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体育资料 > 2008奥运会人力资源哪些(外籍人士话冬奥:三位外籍专家讲述“双奥之城”不解之缘)

2008奥运会人力资源哪些(外籍人士话冬奥:三位外籍专家讲述“双奥之城”不解之缘)

更新时间:2022-08-25 20:10:32

(文/参考消息冬奥报道团记者刘天霖 黄莹莹)

2月15日正值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当天下午“外籍人士话冬奥”主题媒体吹风会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MMC)召开,三位外籍专家讲述了他们参与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故事。

“中国女婿”:得做些什么来表达对中国的感谢

来自澳大利亚的哈拉尔德·斯普林费尔特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冰球专家,负责“冰之帆”国家体育馆和“冰菱花”五棵松体育中心的赛前改造和赛时运行工作。斯普林费尔特加入北京冬奥组委已经有3年半的时间,他说,在这里工作体验特别好,他与他的团队一起负责冰球场馆的技术保障工作,所有人齐心协力,为赛事的顺利筹办付出了不懈努力。

这位“中国女婿”还提到,他选择加入北京冬奥组委的初衷是希望将他的知识和技能回馈给中国,因为他在中国结识了他的妻子,两人育有一个8岁的可爱儿子,还结识了许多好朋友,他想做些什么来表达他对中国的感谢。

在对两个“双奥场馆”进行改造的时候,斯普林费尔特和他的团队秉持“绿色环保”的办奥理念,充分利用了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遗产,更衣室采用了装配式集装箱模块化工艺,可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在具体筹办过程中,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也贯穿始终。斯普林费尔特说,他希望在冬奥会结束之后,现有的场馆和设施可以继续成为体育和各种赛事中心。

首席口译官:亲眼见证“双奥之城”诞生

来自俄罗斯的亚历克斯·波诺马廖夫是北京冬奥组委聘请的首席口译官,他同时还兼任俄文、英文、法文等多语种译员。他参与过8届奥运会,2008年的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他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那时他首次参与奥运会翻译工作。今年,波诺马廖夫继续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翻译服务,亲眼见证了“双奥之城”诞生的故事。

波诺马廖夫特别提到,本届冬奥会采用了创新的远程同传服务。以往需要数百名工作人员才能保障奥运赛事的语言服务工作,例如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有220名翻译人员在现场提供服务,而今年只有26名国际译员和12名中国本土译员,工作流程更加精简,运营管理更加方便,同时也减少了出行产生的排放,并在疫情期间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远程同传服务的创新和简化,搭配线上info系统功能的更新和扩充,为来自世界各地朋友们的沟通提供了保障,同时使本届冬奥会的语言服务更绿色、更精简、更具可持续性、更安全。

咨询专家:感慨中国奥运人力资源遗产强大

来自匈牙利的策略咨询专家拉斯洛·沃伊道在中国生活已近17年。他在2005年移居中国,为2008年北京筹办夏季奥运会提供帮助,随后就一直留在中国。他还参与了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工作,在赛事筹办和举办阶段,也一直参与其中,主要负责冬奥村的赛事服务,如注册、住宿、交通等业务领域的咨询服务。

沃伊道表示,他非常感谢中国给予他专业领域“了不起的馈赠”,使他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他说,作为一名外国人,可以为北京冬奥组委工作这么长时间,还能见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一起共事的老朋友,感到非常开心。

沃伊道说,中国的奥运人力资源遗产非常强大。自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以来,2014年南京青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志愿者服务及专业工作人员,也让他感慨中国人力资源遗产的强大。今年的冬奥会,北京冬奥组委收到了上百万份志愿者申请,他感受到中国人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也对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感到骄傲。

2008奥运会人力资源哪些(外籍人士话冬奥:三位外籍专家讲述“双奥之城”不解之缘)

(北京冬奥会info发布会视频截图)

来源:参考消息网