世纪,颇具震撼性——何谓“史”?存于此间!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居民王蕙华也讲述了一段发生在永嘉新村的家园旧事。1950年,她上的是北京西路小学幼儿园部,一日放学久等不见人来接,便独自乘上了65路公交;车没错,方向错了,公交公司最后把她送回。这个小意外,让大人们发愿要为新村里的小朋友们筹建幼儿园;当时,交通银行职员的太太们不少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的,于是,一批家庭主妇创办了永嘉新村幼儿园。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1950年,王蕙华母亲邹莲珍与丈夫王经源合影;邹莲珍曾为永嘉新村幼儿园老师

普通百姓,同样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王心远士笑道,“今天你看到的这个展览,其实是我调研老龄化社会课题时,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呢。”她表示,策展之初,即认识到不要单纯的照片罗列,要挖出老照片后的老故事。“感谢居委会的引荐,有故事的老人们如同滚雪球一般;谁有老照片,我就上门拜会、听故事。”

“第一代居民经历了抗战,经历了新中国的起起伏伏、波澜壮阔,他们的故事,何尝不是浓缩、微观的近代史呢?所有的细节,是有生命的、有温度的、有意义的。我开始是在研究中国的老人,那么也必须了解他们的过去。永嘉新村是一个切入口,并不是说,只有成功人士才有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事;普通的百姓,同样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所以我要居民们打开话匣子——那些他们以为不值多提的东西,很有可能是最珍贵的。”

在王心远看来,展览只是“冰山一角”,更全面、深度的内容,她希望能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以及相关专著里体现。“有机会的话,我但愿能出一本书,通过这个地方,真正意义上讲述小区历史故事,娓娓道出上海解放以后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我自己就住在永嘉新村,此地是我抽取‘时代DNA’的样本,我会采用田野调查的办法,共同生活、参与观察、深入理解。”

毋庸置疑,策划特展是浩大的工程,天平街道汇聚多方力量,耗时数月,几经周折,终使展览成功面世,且广受好评。记者获悉,永嘉新村居委会与策展人通力合作,屡次登门入户进行采访,整合了多方资料进行语言文字的重塑,对新老照片进行反复对比,并多次约人合谈汇编。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就老人口述的时间节点及描述的事件,主办方和策展人还多次走进图书馆,逐一核对,细心论证,以求真实可信。

历史不仅仅只是帝王将相,历史也由平凡人一笔一画、一枝一叶地书写。初秋之际,满载老故事而归的听众们,仿佛饮下桂花酿,一颗心被温暖的绵甜浸泡、滋润着。未来,天平街道将继续对辖区内的人文资源进一步挖掘、提炼,使“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成为体现海派文化、感受城市温度的生动窗口。

更多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老照片老故事(寻物志|老照片,让“从前”走到“眼前”)


都说,照片是老的好

故事,也是老的好

其实,只是我们

心头还有一丝余念

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