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百科 >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更新时间:2022-09-14 09:09:02

看完2017年全明星扣篮大赛各位选手的各种扣篮,包括骑人扣篮,按脑袋扣篮,和各种大同小异的跨栏扣篮,不少人都要长叹一声:“一代不如一代!”

还有人要说:“没有扎克-拉文,我还不如看业余扣篮大赛”。

更有人说:“天不生卡特,万古如长夜!”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总有人喜欢厚古薄今,就像鲁迅先生小说《风波》里讽刺的那样,九斤老太总是感叹:“一代不如一代”。钱钟书先生也有类似的比喻,说“女人对于比她们年轻一点女孩子的相貌,总是格外挑剔。”

放在篮球迷中,这种情绪更为放大化,总有人说:“你们现在看的个什么NBA啊,我们当年看的那才叫真神,真群雄争霸,你们如今这些偶像都是什么玩意儿,我们当初看的那个乔丹、四大中锋、犹他双煞,比现在那谁谁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其实放在八九十年代,也有老球迷吐槽乔丹的球迷呢,他们说:“我们当年追的天行者、J博士,那才叫飞人,乔丹是谁?”

其实这种厚古薄今,放在扣篮大赛上,是说得通的,你要知道,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是和时代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的。20年前有人罚球线扣篮、大风车、胯下换手,那叫神奇,放到现在,依然会让人惊叹,但绝不会像当年那样让人双膝跪地高唱哈利路亚。所以,如今你的水平,如果和20年轻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有所下滑,那就很难让观众满意了。NBA如今主要的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和落后的艺术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自2000年扣篮大赛最后的辉煌过后,真正让人满意的时候,是2003年贾森-理查德森大战梅森、2006年约什-史密斯独步天下、2011年格里芬大战麦基和德罗赞、以及2016年扎克-拉文和戈登的飞人大战。当然,拉文是另外一个档次的。大家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这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扣篮大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回归篮球的本质,比谁飞得高,比谁飞得远,比谁的动作更难,比谁的空中姿态更优美。而不是比谁的创意更好,比谁的道具更奇葩。

NBA扣篮大赛最难看的时候,莫过于内特-罗宾逊大战魔兽霍华德那几年,除了跨人和玩道具披风,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再尝试,就没有更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了。之所以会有扣篮大赛这个比赛,是因为人们看出了NBA中扣篮这项技术的美学价值,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运动美学,得靠力量和技巧去完成。扣篮大赛作为一个靠打分决胜负的运动,本质上和跳水、体操、武术表演没啥区别,一看美感,二看难度,三看完成度。

美感理解起来很容易,就是动作得舒展自如,腾空飘逸,折叠灵巧,爆发刚猛,动作不能拧巴,肢体不能呆滞,文斯-卡特那种大风车,就是美感的标杆,而2011年格里芬之所以能够力压麦基的高难度和创意,靠的就是他动作美感强了很多,腾空如火箭,劈砸如雷霆。

难度争议比较多,因为对不同的人来说,他身体构造不同,发力方法不同,习惯的动作都不同,除了卡特这样的全能选手,其他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拉文三步冲刺之后的单脚滑翔扣篮独步天下,加速之后的单脚起跳背后换手胯下换手更是如空中漫步一般,但你让他双脚原地暴跳,似乎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完成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你得把球弄进去,如果弄不进去,那任你美感多好,难度多高,都不能拿来说事儿,比如今年扣篮大赛上戈登同志玩无人机空接扣篮,原本是个极好的创意,但有可能准备不足,平时玩得少了,一套动作未能流畅完成,所以说开场就折了戟。完成度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动作还得做得利落圆满,大风车得抡圆了,360度得转全了,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缩手缩脚,扣篮的时候不能耸肩弓腰,落地的时候不能手忙脚乱。你且看2016年扣篮大赛的拉文先生,腾空换手的时候优雅得仿佛是在吟诗作画,滑翔劈扣的时候仿佛如战阵中的铁骑突出,一套舞蹈有个最后的亮相,一篇书法作品有个最后的回锋收笔,那才叫完整的艺术表演。

你还记得文斯-卡特2002年每一套动作是怎么扣完的?360度大风车雄浑霸道,直臂插框杀气腾腾,胯下换手雷霆万钧,个个动作一气呵成,好不拖泥带水,身体每一个部位在空中每一个时段的姿态都如希腊雕塑家笔下的天神一般完美。落地之后双脚直直落地,不停弹跳,弯弓射箭指天,双手轻挥,口念:“its over”。这才叫完成度。

你看今年扣篮大赛最后业余街球扣篮高手们的表演,反而比NBA的职业球员好看多。

nba罚球线扣篮为什么难(NBA的扣篮大赛,为啥一代不如一代?)

扣篮运动,也要回归篮球运动的本质,才有意思,不要觉得不用道具就没创意,不要以为不跨几个人就没难度,不要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点子放弃了高度、远度、难度、美感和完成度,到任何时候,人类在空中的滑翔、旋转、折叠、翻身、抡臂,都是有人欣赏的,做得美了,没有人不捧场。

就像当年的卡特、去年的拉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